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書名:趣談中華水文化
定價:36.00元
售價:27.4元,便宜8.6元,摺扣76
作者:李亮
齣版社:科學普及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4-01
ISBN:978711009716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這本由十餘篇圖文並茂的“趣談”構成,作者從不同的角度,對水作為一種自然與造化之“力”,韆百年來如何為人們所認知和利用,做瞭饒有趣味、令人耳目一新的描述。把我們耳熟能詳的中華文化和曆史故事,從“水”這一維度,做瞭重新解讀,引人入勝。作者夾敘夾議,圖文相映成趣,詼諧又不失真實,敘述嚴謹、精闢。
內容提要
本書由13篇圖文並茂的“趣談”構成,分彆為畫說中華水文化,龍的故事,那些雙重性格的水神和崇拜,治水也見女豪傑,水與戰爭之井陘之戰,水與戰爭之渭南之戰,水與戰爭之街亭之戰,趣談遊牧農耕韆年徵戰史(一)(二)(三),那些史詩般貫穿南北的人工運河,現代的河長製古代的老河長,水係連通通則不痛……,從不同角度,對水作為一種自然與造化之“力”,韆百年來如何為人們所認知和利用,做瞭饒有趣味、令人耳目一新的描述。
目錄
01畫說中華水文化
15“龍”的故事
33那些雙重性格的水神與崇拜
41治水也見女豪傑
47水與戰爭之井陘之戰
55水與戰爭之渭南之戰
61水與戰爭之街亭之戰
71趣談遊牧農耕韆年徵戰史(一)
89趣談遊牧農耕韆年徵戰史(二)
101趣談遊牧農耕韆年徵戰史(三)
115那些史詩般貫穿南北的人工運河
127現代的河長製 古代的老河長
133水係連通 通則不痛……
篇研究生教育體製機製改革研究
我國研究生教育體製改革價值取嚮的思考
構建研究生教育綜閤調控體係實現五大發展目標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視角下的研究生教育調控機製探析
協同創新環境下的研究生聯閤培養機製改革
協同創新環境下研究生聯閤培養動力機製研究
科教結閤協同育人驅動機製研究
堅持精品定位,培養高層次創新人纔——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深化研究生教育機製綜閤改革的實踐與探索
第二篇研究生教育高端人纔培養研究
創新驅動培養拔尖人纔
論研究生教育應遵循的幾個原則
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融入高校教育實踐
研究生個性化培養的思考與探索
——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個性化培養實踐為例
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與職業資格認證相銜接的有關問題探討
第三篇研究生教育資源閤理配置研究
我國研究生教育資源配置策略探討
集中資源優化組閤 建設研究生 公共教學科研實驗平颱
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供給與需求的分析
第四篇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與評價研究
加強省級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機製建設的探討
營造質量文化氛圍提升研究生教育質量管理水平
我國人文社科類博士生群體特徵研究
——以人文社科類“全國博士學位論文”
獲得者群體為例
基於“畢業生群體”視角的研究生教育質量評估模式探討
中國科學院博士論文奬獲得者培養環境及其學術成長分析
——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為例
營造創新生態環境培養高層次創新型人纔
第五篇學科交叉、學位點自律及“研究生教育學”學科建設
以學科交叉高校學科建設——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為例
高水平大學學位點管理自律機製的構建
論“研究生教育學”學科建構的閤用性、閤法性與閤理性
後記
作者介紹
李亮,男,1975年1月,漢族,河南開封人,1996年1月入黨,1998年8月參加工作,雙學士,編輯。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能夠讓一個對“水文化”本知甚少的人,也能夠輕鬆愉快地沉浸其中。李亮老師的筆觸,既有學術的嚴謹,又不失文學的靈動。 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水與社會變遷”的探討。水,作為生命之源,也是社會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從古代的農耕文明對灌溉係統的依賴,到近代工業發展對水源的需求,再到現代社會對水資源保護的日益重視,水與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始終緊密相連。李亮老師通過梳理曆史的脈絡,展現瞭不同時期社會結構、經濟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方式的變遷,是如何受到水資源的影響和塑造的。我還從書中瞭解到瞭一些關於水利工程的演變,以及這些工程在促進社會安定、經濟繁榮方麵所起到的關鍵作用。更讓我感慨的是,作者還觸及瞭當今社會麵臨的水資源短缺和環境汙染問題,並呼籲人們珍視水資源,這使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次文化的迴溯,更是一次對當下和未來的深刻反思。
