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衛星導航定位與抗乾擾技術
定價:58.00元
作者:陳軍
齣版社:電子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121291500
字數:
頁碼:260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本書深入淺齣、通俗易懂、理論與實際相結閤、實用性強,對於從事導航、導航對抗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及科技人員非常有幫助,是一本很值得嚮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和高等院校推薦的專業書籍和教學參考書。
導航定位技術産生的效能以及在民用和軍用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導航戰”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對衛星導航乾擾及抗乾擾的研究已成為各國關注的熱點。本書立足於導航定位與抗乾擾技術, 理論與實踐相結閤,是一本非常有實際指導和藉鑒意義的技術專著。
內容提要
衛星導航定位在社會生活和軍事領域的作用日益顯著,從日常的定位到軍事的製導均離不開導航。隨著衛星導航定位技術應用領域和環境的日益復雜化,其抗乾擾技術也成為相關研究和應用的焦點。本書重點關注衛星導航定位的基本原理和抗乾擾技術,全書內容豐富,全麵、係統地介紹瞭導航定位的概念、衛星導航係統的組成和發展、衛星信號的捕獲跟蹤技術、衛星導航係統的乾擾與抗乾擾技術,以及導航和定位在各領域的應用。
目錄
目 錄
章 緒論 1
1.1 導航概述 1
1.1.1 導航的定義 1
1.1.2 導航的作用 1
1.1.3 導航與定位的關係 2
1.2 導航定位技術發展概況 2
1.2.1 導航定位技術的早期起源 2
1.2.2 航海時代的導航 5
1.2.3 導航定位技術的近代發展 8
1.2.4 衛星導航係統的興起 12
1.2.5 現代衛星導航係統 13
1.3 衛星導航定位係統抗乾擾技術概況 15
1.3.1 抗乾擾衛星發射技術 16
1.3.2 抗乾擾接收技術 16
1.3.3 僞衛星法 18
1.3.4 其他抗乾擾技術 18
參考文獻 19
第2章 全球導航衛星係統 21
2.1 GNSS頻譜分配問題 21
2.1.1 全球頻譜分配 21
2.1.2 美國的頻率分配 22
2.1.3 歐洲的頻率分配 23
2.1.4 頻率分配問題的協商 24
2.2 導航衛星係統構成 25
2.2.1 空間部分 25
2.2.2 地麵部分 30
2.2.3 用戶部分 33
2.3 GNSS基礎參數 35
2.3.1 位置參數 35
2.3.2 信號相關參數 38
2.4 GNSS現狀 40
2.4.1 GPS 40
2.4.2 GLONASS 43
2.4.3 Galileo 46
2.4.4 北鬥衛星導航係統 48
2.4.5 各係統的總結和比較 48
參考文獻 51
第3章 衛星信號的捕獲與跟蹤 53
3.1 發射部分 53
3.1.1 簡介 53
3.1.2 碼的結構及生成 55
3.1.3 信號的結構及生成 58
3.2 信號的調整 59
3.2.1 下變頻 60
3.2.2 鏡像頻率 61
3.2.3 采樣 62
3.3 接收機結構 67
3.3.1 信號捕獲存在的問題 68
3.3.2 提高衛星信號功率電平的方法 71
3.3.3 接收機無綫電結構 71
3.3.4 DLL和PLL 74
參考文獻 79
第4章 導航解算技術 81
4.1 地球坐標係及其轉換 81
4.1.1 常用坐標係 81
4.1.2 我國坐標係 93
4.2 時間係統 96
4.2.1 世界時係統 96
4.2.2 原子時係統 99
4.2.3 力學時係統 99
4.2.4 協調世界時 100
4.2.5 GPS時 100
4.2.6 GLONASS時 101
4.2.7 北鬥時 101
4.3 PVT解的計算 102
4.3.1 三邊測量的基本原理 102
4.3.2 坐標係 103
4.3.3 球麵交叉法 104
4.3.4 雙麯麵分析模型 108
4.3.5 與到達角相關的數學計算 110
4.3.6 小二乘法 112
4.3.7 速度的計算 113
4.3.8 時間的計算 114
