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名贵硬木树种及木材识别
定价:98.00元
作者:程汉婷,刘书伟,黎明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5-01
ISBN:9787511616012
字数:
页码:20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名贵硬木树种及木材识别》共分为六篇,其中,前五篇均为《红木》国家标准昕列举的5属8类33种材,第六篇为非《红木》国家标准的世界名贵硬木。具体编写分工如下: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昕程汉亭同志负责拟定全书写作大纲、全书的修改、统稿和定稿,为《名贵硬木树种及木材识别》的编写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为《名贵硬木树种及木材识别》内容的质量起到把关作用。琼州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刘书伟同志负责完成编写12万字,分别为篇、第二篇、第三篇紫檀木类和第三篇花梨木类中的大果紫檀。琼州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黎明同志负责完成编写12万字,分别为第四篇、第五篇、第六篇和第三篇花梨木类中的鸟足紫檀、越柬紫檀、刺猬紫檀、印度紫檀、安达曼紫檀和囊状紫檀。
目录
篇 红木分类
1 红木国标及红木分类
1.1 红木国标的制定与出台
1.2 红木的分类
第二篇 黄檀属
2 香枝木类
2.1 降香黄檀
3 红酸枝木类
3.1 交趾黄檀
3.2 巴里黄檀
3.3 奥氏黄檀
3.4 微凹黄檀
3.5 中美洲黄檀
3.6 赛州黄檀
3.7 绒毛黄檀
4 黑酸枝木类
4.1 卢氏黑黄檀
4.2 东非黑黄檀
4.3 阔叶黄檀
4.4 黑黄檀
4.5 刀状黑黄檀
4.6 巴西黑黄檀
4.7 伯利兹黄檀
4.8 亚马孙黄檀
第三篇 紫檀属
5 紫檀木类
5.1 檀香紫檀
5.2 其他冒充檀香紫檀的树种
6 花梨木类
6.1 大果紫檀
6.2 鸟足紫檀
6.3 越束紫檀
6.4 刺猬紫檀
6.5 印度紫檀
6.6 安达曼紫檀
6.7 囊状紫檀
第四篇 崖豆藤属和铁刀木属
7 鸡翅木类
7.1 非洲崖豆木
7.2 白花崖豆木
7.3 铁刀木
第五篇 柿属
8 乌木类
8.1 乌木
8.2 厚瓣乌木
8.3 毛药乌木
……
第六篇 非国标红木之名贵硬木
作者介绍
程汉亭(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刘书伟(琼州学院)、黎明(琼州学院)
三人都是来自农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研究人员
文摘
序言
篇 红木分类
1 红木国标及红木分类
1.1 红木国标的制定与出台
1.2 红木的分类
第二篇 黄檀属
2 香枝木类
2.1 降香黄檀
3 红酸枝木类
3.1 交趾黄檀
3.2 巴里黄檀
3.3 奥氏黄檀
3.4 微凹黄檀
3.5 中美洲黄檀
3.6 赛州黄檀
3.7 绒毛黄檀
4 黑酸枝木类
4.1 卢氏黑黄檀
4.2 东非黑黄檀
4.3 阔叶黄檀
4.4 黑黄檀
4.5 刀状黑黄檀
4.6 巴西黑黄檀
4.7 伯利兹黄檀
4.8 亚马孙黄檀
第三篇 紫檀属
5 紫檀木类
5.1 檀香紫檀
5.2 其他冒充檀香紫檀的树种
6 花梨木类
6.1 大果紫檀
6.2 鸟足紫檀
6.3 越束紫檀
6.4 刺猬紫檀
6.5 印度紫檀
6.6 安达曼紫檀
6.7 囊状紫檀
第四篇 崖豆藤属和铁刀木属
7 鸡翅木类
7.1 非洲崖豆木
7.2 白花崖豆木
7.3 铁刀木
第五篇 柿属
8 乌木类
8.1 乌木
8.2 厚瓣乌木
8.3 毛药乌木
……
第六篇 非国标红木之名贵硬木
我一直觉得,好的图书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一种体验的分享。这本书的排版和插图质量,将直接影响我的阅读体验。我期待书中能够拥有精美的插图,不仅仅是文字描述,更需要有高品质的摄影作品来展示名贵硬木的真实面貌。我希望图片能够清晰地展示木材的纹理、色泽、光泽,甚至是微观结构的细节。同时,我也希望书中的版式设计能够舒适、易读,字体大小适中,留白恰当,不至于让眼睛感到疲劳。如果书中还能加入一些互动的设计,比如,一些小练习或测试,帮助读者巩固所学知识,那将更加有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一本既具有学术价值,又具备收藏价值的艺术品,让我在翻阅它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美的享受。
