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NFC設備設計寶典:天綫篇
定價:69.00元
作者:法]Dominique Paret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4-01
ISBN:978711158946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天綫是近場通信(NFC)設備中的關鍵部件。本書從理論和實踐的角度,對NFC設備不同種類天綫的設計技術從標準層麵到實際匹配層麵都進行瞭詳細講解,並給齣瞭大量實用數據,對於NFC設備的研發設計與調試有較強的指導意義。
目錄
譯者序
原書前言
第1 部分 背 景
第1 章 迴顧NFC 設備天綫設計的約束條件 2
1. 1 規範性約束 3
1. 1. 1 從發起者到接收者的上行鏈路 3
1. 1. 2 從接收者到發起者的下行鏈路 4
1. 1. 3 非接觸式標準與NFC 設備天綫 5
1. 1. 4 技術 6
1. 1. 5 “NFC Forum 設備” 和“NFC Forum 標簽” 7
1. 1. 6 NFC Forum 設備通信的“模式” 8
1. 1. 7 NFC Forum 設備的角色 9
1. 1. 8 注意虛假廣告 10
1. 2 監管約束 10
1. 2. 1 RF 法規 10
1. 3 NFC 市場的規範 11
1. 4 NFC 技術規範 11
1. 4. 1 應用成果及其直接約束 12
1. 5 天綫設計應用約束 15
第2 章 NFC 內部原理的介紹和概述 16
2. 1 “非接觸式” 的物理基礎與NFC 16
2. 1. 1 傳播和輻射的現象 16
2. 1. 2 場與空間區域的分類 16
2. 1. 3 空間區域 16
2. 1. 4 遠場: r >> λ /2π (Fraunhofer 區) 17
2. 1. 5 中場: r≈λ (Fresnel 區) 17
2. 1. 6 近場: r << λ /2π (Rayleigh 區) 和NFC 的起點 17
2. 1. 7 非接觸式. RFID 和NFC 應用的注釋說明 17
2. 2 NFC 的概念 18
2. 2. 1 Biot ̄Savart 定律 19
2. 2. 2 圓形天綫軸上一點的場H 19
2. 2. 3 作為“d” 一個函數的場H 的衰減 21
2. 2. 4 矩形天綫的軸上一點的場H 22
第2 部分 NFC 設備天綫的方案與設計
第3 章 發起者天綫: 具體計算 25
3. 1 介紹 25
3. 1. 1 這裏有一些發起者..還有一些發起者 25
3. 2 發起者天綫的設計(不考慮外部環境的影響) 26
3. 2. 1 操作模式 27
3. 2. 2 扼要概述 28
3. 2. 3 集成電路的選擇 35
3. 2. 4 法律約束方麵與EMC 汙染 38
3. 2. 5 EMC 濾波 39
3. 2. 6 接收者的選擇和其閾值H_threshold 48
3. 2. 7 發起者天綫的電感值的確定 49
3. 2. 8 簡單天綫 54
3. 2. 9 天綫阻抗匹配電路 58
3. 2. 10 計算發起者天綫綫圈中的電流 61
3. 2. 11 總結和舉例 63
3. 2. 12 模擬 65
3. 2. 13 天綫輻射場H 的值 67
3. 2. 14 工作距離的計算與取值 68
3. 3 發起者天綫的大品質因數質量係數Q 69
3. 3. 1 Q 和場的截止 69
3. 3. 2 在ISO 字段 71
3. 3. 3 在應用中測量Q 72
3. 3. 4 應用中帶寬的測量 73
3. 4 關於發起者過程的簡要手冊 74
第4 章 發起者天綫的應用實例 76
4. 1 大天綫 76
4. 1. 1 在“卡仿真 ̄有電池” 模式下與單NFC 設備通信 76
目 錄 Ⅸ
4. 1. 2 在“標簽 ̄無電池” 模式下與多個NFC 設備通信 77
4. 2 單設備中的大天綫 77
4. 2. 1 接收者的機械格式 77
4. 2. 2 “形狀因子” 和接收者的天綫尺寸 77
4. 2. 3 操作時需要的應用距離 78
4. 2. 4 估計由於距離或工作範圍所産生的“負載效應” 78
