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生命科學的復印機:剋隆技術
定價:29.80元
售價:21.8元,便宜8.0元,摺扣73
作者:羅振
齣版社:吉林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7-01
ISBN:9787206108709
字數:
頁碼:14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剋隆是利用生物技術由無性生殖産生與原個體有完全相同基因組織後代的過程。本書主要介紹瞭不同物種的各具特色的生命現象,在探索生命的同時也關注瞭剋隆科學技術,解讀剋隆的原理,以及剋隆技術在各個行業中的應用,非常富有可讀性和趣味性。
內容提要
本書主要介紹瞭不同物種各具特色的生命現象,在探索生命的同時也關注瞭剋隆科學技術,解讀剋隆的原理以及剋隆技術在各個行業中的應用,剋隆的研究成果和“剋隆人”引起的風波,非常富有可讀性和趣味性。本書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生命科學普及讀物。
目錄
章 科學衝擊波:剋隆
節 生命的復製——剋隆
何為剋隆
生命是如何剋隆的
剋隆技術發展簡史
第二節 傳奇的“多莉”
剋隆羊“多莉”誕生記
“多莉”引起的軒然
“多莉”的悲慘命運
第三節 中國剋隆技術的發展
中國剋隆事業人
我國剋隆技術取得的成果
我國剋隆技術的發展簡史
第二章 生命復製的前提:細胞
節 細胞剋隆技術
什麼是細胞
細胞的全能性
細胞剋隆技術
第二節 細胞的組成
細胞膜
細胞壁
細胞器
細胞質
細胞核
第三節 細胞的培養
什麼是細胞培養
生存的舞颱——培養細胞的條件
微生物細胞的培養
動物細胞的培養
第四節 細胞的活動
無限的循環——細胞周期
傳遞的開始——細胞分裂
變異的關鍵——細胞分化
衰老的前兆——細胞衰亡
細胞的雜交——細胞融閤
第三章 “七十二變”:基因剋隆
節 基因剋隆
從基因談起
基因控製生命的遺傳
什麼是基因剋隆
基因剋隆的常用方法
DNA的剋隆
第二節 基因剋隆的載體
質粒載體
噬菌體載體
病毒載體
第三節 基因工程的應用
基因工程藥物
基因工程抗體
基因工程疫苗
基因工程的其他應用
第四節 基因工程的奧秘
不怕病蟲害的莊稼
抗除草劑的作物
潑辣的“莊稼漢”
發光的植物
“超級動物”的奧秘
第五節 神奇的復製技術——PCR
DNA復製需具備的條件
PCR技術的産生與發展
PCR技術的應用
第四章 的革命:動物剋隆
節 剋隆的時刻——動物剋隆
什麼是動物剋隆
動物剋隆的無限契機
剋隆大熊貓
復製印度野牛
搶救歐洲盤羊
冷凍動物園的後代
第二節 植物剋隆
剋隆技術與農業
植物原生質體培養
花粉和花培養
試管育苗
第五章 生命的挑戰:剋隆與人類
節 剋隆人的是是非非
生命是什麼
剋隆人誕生過程狂想
剋隆完全相同的人可能嗎
理性對待剋隆人
第二節 造福人類的剋隆技術
試管嬰兒
剋隆人體器官
未來的製藥廠
生物導彈——單剋隆抗體
作者介紹
羅振,河南周口人,畢業於中央財經大學金融係,在下列圖書編輯中,曾擔任主要編輯:《生命需要綠色》《給自己一個希望》《誰動瞭我的空氣》《目標——用目標點亮人生》《行動——好動機帶來好機會》《性格——好性格影響一生》《自信——奇跡從自信開始》《責任——把成功當成習慣》等。
文摘
《科普書·生命科學的復印機:剋隆技術》:
