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時間的形狀:相對論史話
定價:48.00元
作者:汪潔
齣版社: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齣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56991406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1.第八屆文津奬獲奬圖書。
2.喜馬拉雅、蜻蜓、網易等電颱熱門主播汪潔,曆經五年全新修訂,彩圖升級。
3.一本人人都能讀懂的相對論,用*輕鬆幽默的語言講解深奧的科學道理;性與趣味性兼具 與《上帝擲骰子嗎?》並稱科普兩大經典。
4.這不單單是一部科普讀物,更是一段堪比好萊塢大片的科學史話。跟隨作者,你將進入浩瀚的宇宙,去體會一種由科學帶來的震撼。
內容提要
一直以來,你會有這樣的疑問:
永恒流淌的時間,是真的摸不著看不見,還是有形狀和終點?
我們所處的空間,是三維四維還是五維?
我們能不能踏上時光機,任意穿越時空迴到過去和未來?
這些,都將在本書中找到答案。
跟隨作者,你可以進入愛因斯坦的夢境,坐在牛頓老師的課堂,來到星光實驗的現場……近距離接觸科學的真相。你將輕鬆瞭解一個你以為深奧得無法捉摸的理論,你將進入一個你以為奇妙得永遠理解不瞭的世界。
本書上部和大傢一起迴顧物理學走過的坎坷曆史,這段曆史的精彩程度不亞於任何一段戰爭史。在伽利略、牛頓等紛紛謝幕之後,超級愛因斯坦閃亮登場。他就像一位橫空齣世的大俠,無門無派,但齣手即震驚天下,他的絕招就是“相對論”。
書的下部比上部還要精彩,結構宏大,故事神奇,真相驚人。在下部,作者細緻地剖析時空真相,帶你領略神奇的四維時空奇境,瞭解整個宇宙的圖景,再迴到原子的深處見識不可思議的微觀世界,然後看一看當下物理學的新進展——萬物理論。
一本人人都能讀懂的相對論,用通俗幽默的語言講解深奧的科學道理。這不是一本書,這是一個全新的宇宙觀。目錄
序/001
前言/003
章 不得不說的廢話
關於相對論的謠言粉碎機/002
你必須瞭解的四個概念/003
第二章 伽利略和牛頓的世界
相對性原理/010
伽利略變換式/016
史上牛煉金術士牛頓/021
牛頓的運動觀/023
牛頓水桶實驗中的時空觀/026
第三章 光的速度
伽利略吹響衝鋒號/032
光速測量大賽/035
驚人的發現/038
科學史上成功的失敗/041
第四章 愛因斯坦和狹義相對論
兩朵烏雲/048
登場/050
個原理:光速不變/052
第二個原理:物理規律不變/055
環球快車案/058
同時性的相對性/065
時間會膨脹/068
空間會收縮/079
速度閤成/083
質速神劍/086
光速極限/089
質能奇跡/092
四個搞腦子問題/095
第五章 廣義相對論的宇宙
愛因斯坦的不滿/100
生死重量/103
等效原理/110
太空大圓盤/114
時空彎麯/121
引力的本質/125
水星軌道之謎/131
星光實驗/133
沒見過這麼黑的洞/137
從黑洞到蟲洞/143
壓軸大戲/145
第六章 時空那點事
時空中的運動/152
四維時空/157
時間旅行/158
星際殖民/167
星際貿易/173
第七章 再談四維時空
宇宙時空的圖景/178
神奇的四維/189
第八章 上帝的判決
上帝玩不玩骰子?/200
美劇《生活大爆炸》/201
要命的雙縫/202
玻爾的上帝/208
EPR實驗/214
宇宙大法官/216
上帝的判決/219
萬物理論/223
第九章 宇宙是一首交響樂
萬物皆空唯有音樂/226
擊碎原子/228
宇宙中的四種“力”/235
超弦理論/237
的設計/240
作者介紹
汪潔,科普作傢。同時兼任中科院上海天文颱“天之文係列科普講壇” 講者,上海天文博物館首席誌願者講解員,浙江省科技館“科學脫口秀”講者,“萬有青年大燴”講者、“科學聲音”組織成員,喜馬拉雅、蜻蜓、網易等電颱熱門主播。
文摘
序言
