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太湖160问——中国江河百问丛书
定价:13.00元
作者:晏祖寿
出版社:黄河水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11-01
ISBN:9787806213346
字数:109000
页码:12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问答形式,从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社会经济、治理开发等方面全面介绍了太湖的有关知识。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是全面了解太湖的一本通俗科普读物。
目录
自然地理篇
1 太湖流域面积有多少?
2 你知道太湖流域的水系构成吗?
3 太湖古代名称是什么?它在我国五大淡水湖中排第几位?
4 太湖流域的地形,地貌有什么特点?
5 你知道太湖流域及其平原的诞生与发育过程吗?
6 太湖是怎样形成的?
7 通常称山间小河沟为“溪”,汇入太湖的溪也是小河沟吗?
8 太湖流域有多少湖泊?你能说出其中六个大中型湖泊的名称吗?
9 为什么太湖流域会有这么多的湖泊?
10 太湖中我多少大小岛屿?哪两个较大的岛屿已和陆地连在一起了?哪个岛屿面积大?
11 太湖下游的三江指的是哪三江?
12 “五湖”指什么湖?你知道吴越大战“五湖”的故事吗?
13 太湖流域有哪些城市?你能说出无锡的名称由来吗?
14 太湖周围有哪些名山?
15 为什么称太湖流域为江南水乡?流域内哪个市的水面面积多?
16 你知道太湖流域河网的特点吗?
17 太湖的形态特征为何在全国大型湖泊中甚为罕见?它是如何形成的?
18 人人都说太湖美。太湖美在何处?
19 太湖流域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20 太湖流域的降水量是多少?有什么特点?
21 太湖流域全年有几个雨季?有什么特点?
22 你能举出梅雨和台风雨成灾的典型例子吗?
23 哪几年太湖水位曾创历史新高?灾害有多大?
24 太湖流域土地资源有多少?有何特点?哪些是全国七大流域之?
25 太湖流域水资源有多少?为什么说太湖流域是我国水资源条件较优越的地区之一?
26 太湖流域的三大自然灾害是什么?
27 60年代以后,太湖流域出现现偏旱大丰收、旱年丰收,大旱甚到特大旱不减产的现象,这是为什么?
28 为什么说洪涝灾害仍然是太湖流域当前的心腹之患?
29 太湖流域的水灾有什么特点
30 什么中潮灾?太湖流域哪些地区潮灾严重?你能简要描述一下古今潮灾的情况吗?
……
历史文化篇
社会经济篇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最近迷上了一些关于中国地理的书籍,《太湖160问》这本书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我之前对太湖的印象,大概就是“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这句话虽然耳熟能详,但却很难让我深入了解太湖到底“美”在哪里。这本书用一种近乎“刨根问底”的方式,将太湖的“秘密”一一揭开。我特别喜欢它“问答”的形式,感觉像是在和一个知识渊博的长辈聊天,每一个问题都引人入胜,每一个回答都令人豁然开朗。比如说,我之前一直好奇,为什么像太湖这样的大型湖泊,它的水体会有时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书中就从水体成分、藻类生长、光照等多个角度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让我对水体变化的科学原理有了更深的认识。还有,关于太湖的命名,书中也追溯了历史,介绍了不同的说法和演变过程,这让我感觉到,即使是一个简单的名字,背后也可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不回避任何复杂的问题,而是用清晰易懂的语言,将专业的知识普及给读者,让我觉得学习地理和历史,原来可以如此有趣。
评分“问答”的形式,对于我这种喜欢碎片化阅读,又希望知识系统性强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太湖160问》这本书,就完美地结合了这两点。我经常是在通勤路上或者睡前翻上几页,随手翻到哪个问题,就能得到一个独立而完整的解答。但不思議的是,这些看似独立的问答,却串联起了一个关于太湖的完整图景。我发现,书中关于太湖的提问,覆盖了从宏观到微观的方方面面。比如,它会问太湖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归属,也会细致到太湖某个角落的特色地貌;它会探讨太湖的生态系统,也会深入到太湖中某种生物的生存状态。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是什么”层面,而是很多问题都延展到了“为什么”和“怎么样”,比如,为什么太湖的水体容易富营养化?如何有效地进行太湖的生态修复?这些问题都触及到了当下社会关注的热点,让这本书不仅具有学术价值,更具有现实意义。它让我对太湖的认识,不再是停留在“一个美丽的湖泊”,而是上升到了对其复杂性、重要性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