4. 2. 5 環境(銅、鐵氧體、電池等) 78
4. 2. 6 說明我們建議的幾個措施 78
4. 2. 7 接收者必要的H_d 場 80
4. 2. 8 發起者的天綫級創建所必需的H_0 80
4. 2. 9 功率P 81
4. 2. 10 場H. 必須由特定接收者的發起者生成 81
4. 2. 11 發起者的定義: 讀取器“著陸區域” 的格式
(放置接收者的區域) 81
4. 2. 12 應用“係統” 注意事項 81
4. 2. 13 直接驅動天綫的商用集成電路 82
4. 2. 14 booster 放大器 83
4. 2. 15 逆調製值的問題 86
4. 3 多天綫中的大型天綫 87
4. 3. 1 同步模式(暫時非復用) 87
4. 3. 2 暫時多路復用模式 88
4. 4 多設備中的大型天綫 90
4. 5 發起者的其他示例 91
第5 章 接收者和標簽的天綫: 詳細計算 94
5. 1 簡介: 接收者 94
5. 2 NFC Forum 標簽 95
5. 2. 1 “技術子集” 95
5. 3 天綫接收者/標簽問題介紹 97
5. 3. 1 接收者/標簽的調諧 97
5. 3. 2 電感L 98
5. 3. 3 電容C 98
5. 3. 4 應用領域和額外功能的使用 101
5. 4 好的天綫尺寸 103
5. 4. 1 接收者天綫的尺寸 103
5. 4. 2 ISO 接收天綫類彆的應用示例 105
Ⅹ NFC 設備設計寶典: 天綫篇
5. 5 NFC 接收者和標簽的工藝特性 109
5. 5. 1 NFC 接收者使用的集成電路數據規範 109
5. 5. 2 外置電容的數據規範 110
5. 5. 3 天綫技術的工業數據規範 110
5. 5. 4 技術要點 110
5. 5. 5 保證無綫供電的接收者的天綫綫圈小數量的估算 113
第6 章 接收者天綫設計的詳細示例 114
6. 1 小天綫的情況 114
6. 1. 1 4、5、6 類或相近的示例 115
6. 1. 2 5 類天綫設計示例 115
6. 1. 3 舉例 118
6. 1. 4 6 類天綫的設計示例 121
6. 2 非常小的天綫的情況 125
6. 2. 1 11、12、13 類天綫的設計示例 125
6. 3 大型NFC 天綫或標簽: A4 格式 133
6. 3. 1 在馬拉鬆和鐵人三項運動中應用NFC 號碼比賽服 133
6. 3. 2 NFC 標簽的技術特性 134
6. 4 特彆大的天綫的情況: A3 格式天綫 135
6. 4. 1 大型天綫的內容與技術框架 135
6. 4. 2 傳統概念 135
6. 4. 3 4 天綫網絡示例 140
6. 4. 4 等式的簡化 142
第7 章 發起者—接收者天綫對及其耦閤 154
7. 1 電路與耦閤 155
7. 1. 1 互感 155
7. 1. 2 完全互感 157
7. 1. 3 不完全的互感 157
7. 1. 4 耦閤係數k 159
7. 2 通過互感耦閤的調諧電路 161
7. 2. 1 為什麼說“幾乎” 161
7. 2. 2 耦閤指數n 162
7. 2. 3 小結 163
7. 3 調諧到相同頻率的同相耦閤電路 164
7. 3. 1 轉換函數 164
7. 3. 2 轉移係數Kt 165
目 錄 Ⅺ
7. 3. 3 主要參數總結 166
7. 3. 4 當頻率臨近諧振頻率的操作 168
第8 章 發起者—接收者耦閤和負載效應 180
8. 1 由耦閤所導緻的負載效應 180
8. 2 耦閤調諧天綫的主電流 181
8. 2. 1 發起者. 無負載(磁場中不存在接收者) 181
8. 2. 2 發起者磁場中存在負載(接收者) 的情況 182
8. 2. 3 環境因素對R2 的影響 184
8. 3 一些改進想法 184
8. 4 負載效應 186
8. 4. 1 定義和解釋 186
8. 4. 2 負載效應中涉及的參數 187
8. 4. 3 工作距離的變化以及因此産生的耦閤情況的變化 189
8. 4. 4 磁耦閤及其後果 189
8. 4. 5 發起者的要求: 對接收者遠程供電的電源的負載效應 189
8. 4. 6 發射磁場的質量 190
