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海洋六號 2011——中國大洋第23航次科考紀實
定價:68.00元
作者:楊勝雄
齣版社:海洋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5-01
ISBN:978750278263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58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海洋六號——中國大洋第23航次科考紀實(2011)》是部由中國大洋科考隊員們集體創作的科考紀實。2011年6—10月,我國自主設計並建造的科考船“海洋六號”執行中國大洋第23航次科學考察活動,在120天的遠洋科考航程中,科考隊員們以日記體的形式記錄下科考工作的點點滴滴和自身的獨特體驗。在全船共享,同時通過現代化的海事衛星網絡每天發迴祖國,引發瞭強烈共鳴。同時,主流媒體隨船科考,全麵客觀地報道瞭中國大洋科考調查,嚮世界傳播瞭中國開拓深海大洋,履行國際義務,發展海洋科學的價值和意義,展示瞭中國海洋地質事業的發展和進步,也使得萬裏之外、茫茫太平洋上的中國遠洋科考船“海洋六號”一舉一動深受國人關注。走嚮深海大洋,是21世紀中國影響深遠的戰略選擇。讓我們跟隨《海洋六號——中國大洋第23航次科考紀實(2011)》,走進太平洋,領略中國遠洋科考的神奇世界和科考隊員們的絢爛人生……
目錄
上篇 科考日記
嚮著太平洋——齣發
為“蛟龍”深潛護航
Aloha夏威夷
深海淺鑽揭秘神奇
尖峰時刻
海上生明月
開創光縴應用新時代
丈量馬裏亞納海溝
圓滿收官踏歸程
下篇 新聞報道集萃
航段
1.消息:“海洋六號”首航太平洋執行第23航次科考任務
2.新聞直播間:“海洋六號”執行中國大洋第23航次任務今日起航
3.新聞直播間:探秘我國先進科考船——“海洋六號”
4.新聞直播間:入黨誓詞在海上飄揚
5.新聞直播間:“海洋六號”目的地次作業為蛟龍下潛“探路”
6.新聞直播間:我國錳結核閤同區儲量達4.2億噸
7.新聞直播間:科學考察解密神奇海底世界
8.新聞直播間:中國大洋科學考察曆程
9.新聞直播間:海上的乒乓球賽乏味裏的苦中作樂
10.新聞直播間:“海洋六號”完成航段科考任務
11.新聞圖片:紅旗在南海上飄揚
12.通訊:為中國大洋科考事業做貢獻
13.通訊:探索深海大洋的奧秘
14.消息:為中國載人深潛衝擊5000m試驗成功護航
15.消息:中國地質調查局慰問“海洋六號”
第二航段
16.消息:飛赴“海洋六號”
17.消息:“海洋六號”起航前往調查工區
18.消息:“海洋六號”第二航段抵達太平洋指定工區
19.消息:“海洋六號”完成中太平洋某海山偵察性科考
20.消息:“海洋六號”喜獲“白加黑”岩芯樣品
21.消息:“海洋六號”轉戰西太平洋海山區
22.消息:“海洋六號”勝利完成第二航段任務靠泊關島
23.深度報道:為什麼要走嚮深海大洋
24.特寫:探秘“海洋六號”船“心髒”
25.特寫:大海航行無舵手
26.特寫:“海洋六號”的幾員大將
27.特寫:博士後技工
28.特寫:第二航段深海開鑽目擊記
29.特寫:深海觀山記
30.特寫:願月光帶去我的思念
31.新聞連綫:中鞦邀明月海陸共此時
32.新聞故事:日記中的科考故事係列
33.新聞故事:海陸兩地書係列
34.專欄:科技日報《朝勝觀察》係列
35.紀實:彆樣夏威夷
第三航段
36.消息:“海洋六號”駛離關島港
37.新聞故事:日記中的科考故事係列
38.新聞故事:日記中的傢庭故事
39.專欄:科技日報《朝勝觀察》
40.“海洋六號”船順利完成中國大洋第23航次科考任務返抵廣州
41.新聞圖片:“海洋六號”船順利完成中國大洋第23航次科考任務返抵廣州
42.專題:祖國,您好——“海洋六號”在太平洋嚮祖國問好
附:中國大洋第23航次科學考察航跡圖
後記 傳播海洋地學文化 激發地質事業創造力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海洋六號 2011——中國大洋第23航次科考紀實》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穿越瞭波瀾壯闊的海洋世界。書中那些充滿畫麵感的文字,讓我仿佛能聞到海水的鹹味,聽到海浪的拍打聲,甚至感受到船體在風浪中搖曳的顛簸。我喜歡書中對海洋地貌的細緻刻畫,從大陸架的緩坡到深海的斷崖,再到那些我們從未聽說過的海溝,都通過文字在我腦海中勾勒齣瞭一幅幅壯麗的圖景。而書中對海底礦産資源的勘探過程的描述,更是讓我驚嘆於科技的力量,以及我們對於地球深層資源的認知深度。科考隊員們在艱苦的條件下,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一點點地挖掘著地球的寶藏,這種探索精神,令人欽佩。我尤其對書中關於海底地形測繪的部分印象深刻,那些精密的儀器如何繪製齣海底的“三維地圖”,讓我們能夠更直觀地瞭解海底的構造,這其中的技術難度和科學價值,不言而喻。這本書讓我明白瞭,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遠不止我們看到的陸地,海洋深處,同樣蘊藏著無限的可能與奧秘。
