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科學施肥(第二次修訂版)
定價:7.00元
作者:黃照願
齣版社:金盾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03-01
ISBN:9787508244495
字數:
頁碼:
版次:2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黃照願研究員編著。版自 1991年齣版以來,受到廣大讀者歡迎,1997年進行瞭修訂,現已發行33.3萬冊。作者根據廣大讀者的要求和建議,以我國多年的肥料科研成果為基礎,對本書再次進行瞭修訂,對書中化學肥料、復閤肥料、微量元素肥料、糧食作物的施肥、蔬菜的施肥、配方施肥技術等重點章節做瞭修改補充,增加瞭不同作物對養分的需要與利用率等內容。第二次修訂版的內容更加豐富、全麵,技術更為先進實用,適閤廣大農戶、基層單位農業技術人員和農業院校師生閱讀。
目錄
章 概述
一、肥料的概念
二、肥料對培肥與供肥的作用
三、作物需要的主要營養元素
四、作物從土壤中吸收的養分
五、科學施肥和肥料利用率
六、肥料施用方法
第二章 營養元素的供給
一、植物的基本營養元素
二、養分對植物的營養作用
三、土壤中的營養元素
四、土壤營養元素的供應
五、主要土壤類型的養分供應狀況
第三章 農傢肥料與綠肥
一、農傢肥料的種類、成分
二、農傢肥料的特性與施用
三、綠肥的種類及在農業上的應用
第四章 化學肥料
一、化學肥料的種類與成分
二、氮、磷、鉀化學肥料的科學施用
三、鈣、硫、鎂化學肥料的科學施用
第五章 復閤肥料
一、復閤肥料的類型及成分
二、復閤肥料的施用方法及用量
第六章 微量元素肥料
一、微量元素肥料的種類、性質
二、作物、果樹缺微量元素的癥狀
三、幾種常用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方法與用量
第七章 細菌肥料和腐殖酸肥料
一、細菌肥料
二、腐殖酸肥料
第八章 糧食作物的施肥
一、水稻
二、小麥
三、玉米
四、榖子、高粱
五、甘薯、馬鈴薯
第九章 油料作物的施肥
一、花生
二、油菜
三、大豆
第十章 縴維作物的施肥
一、棉花
二、麻類
第十一章 糖料作物的施肥
一、甘蔗
二、甜菜
第十二章 果樹的施肥
一、蘋果樹
二、桃樹、梨樹
三、葡萄、草莓
四、柑橘樹
五、荔枝樹、龍眼樹
六、香蕉、菠蘿
七、枇杷樹、楊梅樹
八、闆栗樹、核桃樹
第十三章 、茶樹、桑樹的施肥
一、
二、茶樹
三、桑樹
第十四章 蔬菜的施肥
一、蔬菜攝取主要營養元素的類型
二、蔬菜産量與氮、磷、鉀元素的關係
三、蔬菜施肥方法
四、蔬菜根外追肥
第十五章 配方施肥技術
一、配方施肥的意義和內容
二、配方施肥的基本技術
三、配方施肥中的若乾參數
附錄1 肥料的混閤問題
附錄2 真假化肥的簡易識彆方法
附錄3 怎樣估算作物施肥量
附錄4 不同作物對養分的需要與利用率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科學施肥(第二次修訂版)》這本書,對我而言,簡直就是一次關於農作物營養的“深度體檢”和“精準治療”的指南。黃照願教授的筆觸細膩而專業,他將復雜的科學原理,用一種能夠被廣大農業生産者接受的方式呈現齣來。我之前一直以為,施肥就是給作物“喂食”,但這本書讓我明白瞭,施肥更像是一個“生態係統”的管理,需要考慮土壤、作物、肥料,甚至微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 我尤其驚嘆於書中關於“肥料與土壤環境的協同作用”的論述。它不僅僅關注肥料本身,更著眼於肥料進入土壤後所引發的一係列反應。比如,某些肥料的施用可能會改變土壤的pH值,進而影響其他養分的有效性。又或者,有機肥的加入能夠促進土壤微生物的繁殖,而這些微生物又能幫助分解土壤中的有機質,釋放齣作物所需的養分。這種“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道理,讓我深刻認識到,科學施肥不僅僅是給作物“補鈣”,更是要“調理”整個土壤的“生態環境”,使其能夠持續、健康地為作物提供養分。這種 holistic 的視角,讓我對農業生産有瞭更宏觀的認識。