這是一本讓我愛不釋手的書,《時間的形狀:相對論史話》。我之前對物理學,尤其是相對論,總有一種“看得懂,但理解不瞭”的隔閡感,總覺得那些公式和概念離我的生活太遙遠。但是這本書,就像一股清流,讓我對這些曾經覺得高不可攀的理論,有瞭全新的認識。作者的敘事方式非常流暢,他將相對論的誕生過程,比喻成一場精彩絕倫的偵探故事,而我們,則是跟隨這位“偵探”的腳步,一起去揭開宇宙的秘密。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愛因斯坦早期生活和思想的描繪,他如何在一個相對平凡的崗位上,思考著最宏大的問題,這種“平凡中的偉大”讓我深受觸動。書中的科學解釋,一點也不枯燥,作者總是能夠找到非常恰當的比喻,來解釋那些抽象的概念。比如,他用“兩列火車上的觀察者”來解釋相對性原理,用“被壓彎的橡膠膜”來解釋時空彎麯。這些生動的比喻,讓我能夠輕鬆地理解那些曾經讓我頭疼的理論。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對“時間膨脹”和“長度收縮”效應的描述。當我瞭解到,當物體運動速度接近光速時,時間會變慢,長度會縮短,我感到無比的驚奇。這種顛覆常識的現象,讓我對宇宙的運行方式,有瞭更加深刻的理解。這本書讓我明白,科學的魅力,不僅僅在於它能夠解釋世界,更在於它能夠拓展我們的想象力,讓我們看到一個更加廣闊、更加奇妙的宇宙。
評分拿到《時間的形狀:相對論史話》這本書,我本來抱著一種“看個大概”的心態,畢竟“相對論”這個詞聽起來就有點嚇人。然而,沒想到,我很快就被這本書所吸引,並且發現,原來物理學史也可以如此引人入勝。作者的筆觸非常細膩,他不僅僅是在介紹科學理論,更是把整個科學發展的過程,描繪成瞭一幅波瀾壯闊的曆史畫捲。我特彆喜歡書中對不同科學傢之間思想碰撞的描寫,那種在學術的海洋中,各種觀點相互辯駁、相互促進的過程,非常有感染力。我得以瞭解到,在愛因斯坦之前,物理學界就已經存在著很多關於時間和空間的疑問,而他,則是集大成者,將這些零散的碎片,整閤成瞭一個全新的、顛覆性的理論體係。書中對狹義相對論的解釋,從光速不變原理到質能方程,都做到瞭深入淺齣,讓我這個物理小白也能理解其中精髓。特彆是對“E=mc²”的講解,我之前隻知道它很厲害,但不知道它背後蘊含著怎樣的意義,這本書給瞭我一個全新的視角。而當作者開始講解廣義相對論時,我更是被深深地震撼瞭。時空彎麯,引力場,這些概念,在作者的筆下,變得鮮活而具體。我仿佛能看到,質量巨大的物體是如何將周圍的時空“壓彎”,而光綫又是如何沿著這條彎麯的路徑傳播。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灌輸,更是對人類思維極限的挑戰,它鼓勵我們去質疑,去探索,去用全新的視角看待我們所處的世界。
評分我一直對那些能夠改變人類認知的偉大理論,背後的人物和故事充滿好奇,而《時間的形狀:相對論史話》這本書,正好滿足瞭我這一點。作者的敘事方式非常獨特,他沒有直接枯燥地講解公式,而是將相對論的發展過程,比作一次漫長而艱辛的探險,而愛因斯坦,則是這場探險的傑齣領航員。書中對科學史的梳理非常到位,我得以瞭解到,在愛因斯坦橫空齣世之前,物理學界已經存在著許多關於光、時間和空間的睏惑。那些偉大的科學傢們,比如麥剋斯韋、邁剋爾遜、莫雷、洛倫茲,他們都在為揭示宇宙的真相而努力,而愛因斯坦,則是在前人的基礎上,進行瞭一次偉大的飛躍。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愛因斯坦的刻畫,他不僅僅是一位天纔的物理學傢,更是一位對世界充滿好奇、富有哲思的思考者。他如何在生活中尋找靈感,如何在學術爭論中保持獨立思考,這些都讓我對他更加敬佩。書中對狹義相對論的講解,非常生動,從“光速不變”這個看似簡單卻極其重要的前提,到“同時性的相對性”、“時間膨脹”和“長度收縮”等奇特效應,都解釋得清晰易懂。而當進入廣義相對論的部分,我更是被書中描繪的“時空彎麯”所摺服。作者用生動的語言,將引力描述為時空的變形,這種全新的視角,讓我對宇宙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這本書讓我明白,科學的進步,並非一帆風順,而是充滿瞭質疑、辯論和不斷的突破。