4.4 衛星位置計算 115
4.5 誤差的量化估計 116
4.6 僞距誤差對計算定位的影響 118
4.7 衛星與接收機幾何分布的影響(DOP的概念) 119
4.8 互用性與完好性 121
4.8.1 互用性 121
4.8.2 完好性 122
4.9 多徑對導航解的影響 123
參考文獻 128
第5章 軟件接收機技術 130
5.1 軟件接收機的基本概念 130
5.2 軟件接收機硬件設計 131
5.2.1 天綫 131
5.2.2 射頻增益 131
5.2.3 信號采集 132
5.3 軟件接收機設計中關鍵參數的計算 133
5.3.1 信號傳輸時間 133
5.3.2 用戶位置處的信號強度 133
5.3.3 多普勒頻移 134
5.3.4 多普勒頻率的平均變化率 136
5.3.5 多普勒頻率的大變化率 136
5.3.6 由於用戶加速度而産生的多普勒頻率變化速率 136
5.4 軟件接收機關鍵模塊軟件化 137
5.4.1 GPS信號捕獲模塊 137
5.4.2 GPS信號跟蹤模塊 145
5.4.3 導航電文獲取模塊 149
5.4.4 衛星位置計算模塊 154
5.4.5 僞距計算模塊 161
5.4.6 用戶位置計算模塊 164
參考文獻 166
第6章 衛星導航係統中的乾擾技術 168
6.1 衛星導航係統的脆弱性 168
6.1.1 衛星信號發射功率 168
6.1.2 抗乾擾容限 169
6.1.3 衛星信號碼元和載波 169
6.1.4 其他弱點 169
6.2 潛在乾擾 170
6.2.1 潛在乾擾概述 170
6.2.2 MSS對GPS接收機的乾擾分析 170
6.3 人為乾擾 173
6.3.1 乾擾技術體製 173
6.3.2 乾擾途徑 175
6.3.3 對GPS接收機的乾擾裝備 176
6.4 壓製乾擾效果分析 177
6.4.1 壓製乾擾對GPS信號的影響 177
6.4.2 乾擾樣式對乾擾效果的影響 180
參考文獻 185
第7章 衛星導航係統中的抗乾擾技術 187
7.1 衛星導航係統抗乾擾技術概述 187
7.2 自適應調零天綫抗乾擾技術 190
7.2.1 自適應調零天綫原理 190
7.2.2 自適應調零天綫常用的佳加權係數準則 192
7.2.3 典型自適應調零算法 195
7.3 衛星導航/INS組閤導航抗乾擾技術 207
7.3.1 衛星導航/INS組閤導航工作原理 208
7.3.2 衛星導航/INS組閤導航抗乾擾能力分析 216
7.3.3 組閤導航抗乾擾能力仿真分析 220
7.3.4 慣導精度對抗乾擾影響分析 222
7.4 GPS接收機的抗乾擾技術 223
7.4.1 射頻乾擾檢測技術 225
7.4.2 前端濾波技術 225
7.4.3 碼/載波跟蹤環技術 226
7.4.4 窄帶乾擾處理技術 228
7.4.5 天綫抗乾擾技術 228
參考文獻 229
第8章 衛星導航與定位技術的應用 231
8.1 傳統應用 231
8.1.1 軍用海事應用 231
8.1.2 初的商業海事應用 232
8.1.3 海事導航 232
8.1.4 時間相關應用 233
8.1.5 測地學 234
8.1.6 土木工程 234
8.1.7 其他陸基應用 235
8.2 個人應用 236
8.2.1 汽車導航(引導和服務) 237
8.2.2 旅行信息係統 238
8.2.3 室內引導應用 238
8.2.4 基於位置的服務 238
8.3 科學應用 241
8.3.1 大氣科學 241
8.3.2 構造地質學和地震學 242
8.3.3 自然科學 243
8.4 公共監管應用 243
8.4.1 與完好性有關的應用 243
8.4.2 服刑人員管理 243
參考文獻 244
作者介紹
陳軍,1993年07月~1997年1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63880部隊技術部助工; 1997年12月~2001年1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63880部隊技術部工程師; 2001年12月至今,中國人民解放軍63880部隊技術部高級工程師。
文摘
序言
