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皮艺基础 [日]高桥创新出版工房著,张雨晗 9787530473993

手工皮艺基础 [日]高桥创新出版工房著,张雨晗 9787530473993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日] 高桥创新出版工房著,张雨晗 著
图书标签:
  • 手工皮艺
  • 皮革工艺
  • DIY手工
  • 皮具制作
  • 高桥创新出版工房
  • 张雨晗
  • 技艺类
  • 教程
  • 日版原版
  • 基础入门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智博天恒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0473993
商品编码:29515612156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5-01-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手工皮艺基础
作者 高桥创新出版工房著,张雨晗
定价 48.0元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 9787530473993
出版日期 2015-01-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想尝试手工制作皮具的读者经常会问:自制皮具需要准备哪些工具?需要掌握哪些技法?哪些作品不容易失败?哪些作品比较有挑战性?
  本书引进自日本大的皮革类图书出版社,它适合不同阶段的手工皮艺爱好者,且广受读者好评。作者首先介绍了皮革基础知识、基本工具及其使用方法,然后通过介绍各种常用皮具——小至钥匙扣,大至手提包——的制作方法,循序渐进地讲解了各种手工皮艺技法。后,本书还展示了在书中各个作品的基础上衍生出的商品,为读者自行设计出的作品提供灵感。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各个作品制作过程中的每一步都附有步骤图——依据制作难度,数量从10张到60张不等——以便清晰地呈现每一个细节。这样即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上手,充分体验手工皮艺的乐趣。

   作者简介

  本书编者
  高桥创新出版工房(STUDIO TAC CREATIVE)
  高桥创新出版工房成立于1986年,它的宗旨是“为专注于趣味之人而出版”。
  它策划出版了手工艺制作、摩托车、汽车及自行车构造解析、体育运动、美食和美容等多个领域的书籍,已出版与皮革技法相关的书籍50余本,是日本大的皮革类图书出版社。

  本书顾问
  诚和(SEIWA)
  诚和创立于1939年,是一家专门从事染色工艺的研发与培训以及皮革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公司。它于1955年在日本开设了家染色工艺培训班,在之后的半个多世纪,其培训范围逐步扩展至其他皮革工艺职业培训及兴趣培训。如今培训班的毕业生遍布日本全国各地。

href='#'>


   目录

   编辑推荐

  ★当之无愧的“日本**皮艺学习书”
  本书来自高桥创新出版工房(至今已出版60本皮艺书,比其他所有出版社的总和还要多)。它从2009年在面世以来不断重印,不仅了市场上其他老牌皮革书,在新书的不断冲击下,至今仍占据皮艺书名的位置。日本“皮友”对它的评价是“新手入门的”。
  ★不省略任何一个微小步骤
  这本书如此受欢迎,一大原因便在于它为每一件作品的制作过程都巨细无遗地拍摄了步骤图,并附有详细的解说。读者既可以从*简易的学起,也可以从自己喜欢的物件开始挑战。


