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變頻器應用基礎 第2版
定價:39.50元
作者:石鞦潔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111402435
字數:395000
頁碼:256
版次:2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0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認識變頻器,變頻與變壓,變頻調速時電動機的機械特性,提高轉矩的方法,變頻器的各種頻率參數,變頻器的加速與減速,變頻器的控製端子及外接控製電路,變頻調速係統閉環控製,變頻器的安裝、調試及乾擾防範,變頻調速拖動係統的設計,風機、水泵類負載變頻調速應用實例,其他各類負載變頻調速應用實例,變頻器與其他設備的通信,高壓變頻及其應用,以及附錄。本書的特點是:將實驗、實操融入到各項目中,在實驗中提齣問題、驗證問題。本教材從實用、實操的角度分析講解,淡化理論,便於理解和接受。應用部分邀請變頻專傢編寫,內容既新穎實用,又避免瞭理論計算。
目錄
前言
項目一認識變頻器1
任務一變頻的內涵1
一、變頻調速的原理1
二、變頻器的構成框圖3
任務二變頻器的主電路4
一、變頻器的分類4
二、交—直—交變頻器的主電路5
三、逆變原理7
四、變頻器中的半導體開關器件8
任務三變頻器操作實驗10
一、變頻器麵闆及工作模式介紹11
二、變頻器的麵闆操作及運行14
三、變頻器的外部運行、組閤運行16
任務四變頻器相關內容拓展17
一、變頻器的應用17
二、變頻器的外接主電路、各元器
件的作用及選擇18
三、實物變頻器的內部構成解析20
項目小結21
思考題21
項目二變頻與變壓23
任務一變頻與變壓概述23
一、異步電動機的平衡方程23
二、變頻也需變壓26
三、變頻變壓的實現方法27
任務二變頻器主電路參數的測量30
一、輸齣電壓的測量31
二、輸入電流的測量32
三、功率的測量33
項目小結33
思考題34
項目三變頻調速時電動機的機械
特性35
任務一異步電動機及各類負載的機械
特性35
一、異步電動機的機械特性35
二、 電動機的穩定運行36
三、異步電動機的起動和製動37
四、負載的機械特性37
任務二電動機變頻後的機械特性39
一、調頻、調壓比39
二、變頻後電動機的機械特性39
三、變頻後電動機的有效轉矩綫41
四、對額定頻率fN以下變頻調速特
性的修正42
五、變頻調速時理想有效轉矩綫的
特點43
項目小結45
思考題46
項目四提高轉矩的方法47
任務一V/F控製47
一、V/F控製的程度47
二、V/F控製功能的選擇48
三、轉矩補償時U/f值的驗證49
四、補償不當舉例50
任務二矢量控製50
一、直流電動機與異步電動機調速上
的差異51
二、矢量控製中的等效變換51
三、變頻器矢量控製的基本思想及反
饋53
四、V/F控製與矢量控製的區彆54
五、 使用矢量控製的要求54
任務三傳動機構的作用55
一、拖動係統的組成55
二、傳動機構的作用及係統參數摺算56
任務四基本頻率、電動機磁極對轉矩
的影響58
一、基本頻率對轉矩的影響58
二、不同磁極的電動機有效轉矩的差
彆59
三、轉矩提高的綜閤思考60
項目小結61
思考題62
項目五變頻器的各種頻率參數63
任務一各種頻率參數的意義及驗證63
一、各種頻率參數的意義63
二、常見頻率參數的功能驗證64
任務二多擋轉速頻率的控製和驗證65
一、多擋轉速頻率的控製65
二、多擋轉速運行驗證66
目錄變頻器應用基礎第2版三、多擋轉速的PLC控製驗證68
任務三程序控製69
一、程序控製概述69
二、程序運行方式驗證70
項目小結74
思考題74
項目六變頻器的加速與減速76
任務一加速及起動76
一、工頻起動與變頻起動76
二、 加速時間77
三、 加速模式79
任務二減速與停機80
一、減速時電動機工作在發電狀態80
二、減速時的泵升電壓81
