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书名:邮票图说中国航空史话
定价:55.00元
作者:宋绪纶
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4-01
ISBN:9787110080658
字数:
页码:21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翻开中国航空的历史画卷,是一部由灿若星辰的古代航空、艰难坎坷的近代航空和突飞猛进的现代航空组成的壮丽篇章。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古代文明史,在多个领域、多个方面做出了世界的辉煌成就,风筝、竹蜻蜓、孔明灯……《邮票图说中国航空史话》是一部通过航空邮品“图说”中国航空历史的科普读物。作为从事航空事业40余年,又以集邮作为业余爱好的笔者,能够以邮票图说的形式,解说中国航空发展的历史是多年夙愿。
目录
作者介绍
宋绪纶,小学时,因为喜欢画画而喜欢邮票,从此与集邮结下不解之缘;中学时,因为喜欢航模而向往航空、大学学习航空专业,从此开始空军军旅之路。50年,集邮时起时落,业余爱好兴趣渐增,不离不弃;40年,以航空装备为业,与航空器为伴,钟爱有加。航空专业知识与集邮兴趣的结合,促使我开始撰写文章,编组邮集。编组的《“齐伯林伯爵号”飞艇》一框专题邮集,先后获:2006年全国集邮展览(太原)一等奖2007年全国首届网络集邮展览金奖:2008年全国集邮展览(南昌)金奖:2009年世界集邮展览镀金奖。编著的《邮票图说世界航空史话》由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获2010年全国集邮展览大银奖。
文摘
序言
我一直认为,好的历史读物,应该是能够让读者产生共鸣,甚至激发思考的。而《邮票图说中国航空史话》恰恰做到了这一点。作者以独特的视角,选取了中国航空史上的重要节点,并借助邮票这一媒介,将历史事件、人物和技术发展娓娓道来。我被书中关于中国民航业发展的章节深深吸引。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几架简陋的飞机承担着重要的运输任务,到如今拥有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线和最先进的机型,这个过程是多么的波澜壮阔!作者通过几枚描绘不同时期民航客机、机场的邮票,生动地展现了中国民航业的发展轨迹,以及它在中国经济腾飞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书中对一些早期航空公司、航线开辟的细节描写,也让我对那个时代的创业者们肃然起敬。此外,我还特别欣赏作者对一些“冷门”航空历史的关注,比如一些早期的航空爱好者组织、飞行表演活动等,这些内容虽然不常出现在主流史书中,却构成了航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邮票的呈现,也让这些被遗忘的角落重新焕发生机。这本书让我对中国航空史的理解,从宏大叙事转向了更加细腻和多元的视角。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它所呈现的邮票图案本身。作者在《邮票图说中国航空史话》中所展现的,是一种将历史学、集邮学、甚至一点点社会学的知识融会贯通的大家风范。阅读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历史可以这样“讲”。他没有采用传统的编年体或者人物传记的方式,而是以邮票为线索,串联起中国航空事业从萌芽到壮大的每一个关键节点。比如,书中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空军的建设历程,通过几枚描绘早期教练机、战斗机的邮票,勾勒出了国家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如何一步步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空防力量。作者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这些邮票图案所蕴含的时代意义,例如对苏联援助的某种依赖,以及逐步走向自主研发的决心。我尤其欣赏他对一些特定历史时期,例如“文革”时期航空发展停滞与反思的描绘,通过一些相对朴素甚至略显保守的邮票设计,折射出那个年代的特殊印记。读到此处,我深感历史的复杂性与残酷性,也更加珍惜当下国家航空科技的飞速发展。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航空史的读物,更是一面折射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奋斗历程的镜子,让我对国家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同。
评分老实说,在拿到《邮票图说中国航空史话》之前,我对中国航空史的认知基本停留在一些零散的报道和电影片段里,显得非常碎片化。这本书的出现,如同一场及时雨,为我构建了一个清晰而完整的中国航空发展图景。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巧妙,他能够从一枚看似不起眼的邮票出发,延展出一大段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两弹一星”时期,国家在极端保密和艰苦条件下,如何集中力量发展航空航天技术的章节。书中通过几枚与航天相关的邮票,不仅仅是展示了火箭、卫星等图案,更深入地挖掘了背后的科研攻关、人物牺牲以及取得的巨大成就。读到那些描述科研人员夜以继日、不畏艰难的文字时,我真的非常感动。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是,作者在分析不同历史时期邮票的设计风格时,也顺带介绍了当时的国际政治格局和技术交流情况。例如,在改革开放初期,一些引进技术的邮票图案,就反映了国家对外开放、学习先进技术的政策导向。这让我意识到,即使是小小的邮票,也承载着丰富的时代信息。我还会反复阅读这本书,每次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感悟。