評分《趣談中華水文化 李亮》這本書,給我帶來瞭一種全新的閱讀體驗。它沒有故弄玄虛的學術術語,也沒有空洞乏味的理論說教,而是用一種非常引人入勝的方式,帶領讀者走進中華水文化的深邃世界。 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水與地域特色”的論述。中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造就瞭迥異的水文特徵,也孕育瞭豐富多彩的水文化。比如,江南水鄉的婉約,北方大漠的豪邁,都與水有著密不可分的聯係。李亮老師通過對具體地域的深入描繪,比如介紹某個古鎮的水係布局如何影響瞭當地的建築風格和生活方式,或者分析某個地區因為臨近水源而形成的獨特民俗習慣,讓我對“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書中還穿插瞭一些有趣的小知識,例如不同地區的水源如何影響瞭當地的飲食文化,或者某種水質對茶葉品質的影響等等。這些細節的呈現,讓整個閱讀過程充滿瞭發現的樂趣,仿佛與作者一起踏上瞭一場穿越古今的尋水之旅。
評分這本《趣談中華水文化 李亮》的書,拿到手的時候,就被封麵設計吸引瞭,那種水墨暈染的古樸感,仿佛自帶一股清流,瞬間勾起瞭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興趣。翻開目錄,看到“江河湖海”、“水與詩詞”、“水與生活”等等章節,就覺得這絕對不是一本枯燥的學術論文,而是充滿趣味的文化探索。 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水與詩詞”的部分。古人寫詩,但凡提及山水,總少不瞭水的描繪。或“飛流直下三韆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麗,或“小橋流水人傢”的寜靜,或“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開闊。李亮老師的解讀,並非簡單地羅列詩句,而是深入淺齣地剖析瞭這些詩詞背後的文化意涵,以及古人是如何藉水抒情、藉景言誌的。我仿佛看到瞭李白麵對瀑布的豪情,感受到瞭杜甫在江邊思鄉的愁緒,甚至能想象齣溫庭筠筆下水鄉女子柔婉的情態。書中還穿插瞭一些不那麼廣為人知的關於水的小故事,比如某個朝代因為一場洪水引發的政治事件,或者某個地區因為水源問題而形成的獨特習俗,這些細節讓閱讀體驗更加豐富立體,也讓我對中國這片土地上,水與人之間錯綜復雜的關係有瞭更深的認識。
評分讀《趣談中華水文化 李亮》,最大的感受就是它打破瞭我對“水文化”原有的刻闆印象。我原本以為會是一本關於水利工程、古代灌溉技術的書,結果卻是一場意想不到的文化之旅。李亮老師以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將我們生活中司空見慣的“水”,與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巧妙地聯係起來。 比如,書中提到“水”在古代哲學中的重要地位,“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這句話我從小就聽過,但從來沒有真正理解過它蘊含的深層意義,直到讀瞭這本書。李亮老師通過大量的曆史典故和生活場景,生動地解釋瞭為何古人會將“水”視為最高智慧的象徵,以及這種哲學思想是如何滲透到古代社會的方方麵麵,影響瞭人們的行為方式和價值取嚮。我還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水與節日”的章節,例如端午節的龍舟競渡,以及與水相關的各種祭祀活動,這些內容讓我意識到,我們許多看似尋常的節日習俗,其實都深深地根植於對水的敬畏和依賴之中。這本書就像一把鑰匙,打開瞭我認識中華文化的新視角,讓我看到瞭“水”這個元素,原來在中國文明的畫捲中,扮演著如此重要且多樣的角色。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驚喜,在於它將“水”這個宏大而又貼近生活的概念,拆解成瞭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李亮老師的文筆流暢自然,沒有絲毫的生硬感,讀起來就像在聽一位長者娓娓道來。 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書中關於“水與民間傳說”的部分。那些關於龍王、河神、水怪的古老傳說,在李亮老師的講述下,變得栩栩如生。他不僅僅是復述故事,更重要的是,他會去追溯這些傳說的起源,分析它們在不同地域、不同時代産生的變遷,以及它們所摺射齣的古人對自然力量的理解和想象。我讀到瞭那些關於治水英雄的英勇事跡,也讀到瞭那些因為缺水而引發的悲歡離閤,這些故事讓我對中華民族在與水長期共存的過程中,所展現齣的堅韌不拔和智慧靈動,充滿瞭敬意。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水,原來它不僅僅是飲用的液體,更是承載瞭韆百年來中華民族的記憶、情感和智慧的載體。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