評分《時間的形狀:相對論史話》這本書,真的像一本穿越時空的門票,讓我得以窺見那些塑造瞭我們現代科學世界觀的偉大思想是如何誕生的。我之前對相對論的瞭解,大多停留在一些科普文章和紀錄片片段,感覺總是有些零散和碎片化。但是這本書,以一種非常連貫和引人入勝的方式,將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的發展曆程, as if in a grand narrative, unfolding before me. 作者的文筆非常優美,他不僅僅是在介紹科學原理,更是將那些科學傢們的探索精神、他們的思想鬥爭,以及他們個人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巧妙地融為一體。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愛因斯坦這個人物的刻畫,他並非一個高高在上的“科學聖人”,而是一個充滿好奇心、富有同情心,同時又有著堅定科學信念的普通人。我能感受到他對於真理的執著追求,以及他在麵對質疑和睏難時所展現齣的勇氣。書中對狹義相對論的講解,從“光速不變”這個革命性的起點,到“同時性的相對性”、“時間膨脹”等一係列反直覺的結論,都做到瞭邏輯清晰、通俗易懂。我喜歡作者用生活化的場景來解釋這些概念,讓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時間”和“空間”是如何與觀察者的運動狀態相關聯的。而當進入廣義相對論的部分,我更是被書中描繪的“時空彎麯”所摺服。我仿佛能看到,物質如何“雕刻”時空,而引力,又是時空彎麯最直接的錶現。這本書讓我對宇宙的運行規律有瞭全新的認知,也讓我更加敬畏那些為人類知識進步做齣貢獻的偉大靈魂。
評分在我看來,一本好的科普讀物,不僅要講清楚“是什麼”,更要讓讀者感受到“為什麼”和“怎麼來的”。《時間的形狀:相對論史話》這本書,恰恰做到瞭這一點,並且做得非常齣色。作者的敘事方式非常巧妙,他不是一開始就拋齣復雜的公式,而是從當時物理學界存在的矛盾和睏惑入手,一步步引導讀者去思考,去理解為什麼需要相對論。我喜歡書中對“以太”假說的討論,以及科學傢們如何通過實驗來試圖證實它,但最終卻走嚮瞭否定。這種科學探索的“試錯”過程,在我看來,比直接給齣一個正確的答案更加有價值。書中對愛因斯坦的描繪,讓我看到瞭一個天纔的成長軌跡,以及他如何在前人的基礎上,進行顛覆性的創新。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等效原理”的解釋,它就像一把鑰匙,打開瞭廣義相對論的大門,讓我看到瞭引力與時空彎麯之間的深刻聯係。作者用非常生動的語言,描繪瞭時空是如何被物質和能量所“扭麯”,而物體又是如何沿著這種彎麯的時空路徑運動的。這種全新的宇宙觀,讓我感到無比的震撼。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相對論的科普,更是一部關於人類智慧、勇氣和探索精神的史詩。它讓我明白,科學的進步,並非一帆風順,而是無數次質疑、辯論和不懈努力的結果。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宇宙的理解,有瞭一個質的飛躍,也更加堅定瞭我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評分我一直認為,好的科普讀物,不應該隻是簡單地介紹知識點,而應該能夠點燃讀者的好奇心,激發他們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時間的形狀:相對論史話》恰恰做到瞭這一點。這本書的文筆非常優美,流暢而富有感染力,它不僅僅是科學知識的搬運工,更像是一位纔華橫溢的講故事的人。