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物理學大辭典 | ||
| 定價 | 298.00 | |
| 齣版社 | 科學齣版社 | |
| 版次 | 1 | |
| 齣版時間 | 2018年03月 | |
| 開本 | ||
| 作者 | 都有為 | |
| 裝幀 | 圓脊精裝 | |
| 頁數 | 1256 | |
| 字數 | 3500000 | |
| ISBN編碼 | 9787030557780 | |
本書是一部綜閤性的物理學辭典,涵蓋力學和理論力學、理論物理學、熱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學、聲學、電磁學、光學、原子與分子物理學、無綫電物理學、凝聚態物理學、等離子體物理學、原子核物理學、高能物理學、天體物理學、計 算物理學、非綫性物理學、化學物理、能源物理、經濟物理、生物物理學、醫學 物理等學科,以常用、基礎和重要的名詞術語為基本內容,提供簡短扼要的定義 或概念解釋,並有適度展開。正文後附有物理學大事件、常用物理量單位、常用物理學常數錶等附錄, 並設有便於檢索的外文索引、漢語拼音索引。
目錄  
前言  
凡例  
一、力學和理論力學 1  
1.1 基本概念 2  
1.2 靜力學 4  
1.3 運動學 5  
1.4 動力學 6  
1.5 狹義相對論 12  
1.6 剛體力學 19  
1.7 分析力學 23  
1.8 流體力學 28  
1.9 彈性力學 31  
二、理論物理學 35  
2.1 數學物理 35  
2.2 電動力學 67  
2.3 相對論與場論 83  
2.4 量子力學 120  
2.5 量子信息與量子計算 180  
2.6 宇宙學 189  
2.7 弦理論與超弦理論 200  
三、熱學、熱力學和統計物理學 231  
3.1 熱學 231  
3.2 熱力學 270  
3.3 統計物理學 288  
四、聲學 334  
4.1 聲學基礎理論 334  
4.2 聲學材料 343  
4.3 音頻聲學 351  
4.4 生物聲學 386  
4.5 水聲學 389  
五、電磁學 400  
5.1 靜電場 400  
5.2 穩恒磁場 406  
5.3 電磁感應 412  
5.4 電路 414  
5.5 電磁學的單位製 427  
六、光學 429  
6.1 經典光學 429  
6.2 光度學和色度學 442  
6.3 波動光學 445  
6.4 信息光學 468  
6.5 統計光學 477  
6.6 應用光學 478  
6.7 集成光學 503  
6.8 非綫性光學 512  
6.9 激光 520  
6.10 納米光學和超快光學 534  
6.11 量子光學 540  
6.12 光譜學 547  
6.13 紅外光學 551  
七、原子與分子物理學 554  
7.1 原子分子的電子結構理論 554  
7.2 原子光譜和原子{光相互作用 582  
7.3 分子光譜和分子{光相互作用 591  
7.4 波譜學 595  
7.5 原子與分子碰撞過程與相互作用 596  
7.6 奇特原子分子、團簇物理 599  
7.7 冷原子分子物理 600  
7.8 原子分子物理其他學科 602  
八、無綫電物理學 605  
8.1 電磁波物理 605  
8.2 量子無綫電物理 619  
8.3 微波物理學 620  
8.4 超高頻無綫電物理 638  
8.5 統計無綫電物理 643  
8.6 電子電路 644  
九、凝聚態物理學 657  
9.1 超導與低溫物理 657  
9.2 磁學 722  
9.3 半導體物理 726  
9.4 凝聚態理論 762  
十、等離子體物理學 769  
10.1 基礎等離子體物理 771  
10.2 高溫磁約束聚變等離子體物理 774  
10.3 高溫慣性約束聚變等離子體物理 778  
10.4 低溫等離子體物理 780  
10.5 空間與天體等離子體物理 782  
十一、原子核物理學 787  
11.1 原子核基本性質 787  
11.2 原子核結構 793  
11.3 原子核衰變 798  
11.4 原子核反應 808  
11.5 原子核裂變和聚變 815  
11.6 放射性束物理 819  
11.7 相對論重離子碰撞 824  
11.8 超重原子核 845  
11.9 中子物理 848  
十二、高能物理學 851  
十三、天體物理學 875  
十四、計算物理學 887  
十五、非綫性物理學 917  
15.1 狀態空間 917  
15.2 分岔與混沌 918  
15.3 分形 921  
15.4 非綫性數學物理方程 922  
十六、化學物理 924  
16.1 結構化學 924  
16.2 量子化學 929  
16.3 量子動力學 934  
16.4 分子模擬 935  
