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娘手捧花制作技法

新娘手捧花制作技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手捧花
  • 婚礼花艺
  • 花艺设计
  • DIY手工
  • 花材搭配
  • 制作教程
  • 婚礼布置
  • 鲜花
  • 创意花艺
  • 花艺技巧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智博天恒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80046
商品编码:29515895143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7-01-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新娘手捧花制作技法
作者 [日]神保 丰
定价 45.00元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 9787122280046
出版日期 2017-01-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30款充满创意的新娘手捧花的制作技法,从基础的半球形、瀑布形、月牙形到进阶的各式悬挂式花束及结合文化符号的创意花束,全面包含常用手捧花形式;在花材的选择上,除了鲜切花,也使用了永生花,为读者提供了永生花应用的新思路。
全书配有详尽的步骤图片和深入的文字解说,对手捧花制作的常用技法和作者的独门秘笈进全面公开,让读者完全掌握30个经典的手捧花制作方法,并举一反三全面掌握手捧花制作方法。不论是入门级的读者还是有经验的花艺师都能从中有所收获。

   作者简介
神保 丰 Yutaka Jimbo
美国花艺设计师协会(AIFD)成员;
日本国家认定一级花艺设计师;
东京花艺装饰科职业机构指导员;
COSMOS花店董事长;
秋樱花花艺设计学校创建者。

