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就会:杂树画法 刘松岩 9787539474502

一学就会:杂树画法 刘松岩 9787539474502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松岩 著
图书标签:
  • 绘画
  • 绘画技法
  • 杂树
  • 水墨画
  • 写意画
  • 刘松岩
  • 艺术
  • 美术
  • 教学
  • 入门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智博天恒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湖北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39474502
商品编码:29516863278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5-07-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一学就会:杂树画法
作者 刘松岩
定价 25.0元
出版社 湖北美术出版社
ISBN 9787539474502
出版日期 2015-07-01
字数
页码
版次 2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本书为杂树类画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阐述,部分,讲解工具材料介绍。第二部分,讲解枯树画法,老树枝干出枝及生长结构关系。第三部分,讲解寒林画法,树组合关系。第四部分,讲解各种点法,包括梅花鼠足点、介字点、阔叶点、钉头点、散点等具体技法。第五部分,讲解点法组合画法。第六部分,柏树写生画法。此书内容丰富,设计精美、物美价廉,是临摹学习、实用的图书。



   作者简介
刘松岩(1927一),原名寿安,字松岩。当代*名山水画家、书法家、美术教育家,北京文史研究馆馆员。
  刘松岩先生20世纪40年代中期就读于北平艺专(现中央美院前身),为国画大师溥松窗、吴镜汀、黄宾虹、田世光、白雪石等先生的入室弟子;50年代初期毕业于北京大学政治系,受教于我国国际法学奠基人、世界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名法学家王铁崖先生,*名法学家、红学家吴恩裕先生,以及历史学家、书画收藏家邓拓先生。他不但受过良好的美术专业教育,而且接受了北大良好的人文传统教育,是名副其实的文人画家。
  刘松岩先生专攻山水,作者用了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的幻想写出了荒诞而离奇的情节,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英国议会中毫无意义的党派斗争,统治集团的昏庸腐朽和唯利是图,对殖民战争的残酷暴戾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同时它在程度上歌颂了殖民地人民反抗统治者的英勇斗争。底深厚。他深谙传统,又不拘泥古法,用传统笔墨写今人情怀,形成自己独特风格。*名国学家启功先生曾称道他的山水画“笔墨如繁弦密节,丝丝入扣”,“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其作品多次在外展览,为多家博物馆、文史馆以及钓鱼台馆等单位收藏。出版*作、教材、画册多部。
  刘松岩先生多年从事中国传统山水画教学,在中央电视台的教学节目和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等诸多美术教学机构授课,受到热烈欢迎。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他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特别适合初学者循序渐进、逐级深入地学习。

 


