基本信息
书名:“惊奇地理”系列:危险地球
定价:16.80元
作者:(英)阿妮塔?加纳利,(英)迈克?
出版社:接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9-01
ISBN:9787544820929
字数:110000
页码:9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200kg
编辑推荐
★三次获得英国皇家学会科普图书**奖“安万特奖”
★英国2009年度蓝彼得图书大奖
★《出版人》杂志2010年**科普类图书奖
★根据“另类历史”改编BBC电视剧获BAFTA大奖(又称英国奥斯卡)
内容提要
关于本系列书
“可怕的科学”彩图本是英国经典少儿科普系列读物。这套名闻遐迩的科普系列读物自出版至今,深受读者喜爱。从命名到内容,从故事到理念,在彩图版“可怕的科学”里,一个更真实、更贴近生活的世界呈现在读者面前,它以新奇的角度诠释科学真相,以幽默爆笑的口吻描述万物百科。它给读者的除了的常识、知识外,还有一声惊叹:原来科学与我们的生活如此息息相关!
关于全新彩图单本
《危险地球》
本书的主角是已经筋疲力尽的地球。
所有大人都告诉你,地球是我们的家,甜蜜的家。呃,其实我们的家并不全是甜蜜,我们的家越来越热,垃圾越来越多,原料越来越少……不过我们只有这一个家,我们需要一起好好爱护它,比如,跟这本书学习如何用大象的便便造纸,如何说服周围人不吃炸薯片以保护大猩猩,以及如何说服妈妈为了保护家园适量洗澡……赶快收拾行李,踏上拯救地球的神圣之旅吧!
目录
作者介绍
“可怕的科学”作者之一尼克阿诺德荣获2009年度汤姆森路透与伦敦动物学会(ZSL)联合颁发的“沟通动物学记录大奖”,该奖隶属动物研究和保护领域,旨在展示并奖励为保护动物和生态环境的文艺作品。
文摘
序言
读完《危险地球》之后,我才真正理解到,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星球,并非一个静止不变的家园,而是一个充满活力、甚至可以说是“脾气暴躁”的生命体。《惊奇地理》系列果然名不虚传,它将那些听起来遥不可及的科学知识,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了读者。书中关于火山的章节,让我对火焰的喷发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之前以为火山喷发就是岩浆冲出地表,然而,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的火山,从盾状火山的平缓坡度到锥状火山的陡峭锥体,再到破火山口的巨大塌陷,每一个形态都与喷发物的性质、喷发方式以及地质构造息息相关。作者还细致地描绘了火山喷发前后的景象,从滚滚的浓烟,到炽热的熔岩流,再到被火山灰掩埋的城市,每一个细节都触目惊心,却又引人入胜。更重要的是,书本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描绘灾难,而是深入探讨了火山活动与地球生命演化的关系。例如,火山喷发释放出的气体,在早期地球生命形成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而火山灰富含的矿物质,也为陆地生态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养分。这种将“危险”与“生命”联系起来的视角,让我对地球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不仅让我认识到地球的“危险”,更让我感受到了它的“伟大”。
评分这本书,严格来说,并不是一本仅仅让你了解“什么地方有多危险”的旅游指南,而是对地球这个复杂系统的一次全景式扫描,尤其聚焦于那些驱动着我们星球演变的巨大力量。《惊奇地理》系列,其“惊奇”之处在于,它能将那些原本深奥的地理和地质学知识,转化为一场场引人入胜的故事。例如,书中关于地震的章节,并非简单地列举地震的震级和破坏力,而是深入探讨了地震波的传播原理,以及不同类型的地震断层是如何产生的。作者巧妙地运用了类比,将地下深处的岩石应力累积比作绷紧的弹簧,一旦达到极限,就会瞬间释放,引发地表的震动。书中对于“俯冲带”的描绘尤其让我印象深刻,那是两个构造板块相互碰撞、一个板块向下俯冲到另一个板块之下的区域,这里不仅是地震的高发地带,也是火山链的摇篮。书本通过大量的实例,比如智利的安第斯山脉,描绘了俯冲带是如何塑造了雄伟的山脉,又是如何孕育了地球上最活跃的火山弧。这种将宏大的地质过程与具体的地貌特征相结合的叙述方式,让我仿佛亲眼目睹了地球亿万年的塑造过程。它让我认识到,每一次地震,每一次火山爆发,都是地球在进行着一场永不停歇的自我重塑。