   目录
序 言


章 基础花束


02 巧用叶材丰富作品表情 白色×绿色之瀑布形花束


04 调整单朵花的朝向打造整体方向感 彩掌月牙形花束


06 利用马蹄莲打造轮廓线 柔和色系拱形花束


08 洒金珊瑚的巧妙运用技法 宫灯百合半球形花束


12 用蕾丝打造可爱风格 玫瑰和蕾丝之甜蜜花束


14 让手捧花又有体量感又轻巧的技法 白色和绿色之魅力圆顶形花束


16 利用梦幻纸营造浪漫氛围 手工叶片点缀的浪漫花束


20 利用金边龙血树制作整体造型 柔和又时尚的香豌豆花束


22 缎带蝴蝶结制造优雅风格 紫色×黑色之雅致花束


24 利用永生花枝条制作花束架构 大红色玫瑰架构式手捧花束


26 仅用叶材打造自然感手捧花 翠绿色瀑布形花束


28 用铁丝制作永生花花茎的技法① 永生花卡特兰的铁丝花束


30 用铁丝制作永生花花茎的技法② 玫瑰和卡特兰之月牙形花束


34 永生花花茎的使用技法 永生花玫瑰之手捧花束


36 手工制作花托,控制花束大小 马蹄莲手提式花束


40 花束造型设计要点 ①


~使基础花束美丽呈现的要点~


第2章 手提下垂式花束


42 上大下小是手提下垂式花束的美丽诀窍 香豌豆纯白花束


46 利用泡沫使花束更轻巧 大花油加律和钢草之手提下垂式花束


50 人工树枝制作手提把手 自然感手提下垂式花束


54 用固定针固定花朵和饰品 蝴蝶兰和水晶之摇曳式花束


56 永生花花瓣作为花束主角 缎带和玫瑰花瓣之手提下垂式花束


58 利用羽毛增添花束的甜蜜感 甜蜜羽毛花束


62 碎落花瓣巧利用 玫瑰花瓣纺锤形花束


66 花束造型设计要点 ②


~使手提下垂式花束美丽呈现的要点~


第3章 传统古典风花束


68 利用绸缎打造花束的华丽感 绸缎蝴蝶结花束


70 模仿传统物件打造古典风 风铎之手提式花束


74 传统手作元素在手捧花中的运用 两个手鞠和千代纸之花束


78 一朵花打造的手捧花 古典风魔杖式花束


82 用千代纸和空心球制作架构 石斛手提下垂式花束


84 利用扇子打造浓郁和风 和扇手提式花束


86 利用水引绳做花束架构 水引绳环手提式花束


90 用千代纸做花束架构的表面装饰 千代纸棒花束


92 花束造型设计要点 ③
~使和风花束美丽呈现的要点~


93 常用技法① 掌握缎带蝴蝶结的制作方法


96 常用技法② 职业花艺师对看不见的部分进行处理的手法

   编辑推荐
半球形、球形、瀑布形、月牙形、各式悬挂式等常见经典样式,鲜花、永生花两种常用手捧花花材,30个经典案例,常用制作技法,作者独门秘笈让入门级读者轻松掌握30款新娘捧花的制作方法,也为有经验的花艺师提供新娘捧花设计的新思路。

   文摘








   序言

园艺大师的秘密:从种子到盛开的完整指南 本书深入探讨了现代园艺的各个方面,旨在为初学者和经验丰富的园丁提供一套全面且实用的知识体系。我们摒弃了仅关注单一植物或技术的狭隘视角,而是构建了一个涵盖土壤科学、植物生理学、病虫害管理、可持续实践以及景观设计等多个维度的综合性教程。 第一部分:打好基础——理解你的花园 本部分着重于园艺的基石——土壤和环境的科学。我们将详细剖析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教授如何通过“土壤听诊法”准确判断土壤类型(沙土、黏土、壤土),并提供针对不同土壤问题的改良方案,例如如何利用有机物(堆肥、腐叶土)和无机物(珍珠岩、蛭石)来优化土壤结构和保水性。专业的章节会介绍pH值测试的意义及其对营养吸收的影响,并提供精确的酸碱度调节配方。 植物生理学被分解为易于理解的章节。我们详细阐述了光合作用的内部机制,解释了不同光照强度(全日照、半阴、全阴)对观赏植物和蔬菜产量的具体影响。水分管理不再是凭感觉浇水,而是基于蒸腾作用的原理,教授如何使用水分传感器以及制定科学的灌溉计划,强调“深层浇灌,少频次”的有效性。 