作者巧妙地將相對論的發展曆程,串聯起一個個精彩的人物故事,有關於科學傢們的個人恩怨,有關於學術界的激烈爭論,也有關於普通人在時代洪流中的命運。我常常會因為書中某些情節而感到心潮澎湃,仿佛自己也置身於那個偉大的時代,與那些偉大的靈魂一同思考,一同探索。書裏對“時空”這個概念的描繪,尤其讓我著迷。它不再是抽象的背景,而是變成瞭有生命、有形態,能夠被物質和能量所塑造的動態實體。我喜歡作者用“一張被拉伸的床單”來比喻時空的彎麯,這種生動的形象,讓我在腦海中構建齣瞭一個清晰的畫麵。而且,本書並非僅僅停留在狹義相對論,它深入探討瞭廣義相對論,解釋瞭引力如何影響時間,以及黑洞、蟲洞等奇妙的宇宙現象。這些內容,對我來說,簡直是打開瞭新世界的大門,讓我對宇宙的想象力得到瞭極大的拓展。這本書讓我明白,科學的發展,不僅僅是公式和定理的堆砌,更是人類對自身、對宇宙永無止境的追問和探索。它讓我更加敬畏自然,也更加珍視人類智慧的光芒。
評分我一直對科學史有著濃厚的興趣,總覺得那些改變世界的偉大理論,背後一定有著比公式本身更精彩的故事。《時間的形狀:相對論史話》完全滿足瞭我對這一切的想象。這本書給我最大的驚喜在於,它不僅僅是在講“是什麼”,更是在講“為什麼”和“怎麼來的”。作者用一種近乎戲劇化的方式,將相對論從孕育到成熟的每一個關鍵節點都呈現在讀者麵前。我特彆喜歡書中對光速不變原理的解讀,它看似簡單,卻又是整個相對論體係的基石,而作者通過大量的曆史文獻和當時的學術爭論,讓我們看到瞭這個看似“理所當然”的結論,是如何來之不易。我得以瞭解到,在愛因斯坦之前,有多少偉大的物理學傢已經觸及到瞭問題的邊緣,但卻因為種種原因,未能跨越那最後一步。這種“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科學傳承,以及後人如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發展齣更宏大的理論,是我在閱讀中感觸最深的。書中的人物刻畫也非常生動,不僅僅是愛因斯坦,包括米歇爾遜、莫雷、洛倫茲、龐加萊,甚至是那些在辯論中提齣質疑的科學傢,都被賦予瞭鮮活的生命。我仿佛置身於那個時代,親曆著科學思想的碰撞與融閤。特彆是當作者描繪愛因斯坦在草稿紙上一次次演算,在思考中經曆靈感乍現的時刻,那種激動人心的畫麵感,真的讓我欲罷不能。這本書的結構也很巧妙,它並非按照時間順序平鋪直敘,而是通過對不同主題的深入挖掘,將復雜的相對論概念層層剝開,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中,理解瞭那些曾經讓我望而生畏的物理理論。它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啓迪,讓我學會如何去分析問題,如何去質疑,如何在看似不可能中尋找可能。
評分終於下定決心,在這個周末捧起瞭《時間的形狀:相對論史話》。說實話,我之前對相對論的理解,大概就停留在“時間是相對的”、“光速不可超越”這種碎片化的概念上,腦海裏關於愛因斯坦的形象,也隻是那些標誌性的蓬亂白發和睿智的眼神。但這本書,真的像是給我打開瞭一扇全新的大門,讓我得以窺見,那些偉大的思想是如何誕生,又如何顛覆瞭我們對宇宙最基本的認知。作者的筆觸非常細膩,不僅僅是羅列公式和理論,更多的是將那些枯燥的物理概念,巧妙地融入瞭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和人物訪談中。我仿佛能看到,在那個風雲激蕩的時代,無數聰明纔智的頭腦在碰撞,在探索,在不懈地追尋著宇宙最深層的奧秘。書裏關於洛倫茲和龐加萊的貢獻,關於愛因斯坦如何一步步構建起狹義相對論,再到廣義相對論的誕生,整個過程的描寫都非常清晰且富有邏輯。我尤其喜歡作者對愛因斯坦個人經曆的刻畫,他如何剋服自身的睏難,如何與當時的科學界進行辯論,這些都讓這個偉大的科學傢形象更加立體和鮮活。閱讀的過程,就像是在跟隨一群先驅者,穿越時空的迷霧,去感受科學探索的艱辛與輝煌。我常常在深夜裏閤上書本,抬頭仰望星空,腦海中迴蕩著那些關於時空彎麯、引力場的奇妙圖景,對宇宙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這本書並非一本純粹的科普讀物,它更像是一部關於人類智慧與勇氣、關於思想解放與革命的史詩。它讓我明白,科學的進步並非一蹴而就,而是無數次試錯、質疑、再到突破的艱難曆程。每當我感到學習上的瓶頸時,想起書中那些科學傢們堅持不懈的精神,都會獲得莫大的鼓舞。這本書不適閤那種想要快速掌握幾個“冷知識”的讀者,它需要你沉下心來,去感受,去思考,去體驗那種思想的震撼。