16.5 固體錶麵化學物理與物理化學 938  
16.6 催化化學與物理 941  
16.7 光化學 944  
16.8 高分子物理 948  
16.9 功能材料 951  
16.10 近代物理方法在化學中的應用 954  
十七、能源物理 959  
十八、經濟物理 980  
十九、生物物理學 992  
19.1 分子生物物理學 992  
19.2 納米生物學 994  
19.3 膜生物物理學 996  
19.4 蛋白質聚閤 997  
19.5 蛋白質摺疊 998  
19.6 生物信息學 999  
19.7 生物力學 1001  
我對分子物理學部分的期望值本來就低,因為這個領域發展得太快,紙質書的更新速度往往跟不上實驗的迭代。果然,關於分子光譜的討論,停留在對氫原子和簡單雙原子分子的能級近似計算上,傅裏葉變換紅外光譜(FTIR)和拉曼散射在材料結構分析中的具體應用實例非常稀少。更讓我感到時間滯後的,是對量子化學計算方法的描述。書中提到瞭Hartree-Fock方法,但對於更現代的密度泛函理論(DFT)——目前計算物理學界的主流工具——僅僅是一帶而過,缺乏對不同泛函族群(如LDA, GGA, Meta-GGA)之間性能差異的對比分析。這使得任何試圖利用這本書來指導現代計算模擬的讀者,都會發現信息嚴重滯後,它描繪的是一個“精確計算”尚未成為日常的時代圖景,而非今天的“計算驅動”的科研範式。
評分最後,提及的“無綫電”部分,與其說是物理學辭典中的一個條目,不如說是早期工程手冊的翻版。這裏詳細描述瞭LC振蕩電路的Q值、天綫的基本輻射特性,以及一些簡單的調製解調原理,這無疑是電磁學在應用層麵的基礎知識。但對於現代信息科學至關重要的課題,比如超寬帶技術(UWB)中的時域分析、電磁兼容性(EMC)的復雜屏蔽設計,或是涉及到拓撲絕緣體在微波頻段的特性研究,這本書完全沒有涉及。它把無綫電理解成一個基於經典電路理論的信號傳輸係統,而非一個與凝聚態物理和高頻電路設計緊密交織的前沿交叉學科。這份對“無綫電”的定義過於狹隘和老舊,讓這部本應包羅萬象的辭典,在麵對二十一世紀的工程挑戰時,顯得力不從心,像是一本優秀的、但已被時代超越的參考書。
評分這本書的厚度著實讓人有些望而生畏,初拿到手時,我就被它沉甸甸的分量和封麵上那種略顯陳舊的字體設計所吸引。我本來是衝著查找一些關於量子場論的精確公式去的,畢竟市麵上很多工具書在處理高階微擾論證時總是含糊其辭。然而,翻開索引,我立刻察覺到一種明顯側重於“經典”領域的傾嚮。比如,關於流體力學的那些章節,講解得細緻入微,從納維-斯托剋斯方程的推導到邊界層理論的數學刻畫,幾乎是教科書級彆的詳盡,這對於一個主要研究粒子對撞現象的人來說,顯得有些牛刀小試瞭。更彆提那一大塊關於剛體轉動和拉格朗日力學的篇幅,內容紮實得像是在重溫大學二年級的期末考試復習資料,每一個符號的定義都寫得清清楚楚,生怕讀者會漏掉任何一個下標的含義。我期待的更多是關於弦理論的引言,或者至少是標準模型中希格斯機製的現代解讀,但這本書似乎固執地停留在二十世紀中葉物理學的輝煌成就上,對我急需解決的那些前沿問題,它提供的隻是一個穩固卻略顯古樸的基礎迴望,這種“重基礎、輕前沿”的取嚮,讓我略感失望。
評分我嘗試在“電磁學”部分尋找一些關於超導材料中阿列剋謝耶夫-金茲堡理論的最新進展,畢竟這是理解高溫超導的關鍵所在。結果,我發現這部分內容主要聚焦於麥剋斯韋方程組在宏觀介質中的經典應用,例如波導管的模式分析和介質中的電磁波傳播,這些內容在任何一本本科教材中都能找到,而且往往配有更生動的圖示來輔助理解。書中對電磁場與物質相互作用的討論,更多地停留在介質極化率的宏觀唯象描述層麵,對於微觀層麵的量子電動力學(QED)的引入,幾乎是淺嘗輒止,僅僅提到狄拉剋方程,然後筆鋒一轉又迴到瞭法拉第鏇轉。我需要的是能解釋範德瓦爾斯力起源的更深層次電磁學,或是關於電磁場量子化的基本概念,這本書顯然沒有打算深入這些“復雜”的領域。它更像是一個知識的百科全書,而不是一個解決現代研究難題的工具箱,內容組織上,那種按部就班的學院派風格,讓人感到一種學術上的保守。
評分熱力學和統計物理部分,本來是我抱有一定期望的地方,畢竟統計物理是連接微觀與宏觀的橋梁。我希望能找到關於非平衡態統計力學的詳細論述,比如格林函數方法在係統演化中的應用,或者布朗運動在高維度復雜介質中的修正效應。然而,這本書的這部分內容,基本上是將玻爾茲曼的貢獻、係綜理論的建立,以及理想氣體和簡諧振子模型的配分函數計算,進行瞭詳盡的闡述。熵的定義、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各種錶述,被反復強調,每一個公式都經過瞭嚴謹的數學證明,但這對於我研究的復雜係統來說,就好比用一塊精度很高的尺子去測量一塊豆腐的形狀——工具是頂級的,但對象卻不對。它似乎拒絕承認,在遠離平衡態的區域,傳統的統計方法需要進行怎樣翻天覆地的修正,對這些現代熱力學的重要分支避而不談,讓這份“大辭典”的廣度打瞭摺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