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款:巧手编织,链链不舍9787553769332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韩]赵英美

一天一款:巧手编织,链链不舍9787553769332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韩]赵英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韩] 赵英美 邱慧雅译 凤凰含章出品 著
图书标签:
  • 编织
  • 手工
  • DIY
  • 韩国
  • 家居装饰
  • 生活美学
  • 创意
  • 编织技巧
  • 赵英美
  •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悟元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3769332
商品编码:29526744724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6-10-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一天一款:巧手编织,链链不舍
作者 赵英美 邱慧雅译 凤凰含章出品
定价 39.80元
出版社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 9787553769332
出版日期 2016-10-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一天一款:巧手编织,链链不舍》这本书主要由4个部分组成。

*个部分是基础编结手链,主要介绍了12种基础的手链编制方法,有平结编织法、三股辫编织法等,让初试编织的新手也能迅速入门,领略到手链编织的趣味。

第二个部分是扩展编结手链。主要结合了两种或以上的编织方法,如八线平结、层叠式左右轮结等,多种多样的手链编织款式让读者有更多的选择。

第三个部分是传统编结手链,主要介绍了两种手链传统编结方法:金刚结手链和双联结活扣手链。感受传统编织方法的美。

第四个部分是蜡绳编结手链。主要介绍了用蜡绳这一特殊的材质编出的各种各样的手链。

书中的36种手链编织方法,不仅为初学者提供了详尽的讲解,也为编织爱好者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手链编织方法。手链编织爱好者们千万不要错过哟~


   作者简介

赵英美

韩国编结工艺作家。因朋友偶然赠送的手链踏入编结工艺的世界。初只是熟练一两种编手链方法。如今,已经在惠化洞拥有自己的“花儿编结工坊”工作室,并开设课程教别人编手链,还受邀去学校和企业讲课。参与电影里的配饰及私人订制相关的工作。著有《制作漂亮的编结手链&配饰》。


