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电子元器件实用手册:Vol.3:传感器篇 电子与通信 书籍 |
| 作者: | [美]Charles Platt Fredrik Jansson |
| 定价: | 89.0 |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7-05-01 |
| ISBN: | 9787115449986 |
| 印次: | 1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大16开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介绍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基本信息、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参数、注意事项等,便于初学者查找相关元器件的应用方式,本卷侧重于介绍传感器,包括GPS、磁力计、红外传感器、倾斜传感器等。作为电子元件工具书介绍它们的经典用途的同时,本书又以DIY的新角度介绍如何在项目中使用这些电子元件,可以为制作爱好者提供准确的信息,甚至当作一部工具书来使用。 |
| 目录 | |
| 1 GPS 1 1.1 它可以做什么 1 1.1.1 原理图符号 1 1.1.2 GPS子模块 1 1.2 它如何工作 1 1.3 演变 2 1.4 参数 2 1.5 如何使用它 2 1.5.0 每秒脉冲输出数 3 1.6 禁止事项 3 1.6.1 静电放电 3 1.6.2 接地不良 3 1.6.3 虚焊 3 1.6.4 许可限制 3 1.6.5 搜星失败 3 1.6.6 速度或高度超出限定值 3 2 磁力计 5 2.1 它可以做什么 5 2.1.1 原理图符号 5 2.1.2 IMU 5 2.1.3 应用 5 2.2 它如何工作 6 2.2.1 磁场 6 2.2.2 地轴 6 2.2.3 线圈磁力计 7 2.2.4 霍尔效应和磁阻 7 2.3 演变 7 2.4 如何使用它 8 2.5 禁止事项 8 2.5.1 磁干扰 8 2.5.2 安装不当 8 3 物体检测传感器 9 3.1 它可以做什么 9 3.1.0 原理图符号 9 3.2 演变 10 3.3 光检测 10 3.3.1 透射型光传感器 11 3.3.2 对射型光传感器 12 3.4 磁传感器 13 3.5 簧片开关 13 3.5.1 簧片开关种类 14 3.5.2 簧片开关参数 14 3.5.3 如何使用簧片开关 14 3.6 霍尔效应传感器 14 3.6.1 霍尔效应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15 3.6.2 霍尔效应传感器的种类 15 3.7 参数 15 3.8 如何使用霍尔效应传感器 15 3.9 如何使用物体检测传感器 15 3.9.1 线性移动检测 15 3.9.2 中断检测 16 3.9.3 角度检测 16 3.10 不同传感器的优缺点汇总 16 3.10.1 光学物体检测传感器的优点 16 3.10.2 光学物体检测传感器的缺点 16 3.10.3 簧片开关的优点 16 3.10.4 簧片开关的缺点 16 3.10.5 霍尔效应传感器的优点 17 3.10.6 霍尔效应传感器的缺点 17 3.11 禁止事项 17 3.11.1 光传感器 17 3.11.2 簧片开关 17 4 被动式红外传感器 19 4.1 它可以做什么 19 4.1.1 原理图符号 19 4.1.2 应用 19 4.2 它如何工作 19 4.2.1 热释电传感器 20 4.2.2 检测单元 20 4.2.3 镜头组 20 4.3 演变 22 4.4 禁止事项 23 4.4.1 高温灵敏度衰减 23 4.4.2 检测窗口损坏 23 4.4.3 受潮 23 5 距离传感器 25 5.1 它可以做什么 25 5.1.1 原理图符号 25 5.1.2 应用 25 5.2 演变 25 5.2.1 超声波 25 5.2.2 红外线 26 5.2.3 相对优势 26 5.3 常见的超声波传感器 26 5.3.1 进口产品 27 5.3.2 独立元器件 27 5.4 红外线传感器常见型号 27 5.4.0 红外线距离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28 5.5 电容位移传感器 28 5.5.0 应用 29 5.6 它如何工作 29 5.6.1 误差来源 29 5.6.2 参数 29 5.7 光或超声波距离传感器的注意事项 29 5.7.1 待测物体距离太近 29 5.7.2 信号源混杂 30 5.7.3 反射面选取不当 30 5.7.4 环境因素 30 5.7.5 LED老化 30 6 线性位置传感器 31 6.1 它可以做什么 31 6.1.1 应用 31 6.1.2 原理图符号 31 6.2 它如何工作 31 6.2.1 线性电位计 31 6.2.2 磁性线性编码器 32 6.2.3 光学线性编码器 33 6.2.4 线性编码器的应用 33 6.2.5 线性可变差动变压器 33 6.3 注意事项 34 6.3.1 机械故障 34 6.3.2 LED老化 34 7 旋转位置传感器 35 7.1 它可以做什么 35 7.1.1 应用 35 7.1.2 原理图符号 35 7.2 电位计 35 7.2.1 弧形旋转电位计 35 7.2.2 限位柱 36 7.2.3 多匝旋转 |
| 编辑 | |
| 本书是一本全彩的电子元件百科全书,读者可以在本书中得到所有想知道的信息,并且在风格上继承和发扬了《爱上制作》系列书的生动活泼,以DIY的新角度介绍如何在项目中使用传统的电子元件。 想知道如何熟练使用电子元器件吗?本丛书第三卷(共三卷)中涵盖了您在项目中会用到的传感器关键知识---包含照片、原理图和表格。通过本书您可以了解到各个器件的用途、工作方法、其中蕴含的道理、了解不同类型的衍生器件。不管是电子行业的新手还是高手,都可以在本书里探索到新的知识和技巧。 |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作为一名电子工程师,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全面概括传感器技术并提供实际指导的参考书,而这本《电子元器件实用手册:Vol.3:传感器篇》无疑满足了我的需求。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工业自动化”和“汽车电子”领域传感器应用的案例分析。这些都是对传感器性能要求极高的行业,书中对这些领域常用的传感器,如编码器、霍尔传感器、以及各种检测传感器,都进行了非常深入的剖析,包括它们的精度要求、抗干扰能力、工作寿命等。我之前参与过一个关于工业机器人视觉系统的项目,其中就涉及到大量的传感器数据融合,我对如何确保传感器数据的可靠性和实时性一直感到头疼。这本书中关于传感器校准和数据融合的章节,给我提供了很多新的思路和方法。而且,书中还介绍了如何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最合适的传感器以及如何优化电路设计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这对于我今后的工作非常有指导意义。
