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绘画心理治疗-对困难来访者的艺术治疗(万千心理)
定价:50.00元
作者:(美)Moschini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2-01
ISBN:978750198570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22kg
编辑推荐
1、市场上有一些绘画治疗的书,但本书主要是针对有困难的来访者的绘画治疗,如神经症患者等。
2、本书将绘画治疗的理论和案例很好地结合起来,可读性强,非常具有借鉴性。
3、读者:对绘画治疗感兴趣的读者、心理咨询与治疗师。
内容提要
艺术具有一种力量,可以接近人类心灵基础的部分。它可以在观赏者和艺术家、治疗师和来访者之间打开一条非言语的沟通线。《绘画心理治疗—对困难来访者的艺术治疗》一书向所有不同背景以及不同经验水平的心理健康工作者们介绍了艺术的力量,以及如何把艺术应用到他们对来访者的治疗中。
如何定义有困难的来访者呢?每个治疗师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他们包括那些拒绝谈话的孩子、那些否认自己行为责任的犯以及那些患有精神病性幻觉的成年人,这只是几个简单的例子。本书包含了心理治疗的相关理论建构以及关于评估和治疗的实践方案。而真正赋予本书活力的是众多的案例回顾,其中包含很多艺术作品的展示,这些都来自作者十六年的实践经验。
此外,本书对于心理治疗专业的师生以及任何有兴趣把艺术治疗纳入其实践的心理健康工作者来说,都是一本实践取向的极好的参考书。
目录
部分 防御机制和行为常模 1
章 我的防御 3
理智化 6
转 换 10
凝 缩 16
退 行 24
总 结 32
第二章 适应和整合 33
皮亚杰 42
弗洛伊德 63
埃里克森 69
曾经如此、曾经如此,然而,曾经并非如此 80
收 集 87
总 结 91
第二部分 解读线条画 95
第三章 对艺术的诠释 97
一幅画胜过千言万语 101
画人测验(DAP)案例 106
画人测验(DAP)艺术评估 112
案例描述 114
房—树—人(HTP) 121
房—树—人(HTP)案例 126
房—树—人(HTP)艺术评估 139
案例描述 139
八张卡片重复绘画测验(8CRT) 147
八张卡片重复绘画测验(8CRT)艺术评估 148
案例描述 149
总 结 163
第四章 指 引 169
指引作为介入 175
总 结 197
第三部分 艺术治疗实践 199
第五章 个体治疗——三个来访者 201
来访者研究5.1 203
来访者研究5.2 217
来访者研究5.3 231
第六章 团体治疗案例 247
此时此地互动 251
共 情 263
自我暴露 273
第七章 二人是伴,三人太挤 283
家庭治疗指引 283
配对沟通绘画 287
家庭壁画 293
来访者研究7.1 295
来访者研究7.2 298
附录A 结构方面 307
附录B 形态方面:人物的定性分析 313
附录C 形态方面:房子的定性分析 325
附录D 形态方面:树的定性分析 329
附录E 八张卡片重复绘画测验适用的评分表 333
附录F 指引举例 335
附录G 团体治疗过程指引举例 343
参考文献 347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非常意外的惊喜。一直以来,我对心理治疗的了解仅限于一些基础的理论和常见的咨询技巧,总觉得对于那些“棘手”的来访者,比如有严重情感障碍、创伤经历或者沟通困难的个体,传统的谈话疗法似乎显得力不从心。而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艺术治疗在处理这类复杂案例中的广阔天地。书中详实的案例分析,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而是将一个个真实的咨询过程,通过绘画作品的解读,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如何引导来访者通过绘画表达被压抑的情绪,以及如何从色彩、线条、构图的细微之处洞察其内心冲突的章节。它教会我,艺术不仅仅是美的表达,更是一种强大的沟通工具,能够绕过语言的障碍,触及到心灵深处最隐秘的角落。读完后,我仿佛掌握了一套全新的视角和方法论,对如何与那些沉默、抗拒或极度痛苦的来访者建立连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这本书绝对是心理治疗师,尤其是对艺术治疗感兴趣的同仁们,不可多得的宝藏。
评分这本书无疑是为那些在心理咨询领域寻求突破的从业者量身打造的。它以极其详实且富有启发性的案例,展现了艺术治疗在处理复杂且棘手的来访者群体中的独特优势。我之前对于如何与那些具有强烈防御机制、或者存在严重情绪失调的个体进行有效互动感到束手无策,但这本书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书中对于如何引导来访者通过绘画进行自我探索,如何理解并回应他们作品中的非语言信息,以及如何建立一个安全、支持性的艺术治疗环境,都有着极为深入的阐述。最令我受益匪浅的是,它教会我如何将艺术治疗的理念融入到与来访者的每一次互动中,即使是在非艺术治疗的背景下,也能从中汲取养分,提升治疗的深度和有效性。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对心理治疗的边界和可能性有了全新的认识。
评分当我翻开这本书时,我最先被吸引的是它那充满人文关怀的封面设计,以及“万千心理”这个品牌所代表的专业深度。虽然我对艺术治疗本身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对于如何将其应用于那些“疑难杂症”的来访者,我一直有些模糊的概念。这本书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它没有空泛地谈论理论,而是深入到具体的实践层面,详细阐述了艺术治疗师在面对不同类型困难来访者时,所采取的具体策略和介入方式。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如何处理具有防御性强的来访者,以及如何运用非语言的艺术媒介来鼓励他们表达和探索。书中提供的不仅仅是技巧,更是一种治愈的哲学——尊重、接纳、共情,以及相信艺术本身的疗愈力量。读这本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自我探索和成长的旅程。它让我重新思考了“沟通”的定义,以及如何在治疗关系中,通过艺术的桥梁,建立起更深层次的信任和理解。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心理健康领域有热情,并且希望拓展自己治疗视野的读者。
评分作为一名临床心理工作者,我经常面临如何有效帮助那些在言语表达上遇到极大困难的来访者。他们可能因为创伤、抑郁、焦虑,或者其他原因,变得沉默寡言,甚至完全拒绝沟通。传统的咨询模式在这些情况下常常显得捉襟见肘。这本书就像及时雨,为我指明了新的方向。它详细地介绍了如何利用绘画这一直观且富有表现力的媒介,来打开来访者紧闭的心扉。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如何解读来访者绘画作品中象征意义的章节,这不仅仅是技法,更是一种对人性的深刻洞察。通过分析色彩的选择、线条的粗细、画面的构图,我仿佛能“看见”来访者内心的风景,那些他们自己可能都无法清晰表达的痛苦、渴望和恐惧。这本书让我认识到,艺术治疗并非只是“玩玩画画”,而是一套系统、严谨且极具疗效的心理干预方法。它帮助我从一个全新的维度去理解和接纳来访者,并有效地引导他们走向康复。
评分这本关于艺术治疗的书,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它精准地捕捉到了现代心理治疗中一个至关重要却又常常被忽视的领域——如何有效地介入那些“困难”的来访者。我曾经因为语言表达的局限性,在处理一些具有深度创伤或复杂情感问题的来访者时,感到力不从心,往往只能停留在表面。而这本书,则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通往更深层疗愈的道路。它通过大量生动、真实的案例,详细展示了如何利用绘画这一强大的非语言工具,来促进来访者的自我表达、情绪疏导和创伤修复。我特别欣赏书中对绘画作品的细致解读,以及治疗师如何巧妙地引导来访者去探索作品背后的意义,从而达到深刻的自我认知和接纳。这本书不仅提供了实用的技巧,更传递了一种对生命、对苦难的深切关怀和尊重,让我受益匪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