   目录

目 录

PART1 基础编结手链

1. 三股辫许愿手链 6 编法 62

2. 四股辫许愿手链 7 编法 63

3. 四股辫手链 8 编法 64

4. 用左右轮结编制简单的手链 11 编法 66

5. 平结&单向平结手链 13 编法 69

6. 字母手链 13 编法 72

7. 基础斜卷结手链 15 编法 73

8. 基础雀头结手链 16 编法 77

9. 用双层单向平结编制成的休闲风手链 17 编法 79

10. 用对称斜卷结编制的可爱手链 18 编法 81

11. 民族风图案许愿手链 19 编法 85

12. 八字结手链 21 编法 89

PART2 扩展编结手链

13. 单向平结&平结编制的粗手链 24 编法 94

14. 用丝线和草绳编制的手链 25 编法 98

15. 八线平结手链 1 26 编法 100

16. 八线平结手链 2 27 编法 103

17. 曲线图案平结手链 28 编法 105

18. 并列平结(6线)手链 29 编法 107

19. 层叠式左右轮结手链 31 编法 109

20. 四线雀头结手链 33 编法 111

21. 用斜卷结编制的粗手链 1 34 编法 114

22. 用斜卷结编制的粗手链 2 35 编法 116

23. 用对称斜卷结编制的粗手链 36 编法 117

24. 有图案的平结手链 38 编法 118

25. 七宝结扩展手链 41 编法 121

26. 单向平结&平结扩展手链 43 编法 124

PART3 传统编结手链

27. 金刚结手链 46 编法 126

28. 双联结活扣手链 47 编法 127

PART4 蜡绳编结手链

29. 单向平结活扣手链 51 编法 129

30. 单结活扣手链 52 编法 131

31. 银饰活扣手链 53 编法 132

32. 玉石点缀的活扣手链 54 编法 133

33. 层叠式手链 56 编法 134

34. O型环手链 57 编法 136

35. 平结活扣手链∕连接扣装饰宝石手链 59 编法 138∕编法 140

试着编编看吧! 61

工具和编法 141


   编辑推荐

   文摘




   序言

巧手织梦:创意编织生活美学 ISBN:9787515208888 出版社: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作者:张晓雯 / 李明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集创意、实用与艺术性于一体的编织教程,旨在引导读者跳出传统思维的窠臼,将编织艺术融入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同于传统的工具书或单一技法讲解,我们更侧重于激发读者的设计灵感,提供一套系统化的编织美学构建方法。全书内容涵盖了从基础材料认知到高级复杂纹样构建,再到成品设计与搭配的全流程指导,特别强调环保材料的运用与可持续性设计理念。 【内容详述】 本书共分为五大部分,精心设计了数十个主题项目,确保读者在学习过程中既能掌握扎实的技艺,又能享受到从无到有创造的乐趣。 第一部分:编织的序曲——材料的觉醒与基础认知 这一部分是进入编织世界的敲门砖,我们深入探讨了不同纤维材料的特性,而非仅仅罗列“毛线”这一概念。 1. 纤维的“性格”解析: 详细介绍了天然纤维(如棉、麻、丝、羊毛的细分种类如美利奴羊毛、安哥拉兔毛等)与人工合成纤维(如腈纶、涤纶、混纺纱线)的物理特性、手感、保暖性、弹性以及对染色剂的亲和力。特别辟出一章讲解如何通过观察纱线的捻度、支数和磅重(Weight)来预判成品织物的悬垂性和密度。 2. 工具的精选与养护: 摒弃了笼统的“选择合适的针”的建议,我们分类介绍了直针、环形针、双头针(DPNs)以及专业钩针的材质(竹制、金属、塑料)对编织速度和手感的具体影响。例如,竹针在处理滑性大的丝线时如何增加摩擦力,金属针如何加快段染或花色线的均匀分布。同时,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工具清洁与存放指南,延长工具使用寿命。 3. 基础针法的“深度”练习: 传统编织书常将基础针法一笔带过,本书则对起针、收针、上下针(Knit/Purl)、环形起针等关键步骤进行微距解析。我们引入了“肌肉记忆”训练法,通过特定的重复练习卡片,帮助初学者快速建立正确的持针姿势和稳定的节奏感,避免因早期手型错误导致的后期肩部紧张。 第二部分:纹样的几何学——从平面到立体的空间构建 本部分是本书的核心技术所在,重点在于教授如何解读和创造复杂的纹理结构,将二维的图纸转化为三维的形体。 1. 经纬的交响:基础纹样进阶: 除了经典的罗纹、麻花(Cable)和蕾丝(Lace)结构外,我们详细拆解了浮雕针(Bobble)、泡芙针(Popcorn)的制作原理。特别强调了“负空间”的概念,即通过留白和密度变化来凸显主体纹样,这对于制作提花和提花绞花至关重要。 2. 绞花(Cable)的建筑美学: 深入探讨了不同角度的绞花如何改变织物的拉伸方向和厚度。提供了“对称绞花”、“非对称交错绞花”以及“多股螺旋绞花”的编织图解和技巧,确保绞花在收针和接合处依然平整美观。 3. 提花与色彩的视觉魔术: 本部分详细讲解了双面提花(Double Knitting)和浮线提花(Stranded Knitting,即Fair Isle技法)的技巧。重点是如何控制浮线松紧度,避免成品出现“麻袋口”现象。提供了色彩搭配理论中“邻近色对比”和“互补色冲击”在编织中的实际应用案例。 第三部分:功能与形态的融合——生活器物的设计实践 我们将编织从单纯的服装配饰拓展到家居生活的方方面面,强调功能性与设计感的统一。 1. 空间收纳系列的构建: 教授如何使用粗磅数或麻绳进行结构性编织,制作具有良好支撑力的收纳筐、地垫和盆栽套。讲解了“底部塑形法”——如何通过特殊的起针和加针方式,确保圆形或方形底部的平整不卷边。 2. 餐厨美学系列: 专注于棉线和竹纤维的运用,设计了吸水性强且易于清洗的洗碗布、杯垫和餐巾。详细演示了如何通过缩短行长来制作边缘的自然荷叶边,以及如何运用“零线头”技术,确保餐具的清洁卫生。 3. 宠物用品的舒适空间: 针对宠物编织,强调使用抗过敏、易打理的纱线。设计了具有透气孔洞的宠物凉垫,以及带有安全锁扣的宠物胸背带,注重配件的五金件选择与编织体的牢固结合。 第四部分:人体工学与服装结构——穿戴的艺术 本部分聚焦于如何将编织物转化为合身的衣物,注重版型、尺寸和接缝的艺术。 1. 从平面的“片状思维”到立体的“剪裁思维”: 详细对比了“片织”与“环织”在袖窿、领口和肩部收省(Shaping)上的差异。提供了精准的尺寸测量方法,以及如何根据个人身体数据,调整图解中的加减针密度。 2. 无缝编织的魔力: 集中讲解了从上往下(Top-Down)和从下往上(Bottom-Up)的无缝衣物编织法,特别是Raglan(插肩袖)和Yoke(圆形育克)的设计。重点在于如何平滑地过渡不同的编织区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气呵成”。 3. 最后的修饰:后整理的升华: 强调了“定型”(Blocking)在决定成品观感中的决定性作用。详细介绍了水洗定型、蒸汽定型和冷水浸泡定型的操作步骤,以及如何巧妙地隐藏或美化接缝处,使其成为设计的一部分而非瑕疵。 第五部分:可持续与再创造——编织的未来 这一章关注环保理念和编织的创新应用。 1. 升级再造(Upcycling)的实践: 教授如何将不再需要的旧衣物(如羊毛衫、T恤)拆线、重新纺纱,并利用这些再生材料进行新的创作。 2. 编织与装置艺术: 探讨了超大尺寸编织(Arm Knitting, Coil Knitting)在空间装饰中的应用,如何利用废弃的塑料袋或电线进行实验性编织,创造出具有当代艺术感的家居装饰品。 本书不仅是编织技艺的传授,更是一本关于如何用双手感知材料、构建美学、并最终用耐心与爱意编织生活的实用指南。通过跟随书中的详细步骤,读者将能够自信地将自己的创意转化为触手可及的、独一无二的作品。