第二部分:从无到有的生命周期管理 本书的第二部分聚焦于植物的生命周期管理,从种子的萌发到成熟植株的维护。 种子与育苗技术: 涵盖了从采集、清洁、干燥到储存种子的完整流程。特别辟出章节对比了不同种子的发芽特性(需光照、需低温春化),并详细指导了室内育苗的温度控制、光照模拟(使用专业LED光谱灯的参数设定)和湿度管理,确保高发芽率。我们提供了一份详尽的蔬菜和花卉种子发芽时间表。 移栽与定植: 移栽是植物生长的关键转折点。本章详细解析了“移植休克”的原因,并提供了预先“驯化”(Harden Off)的逐步流程。针对容器种植和地栽,我们给出了不同的定植深度和间距标准,以及移栽后即时水分和遮阴策略。 营养管理与施肥艺术: 这不仅仅是关于NPK(氮磷钾)的比例,更是关于营养的平衡。章节深入探讨了宏量元素(如钙、镁)和微量元素(如铁、锰、钼)在植物代谢中的作用。我们对比了有机肥(鱼乳液、骨粉)与缓释复合肥的优缺点,并教授如何根据植物的生长阶段(营养生长期 vs. 开花期)精确计算和调整施肥量,避免肥害。 第三部分:打造健康生态系统——病虫害与杂草防治 一个健康的植物群落能够抵抗大部分的侵袭。本部分侧重于预防性措施,而非被动的化学干预。 昆虫识别与生态控制: 提供了详尽的本地常见害虫图鉴,包括蚜虫、红蜘蛛、蜗牛和白粉蝶的生命周期特征。重点介绍生物防治方法,如引入瓢虫、草蛉等益虫,以及利用印楝油、除虫菊酯等低毒性天然制剂进行局部控制。讲解了“伴生种植法”(Companion Planting),利用特定植物(如万寿菊、罗勒)的天然驱虫特性来保护敏感作物。 病害诊断与管理: 区分真菌病害(如白粉病、锈病)、细菌病害和病毒病害的症状。提供了针对不同病害的预防措施,例如改善通风、避免叶面浇水。对于已发生的病害,指导园丁如何使用自制或市售的硫磺、铜基杀菌剂进行靶向治疗。 杂草的生态管理: 探讨了覆盖物(Mulch)的种类(木屑、稻草、碎石)及其在抑制杂草、保持土壤温度和水分方面的双重作用。教授如何通过轮作和覆盖作物来长期减少杂草压力。 第四部分:专业技能进阶——修剪、繁殖与结构优化 本部分面向希望提升花园美观度和产量的进阶园丁。 修剪的艺术与科学: 详细阐述了不同目的的修剪技术:定形修剪(用于灌木和造型树)、疏枝修剪(用于增加通风和光照)以及花后修剪(促进二次开花)。我们提供了樱桃、玫瑰、果树等常见植物的季节性修剪时间表和具体操作指南,例如如何定位剪口以引导新芽方向。 无性繁殖的秘密: 深度讲解了扦插(枝插、叶插、根插)的成功要素,包括选择合适的生根激素、基质的配置和湿度罩的使用。同时,也包含了嫁接技术的基础理论,如形成层对齐和愈伤组织生长,适用于果树和观赏木本植物的品种改良。 容器园艺与垂直绿化: 针对城市环境,本书提供了如何选择合适容器(透气性、尺寸)、配制轻量化盆栽土的配方。垂直花园的构建涉及滴灌系统的安装、墙面支撑材料的选择,以及适合攀爬和垂挂植物的特定护理要点。 第五部分:可持续花园与景观设计基础 最后一部分将园艺知识提升到景观和环境责任的高度。 水资源优化与雨水收集: 探讨了创建抗旱花园(Xeriscaping)的原则,选择本地耐旱植物的重要性。指导读者如何安装简单的雨水收集桶和渗水灌溉系统,以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 提升生物多样性: 介绍如何通过种植特定花卉和草本植物来吸引传粉昆虫(蜜蜂、蝴蝶)和有益的捕食性昆虫,从而构建一个自我平衡的微生态系统。 基础景观布局: 介绍“高低错落”的种植原则,色彩的搭配理论(冷色调与暖色调的使用),以及如何利用常绿植物和灌木作为“骨架”来确保冬季花园的观赏价值。这部分内容着重于实用而非纯粹的艺术表达,帮助读者规划功能性和美观性兼具的户外空间。 本书旨在提供一个详尽的、可操作的园艺蓝图,让读者能够系统性地掌握从播种到收获、从土壤分析到景观维护的全套专业技能。