   文摘
作品介绍
  跟随本书的指导,你可以做出下面这些皮具!
  皮具制作技法可分为基础技法(以手缝技法为主)及锦上添花的装饰技法(包括皮绳编织、皮线缝边、安装金属件和染色等)。本书将通过介绍11 种常见皮具的制作方法来对这些技法进行讲解。当然,你可以随意选择一款心仪的皮具进行挑战,不过,我们建议初学者从简单的钥匙扣开始学起,一步一步将基础打牢。
  钥匙扣
  钥匙扣看似小巧易学,制作过程中却包含了裁切皮革、黏合、缝线等手缝技法的基本步骤。要想掌握这些基础技法,钥匙扣无疑是合适的练习对象。(见第36页)
  书套
  如果说制作钥匙扣时裁出的皮革轮廓还颇有一番童趣,那么如书套这般体积较大的皮具只有配上笔直的线条才更显精致大气。如何才能保证准确地裁出漂亮的长直线并准确地缝合呢?诀窍请在书中找。(见第40页)
  零钱包
  当我们想制作一款优雅且曲线圆润的皮具时,就有必要学习曲线的裁切及缝制方法了。这款手掌大小的零钱包设计简约,兼具圆弧形的轮廓与直线形的扣带,不仅能帮助我们掌握曲线裁切的技法,还可以巩固直线裁切的技法。(见第48页)
  卡片夹
  你是否厌烦了单一色的皮具?勿急,我们将教大家用两种不同颜色的皮革来自制一款的卡片夹!这里尤其需要注意学习多层皮革的缝合方法以及起点、终点的缝制方法。此外,还会教给大家打磨边缘的特殊方法。(见第54页)
  长钱包
  从长钱包开始,我们将在前面介绍过的各种技法的基础上挑战稍有难度的皮具作品。长钱包在手工皮具爱好者中呼声颇高。此处和大家分享的这款可以收纳12张卡片的大容量二折钱包,乍看之下大家可能会觉得有些难,但只要按照纸型裁切出各部分所需的皮革,再将它们依序牢牢地缝合在一起,结实耐用的长钱包就制作完成了。这是一款只要勇于尝试就能制作成功的作品。(见第60页)
  托特包
  提到制作常用的皮包,很多人跃跃欲试。如果你已经成功缝制出长钱包,那么制作大号皮包对你来说也不在话下。托特包的制作在皮包中并不算十分复杂,尽管它需要缝制的部件比长钱包还要多,但其制作方法及制作要点与长钱包大同小异。这款托特包还附有内袋,便于装一些小物件。能亲手制作出这样一款实用的提包会让你成就感十足。(见第70页)
  皮带
  制作皮带时用到的基础技法十分简单——只要能正确裁切出直线或曲线即可,有些店里甚至出售条状皮革。因此,我们学习的重点是装饰技法:皮绳编织、皮线缝边及安装金属件——皮带头。你可以挑选自己中意的款式进行尝试,制作出能充分体现自己的个性的皮带。(见08页)
  皮革置物盘
  这是一个属于小小金属扣的奇迹——在安装上稍微花些功夫,便能让平面的皮革达到立体的折叠效果。这款置物盘还能对折固定。它轻巧耐用,用来收纳书桌上的小物品或梳妆台上的首饰等再合适不过了。我们在四周用手缝麻线装饰——即使你早已对手工缝线轻车熟路,仍需十分耐心,控制好每一针的力道。(见20页)
  钱包挂链
  除了制作皮带时用到的编法——魔法编之外,皮线还有很多种编法。这里我们将向大家介绍另外三种编法。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皮线的颜色和金属件的样式,这样制出的挂链想和别人“撞链”都难。做好的挂链除了可以挂在钱包上之外,还可以作为手机挂链、皮包吊饰、遛狗绳等。(见26页)
  钥匙包
  制作手工皮具时,除了可以用麻线或牛筋线等缝合皮革外,还可以像这里介绍的钥匙包的做法一样,用皮线来缝合皮革。我们将介绍一种不同于皮带缝边的缝合方法:以交叉缠绕的方式来缝合。这样缝制出来的钱包既实用又耐看、结实耐磨、粗狂简约。(见38页)
  化妆包
  后我们将带领大家挑战一种全新的、同时也十分出效果的技法——皮革染色。照片上的鲜红色是我亲手染成的。要想染得色彩均匀,可不是光靠细心就可以的。另外,你还会学到如何安装另一种常用的金属件——拉链。学会染色后,不妨给你的老皮具们换个新颜吧!(见48页)



