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卫星直播数字电视及其接收技术 |
| 作者 | 苏凯雄,张进,郭里婷 等 |
| 定价 | 29.80元 |
| 出版社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312035814 |
| 出版日期 | 2014-09-01 |
| 字数 | |
| 页码 | 239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卫星直播数字电视及其接收技术》首先回顾了外卫星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简要介绍了卫星直播数字电视系统的组成及其相关标准与规定;接着主要介绍了卫星数字电视前端系统的视、音频编码,多路复用,条件接收和信道传输等技术;然后重点介绍了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软、硬件组成与原理,室外接收天线与高频头的结构与参数;后介绍了接收系统的性能分析、系统设计和安装方法等。 《卫星直播数字电视及其接收技术》集作者多年教学、科研经验,结合实际应用系统和产品开发技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描述,具备较好的可读性和实用性。 《卫星直播数字电视及其接收技术》可作为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参考书,也可作为广电行业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业余爱好者的学习和培训资料。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前言 章 卫星直播数字电视系统概述 1.1 卫星广播电视发展概况 1.2 卫星直播数字电视系统组成 1.3 卫星直播数字电视的相关规范与标准 第2章 数字视频压缩编码技术 2.1 模拟视频信号的数字化 2.2 视频压缩编码的基本方法 2.3 MPEG-2视频压缩编码器 2.4 H.2 64视频编码标准 第3章 数字音频压缩编码技术 3.1 音频技术发展概述 3.2 音频压缩编码主要方法 3.3 MPEG音频编码器 3.4 杜比AC-3音频编码器 第4章 数字电视多路复用技术 4.1 多路复用技术概述 4.2 MPEG-2的传送流结构 4.3 系统时序模型 4.4 节目特殊信息 4.5 业务信息 4.6 双层复用过程 第5章 数字电视条件接收技术 5.1 条件接收系统概述 5.2 条件接收系统原理 5.3 条件接收的相关标准 5.4 多系统条件接收技术 第6章 卫星直播数字电视信道传输技术 6.1 信道传输技术简介 6.2 DVB-S信道传输标准 6.3 DVB-S2信道传输标准 6.4 ABS-S信道传输标准 第7章 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硬件系统 7.1 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的系统组成 7.2 输入调谐解调器 7.3 数字解调与信道解码器 7.4 多路解复用器 7.5 视音频解码器 7.6 模拟视频编码器与音频数模转换器 7.7 智能卡及其通信接口 7.8 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整机方案介绍 第8章 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软件系统 8.1 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软件基本架构 8.2 实时操作系统内核 8.3 调谐解调控制模块 8.4 多路解复用控制模块 8.5 视频解码控制模块 8.6 条件接收控制模块 8.7 用户接口模块 第9章 卫星直播电视室外接收单元 9.1 卫星接收天线的结构原理 9.2 天线的技术参数 9.3 卫星接收高频头 9.4 高频头的主要参数 0章 卫星直播数字电视接收系统设计 10.1 卫星电视质量与接收系统参数的关系 10.2 卫星数字电视接收系统的性能分析 10.3 卫星直播数字电视接收系统的设计 10.4 卫星接收天线的安装与调整 10.5 共用卫星天线的方法 参考文献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 前言 章 卫星直播数字电视系统概述 1.1 卫星广播电视发展概况 1.2 卫星直播数字电视系统组成 1.3 卫星直播数字电视的相关规范与标准 第2章 数字视频压缩编码技术 2.1 模拟视频信号的数字化 2.2 视频压缩编码的基本方法 2.3 MPEG-2视频压缩编码器 2.4 H.2 64视频编码标准 第3章 数字音频压缩编码技术 3.1 音频技术发展概述 3.2 音频压缩编码主要方法 3.3 MPEG音频编码器 3.4 杜比AC-3音频编码器 第4章 数字电视多路复用技术 4.1 多路复用技术概述 4.2 MPEG-2的传送流结构 4.3 系统时序模型 4.4 节目特殊信息 4.5 业务信息 4.6 双层复用过程 第5章 数字电视条件接收技术 5.1 条件接收系统概述 5.2 条件接收系统原理 5.3 条件接收的相关标准 5.4 多系统条件接收技术 第6章 卫星直播数字电视信道传输技术 6.1 信道传输技术简介 6.2 DVB-S信道传输标准 6.3 DVB-S2信道传输标准 6.4 ABS-S信道传输标准 第7章 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硬件系统 7.1 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的系统组成 7.2 输入调谐解调器 7.3 数字解调与信道解码器 7.4 多路解复用器 7.5 视音频解码器 7.6 模拟视频编码器与音频数模转换器 7.7 智能卡及其通信接口 7.8 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整机方案介绍 第8章 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软件系统 