评分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危险”这个词在地理学上的意义。在《危险地球》中,它不再仅仅是形容词,而是地球运转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孕育新生的催化剂。《惊奇地理》系列,以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生动的叙事风格,将这些复杂的概念一一呈现。我尤其对书中关于“造山运动”的描述印象深刻。作者并没有简单地介绍山脉是如何形成的,而是深入剖析了地壳板块碰撞、挤压、褶皱、断裂等一系列复杂的地质过程。书本通过详细的图示,展示了不同类型的造山带,比如碰撞型造山带和弧后伸展型造山带,以及它们各自所形成的独特地貌。我记得其中一个例子,是关于非洲大陆如何与欧亚大陆碰撞,最终形成了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这种宏大的地质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在书中被具象化,让我仿佛看到地球在进行着一场史诗般的雕塑。这本书让我明白,我们脚下的每一座山峰,都可能是一个古老地质事件的遗迹,而地球的“危险”本身,也是其不断变化的生命力的体现。
评分在阅读《危险地球》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对脚下的这片土地,究竟了解多少?这本书,以一种极其详实且引人入胜的方式,揭示了地球内部所蕴含的巨大能量,以及这些能量是如何在我们眼前,乃至我们看不到的地下深处,悄然运作并塑造着我们的世界。《惊奇地理》系列,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书中关于“热点”的讨论,让我对夏威夷这样的岛屿链的形成有了全新的认识。作者解释了热点并非源于板块边界,而是源于地幔深处的上升热流,这些热流穿透地壳,形成火山,并随着板块的移动,在地表留下一串岛屿的痕迹,就像是在地球身上留下的一个个“烧伤”的印记。这种从地幔深处到地表地貌的完整解释,让我对地球内部的复杂性感到无比震撼。同时,书本也探讨了“热点”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人类如何利用这些地热资源。更重要的是,它让我意识到,地球的“危险”并非总是毁灭性的,有时候,它也是生命起源和演化的重要驱动力。这本书,在我眼中,不仅仅是一本科普读物,更是一本关于地球生命力与演化史的史诗。
评分这本书,让我对地球的“危险”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并非仅仅是灾难的代名词,更是地球生命力与活力的体现。《惊奇地理》系列,以其卓越的科普能力,将那些复杂的地理和地质知识,呈现在读者面前。在《危险地球》中,关于“海啸”的章节,让我深刻认识到海洋的力量,以及海底地质活动的巨大影响。作者并没有仅仅描述海啸的破坏力,而是深入分析了海啸的形成机制,比如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海底滑坡如何引发巨大的海浪。书中通过详细的案例分析,比如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让我看到了海底地质活动对全球的影响,以及海啸传播的惊人速度和破坏力。同时,书中也探讨了人类如何应对海啸的威胁,比如预警系统和沿海地区的防御措施。这本书让我明白,地球的“危险”并非不可预测,而是可以通过科学的研究和技术的进步来应对和减缓,这不仅是对自然的敬畏,更是对人类智慧的肯定。
评分读完《危险地球》,我才真正理解到,我们所居住的地球,是一个无比复杂且充满力量的星球,《惊奇地理》系列果然名不虚传,它将那些晦涩的科学概念,化为了引人入胜的故事。《危险地球》书中关于“板块边界”的详尽描述,让我对地震和火山的成因有了清晰的认识。我之前以为地震就是地下的某个地方塌陷了,然而,这本书让我了解到,地球的地壳是由许多块巨大的“板块”组成的,它们在地幔上漂移,相互挤压、碰撞、分离,而这些相互作用,就是地震和火山活动的主要原因。书中以“聚合型板块边界”为例,详细介绍了两个大陆板块碰撞时,如何形成高大的山脉,以及伴随而来的频繁地震。同时,它也阐述了“隐没带”的形成,当海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时,会引发强烈的地震和火山喷发。这种将地质构造与地表现象紧密联系的叙述方式,让我仿佛亲身经历了一场地球的“塑形”过程,让我对地球的动态变化有了全新的认知。