评分在我看来,《邮票图说中国航空史话》不仅仅是一本介绍中国航空史的书,更是一本关于中国民族精神传承的书。作者通过对一枚枚邮票的解读,勾勒出了中华民族在追求天空梦想的道路上,所展现出的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伟大品格。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国家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建立起自己的航空工业体系的描述印象深刻。通过几枚描绘早期国产教练机、运输机的邮票,作者讲述了无数科研人员和工人如何凭着一股“中国制造”的信念,从零开始,一步步掌握核心技术。这些故事充满了艰辛与牺牲,但也闪耀着智慧与创新。书中对“两弹一星”精神的解读,与航空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连,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那个时代所特有的奉献精神和集体主义力量。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将宏观的历史事件与微观的个体命运巧妙地结合起来,让读者在欣赏精美邮票的同时,也能够深刻地体悟到中国航空事业发展背后所蕴含的巨大能量。
评分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历史读物,应该能够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并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入的思考。《邮票图说中国航空史话》恰恰做到了这一点。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学识,将中国航空史上那些闪耀着智慧和勇气的瞬间,通过一枚枚精美的邮票呈现出来。我被书中关于中国航空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章节深深吸引。作者通过几枚描绘不同时期引进的飞机型号,以及后来逐步自主研发的机型的邮票,生动地展现了中国航空工业从学习、模仿到超越的艰难历程。书中对一些关键技术攻关、人才培养的细节描写,让我看到了中国科研人员的智慧和毅力。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还探讨了在不同历史时期,国家在航空技术发展上的不同侧重点,以及这些决策背后的原因。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技术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充满了曲折和反复,也更加彰显了中国航空人对梦想的不懈追求。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历史,更是关于一种精神,一种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
评分我不得不承认,《邮票图说中国航空史话》这本书的知识密度和信息量远超我的预期。作者在有限的篇幅内,将中国航空史的各个重要时期、关键事件、代表人物都做了系统而深入的梳理。最令我赞叹的是,他能够将看似无关的邮票与复杂的历史事件巧妙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独特的叙事逻辑。比如,书中关于中国航天事业独立自主发展的部分,作者通过几枚描绘“东方红”卫星、载人航天飞船的邮票,不仅展示了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的辉煌成就,更深入地剖析了其中所蕴含的科技攻关、人才培养以及国际合作与竞争等多个层面。我从这些邮票图案的演变中,看到了国家在科技实力上的不断跃升,以及民族自信心的日益增强。作者还花了相当大的篇幅,介绍了一些在航空工业发展过程中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他们的故事穿插在邮票的解读中,为冰冷的科技发展史增添了人性的温度。这本书无疑是了解中国航空发展史的一个绝佳选择,它既有学术的严谨性,又不失通俗易懂的趣味性。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国近现代史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一直渴望能够找到一本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的入门读物,而《邮票图说中国航空史话》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宏大的历史叙事与微小的邮票图案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得原本可能枯燥乏味的航空发展史变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我尤其被书中对“飞虎队”相关邮票的解读所吸引。