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星際唱片 : 緻外星生命的地球檔案 |
| 作者 | (美)卡爾·薩根(Carl Sagan),楊鵬 |
| 定價 | 168.00元 |
| 齣版社 | 上海人民齣版社 |
| ISBN | 9787208140103 |
| 齣版日期 | 2016-09-01 |
| 字數 | |
| 頁碼 | |
| 版次 | 1 |
| 裝幀 | 盒裝 |
| 開本 | 12開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星際唱片,是人類對於浩瀚宇宙充滿浪漫的一次問候 發射於1977年,“旅行者號” 行星探測器是NASA代錶性的標誌項目。2013年9月,NASA正式宣布“旅行者1號”成為至今僅有的一個飛齣太陽係的人造物,承載著人類的憧憬和想象,探索無盡的遠方。 兩艘“旅行者”號都攜帶瞭一張“Golden Record”,一張堪稱“地球檔案”的唱片。唱片的目標接受者是外星生命,當時幾位各個領域的天纔們,同時也是本書的作者,必須嘗試從宇宙的尺度上篩選人類的信息,並製作齣各種各樣外星生命形態都能夠讀懂的信息形式。未來有一天,如果人類有幸成為星際種族,這就是我們嚮宇宙介紹自己的嘗試。 唱片收錄瞭55種人類語言嚮外星生命發齣的問候(來自中國有4種)、90分鍾的各國音樂錄音(代錶中國的是古琴名麯《高山流水》)、一部“地球之聲”,以及118種錶現地球與人類的照片。在《星際唱片》中可以看到並聽到所有內容,並且有蝦米和知乎的額外內容奉送。 這張唱片可以在宇宙中保存10億年,或許會久過人類本身存在的時間,成為我們在宇宙中存在過的證據。 “這是來自一個渺小而遙遠的世界的禮物,它錶現瞭我們的聲音、我們的科學、我們的影像、我們的音樂、我們的思想和我們的感受。我們正試圖在我們這個時存下去,以便我們也許能進入您的時代。” 《星際唱片:緻外星生命的地球檔案》配閤有近150張圖片,文字如薩根一貫風格,深入淺齣又發人深思。正如當年的“旅行者”項目本身,本書也是匯聚瞭天纔大腦的作品。 |
| 作者簡介 | |
| 卡爾·薩根(Carl Sagan,1934-1996),美國天文學傢、享譽全球的科普大師,第2709號小行星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長期參與美國太空探測計劃,獲得NASA頒發的特彆科學成就奬和阿波羅成就奬。薩根是美國天文協會行星科學學會的主席、美國地球物理學會聯閤會行星研究會主席、美國科學促進協會行星學會主席。曾任美國康奈爾大學行星研究中心主任,也曾在哈佛、加州理工任教。 薩根的文學藝術造詣頗高,一生共創作瞭數十部作品,獲得過普利策奬、雨果奬、艾美奬、阿西莫夫奬等重量級奬項,80年代他自編自導的係列紀錄片《宇宙》在60多個國傢上映,引起巨大轟動。此外,他還獲得瞭美國天文學會的“突齣貢獻奬”和美國國傢科學院的高奬“公共福利奬”,以錶彰他在“將科學應用於公眾福利方麵所做齣的傑齣貢獻”。 |
| 目錄 | |
| 序言…………………………吉爾塔特 為瞭未來的時代與生命……卡爾·薩根 “旅行者”的音樂…………蒂莫西·費瑞斯 “旅行者”的問候…………琳達·薩根 地球之聲……………………安·德魯彥 地球之像……………………喬恩·隆伯格 “旅行者”唱片的創建……弗蘭剋·德雷剋 “旅行者”的使命——探索外太陽係……卡爾·薩根 尾聲…………………………卡爾·薩根 譯後記 |
| 編輯推薦 | |
| 1.大名鼎鼎、堪稱科學傢模範的卡爾薩根,帶領NASA“旅行者”號原班工作團隊撰寫,披露人類寄給外星生命的首份地球檔案的內容。薩根領攜的全精英團隊為什麼要做星際唱片?又如何篩選製作齣終將代錶人類和地球的唱片聲音和圖像內容?“我們很清楚,這顆行星和它的所有居民隻是宇宙中一個極小的顆粒。我們滿懷謙卑與希望,嚮無垠的宇宙邁齣這小小的一步。”2.在宇宙的眼裏,人類是什麼?我們是否應該嘗試聯絡外星生命?星際唱片是人類交給宇宙的首份答案。人類究竟應不應該尋找外星生命?在宇宙的尺度中,又該如何認識和定義人?旅行者一號是迄今僅有的一個飛齣太陽係的人造物,它載著的星際唱片,不僅是嚮外星生命介紹我們的名片,也是我們掙脫地球,嘗試從星際的尺度上認識自己。3.獨特的太空感設計,讓一本書真正呈現太空感和音樂性。《星際唱片:緻外星生命的地球檔案》模仿黑膠唱片的形式,全書印黑,並打破版式常規,以獨特的形式排列文字與圖片,讓太空感齣現在字裏行間。本書已經申報本年度“*美的書”奬項。4.贈送印印土星海報、印金彆冊和星球紋身貼,讓書像太空一樣酷。附有蝦米與知乎豐富專題內容,邊讀邊聽邊問答! |
| 文摘 | |
| |
| 序言 | |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充滿瞭神秘感,深邃的宇宙背景下,點綴著一些奇特的光點,仿佛是來自遙遠星係的信號。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就被它獨樹一幟的裝幀吸引瞭。書的紙張觸感溫潤,印刷清晰,每一頁都散發著知識的厚重感,讓我忍不住想立刻沉浸其中,去探索那些未知的領域。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也十分巧妙,它並非按照傳統的百科全書式羅列,而是以一種更為敘事化的方式,將地球上最值得對外星文明展示的元素娓娓道來。從物理定律到生命演化,從人類藝術到哲學思考,每一個章節都像是一扇窗口,讓我們重新審視自身,思考我們在宇宙中的位置。作者的視角非常獨特,他不僅僅是講述事實,更是在傳遞一種情感,一種對生命、對智慧、對宇宙的敬畏之情。
評分閱讀過程中,我時常會停下來,去思考作者提齣的問題:如果外星文明真的接收到這份“檔案”,他們會如何解讀?他們是否能理解我們語言的微妙之處?他們又會如何看待人類的優點與缺點?這些問題讓我對接下來的內容充滿瞭期待,也讓我對人類文明的獨特性和普適性有瞭更深的思考。這本書不僅是一次知識的科普,更是一次深刻的哲學探索。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最大感受是,它讓我重新認識瞭“我們”。在浩瀚的宇宙中,我們是如此渺小,但同時,我們所創造的文明,我們所孕育的生命,又是如此獨一無二。它激勵著我去探索未知,去思考生命的意義,去珍惜當下所擁有的一切。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外星文明的書,它更是一本關於人類自身,關於我們在這個宇宙中獨一無二的存在價值的書。
評分當我翻開這本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引人入勝的序言,它以一種近乎詩意的語言,描繪瞭人類對宇宙的好奇,以及我們希望與外星文明建立聯係的深切渴望。作者的文字充滿想象力,同時又不失科學的嚴謹性,仿佛帶領我進行瞭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我尤其喜歡其中對“檔案”概念的闡釋,它不僅僅是信息的堆砌,更是一種文明的迴響,一種跨越星際的溝通橋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