评分最近读完一本关于地球的科普书,名为《惊奇地理》系列中的《危险地球》,这本书确实让我对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有了全新的认识。首先,它并没有仅仅罗列那些触目惊心的自然灾害,比如火山喷发、地震、海啸等等,而是深入浅出地剖析了这些现象背后的地质学原理。作者运用了大量生动形象的比喻,将那些复杂的科学概念变得易于理解,例如,将板块构造比作漂浮在大海上的巨型拼图,每一块都在不断地移动、碰撞、分离,而这正是孕育了地球上各种地貌奇观,也是引发地震和火山活动的主要原因。书里还花了很大篇幅去讲解不同类型火山的形成过程,从潜水艇冒出的缕缕热气,到咆哮着吞噬一切的巨大喷发,都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大自然的磅礴力量。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并没有停留在“这是多么可怕”的层面,而是进一步探讨了人类与这些“危险”共存的可能性。作者介绍了一些古老的文明是如何适应并利用火山地区的地热资源的,以及现代科学家如何利用先进的技术来预测和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这些内容让我看到了人类智慧的闪光点,以及我们在面对强大自然力量时所展现出的韧性。读这本书,不仅仅是增长了知识,更是在某种程度上,培养了一种对地球的敬畏之心,以及对科学探索的热情。
评分这本书所带来的冲击,远不止于其所描绘的“危险”。它更像是一次对地球深层运作机制的深度挖掘,将我们习以为常的陆地、海洋、天空,乃至我们脚下的大地,都重新审视了一遍。我一直以为,地球上的地质活动,比如板块的漂移,不过是缓慢而微小的变化,然而,《危险地球》却以其详实的案例和严谨的论证,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书中详细阐述了“板块构造理论”,将其比作一场宏大的地壳交响乐,各种板块如同乐队的成员,在地球内部的岩浆洋上相互作用,或挤压,或分离,或碰撞,每一次细微的调整,都可能引发一场惊心动魄的地震,或是地壳的隆起与塌陷。它用清晰的图示和生动的文字,描绘了板块边界的不同类型,比如聚合性边界、离散性边界和转换性边界,以及它们各自所产生的独特地质现象。我尤其对聚合性边界的描述记忆犹新,当两个厚重的陆地板块相遇时,它们并不会轻易让步,而是相互挤压,层层叠叠,最终形成了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比如喜马拉雅山。这种尺度宏大的地质过程,在书中被具象化,不再是枯燥的理论,而是生动的地球故事,让我惊叹于地球母亲的创造力和毁灭力。书中的内容,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一种思维的引导,它鼓励我去思考,去探究,去理解地球这个复杂而迷人的系统。
评分《危险地球》这本书,让我对我们脚下这片土地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再是静止的,而是充满了地质活动的生命体。《惊奇地理》系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入浅出的讲解,将地球的“危险”描绘得既震撼又迷人。书中关于“地幔对流”的章节,让我明白了为何地球会有板块运动,以及为何会有火山和地震。作者用生动的比喻,将地幔中的岩浆比作沸腾的大锅里的粥,受热上升,冷却下沉,这种永不停歇的循环,驱动着地壳板块的运动。书本通过精美的插图,展示了地幔热柱如何影响地表,比如形成夏威夷群岛这样的火山岛链。这种从地球深处到地表的完整解释,让我对地球这个系统的运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它让我意识到,地球的“危险”并非偶然,而是其内部能量释放的必然结果,是地球保持活力的重要方式。
评分读完《危险地球》,我最大的体会是,地球是一个充满动态和变革的星球,我们所熟知的地表景象,不过是它漫长生命史中转瞬即逝的印记。《惊奇地理》系列,以其出色的科普能力,将这些看似遥远的地质过程,描绘得栩栩如生。书中关于“裂谷”的章节,让我对大陆的分裂和海洋的诞生有了直观的认识。作者详细介绍了东非大裂谷是如何形成的,它不仅仅是地壳的断裂,更是地球内部巨大拉张力的体现。书本通过形象的描述,让我看到地壳如何被拉扯、断裂,并最终形成宽阔的谷地,甚至可能在未来孕育出新的海洋。这种对地球内部力量的细致描绘,让我对地球的演化过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书中也探讨了裂谷带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人类如何在这种特殊的地质构造区域生存和发展。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地球的“危险”并非总是突如其来的灾难,有时,它也是一种缓慢而深刻的变革,是地球生命力的体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