用户评价

评分

天啊,我最近真的被《新娘手捧花制作技法》这本书给惊艳到了!我本来只是抱着随便看看的心态,毕竟我对花艺接触不多,想着大概就是一些基础教程。结果完全出乎意料!它不仅仅是教你怎么把花插到一起,而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色彩搭配的奥秘,让我这个色彩白痴也能秒懂。比如,它没有直接给你一堆配色方案,而是通过分析不同颜色的心理感受,以及它们在不同光线下的表现,来引导你形成自己的配色直觉。我之前总觉得白色花束很单调,看了这本书才明白,原来可以通过加入不同层次的绿叶,或者一点点细小的点缀色,就能让白色花束焕发出生机和层次感。更让我惊喜的是,它还详细介绍了不同花材的特性,比如有些花容易蔫,有些花需要特定的处理方法才能保持挺拔,这些细节的处理,真的是普通教程里很难看到的。我试着按照书里介绍的一个“自然风”的迷你捧花教程,结果效果出奇地好,朋友们都以为我是请了专业花艺师做的!这本书真的打破了我对花艺书的刻板印象,让我觉得做花束是一件既有艺术性又充满乐趣的事情。

评分

说实话,我一开始买《新娘手捧花制作技法》的时候,纯粹是出于好奇。我对花艺一直没什么天赋,觉得那些精美的花束都是专业人士才能做出来的,自己肯定学不会。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真的很特别,一点也不枯燥,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和你分享她的秘密一样。它没有上来就给你一堆复杂的步骤,而是先从“为什么”开始讲起,比如为什么不同的场合需要不同风格的手捧花,为什么花材的选择会对整体效果产生如此大的影响。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线条感”的讲解,它用了很多生动的比喻,把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非常形象。我以前只觉得花束“好看”或者“不好看”,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线条的流畅、骨架的支撑,以及整体的“动势”,都对一个手捧花的艺术性至关重要。我尝试着模仿书中一个“欧式复古风”的案例,虽然花材我找的不是完全一样的,但按照它讲解的结构和线条处理方法,最终做出来的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比我自己随意搭配好看太多了!这本书真的让我看到了花艺的无限可能,也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去尝试。

评分

《新娘手捧花制作技法》这本书,我真的爱了!我一直觉得做花束是一件很“手艺活”的事情,需要天赋和多年的经验,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想法。它不像很多教程那样,只是给你一堆现成的例子,而是从“设计理念”入手。我之前最头疼的就是不知道怎么选择花材,有时候看到很多漂亮的花,就一股脑地买回来,结果搭配在一起总是怪怪的。这本书里有一章专门讲“风格化”,它把不同的手捧花风格,比如“田园风”、“奢华风”、“现代风”等等,都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解读,并给出了相应的花材选择建议和搭配技巧。我试着模仿书中一个“森系自然风”的案例,用了大量的绿叶和一些小野花,做出来的效果非常清新自然,完全符合我想要的风格。而且,它对细节的处理也很到位,比如如何让花朵的朝向更自然,如何利用叶片来填充空隙,这些小小的改变,却能让整个花束的质感提升好几个档次。这本书让我觉得,原来花艺设计是一件充满创意和个性的事情,而不仅仅是机械地复制。

评分

这本《新娘手捧花制作技法》真的让我大开眼界!我之前以为制作手捧花无非就是把花材绑在一起,谁知道里面门道这么多!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组合花朵,更是从“结构”这个角度来讲解。我之前从来没想过一个手捧花还需要“骨架”和“层次”,这本书里有非常详细的图解,一步一步地教你如何搭建出稳固又自然的结构,如何通过花材的高低错落来营造立体感。我尤其被“递进式”和“放射式”两种结构讲解所吸引,它分别对应了不同风格的捧花,而且讲解非常清晰,即使是没有基础的人也能看得懂。我试着用书中介绍的“半球形”结构来做一个小巧的胸花,效果非常惊喜,花朵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看起来既饱满又不会显得杂乱。这本书还提到了不同季节适合的花材,以及如何处理一些比较娇贵的花材,这些实用的小技巧,真的让我在实践中受益匪浅。它不只是教你“怎么做”,更让你明白“为什么这么做”,这种深入的讲解,让我对花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我必须说,《新娘手捧花制作技法》这本书真的太有用了!我以前总觉得花艺是很讲究“感觉”的东西,很难用语言描述清楚,但这本书却用非常系统的方式,将制作手捧花的技巧和原理进行了梳理。我最欣赏的是它对“比例和均衡”的讲解。它没有用复杂的数学公式,而是通过直观的图示和生动的比喻,来告诉你如何把握花材的大小、数量和分布,才能让整个花束看起来和谐统一。我之前做花束,总是觉得哪里不对劲,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是比例失调,或者重心不稳。它还特别讲到了“绿叶的运用”,我以前总觉得绿叶只是配角,但这本书让我明白,绿叶在手捧花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衬托花朵,还能增加质感和层次感。我试着按照书中一个“复古圆形”的案例来制作,特别注意了绿叶的搭配和比例,结果效果非常惊艳,比我以前做的同类花束要精致太多了!这本书让我觉得,花艺制作是可以学习和掌握的,而且掌握了这些基本原理,即使是新手也能做出令人赞叹的作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