   序言

精湛工艺,匠心独运:一本关于现代陶艺创作的深度指南 书名:凝土之舞:现代陶艺创作的艺术与技术 作者:艾米莉亚·霍夫曼 (Emilia Hoffman) 出版社:创想艺术出版社 (Vanguard Art Press) ISBN:978-1-947022-15-8 页数:480 页 --- 内容提要:深入探索陶艺的无限可能 《凝土之舞:现代陶艺创作的艺术与技术》是一部面向当代陶艺爱好者、专业艺术家以及艺术教育者的综合性学术与实践指南。本书超越了传统陶艺书籍对基础泥塑技巧的罗列,而是着重于探索材料的极限、形式的创新以及现代审美在陶土创作中的体现。 本书的核心在于引导读者建立一套系统的、现代化的陶艺思维框架。作者霍夫曼博士,一位在国际陶艺界享有盛誉的实践者和理论家,将数十年的研究与创作经验凝练于此,旨在帮助读者将手中普通的泥土转化为具有深刻个人表达和时代精神的艺术作品。 全书结构严谨,内容涵盖了从基础材料学的深刻理解到前沿烧制技术的应用,再到当代陶艺观念的构建。它不仅仅是一本“如何做”的技术手册,更是一部启发“为何如此做”的哲学思考录。 --- 第一部分:材料的语言——超越基础泥性的深度理解 (约150字) 本部分将陶土视为一种复杂的化学和物理实体,而非简单的塑形媒介。读者将深入了解不同矿物成分如何影响泥料的可塑性、收缩率以及最终的釉面效果。 核心内容包括: 高级泥料配方解析: 探讨耐火土(Stoneware)、精炼瓷土(Porcelain)和白陶土(Earthenware)在不同烧成温度下的微观结构变化。 添加剂的精妙运用: 详细分析有机物(如纤维素、淀粉)和无机物(如长石、石英、氧化物)作为功能性添加剂对泥料性能的精确调控作用,以及如何在追求特定纹理时进行平衡。 环保与可持续性: 介绍现代陶艺中如何利用回收泥料、本地化取材以及低能耗材料的实践路径。 --- 第二部分:成型:从结构力学到空间表达 (约380字) 这一部分是本书的基石,侧重于讲解如何运用现代工程学和设计原理来指导手工塑形。它强调成型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与艺术表现力的统一。 A. 手捏与雕塑技术革新: 负空间与形体关系: 探讨如何在作品的“空”与“实”之间建立动态平衡,借鉴建筑学中的体块分割理论来构建复杂的内部空间。 张力塑形法: 一种结合了拉伸、挤压与支撑的综合技术,适用于创作大型、薄壁且具有内在张力的作品。详细解析了支撑物(如泡沫、骨架)在干燥与烧制过程中的移除策略。 模块化建构: 针对非对称或超尺度的作品,介绍如何将复杂形态分解为可独立烧制的单元,并在后期通过无缝接合技术重新组合的详细步骤和粘合剂选择。 B. 拉坯技艺的当代突破: 非传统器型构建: 跳出传统对称圆柱体的限制,重点讲解如何通过改变转盘速度、施力角度以及引入外部约束(如模板、模具)来创作出扭曲、倾斜或多边形的拉坯作品。 薄壁极限探索: 针对追求轻盈感和透明度的作品,分析泥层厚度与水分控制的精确关系,并介绍如何使用辅助工具(如刮刀、钢丝)进行超薄壁的精修。 器型与功能的解构: 探讨如何有意地“破坏”传统器皿的功能性边界,使作品在保持形态美感的同时,引发观者对“器皿”定义的重新思考。 --- 第三部分:釉色与表面处理的化学诗篇 (约450字) 本章将读者带入釉料科学的殿堂,着重于创造性地利用化学反应来获得独特而不可复制的视觉效果。作者倡导“功能性釉料”与“装饰性釉料”的结合。 A. 高级釉料调配与应用: 金属氧化物的深度解析: 不仅限于常见的铁、铜、钴,本书详细剖析了钒、锰、镍等稀有金属氧化物在不同气氛(氧化/还原)下对釉色产生的细微变化,并提供了精确的色彩图谱对照。 结晶釉的精准控制: 深入讲解锌基、硅酸盐基结晶釉的冷却曲线设置、成核剂的选择以及如何通过多次入窑(Re-firing)技术诱导出特定大小和形态的晶体结构。 失透与透明的边界: 探讨如何通过控制氧化铝、二氧化钛的比例来实现釉面从完美透明到完全不透明之间的无级过渡,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过渡区创造视觉层次。 B. 表面纹理与肌理的构建: 侵蚀与腐蚀技术: 介绍使用酸性或碱性材料(如醋、盐溶液)在未完全干燥泥坯或素烧胎体上进行选择性化学侵蚀,以产生模仿自然风化的粗粝或斑驳肌理。 砂浆与泥浆挂釉 (Slip Trailing/Engobe): 详细讲解不同稠度的泥浆如何应用于作品表面,形成浮雕般的图案,并讨论了泥浆中添加玻璃粉或火山灰以实现釉下发泡或颗粒感的技术。 高温金属化效果: 介绍使用贵金属(如铂、金)悬浮液进行“二次烧制”(Luster Firing)的精确温度窗口和气氛要求,以获得如镜面般的光泽和金属质感。 --- 第四部分:现代语境下的陶艺观念与展览 (约350字) 本书的最后部分超越了技术层面,转向了陶艺在当代艺术生态中的定位与发展。 “反功能”美学: 探讨后现代主义和概念艺术对陶艺的冲击。如何设计一件作品,使其意义远大于其实用价值,例如探讨时间、记忆或社会议题的载体。 装置艺术与系列创作: 指导艺术家如何将单个陶艺作品扩展为具有叙事性的空间装置。分析了如何通过重复、排列和环境互动来增强作品的整体冲击力。 烧制作为最终表现: 将窑炉视为合作者而非工具。深入讨论了现场还原烧制(Pit Firing, Raku)的不可预测性如何成为作品理念的一部分,以及如何记录和阐释这种偶然性。 数字化与辅助工具: 讨论3D扫描、CNC辅助造型以及程序化设计(如Grasshopper)在陶艺模型制作中的应用,以及这些技术如何与传统手工技艺形成对话,而非简单的替代关系。 --- 总结: 《凝土之舞》是一本为求知者准备的深度指南。它要求读者不仅要掌握双手,更要调动批判性思维,去挑战材料的固有属性,去探索陶艺在当代艺术领域中尚未被触及的疆域。阅读本书,将是一次从材料的微观世界到艺术的宏大叙事的完整旅程。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真的给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之前看到一些皮具作品,总觉得离自己很遥远,像是艺术品一样。但《手工皮艺基础》这本书,用最朴实、最直接的方式,把复杂的皮具制作过程变得触手可及。我最喜欢的是它对基础操作的强调,比如如何正确地握刀、如何控制力度打孔、如何让缝线平整美观。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却是决定作品成败的关键。《手工皮艺基础》给了我足够的信心去尝试,不再害怕犯错误。书里介绍的几个小物件,比如钥匙包、卡套,都是我日常生活中非常实用的东西。看着自己亲手一步步完成,那种成就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而且,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关于皮革保养的知识,这让我知道如何让我的作品能够陪伴我更久。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非常棒的入门书籍,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程,更是一份激发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的指南。