8. 4. 7 耦閤係數和負載效應的例子 195
8. 4. 8 NFC 中的分流電路 200
8. 5 如何進行一個NFC 項目 204
總 結
參考文獻 211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倒是挺齣乎我意料的,封麵色彩搭配得比較沉穩,沒有那種過度花哨的感覺,看起來確實像一本技術類的工具書,挺適閤放在書架上鎮場麵的。拿到手裏掂瞭掂,分量感十足,這通常意味著內容厚實,而不是那種湊數的“薄本”。不過,說實話,拿到手的時候,我首先關注的是側邊書脊上的字體,印刷得比較清晰銳利,這一點對於需要經常查找特定章節的書來說非常重要,至少不用眯著眼去辨認那些技術名詞。至於內容,我還沒來得及深入閱讀,但光看目錄的排版,就能感受到作者在結構組織上的用心,條理似乎很清晰,從基礎概念到深入應用,層次分明,這對於一個技術小白來說,是個不錯的指引,希望能幫我少走一些彎路。總的來說,第一印象是專業且紮實,包裝閤格。
評分我最近在琢磨一個關於低功耗通信的優化方案,所以對這類偏嚮實踐操作的書籍需求比較迫切。翻開這本書的扉頁和前言部分,能感受到作者那種深入骨髓的工程師思維。他們沒有過多地去渲染NFC技術的“高大上”,而是直接切入到實際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那些令人頭疼的細節問題,比如電磁乾擾的抑製,以及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實現最佳的耦閤效率。我注意到其中有些圖示,雖然是黑白的,但標注得極其精確,比如各種綫圈的匝數、間距對場強分布的影響麯綫,這些都是需要動手搭建電路闆纔能體會到的“坑”。這本書似乎就是想把這些前輩踩過的坑都提前標記齣來,從這個角度看,它的價值已經超越瞭一本普通的教材,更像是一份經過實戰檢驗的工程備忘錄。這對於我這種需要快速落地項目的技術人員來說,簡直是救星。
評分坦白地說,我買技術書通常是抱著一種“姑且一試”的心態,因為很多國內引進的翻譯作品,在跨文化的技術術語轉換上總會有些令人睏惑的地方,有些詞匯的錶述,按照字麵意思去理解,反而會和實際的硬件行為對不上號。這本書在這一點上錶現得相當不錯,閱讀起來的順暢度遠超我的預期。雖然是法文原著翻譯過來的,但譯者似乎對射頻工程領域有深刻的理解,沒有齣現那種僵硬的直譯腔調,讀起來非常“接地氣”。例如,對某些特定耦閤模式的描述,用詞精準,沒有模棱兩可的感覺。這讓我對後續章節中涉及的阻抗匹配和諧振迴路的設計部分充滿瞭信心,希望能看到更深入、更細緻的數學推導和等效電路模型,而不是浮於錶麵的概念介紹。
評分這本書的篇幅看起來並不算特彆龐大,但內容的密度卻令人驚訝。我快速瀏覽瞭其中關於“近場耦閤機製”的那一章,發現它沒有像很多入門讀物那樣,隻是簡單提及“距離越近,信號越強”這種常識性的結論。相反,作者似乎更傾嚮於從麥剋斯韋方程組的角度齣發,深入剖析瞭不同天綫拓撲結構在微米級彆距離變化時,其互感係數和輻射效率是如何非綫性變化的。這種深度分析的傾嚮,對於我這種已經掌握瞭基礎NFC協議和硬件架構,現在想進入到“極限性能調優”階段的工程師來說,是非常寶貴的財富。它提供的不是“怎麼做”,而是“為什麼這麼做會是最佳選擇”的底層邏輯支撐,這種硬核的理論基礎,纔是真正能推動設計方案突破瓶頸的關鍵所在。
評分這本書的印刷質量雖然整體尚可,但在某些細節的處理上,還是暴露齣瞭商業齣版的局限性。比如,在涉及大量圖形符號和復雜的電磁場分布圖時,如果能采用全彩印刷,哪怕隻是在關鍵的耦閤區域用不同顔色高亮顯示,對於理解三維空間內的能量傳輸路徑,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現在是單色印刷,導緻很多本應直觀的波形圖和場分布圖,需要花費額外的時間去解讀那些黑白綫條和陰影的深淺變化,這無疑增加瞭閱讀的認知負擔。我理解成本控製是齣版社必須考慮的因素,但對於一本專攻“天綫設計”這種高度依賴視覺信息的書籍來說,這種取捨確實有些可惜,希望未來的再版能在這方麵有所改進,畢竟技術讀者對清晰度的要求是非常苛刻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