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白光OLED照明
定价:68.00元
作者:陈金鑫,陈锦地,吴忠帜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ISBN:978731306862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白光OLED照明(中文简体更新版)》是一本非常普遍并受欢迎的大学高年级及研究所级的教材、参考书。陈教授现请他长期在台湾的合作者亦是OLED方面的杰出研究学者:“中研院”化学所的陈锦地博士及台大电机系的吴忠帜教授参加部分工作,撰写的《白光0UD照明》,对白光OLED从原理、材料、组件、工艺、封装、设备,到照明市场及应用上都有性深入的探讨及描述,这应是**本用中文撰写专业水平的有关OLED照明的书籍。这本书的风格与陈教授的风格相似——深入、严谨,但甚有趣、幽默。深信本书将是一本对白光OUlD及其应用上的经典之作。
内容提要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是照明研究的新兴领域,《白光OLED照明(中文简体更新版)》由陈金鑫、陈锦地、吴忠帜编著,全面阐述了白光OLED照明组件及其各种特性,同时配以不同发光材料之系统组合及应用潜力的描述,内容有趣且极富挑战性。
《白光OLED照明(中文简体更新版)》适合从事白光OLED科研、教学和实用开发的相关人员阅读。
目录
章 白光OLED照明导论
1.1 介绍
1.2 白光0LED照明分析
1.3 照明特性的单位
1.4 参考文献
第2章 白光OLED照明现状与市场布局
2.1 产业发展与现状
2.1.1 Osram
2.1.2 GE
2.1.3 Philips
2.1.4 Lumiotec
2.2 OLED照明市场及未来展望
2.3 参考文献
第3章 荧光(fluorescence)白光OLED器件
3.1 荧光系统
3.2 多层发光层(multiple emissive layers)
3.3 多掺杂发光层(muItiple dopants emissive layer)
3.4 激基缔合物及激基复合物
3.5 参考文献
第4章 磷光(phosphorescence)材料及其白光OLED器件
4.1 前言
4.2 有机发光二极管三重态发光物质的原理
4.3 有机发光二极管三重态发光物质光色调控原则
4.4 1931 CIEx,y色坐标或发光光谱λmax区分颜色原则
4.5 红色磷光材料
4.6 蓝色磷光材料
4.7 绿色磷光材料
4.8 黄色磷光材料
4.9 橘黄色磷光材料
4.10 构成白色磷光OLED材料的搭配与器件结构和性能
4.10.1 多重发光层(multiple emissive layers)白光器件
4.10.2 多掺杂发光层(multiple dopants emissive layers)白光器件
4.10.3 色转换法(color conversion)或下转换法(down converion)
4.11 参考文献
第5章 混合(Hybrid)系统式白光发光系统
5.1 前言
5.2 直接以荧光层与磷光层叠合的白光
5.3 以阻挡层隔开荧光层与磷光层的混合式白光
5.4 以阻挡层隔开荧光层与磷光层的混合式白光的机制
5.5 各种Hybrid系统式白光
5.5.1 结合Hybrid系统与磷光增感剂的白光
5.5.2 直接以荧光主发光体作为荧光发光层的Hybrid系统
5.5.3 双波段Hybrid系统白光结构
5.6 结论
5.7 参考文献
第6章 串联式(tandem)白光OLED器件
6.1 前言
6.2 串联式OLED的机制与设计
6.3 各种串联式WOLED
6.3.1 单纯原色串联式白光
6.3.2 白光与白光串联系统
6.3.3 荧光器件与磷光器件串联系统
6.3.4 Hybrid系统式白光串联
6.3.5 两种不同组合的白光串联
6.4 结论
6.5 参考文献
第7章 透明式(transparent)白光OLED器件
7.1 透明阴极
7.2 透明式白光器件
7.3 透明式白光照明应用
7.4 参考文献
第8章 柔性(flexible)白光OLED器件
8.1 前言
8.2 衬底端阳极金属
8.3 柔性衬底的研究
8.4 结论
8.5 参考文献
第9章 有机发光器件的光学与光萃取(outcoupling)
9.1 前言
9.2 有机发光器件的光学理论
9.2.1 Fabry-Perot共振腔理论
9.2.2 严格的电磁波模型
9.3 非(弱)共振腔有机发光器件中的微共振腔/干涉效应
9.4 堆叠串联式有机发光器件(tandem 0LED)的光学
9.5 微共振腔有机发光器件
9.5.1 具有两金属反射镜面的微共振腔有机发光器件
9.5.2 共振波长对微共振腔有机发光器件特性的影响
9.5.3 微共振腔有机发光器件搭配微透镜/散射层
9.6 增强有机发光器件出光效率的技术
9.6.1 减少表面等离子体模态(不发光模态)
9.6.2 减少衬底模态
9.6.3 减少波导模态(ITO/有机界面模式)
9.7 参考文献
0章 OLED器件封装
10.1 传统OLED封装技术
10.2 薄膜封装技术
10.3 激光玻璃封装
10.4 结论
10.5 参考文献
1章 白光OLED工艺与设备
11.1 前言
11.2 真空热蒸镀
11.3 其他涂布技术
11.4 结论
11.5 参考文献
2章 2009~2010年OLED照明的新进展
12.1 介绍
12.2 白光OLED照明技术的分布情况
12.3 SID 2010会议中关于白光OLED照明技术新进展的报道
12.4 新白光OLED器件性能比较
12.5 参考文献
附录 OLED材料的名称与结构
汉英对照术语表
作者介绍
陈金鑫,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立大学有机化学博士,先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任博士后研究员,哈佛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后在美国柯达公司任职,现为台湾交通大学显示科技研究所及电子资讯中心教授及OLED材料与元件研究实验室主任。
文摘
序言
