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与真实的自己和解
定价:42.00元
作者:[美]蒂姆·德斯蒙德,陆霓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5-01
ISBN:978751681772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推荐一:现代的佛教禅宗僧侣、《正念的奇迹》作者一行禅师得意弟子的修心巨作。
★推荐二:我们花很大的精力在和别人的关系上,却忽视了和自己的关系。跟自己过不去,是很多人痛苦的根源。自我同情,可以让你全然接纳和善待自己。
★推荐三:面对别人的不幸与苦难,人们都很容易感同身受,并施以同情与关爱。而当自己陷入困境时,我们却一味谴责自己。其实挫折不过是人生的寻常遭遇,愿你像自己*好的朋友一样,全然地接纳和善待自己。
内容提要
在遭遇挫折和失败时,我们往往会谴责和批判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好像所有的不幸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并陷入不可自拔的自责和痛苦里。我们会觉得同情和安慰自己就是在为自己开脱,是逃避现实和不负责任的表现。
其实,每个人需要“自我同情”。《与真实的自己和解》一书告诉我们,自我同情是一种全然接纳和善待自己的态度,以温和的心态理解自己的失败,平静地接纳当下痛苦的想法和情绪。这不是对现实的妥协,而是与自己和解。
目录
部分 介绍自我同情
1.什么是自我同情/003
2.自我同情是一种技能/018
3.自我同情看起来如何:生活片段和练习/025
第二部分 自我同情地图———按部就班的练习
4.自我同情地图导航———发现适合你的练习/053
5.练习/066
练习1 自我同情的身体扫描/067
练习2 自我接纳/073
练习3 拥抱苦痛/088
练习4 愈疗过往带来的苦痛/100
练习5 不断深入/108
练习6 当同情有困难时/122
练习7 自然而然的同情/142
练习8 培养愉悦/155
第三部分 维护——自我同情下的日常生活
6.每日练习——一步一莲花/173
7.生理上的自我关怀/184
8.人际关系中的同情和自我同情/197
反思日志/209
可持续的练习日记:第15天及以后/211
参考文献/213
致谢/215
作者介绍
蒂姆·德斯蒙德(Tim Desmond),一行禅师的弟子,也是佛教学者、治疗师、作家和正念训练师,他在自我同情和正念方面的开创性工作得到了全球媒体的关注。
文摘
序言
读完这本书,脑海中涌现的不是某个具体的“方法论”,而是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一种卸下重负的轻松。作者在书中构建了一个宏大的关于“自我”的认知框架,但这个框架并非冰冷抽象的概念堆砌,而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性关怀。他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我们是如何一步步与真实的自己渐行渐远的,以及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又根深蒂固的心理模式是如何塑造了我们的行为和选择。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并没有将“真实的自己”描绘成一个完美无瑕的理想化形象,而是强调了接纳和拥抱“不完美”的自我。这种观点极具颠覆性,也极具疗愈性。它让我们明白,所谓的“和解”,并非要将自己变成另一个人,而是要学会爱那个最真实的、包括所有优点和缺点的自己。这本书就像一位智慧的长者,用他的经验和洞见,帮助我拨开了重重迷雾,看到了内心真正的方向。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有一种宁静而引人深思的美感,淡雅的色彩和简约的字体,让我一眼就感受到了它所传达的平和与接纳。书名本身就如同一声温柔的呼唤,触及了内心深处对自我认知和内心和谐的渴望。近年来,社会节奏越来越快,信息爆炸,我们似乎离那个最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被各种期待、标签和比较所裹挟,常常感到疲惫和迷失。这本书的出现,恰似在纷繁的世界里点亮了一盏灯,指引我重新审视内心,与那个或许被遗忘、被压抑的自己好好对话。我期待着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找到一条通往内在平静的道路,学习如何拥抱自己的不完美,理解自己的局限,并最终与那个最纯粹、最真实的自己达成和解。这种和解并非是对现状的妥协,而是一种深刻的自我接纳,是释放内在力量,活出更自由、更充实人生的起点。这种期待,源于我自身对心理成长和自我探索的持续关注,以及对那些能够提供切实指导和启发性思考的书籍的珍视。
评分在我看来,这本书最可贵之处在于它的“实用性”,并非指那种立竿见影的技巧,而是指它能够切实地触及读者的内心,引发深刻的反思和持久的改变。作者在书中并非空谈理论,而是结合了大量的案例和生动的比喻,将一些复杂的心理学概念变得通俗易懂。更重要的是,他所提供的“和解”之道,是一种内化的过程,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去实践和体会。我喜欢他在书中反复强调的“觉察”的重要性,它就像一把钥匙,能够帮助我们解锁那些被潜意识操控的模式。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挑战,或者感到困惑时,不再是盲目地应对,而是能够停下来,去觉察自己的情绪、想法和身体反应,从而做出更明智的选择。这种自我赋能的过程,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掌控感,也为我带来了内心的宁静和力量。
评分初次翻阅此书,就被其别致的排版和流畅的语言所吸引。作者仿佛一位循循善诱的朋友,没有生硬的说教,而是用一种非常个人化、带着温度的方式,引领读者一同踏上这场内省之旅。他没有直接抛出“如何如何做”,而是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洞察,描绘出现代人普遍存在的内心困境,那些我们常常忽视却又实实在在影响着我们情绪和行为的细微之处。让我感到特别共鸣的是,作者似乎能够精准捕捉到我们那些难以言说的焦虑与不安,并且提供了一套非常有建设性的视角来理解它们。这种理解,不是简单地找出问题根源,而是帮助我们看到问题背后的深层逻辑,从而摆脱被动受限的状态。我深信,真正的成长源于对自身的深刻理解,而这本书正是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契机,让我能够以一种更温和、更富有同情心的方式来审视自己,并从中汲取力量。
评分这本书仿佛是一场温柔的探索,将读者引入自己内心深处的宁静港湾。作者以一种非常平和且富有同理心的方式,引导我们去理解那些让我们感到不安、迷茫的根源。他没有强迫我们去改变什么,而是鼓励我们去“看见”自己,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这让我联想到,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被迫扮演各种角色,被外界的评价所定义,久而久之,我们就失去了与自己真实连接的能力。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宝贵的视角,让我们有机会停下来,重新审视自己,去发现那个隐藏在层层伪装下的,最本真的自我。它让我意识到,真正的力量并非来自于外界的认可,而是来自于内心深处的坚定与平和。读完此书,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释然,仿佛卸下了许多不必要的包袱,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自我的肯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