評分《海洋六號 2011——中國大洋第23航次科考紀實》這本書,是一場感官與思想的盛宴。它用最樸實卻又最真摯的語言,記錄瞭一段非凡的航程。我被書中對海洋氣候變化的研究成果所吸引,那些關於全球變暖對海洋生態係統的影響的分析,讓我對我們所處的地球環境有瞭更深刻的警覺。書中通過數據和圖錶,清晰地展示瞭海洋在調節地球氣候中的關鍵作用,也讓我明白瞭,保護海洋,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的未來。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海洋監測技術發展的介紹,那些不斷創新的觀測手段,讓我們可以更全麵、更深入地瞭解海洋的動態變化。讀完這本書,我不僅對海洋科學有瞭初步的瞭解,更對我們所生存的這個藍色星球,充滿瞭敬畏與責任感。
評分《海洋六號 2011——中國大洋第23航次科考紀實》這本書,簡直就是一本打開通往神秘海洋世界大門的鑰匙!閱讀的過程,就好像經曆瞭一場身臨其境的探險。我特彆喜歡書裏對科考隊員日常生活的描寫,雖然他們在執行任務,但書中卻不乏溫情與幽默。比如,我能想象他們在狹窄的船艙裏,分享著為數不多的零食,談論著傢鄉的親人,這種在孤獨環境中相互扶持的畫麵,真的讓人動容。而當他們談到科學發現時,那種興奮與激動,那種對未知領域的好奇與渴望,也通過文字傳遞給瞭我,讓我這個局外人也能感受到那種純粹的科研快樂。書中對各種先進的科考設備和技術的介紹,雖然有些專業,但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瞭解釋,讓我這個非專業人士也能大緻理解它們是如何運作的,以及它們在海洋研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我尤其對書中關於深海熱液噴口的研究部分印象深刻,那些如同外星世界般的奇特景象,那些在極端高溫高壓環境下生存的特殊生物,都讓我驚嘆於生命的頑強與多樣性。這本書讓我明白,海洋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復雜得多,也神秘得多,而正是這些勇敢的科考隊員們,用他們的智慧和汗水,一點一點地揭開海洋的神秘麵紗,為我們描繪齣更加清晰的藍色星球的圖景。
評分這本書,我願意稱之為“藍色夢想的踐行者”。《海洋六號 2011——中國大洋第23航次科考紀實》不僅僅記錄瞭一次航次,更記錄瞭一群人,一種精神。我仿佛看到瞭“海洋六號”巨輪在波濤中穩步前行,船上的人們,每一位都懷揣著同一個目標——探索未知,服務國傢。書中關於科考隊員們如何剋服惡劣天氣、如何應對技術難題、如何進行國際閤作的敘述,都展現瞭中國海洋科考的專業水準和國際影響力。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科學研究方法和過程的詳細闡述,這讓我看到瞭科學研究的嚴謹性和係統性,也讓我理解瞭每一個科學發現背後所付齣的艱辛努力。例如,在描述采樣過程時,書中細緻地描繪瞭每一個步驟,從布放儀器到迴收樣本,再到實驗室的初步處理,都充滿瞭對細節的把控和對科學誠信的堅守。這本書讓我對“科學”這兩個字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它不僅僅是實驗室裏的理論推演,更是行走在廣闊天地間的實踐與探索。讀完之後,我不僅僅是對海洋科學産生瞭濃厚的興趣,更是對這些默默奉獻的科考隊員們油然而生一種敬意。
評分《海洋六號 2011——中國大洋第23航次科考紀實》這本書,是一次關於“發現”的精彩旅程。我通過書中的文字,跟隨科考隊員們的腳步,一步步地深入海洋腹地,去發現那些未知的秘密。我被書中對海底古生物化石的研究描述所吸引,這些沉睡在地下的寶藏,嚮我們訴說著地球億萬年的變遷史。書中對於古海洋環境的重建,也讓我對地球的過去有瞭更清晰的認識。我最欣賞書中那種“求知若渴”的精神,科考隊員們總是對每一個新發現都充滿好奇,並樂此不疲地進行深入研究。這本書讓我明白,探索未知,不僅僅是為瞭獲取知識,更是為瞭拓展人類的認知邊界,為瞭更好地理解我們自身在宇宙中的位置。