評分《科學施肥(第二次修訂版)》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如何給作物施肥的指導手冊,它更像是一把開啓農業科學大門的鑰匙,讓我得以窺見植物生長背後那龐大而精密的化學與生物學世界。黃照願教授的文字功底十分瞭得,他能夠將極其復雜和專業的概念,轉化成我這樣非專業人士也能輕鬆理解的語言。比如,書中關於植物根係吸收養分的微觀過程的描述,我之前一直以為就是簡單地“吸進去”就算瞭,但讀瞭這本書纔知道,原來根係的細胞膜上有著如此精妙的“離子通道”和“載體蛋白”,它們精確地識彆並運輸著植物所需的各種元素。 我尤其對書中關於“養分平衡”的闡述印象深刻。過去,我總覺得多施氮肥,作物就能長得又高又壯,但這本書讓我明白,過量的氮肥不僅會造成浪費,還可能導緻其他必需元素的吸收受阻,甚至引起植物生理性病害。書中詳細講解瞭氮、磷、鉀這三大主料,以及鈣、鎂、硫等中量元素,還有鐵、錳、鋅等微量元素之間的相互製約和促進關係。通過這本書,我學會瞭如何構建一個“均衡的營養體係”,讓作物在汲取養分的同時,也能保持健康的身材,而不是“虛胖”。這對我來說,意義非凡,因為它直接關係到我種植的作物的産量和內在品質。
評分這本書《科學施肥(第二次修訂版)》讓我對“科學”二字有瞭全新的認識,尤其是在農業生産領域。黃照願教授的講解,不僅邏輯嚴謹,而且極富實踐指導意義,仿佛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循循善誘地引導我走進科學施肥的殿堂。我過去一直認為,施肥就是“越多越好”,隻要把肥料往地裏使勁兒撒,作物就能長得又大又多。但讀瞭這本書,我纔明白,原來“過猶不及”這個道理在施肥上同樣適用,甚至更為重要。 書中關於“肥料的利用率”的分析,讓我深刻認識到,盲目施肥不僅是浪費資源,更是對土壤生態的破壞。它詳細解釋瞭化肥在土壤中的轉化過程,以及影響肥料利用率的各種因素,比如土壤的pH值、有機質含量、氣候條件,甚至是施肥的時間和方式。通過瞭解這些,我學會瞭如何通過優化施肥策略,最大化肥料的利用效率,讓每一粒肥料都“物盡其用”。比如,在適宜的土壤濕度和溫度下施肥,能夠顯著提高肥料的吸收率。這種精打細算的科學方法,不僅為我節省瞭大量的生産成本,也讓我對“精耕細作”有瞭更深刻的理解。
評分《科學施肥(第二次修訂版)》這本書,對於我這樣的農作物種植愛好者來說,簡直就是一場及時雨!我一直覺得,土壤的健康和肥料的選擇是農作物産量和品質的關鍵,但具體的科學原理和操作方法卻常常讓我摸不著頭腦。市麵上關於農業的書籍不少,但很多要麼過於理論化,要麼太過淺顯,難以真正解決我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這本書的齣現,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 我尤其欣賞作者黃照願教授在本書中展現齣的深厚學術功底和豐富的實踐經驗。他不僅僅是羅列各種肥料的成分和作用,而是深入淺齣地解釋瞭植物對養分的吸收機製、土壤中的養分循環過程,以及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長階段對養分的需求差異。這一點對於我來說至關重要,因為我種植的作物種類多樣,土壤情況也各不相同。書中關於如何根據土壤檢測結果來製定施肥方案的部分,我反復研讀瞭好幾遍。過去,我常常是憑經驗施肥,有時效果不錯,有時卻適得其反,甚至造成土壤闆結或養分失衡。現在,我學會瞭如何科學地解讀土壤報告,理解其中的數字代錶的意義,並能結閤作物的具體需求,選擇最適閤的肥料種類和施用量,甚至掌握瞭緩釋肥、控釋肥等新型肥料的應用技巧,這讓我對未來的種植充滿瞭信心。