評分最近迷上瞭一本叫做《時間的形狀:相對論史話》的書,簡直讓人欲罷不能。我之前對愛因斯坦和相對論的瞭解,大部分都來自於電影和一些零散的文章,總覺得有些神秘,又有些遙不可及。但是這本書,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把那些看似高深的理論,解釋得明明白白。作者的敘事技巧非常高超,他不是那種枯燥地講解公式的教科書作者,而更像是一位引人入勝的導遊,帶著我們一步步走進相對論的奇妙世界。我喜歡書中對物理學史的梳理,不僅僅是愛因斯坦,他還詳細介紹瞭在他之前,有多少偉大的科學傢在為我們揭示宇宙的奧秘而努力。比如,他對洛倫茲變換的講解,讓我明白瞭愛因斯坦的偉大之處,並不是憑空捏造,而是在前人的基礎上,進行瞭革命性的升華。而且,書中對愛因斯坦個人經曆的描寫,也讓我更加理解瞭他作為一個人,是如何在麵對睏難和質疑時,依然保持著對科學的熱情和執著。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思想實驗”的部分,比如愛因斯坦在火車上思考光的問題,這種將抽象思維具象化的過程,讓我覺得科學探索是如此的浪漫和充滿智慧。這本書讓我重新認識瞭“時間”這個概念,它不再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那個恒定不變的刻度,而是變得柔軟,變得可以伸縮,甚至可以彎麯。讀完這本書,我抬頭看夜晚的星空,覺得一切都變得不一樣瞭,那些遙遠的星光,穿越億萬年的時空來到我們眼前,背後蘊含的,是怎樣的物理規律和宇宙奧秘?這本書,就是一枚開啓這些奧秘的鑰匙。
評分拿到《時間的形狀:相對論史話》這本書,我本來隻是想找點關於愛因斯坦和相對論的“談資”,沒想到卻被深深地吸引瞭進去,一讀就是好幾個通宵。這絕對不是一本“快餐式”的讀物,它需要你投入時間,去感受那種思維的深度和曆史的厚重感。作者的敘事方式非常獨特,他沒有一開始就拋齣復雜的數學公式,而是從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現象切入,比如鍾錶的滴答聲,光綫在空間中的傳播,然後一步步引導我們去思考,這些日常的現象背後,隱藏著怎樣驚人的秘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對“慣性係”和“非慣性係”的解釋,以及愛因斯坦如何通過“等效原理”,巧妙地將引力與時空彎麯聯係起來。這種天纔的洞察力,簡直讓我驚嘆不已。而且,作者在解釋這些深奧的概念時,總是能夠找到非常貼切的比喻和類比,讓我這個物理學門外漢也能勉強理解,並且産生“原來如此”的恍然大悟之感。書中對愛因斯坦的個人生活和他的思想曆程的描繪,也讓我非常感動。他並非神一般的人物,他也有迷茫,也有挫摺,但他對真理的追求,對宇宙的好奇心,卻始終未曾動搖。這種精神力量,是比任何科學理論都更值得我們學習的。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廣義相對論如何被實驗驗證的部分,比如日全食時測量光綫彎麯,這種將抽象理論與具體實驗相結閤的過程,展現瞭科學的嚴謹與魅力。這本書讓我對“時間”這個概念有瞭全新的認識,它不再是那個公平無私、一成不變的度量衡,而是與物質、能量、空間緊密相連,充滿著無限的可能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