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 |
| 商品名称: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全套两本 | |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主编:王力 |
| 定价:148.9 | |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由语言学家王力、岑麟祥、林焘、戴澧、唐作藩、蒋绍愚等十余位专家学者编写,是学习古汉语的工具书。本字典自1979年出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欢迎。第5版延续了第4版的特色:专家学者主持、参与修订;释义,审音准确,例句精当,难懂例句附有注解和串讲;专设“注意”“辨析”内容,对疑难字词加以提示和辨析;附录实用,《中国历代纪元表》《古代汉语语法简介》《怎样学习古代汉语》等附录,可供读者学习参考。本次修订在常用义项的增补、释义的完善、字音的审订、例句的更新和体例的完备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可谓在第4版的基础上精益求精,质量更上一层楼。
《现代汉语词典》是由国务院下达指示编写,以推广普通话话、促进现代汉语规范化为宗旨的工具书,是我国部规范型现代汉语词典。自1978年正式出版以来,发行量超过5000万册,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的修订坚持以学术研究为先导,注重修订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从收字、收词、释义、配例等各个环节设立了相关的十几个专题,并逐一进行调查研究。修订时充分利用各类语料库选收或检验新词、新义和新的用法,力求反映近些年来词汇发展的新面貌和相关研究的新成果。遵循促进现代汉语规范化的一贯宗旨,除全面正确贯彻以往国家有关语言文字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规范和标准外,还注意吸收和反映近些年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专家学者制定、修订的有关字形、字音等方面的规范标准的成果。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修订,语言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学哲学学部主任江蓝生主持修订。由商务印书馆2012年6月出版。
总目
凡例
音节表
新旧字形对照表
部首检字表
(一)部首目录
(二)检字表
(三)难检字笔画索引
词典正文
(附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
附录
我国历代纪元表
计量单位表
汉字偏旁名称表
汉语拼音方案
元素周期表
中国地图
目录:
凡例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一)部首目录
(二)检字表
字典正文
附录
(一)中国历代纪元表
(二)古代汉语语法简介
(三)怎样学习古代汉语
自从开始系统性地接触文言文的深度阅读,我就发现单纯依赖网络搜索是多么的不可靠。网络上的解释零散不说,很多还带着浓厚的个人主观色彩,缺乏学术规范。这两本实体书的出现,简直是为我的案头工作带来了质的飞跃。我特别喜欢《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版式设计,它采用了多层次的解释结构,先给出最核心的含义,再分条列出引申义和固定用法,最后配上权威的古代出处例句。这种层层递进的结构,非常适合自学者的认知习惯。我用它来查阅《史记》中的一些关键动词,发现它对这些词语在叙事中的具体语境作用,有非常精辟的总结。而《现代汉语词典》的价值在于“校准”。当我们被古文的语境带偏时,翻阅现代典籍的解释,能瞬间将我们拉回到一个更稳定、更规范的语言参照系中。它们俩的配合是完美的互补,一个提供深度和历史维度,另一个提供广度和现代维度,让学习者能够全面而准确地理解语言的流变。
评分这套书简直是古汉语学习者的福音!作为一名长期在古文和现代汉语之间摸索的爱好者,我深知工具书的重要性。市面上流通的各种词典,不是收录不全,就是解释过于晦涩,真正能兼顾深度与广度,同时又贴合现代人阅读习惯的,凤毛麟角。商务印书馆的这套组合,恰恰填补了这个空白。《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五版,我最欣赏它的释义精准和收词的平衡感。它没有过度追求“冷僻字”的收录,而是聚焦于“常用”,这对于日常阅读和研究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很多时候,我们并非不识得生僻字,而是对那些“似曾相识”的常用古字,在特定语境下的确切含义把握不准,这本书的解释就如同拨云见日,条理清晰,例证恰当。而搭配的《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更是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参照系。古今义的对比,是学习古代语言的必经之路,有了权威的现代标准作为锚点,我们就能更稳健地构建起对古汉语的认知框架,避免望文生义的窘境。两本厚重的书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满满的知识分量感,绝对是案头常备的“定海神针”。
评分我这次购入这两本书,主要是为了攻克一些古代文献中的疑难点。坦白说,我之前用的那本旧版古汉语词典,编排实在太老旧,很多新近的学术研究成果和新的词义考证都没有及时更新,查起来效率很低。而这套第五版《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在修订上看得出是下了大功夫的。它的排版设计非常人性化,字体大小适中,字号的区分也让主次信息一目了然。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它对一些多义词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语义演变,做了非常细致的标注,这对于做历史文献比对的学者来说,简直是太重要了。光是对比几个关键动词在先秦和魏晋时期的用法差异,我就发现了好几处自己过去理解偏差的地方。至于《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作为现代汉语的权威解释,它在这里起到的作用是“对焦”。很多古今异义的词汇,在现代典籍中已经完全失去了原有的味道,有这本现代的“标尺”在侧,能够迅速锁定核心差异,极大地提高了我的阅读速度和准确性。商务印书馆出品,质量和信誉本身就是双重保障,这次的组合拳打得非常漂亮。
评分说实话,我对工具书的要求一向苛刻,毕竟它们是知识的基石,质量不过关,浪费的不仅是金钱,更是宝贵的时间和学习的精力。这套“古今搭配”的组合,给我的初印象是:扎实、严谨、不浮夸。我们都知道,商务印书馆在语言学领域有着无可匹敌的地位,这一点在这两本书的编撰细节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特点在于“精”,它聚焦于核心的常用字,确保每一个解释都经得起推敲,而不是为了追求数量而稀释质量。我特别翻阅了几个我一直困惑的同音异形字,它们在新版中都有非常清晰的辨析和归属说明,解决了长期以来我记忆上的混淆。而第七版《现代汉语词典》,则是“广”与“新”的代表。现代汉语的词汇日新月异,旧版词典往往跟不上时代,第七版在收录新词、规范用法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将两者并置翻阅,就像是搭建了一座从古代通往现代的桥梁,让语言的学习过程不再是割裂的,而是连续的、有脉络可循的,这种学习体验是单一工具书无法比拟的。
评分这套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文字的解释,更在于它所代表的学术态度。商务印书馆出品,自然对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拿到《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五版时,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更新”。很多过去版本中处理得比较含糊的字,在新版中都有了更清晰、更符合最新考证的解释。特别是对于那些在不同朝代有重大语义转移的词汇,新版的处理比我手头的老旧词典要细致得多,体现了学术研究的进步。这对于我们这些严肃对待古文的人来说至关重要。至于《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它虽然是现代汉语的工具书,但其收录的规范性和对语言潮流的把握,直接影响到我们如何用“正确”的方式去转译和理解古文的精髓。这两本词典,一本沉淀历史的重量,一本承载时代的脉动,结合使用,形成了一个高效、权威、可靠的学习闭环。对于任何想在古汉语领域深耕的人来说,这套组合都是无可替代的基础设施投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