評分在接觸《科學施肥(第二次修訂版)》之前,我一直認為施肥隻是一個“經驗活兒”,全憑老一輩人的傳授,或者自己多年摸索齣來的“感覺”。然而,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這種固有的認知,讓我看到瞭施肥背後蘊含的嚴謹科學原理。黃照願教授的敘述風格非常獨特,他既有理論的高度,又有實踐的深度,仿佛將我帶入瞭一個既像實驗室又像田野的奇妙空間。 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土壤肥力診斷”的部分。過去,我隻能通過觀察作物葉片的顔色、生長速度來判斷土壤是否缺肥,但這種方法往往滯後,且不夠精確。而這本書則詳細介紹瞭各種土壤養分速效、緩效、潛在養分的測定方法,以及如何根據這些數據來評估土壤的“健康狀況”。我甚至學會瞭如何解讀土壤養分速測儀的報告,理解各種元素的含量對作物生長的具體影響。這讓我感覺,自己不再是被動地“猜測”土壤的需求,而是能夠主動地“傾聽”土壤的聲音,並做齣最科學的響應。這種從“憑感覺”到“憑科學”的轉變,對我來說是巨大的進步。
評分說實話,在翻開《科學施肥(第二次修訂版)》之前,我對“施肥”這兩個字的概念還停留在比較錶麵的認知層麵,覺得就是往地裏撒點東西,讓莊稼長得壯實就得瞭。然而,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過去對這個看似簡單卻又無比精深的領域的認知。黃照願教授的講解,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農,又像一位學識淵博的教授,他用最樸實的語言,將那些原本枯燥的化學元素、生物反應,描繪得生動有趣,易於理解。 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肥料的‘性情’”的描述,比如某些肥料的“脾氣”比較溫和,適閤長期緩慢釋放,而另一些則“性急”,能快速滿足作物眼前的需求。這種生動的比喻,讓我一下子就記住瞭不同肥料的特性,不再感到枯燥乏味。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詳細介紹瞭如何根據不同土壤的酸堿度、有機質含量,甚至微生物的活躍度來選擇閤適的肥料。過去,我隻知道土不好就要多施肥,但具體怎麼“不好”,肥料怎麼“對癥下藥”,卻是一頭霧水。現在,我明白瞭,土壤就像一個復雜的生命體,需要精準的“營養餐”,而不是盲目的“大魚大肉”。這本書教會瞭我如何“望聞問切”,為我的土壤“診斷病情”,並開齣最恰當的“藥方”。
評分《科學施肥(第二次修訂版)》這本書,對於我這樣一個在農村土地上耕耘多年的農戶來說,無異於一次思想的洗禮和技能的升級。黃照願教授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將那些原本高深的農業科學知識,化解成瞭我能夠理解和運用的具體方法。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肥料的生物學效應”的章節,這部分內容讓我對肥料的認識不再停留在簡單的化學成分上。 書中詳細闡述瞭有機肥如何改善土壤的物理結構,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以及如何通過微生物的活動來促進養分的釋放和轉化。我過去一直覺得有機肥“肥力”不如化肥來得快,但讀瞭這本書纔知道,有機肥的作用是“潤物細無聲”,它在“養地”方麵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夠為土壤中的微生物提供豐富的“食糧”,而這些微生物又會幫助植物分解更復雜的有機物,釋放齣作物需要的養分。這種“相輔相成”的道理,讓我豁然開朗。我更加重視有機肥的施用,並且學會瞭如何對堆肥進行科學管理,以提高其肥效。這不僅讓我種植齣的作物更加健康,也讓我對土地的保護有瞭更深的理解。
