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3G业务及相关技术
定价:28.00元
作者:李亦农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0-01
ISBN:9787115164360
字数:331000
页码:2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系统地介绍3G业务的发展现状、关键技术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对2G业务的发展情况和技术特点也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以便读者能在立足于现有技术的基础之上对3G业务的开发和部署有更深入的理解。书中还针对业务平台介绍了当前通信产业中一些热点的解决方案,意在使读者能够了解和把握3G业务的发展方向。本书既有对业务内容和概念的基础性介绍,也有对技术要素和技术特点的深入分析,并引用应用场景和应用实例对其进行说明,便于读者理解和掌握。
本书适合从事移动通信业务系统研发的系统设计师、研发工程师、运营商和维护人员阅读,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学生的学习参考书和相关专业培训用书。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抱着对3G技术演进及其所带来的通信变革的好奇心,我翻开了《3G业务及相关技术》。我期待书中能详细解析3G网络的核心技术,例如它如何通过引入新的调制解调技术、多址接入方式以及更先进的信令协议,来实现相比2G时代质的飞跃。我也希望能看到书中能够对3G催生的各类“业务”进行深入的剖析,例如移动宽带上网、视频通话、多媒体消息等,并且能够讲述这些业务是如何在技术上得以实现,以及它们在当时是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通信习惯的。然而,这本书的内容更多地集中在对3G网络技术细节的阐述,比如UMTS的架构、WCDMA的关键技术原理、以及各种接口和协议的详细说明。虽然这些技术内容非常扎实,但对于我来说,它更像是一本面向技术工程师的参考手册,而不是一本能够引发思考和共鸣的读物。书中对“业务”的提及,更多的是作为需要网络支持的范畴来介绍,缺乏对具体业务案例的生动描绘,也未能深入探讨这些业务是如何与用户需求相结合,以及它们在市场上的推广和演进过程。
评分我一直对通信技术的发展史很感兴趣,《3G业务及相关技术》这本书名听起来就很吸引人,我期待它能详细阐述3G技术从萌芽到普及过程中,遇到的技术挑战、创新解决方案,以及它如何为后来的移动通信技术奠定基础。我特别想了解3G的出现,相比2G,在用户体验和应用层面带来了哪些革命性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是如何通过技术实现的。书中确实对3G的关键技术,如宽带码分多址(WCDMA)、CDMA2000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也提到了其在数据传输速率上的提升。然而,书中对“业务”的描述,更多地集中在技术指标上,例如数据传输的峰值速率、平均速率,以及不同业务类型的带宽需求。我更希望看到的是,这些技术指标是如何转化为实际的用户体验的。比如,3G时代的高速数据传输,究竟让用户在移动端可以做什么以前做不到的事情?是能够流畅观看视频,还是可以进行高质量的语音视频通话?书中对此的叙述比较抽象,缺乏具体的应用场景和故事,让我觉得这本书更像是一份技术规格书,而不是一本讲述技术如何改变生活的书。
评分我抱着了解3G技术发展脉络和背后故事的心态翻开了《3G业务及相关技术》,结果发现它更像是一份对3G技术栈的深度剖析。书中对3G网络架构、关键组件(如基站、核心网、用户终端)的原理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并深入探讨了数据传输、信道编码、多址技术等核心算法。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业务”的部分,希望能看到一些关于3G如何支撑语音、数据、多媒体等业务的详细说明,比如不同业务对网络性能的要求,以及网络如何进行QoS(服务质量)管理。然而,书中对业务的描述更多的是从技术实现的层面展开,例如如何通过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来承载不同的业务类型,以及相关的协议栈设计。虽然这些内容对于理解3G的工程实现至关重要,但对于我来说,更期待的是看到一些能够体现3G商业价值和用户体验的案例。比如,3G在当时是如何实现视频通话从概念到现实的,或者当时有哪些创新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是基于3G网络才能实现。这本书更侧重于“how”而忽略了“why”和“what for”,让我觉得虽然技术细节扎实,但离我想要的那种“业务”的鲜活场景还有一段距离。
评分说实话,我买《3G业务及相关技术》的初衷,是想了解3G技术如何催生并支持了当时各种新颖的移动互联网服务,比如更加丰富的多媒体内容、更快的网页浏览速度,以及一些早期的移动社交应用。我希望看到书中能够深入剖析这些业务背后的技术支撑,以及这些技术是如何被整合和优化的,从而为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然而,这本书的重点似乎更多地放在了3G网络本身的技术细节上,比如其在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等各个层级的实现原理。书中花了大量篇幅介绍各种无线接入技术(如WCDMA、CDMA2000),以及核心网的演进(如SGSN、GGSN、MSC等)。虽然这些是构建3G网络的基础,但对于一个期望看到“业务”落地应用的我来说,显得有些过于“底层”和“务虚”。书中对“业务”的提及,更多的是作为需要网络支撑的服务类型来介绍,例如数据业务、语音业务、多媒体业务等,但缺乏对具体业务案例的深入分析,比如当时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3G应用是如何利用其带宽和低时延优势来创新,以及这些应用是如何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
评分这本《3G业务及相关技术》简直就是一本枯燥的技术手册,完全没有故事性可言。我当初是被“业务”这个词吸引,以为能看到一些关于3G时代运营商如何拓展市场、推出创新业务的案例分析,或者是一些用户体验的生动描述。结果呢?一上来就是各种协议、标准、信令流程的详尽解释,什么WCDMA、CDMA2000、UMTS,看得我云里雾里。虽然知道这些是基础,但书中对这些技术原理的讲解实在过于学院派,缺乏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实际应用场景的描绘。我试着去理解那些复杂的图表和公式,但很快就感到头晕目眩,脑子里只剩下各种缩写和字母组合。这本书更像是一份技术文档,而不是一本能激发阅读兴趣的书籍。它没有讲述3G技术是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也没有展现开发者们为之付出的努力和创意,更没有提及那些曾经因为3G而诞生的有趣应用,比如早期的移动视频通话、在线游戏或者更加流畅的网页浏览。它只是冷冰冰地罗列着技术参数和实现细节,仿佛在告诉读者:“你看,这就是3G,我们把它做出来了。” 对于我这样希望从技术背后看到更多人性化、商业化和发展历程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价值实在有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