用户评价

评分

收到这本《一天一款:巧手编织,链链不舍》真的是个惊喜!我平时虽然对手工有点兴趣,但总觉得编织类的教程要么太复杂,要么作品不够实用,很难坚持下去。这本书的封面就很有吸引力,那种精致又带点复古的感觉,让我忍不住想翻开看看。拿到书后,我更是爱不释手。首先,它的排版非常清晰,每一个步骤都配有大尺寸的清晰图片,甚至有些细节的地方还有放大图,这对于我这种新手来说太友好了,完全不用担心看不清或者理解错误。而且,作者的讲解也很耐心,就像一位邻家阿姨在手把手地教你一样,语言通俗易懂,没有那些让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我尤其喜欢的是,书中提供的款式都非常日常,而且设计得巧妙,不会显得过于夸张或者笨重,无论是小巧的挂饰,还是能搭配衣服的饰品,都充满了实用性和美观性。我迫不及待地想尝试书里的第一个作品了,感觉很快就能学到一些小技巧,并且做出属于自己的漂亮小物,这份成就感是无可替代的。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进入了一个充满创意的手工坊,每一页都充满了温暖和可能性。我是一个对生活品质有追求的人,喜欢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一些能点亮生活的小物件。之前也接触过一些编织的书籍,但总觉得缺少那么一点“灵魂”,作品看起来总是有点生硬。而《一天一款:巧手编织,链链不舍》却完全不一样,它传递给我的是一种轻松、愉悦的手工氛围。书中的图文并茂,色彩搭配也很舒服,让我在翻阅的过程中就能感受到一种平静和美好。我看到一些小挂件的设计,特别适合放在包包上或者作为钥匙扣,小巧玲珑,又充满了灵气。还有一些简单的项链和手链,虽然结构不复杂,但通过材质和配色的巧妙组合,却能呈现出非常别致的效果。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我编织技巧,更是教我如何用编织来表达自己的个性和对生活的热爱。我计划用书中的方法,为我的朋友们制作一些独一无二的礼物,相信收到的人一定会感受到这份心意。

评分

最近我开始对编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之前尝试过一些教程,总觉得上手很难,而且很多作品的风格我都欣赏不来。直到我遇到了《一天一款:巧手编织,链链不舍》,我才真正找到了打开编织世界的那把钥匙。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零基础友好”,我从来没有接触过编织,但看着书中的步骤,从最基础的针法开始,一步一步地教,配上清晰易懂的插图,让我觉得编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而且,书中设计的作品都非常实用而且好看,不是那种只会摆在家里当摆设的,而是可以戴出去,可以送人的那种。我尤其喜欢一些小巧的挂饰和饰品,感觉学完之后,就可以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不少色彩。最关键的是,这本书的“一天一款”的设定,让我觉得很有动力,每天完成一个小作品,积累起来,成就感满满。我感觉自己正在一点一点地变成一个巧手,用编织来记录和装点我的生活。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沉浸在编织世界里的“老司机”,我深知一个好的教程对于编织者来说是多么重要。《一天一款:巧手编织,链链不舍》这本书,我只能说,它的用心程度超出了我的预期。我通常不会轻易推荐一本书,但这本书,我真的愿意分享给所有喜欢编织的朋友们。从整体的设计风格上,就能看出作者在细节上花费了大量的心思。编织图的清晰度,线材的建议,甚至是如何收尾、如何固定,都考虑得非常周全。我特别喜欢它提供的“一天一款”的模式,这并不是说作品很简单,而是将复杂的项目巧妙地分解,让学习者在短时间内就能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更强的学习动力。我注意到书中一些作品的灵感来源于自然,比如模仿花瓣的形状,或者利用颜色来表现季节的变化,这让我觉得编织不再是枯燥的技术活,而是与生活、艺术紧密相连的创作过程。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既能满足新手快速入门的需求,又能给有经验的编织者带来新的启发和思路。

评分

我是一个有几年编织经验的爱好者,平时喜欢自己研究一些复杂的花样和技巧。这次拿到《一天一款:巧手编织,链链不舍》,我更多的是从一个“挑剔”的角度去审视它。这本书最让我赞赏的一点在于它的“一天一款”的设计理念。这不仅仅是一种时间上的安排,更是一种对编织的“快餐式”的友好化处理。很多时候,一个复杂的编织项目会让新手望而却步,或者让有经验的人感到疲惫。而这本书的设计,把每一个项目都分解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可以一天完成的小单元。这对于忙碌的现代人来说,是一个绝佳的切入点。我翻看了里面的内容,发现它涵盖的技巧虽然基础,但组合起来却能创造出令人惊喜的效果。我尤其注意到书中对材料的建议,以及一些细节的处理,比如如何让作品更牢固、如何让边缘更整齐等等,这些都是在实际编织中非常重要的、但又常常被忽略的小细节。可以说,这本书在基础教学和实践应用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