評分《科學施肥(第二次修訂版)》這本書,是黃照願教授帶給我們的又一份厚禮。作為一名普通的農戶,我深知“好地齣好糧”的道理,而“好地”的根本在於科學的養分管理。過去,我對肥料的理解,僅僅停留在“氮磷鉀”這三個大頭,覺得隻要保證這三者的供應,作物就能長得生機勃勃。然而,這本書讓我明白瞭,植物對養分的需求是多方麵的,缺瞭任何一種,都可能影響其生長發育。 書中對各種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作用的詳盡闡述,讓我大開眼界。比如,鈣對植物細胞壁的構成至關重要,缺鈣會導緻作物生長點壞死;鎂是葉綠素的組成部分,缺鎂會導緻葉片發黃,影響光閤作用。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元素,卻在植物的生長過程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書中還深入淺齣地介紹瞭這些元素的來源、在土壤中的形態以及如何進行補充。我學會瞭如何根據土壤檢測結果,有針對性地補充這些“隱形殺手”所造成的營養缺乏,從而更全麵地提升作物的整體健康水平,使其能夠真正做到“由內而外”的茁壯成長。
評分這本書《科學施肥(第二次修訂版)》真的是我近幾年來讀到的,最實用、最有價值的農業類書籍之一。黃照願教授的寫作風格,既有學術的嚴謹性,又有實踐的親切感,讓我感覺他就像一位在田間地頭,和我一起討論如何讓作物長得更好的“老朋友”。我過去在施肥上,常常是“吃瞭上頓,沒下頓”,即看到作物缺肥瞭,纔急著去補救,但往往收效甚微。 這本書讓我明白,科學施肥的關鍵在於“預防為主,治療為輔”。它詳細講解瞭如何通過“測土配方施肥”,在作物生長之前,就對其所需養分有一個全麵的評估,並提前做好“營養規劃”。書中提供瞭各種土壤養分檢測的方法和標準,以及如何根據這些數據來製定最佳的施肥方案。這讓我感覺,自己不再是“被動救火”,而是能夠“主動齣擊”,在作物生長之初就為其打下堅實的“營養基礎”。這種“未雨綢繆”的科學管理,不僅顯著提高瞭肥料的利用效率,更重要的是,讓我種植齣的作物,在整個生長周期都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産量和品質都得到瞭質的飛躍。
評分這本書《科學施肥(第二次修訂版)》簡直就是我多年種植生涯中的一本“百科全書”式的指南。黃照願教授的文字如同涓涓細流,緩緩地滲透進我對於土壤和作物養分管理的每一個認知盲點。我一直認為,施肥就是一個“大方”的活兒,隻要把肥料一股腦地撒下去,作物就能長得好。但這本書讓我認識到,施肥更像是一門精密的“藝術”,需要“因材施教”,也需要“因地製宜”。 我尤其對書中關於“肥料的形態與施用方式”的講解深有感觸。過去,我可能隻知道撒施,但書中卻詳細介紹瞭追肥、穴施、淋施、葉麵噴施等多種施肥方式,以及它們各自適用的作物類型、生長時期和土壤條件。比如,對於幼苗期,葉麵噴施微量元素可以快速補充營養,避免“斷奶期”的生長遲緩;而對於一些需要長期穩定供肥的作物,緩釋肥或控釋肥的優勢就非常明顯。這些細緻的講解,讓我學會瞭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最有效、最經濟的施肥方式,避免瞭養分的流失和浪費。這不僅節省瞭成本,更重要的是,提升瞭肥料的利用效率,讓我的投入得到瞭更好的迴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