评分作为一名对木材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我希望这本书的语言风格能够通俗易懂,避免过于晦涩的专业术语。即使引入了一些专业词汇,也希望能够有详细的解释或标注,让我能够轻松理解。我不想在阅读过程中,因为一个生僻的词语而打断思路。我更希望书中能够融入一些生活化的场景,比如,作者分享自己在实际鉴定或使用过程中遇到的有趣故事,或者是一些关于木材的冷知识,这些都能让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个经验丰富的木匠或植物学家,耐心地为我讲解,而不是像一本冰冷的教科书。如果书中能够加入一些采访或对话,听取不同领域专家对名贵硬木的看法,那将更能拓宽我的视野,让我从多角度认识这些珍贵的材料。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期待,远不止于知识的获取。我希望它能激发我进一步探索的兴趣,让我对名贵硬木的世界产生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些关于木材研究的前沿动态,比如,最新的木材鉴定技术,或者是一些关于木材新用途的开发,那将使我对这个领域保持持续的关注。我希望它能引导我思考,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如何更好地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珍视和传承那些来自大自然的馈赠。这本书如果能让我对木材的认识,从“材料”上升到“生命”、“文化”的维度,那将是我阅读的最大意义。我期待它能成为我书架上一本常读常新的书,每一次翻阅,都能有新的发现和感悟。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首先就给人一种沉静而厚重的质感。深邃的木纹肌理,搭配上【XH】这个简洁而又不失专业感的标识,瞬间勾起了我对珍贵木材世界的好奇心。我一直觉得,木头不仅仅是构建家园或制造家具的材料,它们是地球亿万年生命历程的记录者,每一道年轮,每一处纹理,都诉说着属于它们自己的故事。然而,我对于名贵硬木的了解,大多停留在一些模糊的印象中,比如檀香的香气,紫檀的深沉,黄花梨的灵动。我迫切地想知道,这些名字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丰富而复杂的知识体系。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一扇通往这个神秘领域的钥匙,让我有种想要迫不及待地去探寻究竟的冲动。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那些我闻所未闻,但却同样价值连城的硬木种类,它们是如何形成,它们的生长环境又有何独特之处,以及它们在历史长河中扮演过的角色。我希望它不仅仅是枯燥的图鉴,更能融入一些人文故事,或许是关于木材的采集、加工历史,或者是它们在古代家具、艺术品制作中的应用,这样,我才能更深切地感受到木材的生命力和文化底蕴。
评分我一直对木材的“个性”非常感兴趣。为什么有些木材会散发出迷人的香气,有些则温润如玉,有些则坚硬如铁?这本书如果能为我揭示这些“个性”的来源,那将是非常吸引人的。我期待书中能深入探讨不同硬木的化学成分,比如,哪些成分赋予了檀香独特的香味,哪些物质使其具有防虫、防腐的特性。我希望书中能解释为什么有些木材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颜色,变得更加深沉或带有包浆,这是否与木材内部的氧化或聚合反应有关。我还想知道,不同硬木在加工过程中的表现有何不同,比如,哪些木材更容易开裂,哪些木材对工具的磨损更大,哪些木材适合用来雕刻,哪些适合用来做结构件。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却能帮助我更全面地理解每一种硬木的独特性,从而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名贵硬木树种及木材识别”,让我对它的实用性充满了期待。我一直梦想着能够拥有一些真正有价值的木制品,但市场上鱼龙混杂,劣质仿冒品屡见不鲜。