三、製動電阻和製動單元的作用82
四、製動電阻的選擇82
任務三變頻器的保護功能83
一、過載和過電流保護83
二、電壓保護85
三、自動重閤閘85
項目小結86
思考題87
項目七變頻器的控製端子及外接
控製電路88
任務一變頻器的控製端子88
一、變頻器的輸入控製端子88
二、變頻器的輸齣控製端子94
任務二變頻器控製端子功能驗證97
一、監視器輸齣信號的應用驗證97
二、自鎖、加減速端子和封鎖輸齣的
應用驗證99
三、模擬量輸入端子的應用實驗100
四、實現電動機正反轉的幾種方法102
五、多功能端子的應用103
任務三變頻/工頻切換控製電路105
一、繼電器控製電路105
二、變頻器自帶的切換功能106
項目小結108
思考題109
項目八變頻調速係統閉環控製111
任務一PID控製的基本知識111
一、閉環控製111
二、PID調節112
三、傳感器接綫及目標值的設置
方式115
任務二PID閉環調節實驗117
一、反饋值取自電位器時的操作117
二、有實驗設備時的操作118
項目小結120
思考題121
項目九變頻器的安裝、調試及乾擾
防範122
任務一變頻器的安裝及布綫122
一、變頻器的設置環境122
二、變頻器的安裝123
三、變頻器的布綫124
任務二變頻器的功率因數和改善措施126
一、變頻器輸入電流中的高次諧波126
二、高次諧波對功率因數的影響127
任務三變頻器的抗乾擾措施128
一、外界對變頻器的乾擾129
二、變頻器對周邊設備的乾擾和對策129
任務四變頻調速係統的調試及常見
故障132
一、變頻調速係統的調試132
二、變頻調速係統故障原因分析133
項目小結134
思考題135
項目十變頻調速拖動係統的設計136
任務一變頻調速係統設計的基本知識136
一、變頻調速係統設計的基本要求136
二、變頻調速係統中電動機的有效轉
矩綫和有效功率綫138
任務二恒轉矩負載變頻調速係統的
設計139
一、恒轉矩負載的基本特點139
二、係統設計的主要問題140
三、電動機和變頻器的選擇143
任務三恒功率負載變頻調速係統的
設計144
一、恒功率負載的基本特點144
二、係統設計的主要問題145
三、電動機和變頻器的選擇148
任務四二次方律負載變頻調速係統的
設計149
一、二次方律負載的基本特點149
二、係統設計的主要問題149
三、電動機與變頻器的選擇150
項目小結151
思考題152
項目十一風機、水泵類負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如果說一本好書的價值在於它能激發齣讀者的探索欲,那麼這本書無疑是成功的。它在介紹完“是什麼”和“怎麼做”之後,還會巧妙地留下一些“為什麼”和“未來會怎樣”的懸念和思考空間。我讀完關於某一特定控製模式的章節後,總是忍不住會去思考其背後的物理限製、軟件實現的效率瓶頸,甚至是對下一代硬件平颱可能帶來的性能提升的展望。作者的高明之處在於,他沒有把所有答案都喂給你,而是搭建瞭一個堅實的知識框架,然後鼓勵讀者在這個框架上去自主搭建屬於自己的知識大廈。這種引導式的教學方法,對於培養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工程師至關重要。在完成瞭全書的學習後,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學會瞭一套操作流程,更重要的是,我對整個變頻器係統的內在邏輯和設計哲學有瞭更深層次的領悟。這本書絕對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它更像是一張通往更高階技術殿堂的入場券。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精確到位的樸實”。沒有華麗辭藻的堆砌,每一個句子都像是經過瞭反復的打磨和推敲,直奔主題,高效溝通。我尤其喜歡它在術語定義上的嚴謹態度。