评分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找到一本能够深入浅出、内容翔实的书籍实属不易。《太湖160问》这本书,绝对是我近来阅读过的最值得推荐的一本。它以“问答”的形式,系统地介绍了太湖的方方面面。我之前对太湖的了解,大多来自于一些零散的资料,而这本书则为我提供了一个完整而清晰的认识框架。书中关于太湖的“水质”问题,就用了相当篇幅进行探讨,从影响水质的各种因素,到历代对太湖水质的监测和治理,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让我对太湖的水生态环境有了更深的理解。又比如,关于太湖的“旅游资源”,书中也进行了细致的介绍,不仅仅是列举了著名的景点,更是深入分析了这些景点形成的历史原因和文化内涵。这种将地理、历史、人文、生态等多个维度进行有机结合的方式,让这本书充满了深度和广度。它让我明白,理解一个地方,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去感受。
评分我是一个对故事情节比较看重的人,所以看书时,如果内容太平淡,很容易就会失去兴趣。《太湖160问》这本书,虽然是一本关于地理和历史的书籍,但它的“问答”形式,反而让它充满了故事感。每一个问题,都像是一个引子,将我带入一个关于太湖的“故事”之中。我记得有一个问题是关于太湖的“水怪传说”,书中不仅讲述了这些传说,还从科学的角度对它们进行了分析,让我既满足了对神秘事物的好奇,又获得了科学的解释。又比如,关于太湖的岛屿,书中并没有简单地列出岛屿的名字,而是会讲述每个岛屿的历史典故、人文传说,甚至是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这种将地理知识与人文故事相结合的方式,让阅读过程充满了乐趣,也让我对太湖产生了更深的感情。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共鸣,它让我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太湖。
评分拿到《太湖160问》这本书,我第一感觉就是它“有料”。“160问”这个数字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预示着内容之丰富。翻开书页,果然不负所望。它以一种极其详实的方式,解答了关于太湖的方方面面。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太湖地质地貌的描述,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太湖有多大,有多深,而是会追溯太湖的形成过程,解释它与周边山脉、河流之间的相互关系。又比如,关于太湖的气候特征,书中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包括它对周边地区气候的影响,以及季节性变化带来的不同景象。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还涉及了太湖的生物多样性,详细介绍了太湖中各种动植物的种类、习性,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这种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我仿佛置身于太湖之中,去感受那生机勃勃的世界。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用一种科学严谨的态度,将一个复杂的地理实体,以一种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现给读者。
评分读完《太湖160问》,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我对太湖的了解,只是冰山一角。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真的让我大开眼界。它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介绍,而是每一个问题都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探讨。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太湖历史的章节,它将太湖与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紧密地联系起来,让我看到太湖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例如,关于太湖在运河系统中的地位,书中就详细介绍了太湖如何成为连接南北的重要水运枢纽,以及它对当时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还有,关于太湖的渔业资源,书中不仅介绍了主要的鱼种,还追溯了不同历史时期太湖渔业的发展状况,以及渔民的生活方式。这种将地理知识与历史人文相结合的方式,让阅读过程变得非常生动有趣,也让我对太湖产生了更深的感情。我发现,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太湖的书,更是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广阔的中国地理和历史的世界。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对很多介绍中国江河湖泊的书籍,都有点提不起兴趣,觉得它们要么太过于学术化,要么太过于浅显。