8.1 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软件基本架构 8.2 实时操作系统内核 8.3 调谐解调控制模块 8.4 多路解复用控制模块 8.5 视频解码控制模块 8.6 条件接收控制模块 8.7 用户接口模块 第9章 卫星直播电视室外接收单元 9.1 卫星接收天线的结构原理 9.2 天线的技术参数 9.3 卫星接收高频头 9.4 高频头的主要参数 0章 卫星直播数字电视接收系统设计 10.1 卫星电视质量与接收系统参数的关系 10.2 卫星数字电视接收系统的性能分析 10.3 卫星直播数字电视接收系统的设计 10.4 卫星接收天线的安装与调整 10.5 共用卫星天线的方法 参考文献 |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不是一本简单的科普读物,而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技术指南。我最欣赏的是书中对“故障排除”和“维护保养”部分的详尽描述。它列举了各种可能出现的信号接收问题,并提供了详细的排查步骤和解决方案,这对于像我这样动手能力不强,但又希望能够自己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例如,书中对于“信号衰减”的原因分析,从天线角度、馈线角度、到接收机内部问题,都做了逐一的剖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此外,关于“用户界面”的设计和“菜单设置”的优化,也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贴近实际应用,它不仅仅是讲解技术,更关注用户的使用体验。总体而言,这本书是卫星直播数字电视领域的“百科全书”,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读者,都能从中获益良多。
评分我是一名广电行业的从业者,平时接触到的更多是节目制作和播出环节,对于卫星传输和接收这块的了解相对有限。这本书的出现,正好弥补了我的这块知识盲区。书中对“卫星轨道”和“频率分配”的阐述,让我对卫星电视的宏观布局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它详细介绍了不同轨道(如地球同步轨道、中圆轨道)的特点以及它们对地面接收的影响。在接收技术方面,我特别对“盲点”区域的解决方案以及“多天线接收”的应用场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书中对于如何优化接收信号,减少干扰,以及提高接收灵敏度的各种方法,都做了详细的论述。这些内容不仅丰富了我的理论知识,也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客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供更专业的建议。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透着一股子严谨和专业,深蓝色调配上简约的卫星天线图案,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是一本关于技术类图书。我翻开目录,里面的章节划分非常细致,从卫星直播的基本原理,到接收端的各种技术细节,再到实际应用中的一些疑难杂症,都涉及到了。比如,它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信号的调制解调过程,还特别提到了不同编码标准(如DVB-S2)在提高传输效率方面的作用,这对于我这种想要深入理解电视信号从发射到接收全过程的读者来说,非常有吸引力。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包含了不少实际操作的指导,虽然我还没有机会亲自动手去调试,但光看那些步骤分解和图文并茂的解释,就能想象到按照书中的方法,应该能解决不少在实际安装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尤其是在数字电视快速普及的今天,了解背后的技术原理,对于更好地使用和维护家里的电视设备,无疑是很有帮助的。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好在考虑家里是否要安装卫星电视,所以这本书的内容对我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接收机硬件设计”和“数字信号处理”的章节。它详细地介绍了射频前端、中频电路、以及数字解调器的内部工作原理,这对于我这种对电子工程有一定基础的读者来说,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书中对一些关键芯片和模块的介绍,也让我对当前市面上的卫星接收机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虽然我可能不会自己去设计硬件,但了解其工作原理,有助于我在选购设备时做出更明智的选择,也能更好地理解设备说明书上的各种参数。此外,书中关于“多媒体数据广播”和“交互式业务”的讨论,也让我看到了卫星电视未来发展的方向,这对于我这样一个技术爱好者来说,是很有启发性的。
评分我之前对卫星直播电视只停留在“知道有这么回事”的层面,这次抱着学习的心态来接触这本书,发现里面涉及的内容远比我想象的要广阔。它不仅仅是讲了卫星和电视机怎么连接,还深入探讨了数字电视信号的编码、传输、解调、以及最终在屏幕上呈现的过程。书中关于多载波技术和信道编码的讲解,虽然有些专业术语,但作者用了很多比喻和图示来辅助说明,使得原本晦涩的原理变得相对容易理解。我特别对其中关于“固定卫星业务”和“广播卫星业务”的区别以及它们在电视传播中的应用有了更深的认识。此外,书中还提到了一些关于天线增益、噪声系数等参数对接收效果的影响,这让我意识到,原来一个小小的天线背后也有这么多学问。这本书就像一个引路人,带我一步步走进了卫星电视技术的殿堂,让我对这个领域有了初步但却深刻的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