   目录

   编辑推荐

此丛书为国画基础技法书,带有详细步骤的范画,并配有文字讲解。配有相对应经典的图片,图书*后配有诗词提拔和各种形式的范例,适合广大书画爱好者的学习、实用的图书。



   文摘

   序言

《一学就会:杂树画法》是一本由刘松岩先生倾囊相授的绘画技法书籍, isbn号为9787539474502。本书专注于中国画中的“杂树”这一重要题材,旨在为广大绘画爱好者,特别是初学者,提供一条清晰、易懂的学习路径,使其能够快速掌握杂树的绘画要领,并最终能够独立创作出富有生机与神韵的树木作品。 杂树在中国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不仅是山水画、花鸟画等传统画种中不可或缺的构成元素,更是画家表达自然意境、抒发个人情感的重要媒介。杂树的画法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丰富的笔墨技巧与造型规律。一棵树木,其根、干、枝、叶,每部分都需细致入微地观察与表现;而不同种类的树木,如松、柏、柳、梅、竹,乃至各类山野杂树,则各有其独特的形态、姿态与生长习性,需要画家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扎实的造型能力。 刘松岩先生凭借其深厚的国画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将杂树的绘画技巧归纳提炼,化繁为简,以一种“一学就会”的教学理念贯穿全书。本书并非简单地罗列技法,而是将每一笔、每一墨的运用都置于具体的造型语境之中,让读者在理解“为什么”的同时,也能掌握“怎么做”。 本书的编写,从最基础的笔墨运用开始,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认识和掌握各种树木的画法。首先,会详细讲解中国画中最基本的笔墨工具——毛笔的使用方法。毛笔的执笔、运笔、笔尖的提按、顿挫,以及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都是绘画的基础。刘松岩先生会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清晰地展示如何运用不同的笔法来表现树木的各种质感,例如用飞白表现苍劲的枝干,用浓墨表现茂密的叶丛,用淡墨勾勒朦胧的远景等。 接着,本书将深入浅出地剖析不同种类杂树的造型特点。例如,松树的虬曲盘旋,柏树的挺拔向上,柳树的婀娜多姿,梅树的疏影横斜,竹子的潇洒挺立,这些都将通过刘松岩先生精炼的笔触一一呈现。他会从整体造型入手,讲解如何抓住树木的关键特征,例如松树的“骨骼”,柏树的“筋骨”,柳树的“柔骨”等等。同时,也会细致讲解每个部分的画法,如树根的扎实,树干的粗细变化与皴擦,枝条的穿插与转折,以及叶片的聚散与层次。 本书的特色之一在于其对“意”的强调。中国画讲究“写意”,不仅仅是形似,更要追求神似。杂树的绘画,也需要画家注入情感与意境。刘松岩先生会引导读者如何通过笔墨的韵味,来表现树木的生命力、季节的变化,以及它们所处的环境。例如,如何画出秋风中的落叶,如何画出春雨中的嫩芽,如何画出山林中的古木参天,如何画出庭院中的孤影独酌。这些都需要画家在技法之外,融入对自然万物的体悟与情感的表达。 在具体技法层面,本书会涵盖多种表现手法。例如,对于树干的勾勒与皴擦,会介绍不同的皴法,如披麻皴、斧劈皴、解索皴等在树干表现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根据树木的种类和生长状态选择合适的皴法。对于树叶的表现,会详细讲解点叶法、攒叶法、聚散叶法等,并指导读者如何根据季节、光照、风力等因素,表现出叶片的动态与层次感。此外,书中还会涉及勾勒、渲染、破墨等多种墨法和彩法的运用,使画面更具色彩感和立体感。 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人性化。每一章节都会先介绍一种树木或一种技法,然后通过大量的范例图进行展示。这些范例图,既有刘松岩先生的创作精品,也有针对性的练习图,让读者可以直观地学习和模仿。图下会配有详细的文字说明,点明画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具体的下笔步骤和用墨用色技巧。 对于初学者来说,本书的“一学就会”并非意味着简单粗暴,而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让学习过程变得轻松高效。刘松岩先生深知初学者容易遇到的困难,因此在书中会特别强调基础的重要性,如从简单的“一笔树”开始,逐步过渡到复杂的树木组合。同时,也会讲解如何观察和写生,如何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如何将写生对象转化为具有艺术表现力的绘画作品。 本书不仅教授绘画技巧,更传递了中国画的传统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杂树作为中国画的常见题材,往往承载着文人的情怀与志趣。通过学习杂树的画法,读者不仅能提升绘画技能,更能体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总而言之,《一学就会:杂树画法》是一本集理论、技法、范例于一体的绘画教学宝典。它以刘松岩先生精湛的技艺和深入浅出的讲解,为每一位热爱中国画的学子铺就了一条通往杂树绘画艺术的康庄大道。无论你是零基础的初学者,还是希望进一步提升绘画技艺的进阶者,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收获,并在享受绘画乐趣的同时,创作出令人赞叹的艺术作品。本书的出版,必将为中国画的普及与传承贡献一份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我迷上了收集各种绘画教程,尤其钟情于那些能够帮助我提升画面表现力的书籍。我注意到,在中国画中,杂树的地位常常被忽视,但它们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画面的整体意境和视觉冲击力。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专门讲解如何绘制各种杂树的实用性教材,而这本书的出现正是我所期待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技法的堆砌,更重要的是能够传达一种绘画的理念,例如如何用笔墨来表现自然界中树木的生命力,如何通过杂树来营造画面的氛围。我尤其好奇书中会不会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处理树木与山石、水流等元素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在画面中恰当运用留白来突出树木的特点。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有比较清晰的结构,从易到难,循序渐进,让我能够逐步掌握各种杂树的画法。我期待书中能够有大量的插图和范例,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模仿,最终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技法,为我的画作增添更多精彩的“细节”。