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很多基礎概念的標準定義都在不斷被稀釋和模糊,而這本書則像一座燈塔,為我們重新錨定瞭這些關鍵的技術詞匯的準確含義。當我需要嚮團隊裏的新人解釋某個概念時,我發現直接引用書中的定義和解釋,效果總是齣奇地好,因為它既權威又易於理解。此外,排版上的布局也體現瞭一種匠心。頁邊距的留白處理得非常舒服,使得長時間閱讀眼睛不易疲勞。更重要的是,重要公式、注意事項,甚至是作者的“經驗之談”,都采用瞭不同的字體或加粗來突齣顯示,使得信息層級非常清晰,需要快速檢索特定信息時,效率極高。這種對閱讀體驗的尊重,也間接提升瞭學習的效率和持久性。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厚實又不失質感,翻開扉頁就能感受到齣版社在細節上的用心。我個人對這種偏嚮實用技術類的書籍有一種莫名的偏愛,尤其是封麵設計得如此專業、沉穩,更激發瞭我深入研讀的興趣。初翻閱目錄時,那種清晰的邏輯結構就讓我對後續的學習充滿信心。它不像一些技術書籍那樣晦澀難懂,而是非常注重條理性和層次感。比如,它對一些基礎概念的闡述,即便是初學者也能快速捕捉到核心要點,作者顯然花瞭很多心思去揣摩讀者的認知麯綫。再者,書中的插圖和圖錶繪製得非常精美,綫條流暢,標注清晰,這在理解復雜的工作原理時起到瞭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常常發現,有些文字描述起來費勁的概念,通過一張精心設計的圖示,就能豁然開朗。這種圖文並茂的處理方式,極大地提升瞭閱讀體驗,也節省瞭我查閱其他資料的時間。整本書散發著一種嚴謹而又不失親和力的學術氣息,讓人感覺這本書不僅是工具書,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前輩在身邊耐心指導。
評分說實話,我買技術書籍嚮來比較謹慎,因為市麵上很多號稱“基礎”的書,實際內容往往跳躍性太大,或者過於偏重理論而忽略瞭實際操作中的疑難雜癥。然而,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完全不同。它的深度恰到好處,既沒有陷入深奧的數學公式泥潭,也沒有停留在淺嘗輒止的錶麵介紹。我特彆欣賞它在“應用”這一塊的著墨。書中穿插瞭大量的實際案例分析,這些案例看起來都是從真實的工業現場提煉齣來的,充滿瞭煙火氣。比如,在講解某個特定故障排除流程時,作者不僅給齣瞭標準答案,還探討瞭在不同負載或環境乾擾下,可能齣現的變體情況及應對策略。這種預判性和全麵性,對於我們這些需要將理論快速轉化為生産力的工程技術人員來說,簡直是福音。每一次讀到這些實戰經驗的分享,我都能感覺到自己的技術視野被拓寬瞭一圈,不再局限於書本上的理想模型,而是開始思考如何在“不完美”的現實世界中實現最優控製。這本書真正做到瞭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反哺理論的良性循環。
評分對於一本涉及“第二版”迭代更新的技術書籍來說,最關鍵的考驗在於其內容的更新速度能否跟上行業技術的飛速發展。從我的閱讀感受來看,這次的修訂工作做得非常齣色,幾乎涵蓋瞭近幾年行業內比較熱門的一些技術趨勢和標準變化。例如,在關於新型控製算法的介紹部分,能夠看齣作者明顯加入瞭對最新的數字化、智能化趨勢的考量,使得這本書的生命力得到瞭極大的延續。這錶明作者和齣版社並非隻是簡單地修補上一版的錯誤,而是進行瞭係統性的重構和升級。很多老版本中處理得比較籠統的地方,在新版中都被細化和量化瞭,特彆是那些關於能效優化和電磁兼容性的章節,內容紮實,具有很強的實操指導價值。我記得上次換代産品時,很多工程師都在為尋找可靠的參考資料而頭疼,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行業內的技術人員提供瞭一個穩定而可靠的知識源泉,避免瞭我們因為信息滯後而做齣錯誤的工程決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