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中国城市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蓝皮书(2015-2016) |
| 作者 | 钟杨 王奎明 |
| 定价 | 48.00元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ISBN | 9787208143548 |
| 出版日期 | 2017-03-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蓝皮书分为五章。章为总论,介绍“中国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的背景,研究设计,基本公共服务总体状况,服务总体状况和调查指标前十名城市的排名。第2章介绍公共服务满意度城市的总体情况。在第3章中我们呈现了35个大城市在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的排名,并将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同主要人口特征做了交叉分析,人口特征变量包括性别、年龄、户籍、学历、党籍、职业和收入。第4章对服务做了细致的分析。第5章中针对调查发现,提出了政策建议。 |
| 作者简介 | |
| 钟杨,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民意与舆情调查中心主任、美国田纳西大学政治学终身教授。曾任田纳西大学国际教育处处长、田纳西大学中国中心主任。在2006年3月被全国政协选为全球27个海外特邀代表之一,参加全国政协第十届四次会议。 |
| 目录 | |
| 章 总论 节 简介 1 第二节 基本公共服务总体状况 3 第三节 服务整体状况 8 第四节 中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前十名城市排名 11 第五节 蓝皮书的各章内容 20 第二章 公共服务满意度城市概况 22 节 基于公共服务整体满意度得分的城市分层 第二节 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分领域比较 一、A类城市 二、B类城市 三、C类城市 四、小结 第三节 服务满意度分领域比较 一、 A类城市 二、B类城市 三、C类城市 四、 小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分领域满意度评价 节 城市中小学教育服务公众满意度评价 80 一、 城市中小学教育服务公众满意度排名 81 二、 城市中小学教育服务公众综合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82 三、 小结 88 第二节 城市公立医院服务公众满意度评价 89 一、 城市医疗卫生服务公众满意度排名 89 二、 城市医疗服务公众综合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91 三、 小结 95 第三节 城市住房保障的公众满意度评价 96 一、 城市住房保障公众满意度排名 96 二、 城市住房保障服务公众综合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98 三、 小结 102 第四节 社会保障公众满意度评价 103 一、社会保障的公众满意度排名 103 二、社会保障的公众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104 三、小结 109 第五节 城市社会治安服务满意度评价 110 一、社会治安的公众满意度排名 110 二、社会治安的公众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111 三、小结 116 第六节 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公众满意度评价 116 一、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公众满意度排名 117 二、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公众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118 三、小结 123 第七节 城市文化、体育休闲服务公众满意度评价 123 一、城市文化、体育休闲服务公众满意度排名 124 二、城市文化、体育休闲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126 三、小结 132 第八节 城市环境保护公众满意度评价 133 一、城市环境保护公众满意度排名 133 二、城市环境保护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135 三、小结 139 第九节 城市公共交通公众满意度评价 140 一、城市公共交通公众满意度排名 141 二、城市公共交通公众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142 三、小结 147 本章小结 148 第四章 公共服务分领域满意度评价 151 节 政策制定民众参与情况的公众满意度评价 一、政策制定民众参与情况的公众满意度排名 二、政策制定民众参与情况的公众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三、小结 第二节 政策对民意的反映情况的公众满意度评价 一、政策对于民意的反映情况的公众满意度排名 二、政策对于民意的反映情况公众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三、小结 第三节 公职人员办事效率的公众满意度评价 一、 公职人员办事效率的公众满意度评价 二、 公职人员办事效率的公众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三、 小结 第四节 公职人员服务态度的公众满意度评价 一、 公职人员的服务态度的公众满意度排名 二、 公职人员服务态度的公众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三、 小结 第五节 民众获得信息便利程度的公众满意度评价 一、民众获得信息便利程度的公众满意度排名 二、 民众获得信息便利程度的公众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三、 小结 第六节 主动公开开支情况的公众满意度评价 一、 主动公开开支情况的公众满意度排名 二、 主动公开开支情况的公众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三、 小结 本章总结 第五章 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的政策建议 202 节 当前各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的现状回顾 一、 A类城市的公共服务满意度概况 二、 B类城市的公共服务满意度概况 三、 C类城市的公共服务满意度概况 第二节 现阶段城市公共服务质量的问题分析 一、 当前城市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分析 二、 A、B、C类城市在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方面的具体问题分析 第三节 提升公共服务满意度的政策建议 一、 城市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的普遍性问题治理思路 二、 A、B、C类城市提升公共服务满意度的政策建议 三、 基于城市基本特征维度的公共服务满意度提升的政策建议 |
| 编辑推荐 | |
| 本书是建立在一套科学调研和评价体系上的对主要大中城市的公共服务满意度进行调查研究,资料数据翔实,结论清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 文摘 | |