但《太湖160问》这本书,却让我眼前一亮。它采用“问答”的形式,非常巧妙地吸引了我。我喜欢这种主动探索的阅读方式,感觉像是自己在主动提问,然后又找到了满意的答案。书中关于太湖的提问,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我记得有一个问题是关于太湖的“三白”,书中不仅介绍了这“三白”是什么,还详细解释了它们在太湖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另外,关于太湖的“鱼米之乡”的形成,书中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解释了太湖周边地区优越的地理条件和农业发展历史。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还探讨了太湖面临的一些环境问题,比如水污染和湿地退化,以及相关的治理措施。这种对现实问题的关注,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科普读物,更是一本引发思考的社会读物。
评分刚拿到《太湖160问》这本书,脑海里闪过无数与太湖相关的画面:烟波浩渺的湖面,点缀其间的岛屿,还有那水乡古镇的韵味。但说实话,我对太湖的了解,一直停留在比较表层的印象。我清楚它很重要,但具体重要在哪里,它的历史文化底蕴有多深厚,它的生态环境面临哪些挑战,我都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这本《太湖160问》的出现,就像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更深层次理解的大门。它的“160问”的体例设计,非常巧妙。它不会像一本枯燥的教科书那样,从头到尾灌输知识,而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引导读者主动去思考,去探索。我发现,书中提出的问题,涵盖了从地理常识到历史典故,从生态科学到人文故事,几乎无所不包。例如,关于太湖的水系构成,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太湖有几个主要入湖河流,而是会追溯这些河流的源头,它们是如何流经不同的地貌,最终汇入太湖的。又比如,关于太湖的“四宝”(银鱼、白鱼、白虾、螺蛳),书中会详细介绍它们的生长习性,它们与太湖水质的关系,甚至还有关于它们在民间饮食文化中的地位。这种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我仿佛置身于太湖的生态系统中,去感受那生命的脉动。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可以说是填补了我心中长久以来的一个空白。我一直对我们国家的地理和水文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是那些孕育了无数文明、承载了无数故事的江河湖泊。当我在书店里看到“中国江河百问丛书”这套书的时候,我感觉就像挖到了宝藏。而其中这本《太湖160问》,更是让我眼前一亮。我对太湖并不陌生,它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是长江三角洲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名字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关于它的传说和故事更是数不胜数。我总觉得,对于这样一个重要的地理单元,应该有更系统、更深入的了解。这套丛书的定位,就是以“问答”的形式来呈现,这是一种非常亲切、直观的学习方式。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太湖160问》,立刻就被它所涵盖的广度和深度所吸引。它不仅仅是关于太湖的水质、面积、深度这些基础数据的罗列,更是深入到太湖的形成、演变,它与周边地理环境的互动,它在历代经济、文化、政治中的地位,甚至是对太湖的保护和治理的探讨。书中涉及的地理、历史、人文、生态等多个维度,都让我惊叹于作者的学识和搜集资料的能力。每一问一答,都像是一次深入的探险,让我对太湖的认知不断刷新,不断拓展。
评分我一直认为,了解一个地方,最能触及灵魂的方式,就是通过它最 the 核心的地理要素。对于中国而言,江河湖泊无疑扮演着这样的角色。《太湖160问》这本书,就是我走进太湖世界的绝佳起点。它不是那种宏大叙事的历史书,也不是一本纯粹的地理学著作,而是以一种极其接地气的方式,将太湖的方方面面娓娓道来。我喜欢它提问的方式,那些问题,就像是我自己心中一直以来对太湖的好奇和疑惑,被一一提取出来,然后又得到了详尽的解答。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一种情感上的连接。读到关于太湖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诗篇的章节,我仿佛能感受到他们的情怀,他们的赞叹;读到关于太湖水利治理的艰辛历程,我能体会到古人的智慧和不易。它让我明白,太湖不仅仅是一片水域,它承载着数千年的文明,它见证了无数的历史变迁,它滋养了无数的生命,它也影响着这片土地上人民的生活。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加鲜活的太湖,一个有温度、有故事的太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