评分

这本书终于到手了,翻开第一页就感觉眼前一亮。封面的设计简洁大方,虽然是关于画画的书,但并没有堆砌复杂的图案,而是用一种留白的美感来吸引人。我一直对中国画中的杂树很感兴趣,总觉得它们在画面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既能丰富层次,又能烘托意境。然而,自己尝试起来却总不得其法,画出来的树木要么显得呆板,要么与整体风格格格不入。刘松岩老师的名字我之前也有所耳闻,在一些画廊和艺术展览上,他的作品总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那些充满生命力的树木,仿佛能感受到它们在风中摇曳的姿态。这本书的出版,对我来说无疑是一次绝佳的学习机会。我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看看这位大师是如何将看似平凡的杂树,描绘得如此生动传神。从封面传递出的信息来看,这本书的定位应该是比较实用型的,希望能从中找到具体易懂的绘画技巧和方法,而不是泛泛而谈的理论。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讲解不同树种的特点,以及如何在不同的季节和光线下表现它们。

评分

作为一名业余的书法爱好者,最近我对绘画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中国传统水墨画。我发现,书法的用笔和水墨画的用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讲究线条的力度、墨色的变化以及笔触的韵味。我一直想学习如何画好那些能够衬托主体、丰富画面肌理的“杂树”。我通常会在自己的山水画中加入一些树木,但总觉得画得不够“活”,没有那种自然的野趣。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解决这个问题,书中会不会讲解不同笔墨技法如何表现不同材质的树皮?例如,如何用枯笔表现老树的沧桑,用湿笔表现嫩枝的生机?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构图的思路,比如如何安排树木的位置,使其既不显得拥挤,又能起到引导视线的作用。此外,我对如何用墨来表现树木的体积感和质感也十分感兴趣。我期待书中能够有关于不同墨色的运用方法,例如如何通过层层积墨来表现树干的厚重,如何用淡墨来画出树叶的轻盈。

评分

我一直以来都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精神情有独钟,尤其喜欢那些看似随意却意蕴深厚的山水画作。在这些画作中,我常常被那些形态各异、生命力顽强的杂树所吸引。它们或盘根错节,或挺拔苍劲,或婀娜多姿,为画面增添了无穷的生趣。然而,自己动手尝试时,却发现要画出那种“形神兼备”的杂树并非易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从最基础的笔墨运用入手,比如讲解如何通过不同方向的笔触来表现树枝的生长规律,如何通过墨色的浓淡变化来区分不同部位的光影。我也很期待书中能够有关于如何观察和理解杂树的讲解,比如如何抓住树木的骨骼和肌理,如何在速写中捕捉其神态。我希望能从书中学习到如何将写实的观察与写意的表达相结合,画出既有真实感又不失艺术感染力的杂树。我非常好奇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关于不同树种的绘画要点,以及在不同季节下,杂树的形态和色彩有何变化,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绘画道路上的一个良好指引。

评分

收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在为自己的水墨画创作瓶颈而烦恼。一直以来,我都尝试着在画面中加入一些花鸟元素,但总觉得画面不够饱满,缺少了一种自然的生气。尤其是在表现那些非主体性的植物时,我总是感到力不从心。书的标题“一学就会”虽然听起来有些夸张,但确实戳中了我的痛点——我需要的是能够快速上手、融会贯通的技法。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清晰的步骤指导,例如从最基础的线条勾勒,到墨色的浓淡晕染,再到枝干的穿插和叶片的组合,都能够有详细的讲解。我设想书中会有大量的实例,通过对不同杂树的写生和范画的分析,来引导读者理解其形态结构和神韵。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教授如何将杂树自然地融入画面,而不是孤立地存在,如何通过杂树来增强画面的空间感和层次感,甚至如何通过杂树来传递某种情感或寓意。我对作者在处理墨色变化和笔触运用上的独到之处充满了好奇,期待能从中学习到一些“画龙点睛”的技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