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书 名】外研社 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第二版)缩印本 | ||
| 【定 价】 | 129元 | |
| 【页 数】 | 2427页 | |
| 【出版社】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
| 【版 次】 | 2016-10-1 | |
| 【印 次】 | 2016-10-1 | |
| 【开 本】 | 32开 | |
| 【主 编】 | 惠宇、杜瑞清 主编 | |
| 【ISBN编码】 | 9787553760193 | |
|
宝贝目录: | ||
| 第二版 前言 Introduction to the Second Edition 1 内容介绍 《新世纪汉英大词典》初版于2003年面世后广受好评,它率先提出“读者、注重实用”的编纂原则,被誉为第四代汉英词典开山之作。自2010年始,初版主创人员借助现代化词典编纂平台开始了为时五载的词典修订工作。经过全面修订的《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第二版)秉承初版特色,新增条目近万条,收录总条目近15万条,与时俱进,全新奉献。 *规模宏大,收词齐全 *语文为主,兼顾百科 *释义规范,译文精当 *突出实用,注重搭配 *与时俱进,语言鲜活 *标注词类,拼音准确 *编排清晰,查阅方便
| ||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的时候,那种沉甸甸的质感立刻传达出一种“有料”的感觉,绝非市面上那些轻飘飘的词典可比拟。纸张的选择也相当考究,不是那种一看就容易泛黄的廉价货,即便是频繁翻阅,也能保持相对良好的观感。特别是那个缩印本的排版,说实话,一开始还有点担心会因为版幅缩小而牺牲了阅读的舒适度,但实际体验下来,外研社在这方面确实下了不少功夫。字体的清晰度和间距的合理性拿捏得恰到好处,即使是标注的那些细小的音标和例句,也依然能让人看得清楚明白,这对于需要长时间查阅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相比那些恨不得把所有信息都塞进有限空间的词典,这本书在“精简”与“易读”之间找到了一个绝妙的平衡点。书脊的处理也很扎实,即便是完全展开,也不会担心有松脱的风险。这种对细节的执着,让人感觉买到的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知识载体,让人愿意时常捧读,而不是束之高阁。
评分坦率地说,我购买这本词典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准备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考试。在备考过程中,我们深知词典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学习效率和最终的考试表现。这本外研社的版本,被很多前辈推崇为“标配”,入手后果然名不虚传。它的收词量固然庞大,但更关键的是其权威性和规范性。对于那些一词多义、结构复杂的条目,它提供的释义结构清晰,逻辑性极强,通常会按使用频率或正式程度进行排序,这一点对于应试者来说,能帮助我们迅速抓住重点,优化记忆策略。而且,它的汉译英部分,选取的例句往往具有很高的“翻译腔”辨识度,能够帮助我们训练出更地道的英语表达习惯,避免中式英语的痕迹。与其说它是一本字典,不如说它是一本结合了多年翻译教学经验的精炼教材,每翻开一页,都能感受到背后沉甸甸的专业积累和对考试要求的深刻理解。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的文学爱好者,我经常需要翻译一些古典文学片段或者进行一些跨文化背景的阅读。对于这类需求,很多侧重于科技或日常会话的词典就显得力不从中了。然而,这本词典在传统和现代的衔接上做得尤为出色。它对一些古已有之的词汇,并没有采取“一笔带过”的态度,而是清晰地标注了其在现代汉语中的主要含义,并适当地补充了其在文言文中的引申义。我在阅读一些近代作家的作品时,发现它对于那些半文半白、充满时代烙印的词语,解释得非常到位,甚至引用了一些经典著作的原文来佐证其含义的演变。这让我阅读体验变得顺畅许多,不再需要频繁跳出词典去查阅其他辅助资料。这种对语言发展脉络的尊重和细致梳理,使得它在面对复杂文本时,展现出了远超一般工具书的学术深度,让人心悦诚服其“大词典”的定位。
评分我个人对于电子设备的依赖度比较高,一开始确实犹豫是否要添置一本厚重的纸质词典,毕竟手机和电脑上的在线词典查起来更为便捷。但是,在实际使用中,我发现纸质词典有着电子工具无法替代的“沉浸感”和“知识关联性”。当你查阅一个词时,你的目光不会局限于那一个孤立的条目,而是会不自觉地浏览到相邻的词条和例句,这种无意间的知识扩展,远比点开一个App的搜索结果来得自然和有效。这本书的索引设计也十分人性化,即便是初次使用者,也能快速定位到想要查找的内容,不会有电子词典那种因信息过载而产生的焦虑感。更重要的是,每一次翻阅,都能感受到纸张的触感和墨香,这是一种与知识进行深度互动的仪式感,让人能更加专注和沉静地去理解语言的精妙之处,而不是被各种弹窗和跳转打断思路。这本词典,完美地诠释了“慢学习”带来的持久价值。
评分我主要从事的是国际商务的文案工作,对词汇的精准度和时效性要求极高,很多旧版词典里收录的表达现在已经显得过时,甚至在某些语境下会闹出笑话。这本“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的更新速度和覆盖面,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惊喜。它收录了大量近些年国际交流中频繁出现的新词汇和专业术语,比如一些前沿的科技概念或者金融领域的特定表达,查阅起来都有明确且贴切的翻译。更让我欣赏的是,它不仅仅停留在给出简单的对等词,而是针对同一个汉字词条,提供了非常细致的语境区分和用法示例。比如某个动词在正式场合和日常口语中的细微差别,它都会用不同的例句来佐证,这对于我撰写不同风格的报告和邮件至关重要。这种深度和广度兼备的特性,让它从一个简单的“查词工具”升级为了一个实实在在的“语言导航仪”,极大地提升了我工作中的表达准确性和专业度,确实是紧跟时代脉搏的优秀作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