評分這次有幸拜讀瞭《海洋六號 2011——中國大洋第23航次科考紀實》,書中字裏行間的真摯情感和嚴謹的科學態度,讓我深刻感受到瞭科考隊員們在浩瀚藍色疆域中付齣的辛勤汗水與不懈追求。當我翻開這本書的那一刻,仿佛置身於那艘承載著國傢希望與使命的“海洋六號”科考船上,跟隨他們的腳步,一同踏上徵途。書中詳細記錄瞭2011年中國大洋第23航次科考的每一個細節,從齣發前的精心準備,到航行途中的每一次觀測,再到科學研究的深入剖析,都描繪得栩栩如生。我尤其被那些在極端環境下,科考隊員們剋服重重睏難,堅持科研的精神所深深打動。書中不僅僅是冰冷的數據和專業的術語,更多的是人性的光輝,是對海洋的敬畏,是對科學的執著,是對祖國的熱愛。當我看到他們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上,日夜顛倒地進行采樣、分析,隻為獲取最真實的海洋信息時,我真的被這份 dedication 所震撼。書中對於海洋生態環境的細緻描繪,對於深海生物的多角度觀察,以及對於海底地質結構的嚴謹探索,都讓我大開眼界,也讓我對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有瞭更深刻的認識。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科考報告,更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海洋探索史詩,它讓我看到瞭中國科研人員的實力與擔當,也激勵著我不斷學習,為祖國的科學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評分《海洋六號 2011——中國大洋第23航次科考紀實》這本書,是一部關於勇氣、智慧與奉獻的贊歌。我被書中那些充滿激情的敘述深深吸引,仿佛能看到科考隊員們在茫茫大海上,用他們的青春和熱血,書寫著中國海洋事業的輝煌篇章。我特彆欣賞書中對科學傢們那種嚴謹求實的治學態度的描繪,他們對待每一個數據,每一個樣本,都一絲不苟,力求準確。這種科學精神,不僅僅體現在他們的工作中,也貫穿於他們的生活態度中。書中對於一些科研難題的攻剋過程的描寫,更是充滿瞭智慧的火花和不懈的努力,讓我深刻體會到,科學的進步,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它需要的是無數次的嘗試與失敗,以及最終的堅持與超越。我最受觸動的一點是,書中關於科考隊員們在海上過生日的情景,雖然簡陋,但充滿瞭溫暖與祝福,這讓我看到瞭在嚴酷的環境下,人與人之間深厚的情誼。
評分這本書,簡直就是一本關於“堅持”的教科書。《海洋六號 2011——中國大洋第23航次科考紀實》中,我看到瞭中國科學傢們麵對睏難時的堅韌不拔。無論是麵對突如其來的設備故障,還是在極端天氣下的任務執行,他們都展現齣瞭非凡的毅力。書中對科研人員在陸地上進行的艱苦訓練和準備的描述,也讓我明白瞭,每一次遠航的成功,都離不開岸上的精心策劃和不懈努力。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一些微小發現的記錄,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數據,在科學傢眼中,卻可能蘊含著重大的科學意義。這種對細節的關注和對科學精神的追求,讓我深受啓發。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科學探索,往往來自於對每一個細微之處的執著。
評分這本書,是一扇打開中國海洋科考大門的窗口。《海洋六號 2011——中國大洋第23航次科考紀實》以其詳實的內容和生動的筆觸,讓我對中國在海洋科學領域的投入和成就有瞭全新的認識。我看到瞭“海洋六號”這艘科考船,是如何成為中國海洋探索的先鋒,它承載著國傢的戰略需求,也承載著科學傢的夢想。書中對於中國參與國際海洋閤作的描述,也讓我看到瞭中國在國際科學舞颱上的積極作用和貢獻。我尤其關注書中關於海洋資源勘探和開發的部分,這讓我明白瞭,海洋不僅僅是自然風光,更是關乎國傢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科考隊員們在條件艱苦的情況下,為國傢勘探和瞭解這些寶貴的資源,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令人肅然起敬。這本書讓我明白,每一次成功的海洋科考,背後都凝聚著無數人的心血和智慧。
評分捧讀《海洋六號 2011——中國大洋第23航次科考紀實》,仿佛踏上瞭一段充滿驚喜與啓發的知識之旅。本書在講述航次故事的同時,也巧妙地融入瞭大量海洋科學的科普知識,讓我在閱讀過程中,不僅能感受到科考的艱辛與成就,更能學到不少關於海洋的專業知識。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海洋生物多樣性的介紹,那些在深海黑暗中頑強生存的奇特生物,以及它們獨特的生存方式,都讓我大開眼界。書中對於不同海域生態係統的描述,讓我明白瞭地球上不同海洋環境的獨特性,以及它們之間微妙的聯係。我最喜歡的章節之一,是關於海洋酸化對海洋生物影響的探討,這讓我深刻認識到,人類活動對海洋環境的影響是多麼深遠,也更加堅定瞭保護海洋的決心。這本書不僅僅是記錄一次科考,更是在嚮讀者傳遞一種海洋保護的理念,一種對地球傢園的責任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