作者通过一枚枚记录着驼峰航线、中美合作历史的邮票,不仅仅展示了战时空中运输的艰辛与辉煌,更让我对那些在枪林弹雨中穿梭的英雄飞行员们肃然起敬。书中对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的挖掘,例如特定时期邮票的设计理念、发行背景,甚至是邮票图案背后的外交含义,都让我大开眼界。我原本以为邮票只是简单的收藏品,通过这本书才明白,它们竟然是如此丰富而敏感的历史信息载体。作者在描述国民政府时期空军建设的部分,也颇具匠心。他没有简单地罗列装备和战绩,而是通过几枚描绘当时引进的战斗机、轰炸机的邮票,讲述了中国空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艰难历程,以及其中蕴含的国际政治博弈和民族复兴的愿望。这种将历史事件与具体象征物(邮票)相结合的叙事方式,大大增强了历史的画面感和感染力,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仿佛亲眼目睹了那些风云变幻的时代。
评分我必须承认,《邮票图说中国航空史话》这本书的编排方式非常具有启发性。作者并没有按照传统的线性时间顺序来讲述,而是根据不同的主题、不同的历史时期,将相关的邮票和故事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个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章节。这种非线性叙事,反而让我能够更清晰地把握中国航空史发展的脉络。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空军的成长与变迁”的章节。作者通过一系列描绘不同时期空军徽章、军服、飞机型号的邮票,生动地展现了中国空军从一支装备落后的队伍,逐步成长为一支现代化、信息化、体系化的强大力量的过程。书中对一些重要的战役、军事改革的解读,也让我对中国空军的历史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此外,作者在对一些带有政治色彩的邮票进行解读时,也表现出了相当的审慎和客观,既不回避历史的复杂性,也不过度解读。这本书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即使是看似简单的邮票,也能够承载如此丰富的历史信息,成为我们理解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我近几年来读到的最令人惊喜的史料类读物了!当初只是被书名里“邮票图说”这几个字吸引,以为不过是集邮爱好者的闲暇之作,没想到一翻开就被深深地震撼了。作者在梳理中国航空史的脉络时,巧妙地将一枚枚承载历史的邮票作为切入点,这种视角独到且极富创意。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早期飞行器的介绍,通过一张张描绘着凤型飞机、木制螺旋桨飞机等的老邮票,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充满探索精神和浪漫主义的时代。书中对每一枚邮票的背景故事都做了详尽的考证,不仅仅是简单的图片展示,更是深入挖掘了邮票背后的历史事件、人物传记,甚至是当时的社会风貌。比如,有一枚描绘中国第一架自行设计飞机的邮票,作者不仅介绍了飞机的性能和试飞过程,还生动地讲述了那位在艰苦条件下坚持科研的工程师的传奇一生。读到这里,我完全沉浸其中,感受到了中国航空先驱们筚路蓝缕、自强不息的精神。更难得的是,这本书并非枯燥的学术论文,作者的文笔流畅生动,时而激昂,时而温情,将冰冷的史实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书中的插图精美绝伦,邮票的细节被高清呈现,让我这个对集邮不太了解的读者也看得津津有味。我还会把这本书推荐给我的集邮朋友,相信他们一定会在里面找到更多惊喜。
评分读完《邮票图说中国航空史话》,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历史的厚重感可以通过如此轻盈而美丽的方式呈现出来。作者不仅仅是一个历史研究者,更是一位富有艺术品位的策展人,他将一枚枚承载着国家记忆的邮票,精心挑选、编排,并赋予它们新的生命。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中国航空工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描绘。通过几枚描绘当时国产飞机、以及国际援助飞机的邮票,作者不仅仅是罗列了技术和战绩,更深刻地揭示了中国人民在民族危亡之际,不屈不挠、顽强抵抗的精神。书中对一些支援前线、运输物资的场景描绘,结合邮票图案,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感受到了普通民众对国家的热爱和奉献。作者在分析这些邮票的设计理念时,也触及到了当时政治宣传的需求,以及如何通过艺术形式来凝聚民心。这种多维度的解读,让历史不再是枯燥的事件堆砌,而是鲜活的人物、情感和思想的交织。这本书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即使是微小的邮票,也能够成为理解国家历史进程的窗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