评分

终于等到这本书了!一直对皮具制作充满好奇,但又不知道从何下手,总觉得那些精美的皮具需要高超的手艺才能完成。收到《手工皮艺基础》这本书,简直是瞌睡了有人送枕头!翻开第一页,就被书里精美的图片和清晰的步骤吸引了。从最基础的皮料选择、工具介绍,到最核心的缝线、打孔、切割技巧,这本书都讲得非常细致。我尤其喜欢它对不同皮料的特性和适用范围的讲解,这让我不再盲目选择,而是能根据自己的项目需求做出明智的决定。书中的每一个步骤都配有大尺寸、高清的图片,而且角度都恰到好处,仿佛手把手教学一样。即使是之前从未接触过皮艺的新手,也能轻松理解。我迫不及待地想尝试书里介绍的第一个小钱包,感觉离拥有自己亲手制作的皮具已经不远了!这本书不仅是技术上的指导,更是一种对传统工艺的致敬,让我感受到了皮艺的魅力和乐趣。

评分

这本书的编排逻辑真的太棒了!它不是那种堆砌大量信息让你眼花缭乱的书,而是循序渐进,一步步引导读者进入皮具制作的世界。从最基础的工具和材料认知,到最关键的皮料处理和切割,再到最重要的缝合技巧,每一个环节都做了详尽的解析。我特别欣赏的是作者对于“为什么”的解释,比如为什么需要特定的皮料,为什么选择某种缝线,为什么这样切割可以减少浪费等等。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不仅学会了“怎么做”,更理解了“为什么这么做”,这对于掌握皮艺的精髓至关重要。书中的一些小技巧,比如如何让缝线更均匀,如何处理皮边,都非常实用,解决了我之前一直困扰的一些小问题。而且,书中提供的项目都非常有代表性,从简单的卡包到复杂的包袋,涵盖了初学者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我感觉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匠人,耐心地将自己的毕生所学传授给我,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

评分

作为一名有着几年皮艺经验的爱好者,我一直都在寻找一本能够深化我理解、拓展我技艺的书籍,而《手工皮艺基础》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白。《手工皮艺基础》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仅停留在基础的“教你怎么做”,更是深入探讨了“为何这样做”。书中对于不同类型皮革的物理特性、化学处理、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劣势进行了非常深入的分析,这对于理解如何选择最适合项目需求的皮革至关重要。我尤其赞赏作者在缝线部分的处理,不仅仅是介绍了常见的缝制方法,更是详细阐述了不同线材(如蜡线、麻线)的材质差异、拉力特性以及它们对手工皮具寿命和美观的影响。此外,书中对金属配件(如拉链、扣件)的选择和安装也提供了不少实用的建议,避免了一些常见的设计和制作陷阱。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对于想要将皮艺从爱好提升到更专业水平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财富,它让我对皮具的构造和耐久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

《手工皮艺基础》这本书,它的价值绝对超出了“基础”这个词所能概括的范畴。对于我而言,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作者对于“细节”的极致追求。从最开始的皮革纹理选择,到每一针每一线的走向,乃至每一颗铆钉的安装角度,都做了详尽的阐述和示范。书中的图示清晰且具有指导性,不仅仅是展示“结果”,更是揭示了“过程”中的每一个关键节点。我尤其注意到书中关于“皮边处理”的章节,这部分内容对于提升皮具的整体质感至关重要,而作者提供的多种处理方法,以及它们各自的适用场景,让我学到了很多以往只在专业书籍中才能窥见的知识。此外,对于工具的保养和使用技巧的讲解,也体现了作者的匠心独运,这不仅是为了让读者做出好作品,更是为了让读者能够更长久、更安全地享受皮艺的乐趣。这本书所传达的,不仅仅是制作技巧,更是一种对工艺的尊重和对完美的追求,这让我对未来的皮艺创作充满了期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