說實話,我剛開始接觸這個領域時,感覺那些算法和數學模型簡直是天書,各種矩陣運算和誤差分析看得我頭昏腦漲。但是,當我開始啃這本書的進階章節時,發現瞭一個驚喜。作者在講解抗乾擾技術,特彆是針對欺騙和噪聲乾擾的部分,使用瞭非常直觀的類比和圖形化的解釋。比如,在描述自適應波束形成技術時,書中不僅僅給瞭公式,還配上瞭非常精妙的二維示意圖,將“零陷”的形成過程生動地展示齣來。這對於我這種更偏嚮工程實踐的讀者來說,簡直是醍醐灌頂。我立刻嘗試著將書中的一個濾波算法應用到我手頭的仿真數據中,發現效果立竿見影。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就在於,它沒有停留在“是什麼”的層麵,而是深入到“為什麼會這樣”和“我們如何改進”的層麵去探討問題,這種深入骨髓的剖析,讓理論不再是枯燥的符號,而是解決實際工程難題的有力工具。它的實戰價值遠超我的預期。
評分這本書剛拿到手的時候,我就被它的厚度和精美的裝幀吸引住瞭。封麵設計得非常大氣,那種深邃的藍色調讓人聯想到浩瀚的星空,很符閤衛星導航的主題。迫不及待地翻開第一章,作者的敘述風格極其嚴謹,仿佛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教授在娓娓道來,每一個概念的引入都循序漸進,邏輯鏈條清晰得讓人幾乎不需要停下來查閱背景知識。我尤其欣賞它在基礎理論部分的處理,例如對經典坐標係轉換的詳盡推導,那些公式的推導過程,我感覺作者是真正站在讀者的角度去思考,把每一步的難點都提前預判並進行瞭細緻的講解。不僅僅是理論的羅列,書中還穿插瞭許多實際應用案例的背景介紹,比如城市峽榖效應下信號的衰減機製分析,這些都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趣味性和實用性。讀完前幾章,我對整個衛星導航係統的框架有瞭非常宏觀且深入的理解,這為後續深入學習更復雜的技術打下瞭堅實的基礎。整體感覺這本書的學術深度和廣度都達到瞭一個很高的水準,絕非市麵上那些流於錶麵的科普讀物可比擬。
評分我是一個對新技術發展史特彆感興趣的人。這本書在追溯衛星導航技術發展脈絡時,展現瞭作者深厚的曆史功底和敏銳的洞察力。它不是簡單地羅列不同係統的發展時間綫,而是非常深入地分析瞭每一個關鍵技術節點背後的地緣政治、技術瓶頸以及需求驅動。例如,書中對不同國傢導航係統(如GPS、GLONASS、北鬥)在設計哲學上的差異進行瞭對比分析,這種跨文化的視角讓我對全球導航格局有瞭更全麵的認識。更難得的是,它在談論未來發展趨勢時,並沒有陷入盲目樂觀的窠臼,而是審慎地指齣瞭當前多模融閤、量子導航等前沿領域麵臨的巨大挑戰。這種既肯定成就又保持批判性思維的寫作態度,非常符閤我這種追求深度思考的讀者的口味。閱讀過程中,我仿佛在和一位博學多聞的行業老兵進行一場高水平的學術對話。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印刷質量也絕對是值得稱贊的。要知道,技術書籍,尤其是涉及大量公式和圖錶的理工科著作,如果排版混亂,閱讀體驗會直綫下降。但這本書的字體選擇適中,段落間距閤理,關鍵公式和重要的定義都用粗體或不同的顔色進行瞭強調,使得閱讀疲勞感大大降低。我記得有一次,我熬夜研讀關於時間同步誤差的模型那一章,本來很擔心會因為長時間閱讀而注意力分散,但精美的圖錶和清晰的層次結構,保證瞭我能持續保持專注。特彆值得一提的是,書中的參考文獻部分做得非常詳盡和規範,很多關鍵結論都有明確的原始齣處標注,這對於我後續想進行更深入的文獻調研,提供瞭極大的便利。可以說,這本書在“閱讀體驗設計”上,也體現瞭極高的專業水準,這點很多同類書籍都未能做到位。
評分坦白說,這本書的難度是偏高的,它絕對不是給“零基礎小白”準備的入門讀物。在討論到接收機端的信號處理部分時,例如涉及卡爾曼濾波器的迭代優化和非綫性問題的處理時,需要讀者具備紮實的概率論和綫性代數基礎。我個人就不得不時不時地迴頭翻看幾年前的數學教材來鞏固知識點。但是,正是這種挑戰性,纔讓它充滿瞭價值。它就像一個嚴苛的導師,逼迫著讀者不斷地走齣舒適區,去掌握那些真正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核心技術。對於已經在相關領域工作幾年,希望從“會用”升級到“精通”的工程師或者研究生來說,這本書提供瞭必要的理論深度和廣度。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看待導航信號和乾擾問題的視角都變得更加立體和成熟瞭,不再滿足於錶麵的解決方案,而是開始追溯問題的根源。這本書絕對是值得反復研讀的工具書和參考手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