我一直觉得,能够将复杂的技术讲得通俗易懂,并且充满人文关怀,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而《白光OLED照明》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我一直对光有种莫名的情结,但传统照明总给我一种“冰冷”的感觉。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OLED照明带来的温暖和细腻。书中对OLED照明在营造氛围、提升空间舒适度方面的描述,让我印象深刻。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OLED如何模拟自然光的章节,它让我意识到,光不仅仅是用来照明的,更是影响我们情绪和健康的重要因素。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OLED照明如何能够带来更接近自然的光照体验,减少视觉疲劳,甚至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读完这本书,我仿佛能够感受到OLED照明所带来的那种柔和、自然的“白光”,它不再是单调的“白色”,而是充满了生命力的光。
评分这本书简直打开了我对OLED照明的新世界!我一直对各种新型照明技术抱有浓厚的兴趣,但总觉得OLED离普通消费者还有些距离。这本《白光OLED照明》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没有用枯燥的专业术语堆砌,而是用一种非常易于理解的方式,从OLED的原理讲到它在照明领域的应用前景,再到具体的实现技术。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OLED发光机制的讲解,虽然原理深奥,但作者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图示,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窥见其中的奥妙。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探讨了OLED照明在健康照明、艺术照明等方面的潜力,甚至提到了如何通过OLED实现“全光谱”照明,模拟自然光的细腻变化。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仿佛成了一个OLED照明的“预言家”,看到了它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空间,让光线变得更加智能、健康和富有艺术感。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普及了OLED照明的知识,更激发了我对未来照明设计的无限想象。
评分我一直是个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人,最近恰好在关注一些关于节能和环保的技术,无意中看到了《白光OLED照明》这本书。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了OLED照明的环保特性,更让我看到了它在技术上的先进之处。书中对OLED照明的能源效率、寿命以及其“薄、柔、可塑”的特性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让我对这种新型照明技术有了全新的认识。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OLED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优势分析,比如在设计自由度上的突破,这让我看到了它在未来建筑、室内设计以及产品设计中的无限可能。这本书让我意识到,OLED照明不仅仅是一种更环保的选择,更是一种能够带来更优质、更具创新性的照明解决方案。读完这本书,我对OLED照明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OLED照明的“百科全书”!我一直对OLED技术很感兴趣,尤其是在显示领域,但一直不知道它在照明方面能有什么样的发展。这本《白光OLED照明》彻底解答了我的疑问。书中内容非常详实,从OLED的基本原理、器件结构、材料选择,到制造工艺、性能评估,几乎涵盖了OLED照明的方方面面。作者在解释这些技术性内容时,并没有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各种技术选择对最终照明产品的影响。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OLED照明在色彩表现力、显色指数以及能耗方面的详细论述,这些都是衡量照明品质的重要指标。这本书让我对OLED照明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也让我看到了它在取代传统照明技术方面的巨大潜力。
评分坦白说,起初我对《白光OLED照明》这本书的期望并不高,以为它可能就是一本技术手册,充斥着各种复杂的公式和晦涩的理论。然而,这本书带给我的惊喜却远超预期。作者显然对OLED照明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但他并没有将这些研究成果以冰冷的、学术的方式呈现出来。相反,他用一种更加人性化、更贴近实际应用的视角来解读OLED照明。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不同OLED器件结构和材料的介绍,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照明的性能和成本。读到关于OLED照明在智能家居、汽车照明、甚至医疗健康领域的案例分析时,我感到无比振奋。这些真实的案例让我看到了OLED照明的巨大潜力,不再只是一个停留在纸面上的概念。书中还对OLED照明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从效率、寿命到色彩表现,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让我对这个领域充满了信心。这本书绝对是想了解OLED照明技术及其应用前景的读者不可错过的佳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