这本书如果能成为我识别真伪的“火眼金睛”,那将是极大的福音。我非常希望书中能够提供详细的木材横切面、径切面、弦切面的微观结构图,并配以清晰的文字说明,教我如何通过观察这些细节来区分不同的硬木。例如,年轮的宽度和疏密、导管的分布和大小、射线的大小和形状,这些细微之处往往是鉴别真伪的关键。我希望书中能给出一些“望、闻、问、切”的鉴别方法,不仅仅是看,还要通过触摸感受其质地,嗅闻其特有的气味,甚至是通过敲击听其声音来判断。我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常见硬木的“易混淆”品种对比,以及一些新手容易遇到的误区和陷阱,这能大大提高我的识别能力,让我不再轻易上当受骗。
评分我一直认为,每一种名贵硬木都承载着一段历史,一段文化。它们不仅仅是材料,更是文明的见证者。这本书如果能将历史和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到硬木的介绍中,那我将更加热爱它。我期待书中能讲述一些关于古代帝王用材的传说,比如紫檀木在皇家宫殿中的应用,黄花梨木在明式家具中的地位,以及这些木材如何象征着权力、财富和尊贵。我也希望书中能介绍一些名贵硬木在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中的独特用途,例如,它们在宗教祭祀中的意义,在传统工艺品制作中的价值,甚至是在医学、香料等领域的应用。如果书中能穿插一些关于著名木雕作品、古董家具的鉴赏,并重点介绍其中所使用的硬木,那将使我对这些木材的认识更加立体和深刻,我将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是在感受一种文化传承的魅力。
评分这本书的“XH”标识,让我想到了它可能背后有着一个专业的研究机构或团队支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名贵硬木可持续采伐和保护的深度探讨。我一直关注环境问题,也深知一些名贵硬木的生存现状并不乐观。如果这本书能在介绍每一种硬木时,附带提及它们的濒危程度、原产地信息,以及一些正在进行的保护项目,那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期待书中能够呼吁读者理性消费,鼓励大家选择那些通过可持续方式获取的木材,或者支持那些致力于研究和推广濒危树种的机构。如果书中能给出一些关于木材替代品的介绍,或者推广使用那些生长周期较短但同样具有优良特性的木材,那将更能体现出作者的社会责任感。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更是对我们保护自然、尊重生命的倡导。
评分我一直对木材的纹理和色泽之美有着近乎痴迷的追求。同一棵树上的木材,其纹理也会因切削方向的不同而呈现出千变万化的美感,更何况是不同树种之间那独一无二的“面孔”。这本书如果能为我揭示这些美丽纹理背后的成因,以及不同纹理所代表的特定树种,那我将感到无比的满足。我期待书中能够展示大量高清的木材纹理特写照片,从直纹、山纹、雀眼纹到各种扭曲、变幻的特殊纹理,并详细解释它们是如何形成的。例如,为何有些木材会有“虎皮纹”,为何有些又会有“鬼脸纹”。我希望书中也能对不同硬木的天然色泽进行细致的描绘,从淡雅的原木色到深沉的紫、红、黑,每一种色彩背后都蕴含着怎样的自然奥秘。这本书如果能帮助我欣赏和理解这些纹理和色泽的独特魅力,从而提升我对木材艺术价值的认知,那将是我阅读的最大收获。
评分翻开这本书,我立刻被那种严谨而富有条理的编排所吸引。每一章节似乎都围绕着一个特定的主题展开,从宏观的树种分类,到微观的木材细胞结构,再到实际的应用鉴别,层层递进,逻辑清晰。我尤其关注书中对于木材物理和化学特性的阐述。比如,含水率对木材稳定性的影响,不同硬木的密度差异是如何决定其坚固程度的,以及它们对湿度、温度变化的敏感性。这些看似基础的科学知识,却是我在实际接触木材时常常忽略,却又至关重要的部分。我曾不止一次在家具修复过程中,因为不了解木材的特性而遇到麻烦。这本书如果能够深入浅出地解释这些原理,并给出一些避免常见错误的实用建议,那将是对我极大的帮助。我期待书中能有详尽的图表和数据,科学地展示不同硬木的各项性能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我也希望作者能够分享一些关于木材长期保存和养护的专业知识,如何让这些珍贵的木材在岁月的流逝中依然保持其原有的光泽和质感,这对我这样的木材爱好者来说,是无价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