评分这本书的编排和内容都显得非常用心。我注意到,书中在介绍每一种传感器时,都会先从其物理原理出发,然后深入到其电气特性、常用型号、关键参数的解读,最后才给出实际应用电路的实例。这种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讲解方式,让读者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我之前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技术术语或者概念,感到晦涩难懂,但这本书通过大量的图示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这些复杂的问题变得清晰明了。例如,在介绍加速度传感器时,书中不仅讲解了MEMS技术的工作原理,还细致地分析了不同轴向的测量精度、零点漂移等关键参数对应用的影响,并且给出了一个非常实用的角度测量电路设计。我之前自己也尝试过设计类似电路,但总是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次有了这本书的指导,我非常有信心能够攻克难关。而且,书中的内容并非停留在理论层面,还提供了很多关于元器件选型、调试技巧、常见故障排除等方面的实用建议,这些都是在实际工程中非常宝贵的经验。
评分刚拿到这本《电子元器件实用手册:Vol.3:传感器篇》就被它的厚度和内容所震撼了,虽然我这次主要冲着传感器篇来的,但翻看前面几页,对于一些基础的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介绍也相当详尽,从原理、特性到实际应用,都有系统的梳理。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那些清晰的电路图和元器件的实物图片,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是理解抽象概念最直观的方式。我记得我之前接触过一些电子元件的书籍,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就是简单的罗列参数,缺乏实际操作的指导,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它不仅仅告诉你“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怎么用”。特别是对于传感器部分,虽然我还没有深入研究,但仅仅是目录就让我看到了一个广阔的世界:从最常见的温度、湿度传感器,到更专业的压力、位移、甚至生物信号传感器,应有尽有。书中对每种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选型要点、接口电路设计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对于我正在进行的某个项目非常有帮助,我之前一直困惑于如何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才能达到预期的精度和稳定性,这本书给出了很多实用的参考意见。而且,书中还列举了大量的实际应用案例,这让我能够更快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非常有启发性。
评分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电子元器件实用指南,尤其是对于那些对传感器技术感兴趣的读者。我非常欣赏书中对每一类传感器的讲解都非常系统和全面,从基本原理到实际应用,都做到了深入浅出的阐述。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医疗电子”和“环境监测”领域传感器应用的章节。这些领域对传感器的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都有着极高的要求。书中对诸如生物电信号传感器、血氧传感器、以及各种环境污染物监测传感器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它们的工作原理、选型注意事项以及相关的生物兼容性问题。我之前在尝试开发一个用于早期疾病检测的设备时,就遇到了很多关于选择和使用生物传感器的难题,这本书给我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信息,让我对如何选择合适的生物传感器以及如何设计可靠的检测电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此外,书中还提供了许多关于传感器接口电路设计、信号调理以及数据采集的实用技巧,这些都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工程实践能力。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更新,更多的是一种对电子世界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仿佛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通往许多未知领域的大门。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智能家居”和“物联网”领域传感器应用的章节。现在物联网的概念越来越火,但到底有哪些关键的传感器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之前一直模糊不清。这本书详细介绍了诸如光敏传感器、人体红外感应器、气体传感器等在智能家居中的具体应用,包括如何采集数据、如何与微控制器进行通信,以及如何实现自动化控制。我尤其对文中关于“机器学习在传感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这一部分感到兴趣盎然。虽然书中这部分内容可能还没有深入到算法层面,但它已经点明了方向,让我知道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之前一直觉得,传感器收集到的原始数据往往很“脏”,需要大量的后处理才能变得有价值,而机器学习似乎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利器。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起点,让我开始思考如何将传感器技术与人工智能结合起来,去创造更智能、更便捷的生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