| 序言 | |
《中国城市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蓝皮书(2015-2016)》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报告,不如说是一次深入的社会观察。它以一种非常系统化的方式,为我打开了理解中国城市公共服务现状的一扇窗。书中对于不同类型城市的分类和对比,让我得以窥见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在服务提供上的差异性,以及各自面临的独特挑战。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数字鸿沟”在公共服务中的体现,这让我思考,在数字化浪潮席卷的今天,如何确保那些不熟悉技术的群体也能享受到平等的服务。这本书没有回避现实中的不足,反而将其清晰地呈现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勇气和进步。它提供的分析框架,让我能够更理性地看待那些看似分散的社会现象,并将其置于一个更大的政策和服务体系中去理解。我感觉作者们不仅仅是在做学术研究,更是在为城市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一份宝贵且具有操作性的参考,同时也为我们这些普通市民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视野去审视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
评分这本书,确切地说,是《中国城市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蓝皮书(2015-2016)》,给我带来了相当大的冲击。我一直以为自己对城市的公共服务有着比较深入的了解,但这本书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所展现的,是一个我从未完整触摸过的、由无数个体感受汇聚而成的真实城市肌理。书中对满意度背后驱动因素的深入挖掘,比如市民对信息公开的透明度、服务流程的便捷性,甚至是工作人员的态度,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我尤其关注了书中关于“最后一公里”服务提升的章节,这正是我生活中常常感到不便的地方,而这本书给出了清晰的数据支持和改进方向。它不是简单地指出问题,而是尝试去理解问题的根源,并提供基于实证的研究成果。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将书中的论述与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对照,发现许多地方都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公共服务的进步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政府、机构以及我们每一个市民的共同努力和持续关注。它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城市的现状,也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评分说实话,起初我拿到这本《中国城市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蓝皮书(2015-2016)》时,并没有抱太高的期待,总觉得这种“蓝皮书”类的东西可能会枯燥乏味,充斥着晦涩的统计学名词和图表。然而,当我真正开始阅读,我才发现自己的判断失误得有多离谱。作者们显然花了很多心思,不仅仅是罗列数据,而是试图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城市生活画卷。他们运用了相当巧妙的叙事方式,将复杂的调查结果融入到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分析之中。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城市活力指数”的部分,它不仅仅是考察经济发展,更关注市民的参与度和幸福感,这与我一直以来对理想城市的构想不谋而合。书中对服务质量下降的原因进行的剖析,也相当到位,让我看到了政府在决策和执行层面可能存在的挑战。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获得了一份“城市体检报告”,对我们所处的城市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更清楚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哪些地方已经做得不错。这种基于证据的洞察,远比道听途说或者主观臆断来得更加可靠和令人信服。
评分翻开这本《中国城市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蓝皮书(2015-2016)》,我仿佛走进了一个巨大的数据仓库,里面储存着无数关于我们生活点滴的真实反馈。作为一个普通市民,我一直对城市的运行和公共服务的效率有着自己的看法,而这本书正好提供了一个宏观且深入的视角,让我能够理解这些感受是如何被量化和分析的。它不仅仅是一堆冰冷的数据,更是千万个声音汇聚的结晶,反映了我们在交通、医疗、教育、环境等各个方面的期待与真实体验。书中对不同城市的服务水平进行了细致的对比,这让我对家乡的表现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为我与其他城市进行比较提供了一个客观的基准。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许多我平时可能忽略的服务盲点和潜在问题,让我开始思考,作为公民,我们应该如何更有效地参与到公共服务的改善中来。这本书的内容详实,案例丰富,使得那些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具体,读起来既有启发性,又不失趣味性。它让我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转变为一个更积极的参与者,开始关注那些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关键要素,并思考如何共同塑造一个更美好的城市未来。
评分不得不说,《中国城市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蓝皮书(2015-2016)》是一次令人振奋的阅读体验。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常常被各种碎片化的信息包围,而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高度结构化、信息密集型的分析平台。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满意度是多少,更重要的是,它在尝试解释“为什么”和“如何”。我对书中关于“公众参与度”和“服务反馈机制”的讨论尤为感兴趣,这直接关系到市民能否真正地在城市治理中发挥作用。它提供的数据不仅具有学术价值,更蕴含着巨大的实践意义,能够帮助相关部门了解民情、改进工作。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公共服务并非是单向度的供给,而是一个动态的、互动的过程,市民的满意度是衡量其成败的关键指标。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城市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未来公共服务的方向充满了期待。它是一份扎实的研究成果,也是一份关于如何建设更美好城市的行动指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