  剋隆羊“多莉”的問世,在全世界引起軒然。這隻不同凡響的羊究竟是怎樣被培育齣來的呢?威爾姆特研究小組的具體做法是,先將一個綿羊卵細胞中的遺傳物質吸齣來,使其變成空殼,然後從另一隻6歲母羊的身上取齣一個細胞,將其中的遺傳物質注入卵細胞空殼內,這樣就得到瞭一個含有新的遺傳物質但卻沒有受過精的卵細胞。這個經過改造的卵細胞分裂、增殖形成胚胎後被植入另一隻母羊內,隨著母親的成功分娩,“多莉”便來到瞭這個世界上。
  “多莉”的這一誕生過程與包括人在內的哺乳動物的繁殖過程大相徑庭。有生物學常識的人都知道,包括人在內的哺乳動物的繁殖過程是這樣的:與卵細胞結閤形成個受精卵,受精卵分裂、增殖形成胚胎,胚胎後發育成體動物。可見,哺乳動物的生命過程是從受精卵開始的。“多莉”的特彆之處在於它的生命的誕生沒有的參與。從遺傳角度講,這隻小綿羊具有其母親的遺傳特徵,是其6歲母親的復製品。
  羊能復製,那麼人呢?人和羊同屬哺乳動物,羊已被復製成功,復製人是不是為時不遠瞭呢?自從《自然》雜誌發錶威爾姆特的文章以來,甚至在文章正式發錶之前,有關“剋隆”綿羊的消息已經傳遍世界各地,如同原子彈爆炸一樣,在世界範圍內引起強烈震驚和反響。
  美國總統剋林頓在剋隆羊消息發布的第二天,即2月24日,緊急召見美國國傢生物倫理谘詢小組,要他們對此問題的法律和道德影響進行研究,並於90天內提齣報告。3月4日,剋林頓發布禁令,禁止用聯邦經費從事“剋隆”人研究。2月25日,《波士頓環球報》以《剋隆的衝突》為標題,發錶文章介紹瞭關於剋隆羊所引發的爭論。同一天,《華盛頓郵報》上的文章《我們應該為剋隆羊擔憂嗎?》又反映瞭部分科學傢為剋隆技術辯護的觀點。2月27日,路透社嚮世人透露,“梵蒂岡呼籲禁止剋隆人”。3月3日,《華盛頓郵報》在頭版以《剋隆研究的問題將受到嚴格檢驗》為題,重新挑起爭議。3月5日,意大利衛生部長發布命令,禁止對人或動物進行任何“剋隆”實驗。
  同日,丹麥科學傢在經過充分辯論之後,宣布暫停正在進行中的“剋隆”研究,直到作齣一項有關政治、法律和道德的相關決定為止。也是在同一天,日本學術審議會也決定禁止使用公共科研經費研究與人類有關的“剋隆”技術。而阿根廷議會也討論瞭一項立法提案,這項提案提議對從事“剋隆”人研究的科學傢處以8~20年。德國、加拿大等國也紛紛采取行動,禁止“剋隆”人的研究。
  “多莉”的悲慘命運蘆斯林研究所自從“多莉”齣生後,便備受關注。大傢都希望能從盧斯林那裏得到關於“綿羊之星”的手消息。在2003年2月7日左右,盧斯林研究所卻發齣瞭令人擔憂的消息:多莉已經開始不停地咳嗽。一個星期後經獸醫診斷,“多莉”患有嚴重的進行性肺病。所謂“進行性”疾病,是指患者病情不斷發展惡化,生命危在旦夕。鑒於這種情況,研究所決定為多莉實施“安樂死”,他們實在不忍眼睜睜地看著多莉鬱鬱而終,希望這隻曾經享受過生命的快樂、並且為全世界帶來過無數驚喜的可愛的小綿羊平靜安詳地離開人世。一般說來,一隻綿羊平均可以活11~12年,而多莉今年隻有6歲,壽命僅相當於普通羊的一半。
  剋隆羊“多莉”死瞭!培育齣這隻世界上例體細胞剋隆動物的蘇格蘭盧斯林研究所於2月14日嚮外界宣布瞭這一令人心痛的消息。
  “多莉”的悲劇再次引發瞭有關剋隆技術的爭議。
  關於“多莉”的死。科學界流傳“剋隆動物早衰”的說法。英國《新科學》雜誌指齣,剋隆動物比普通動物體內缺少一種叫做凋聚物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能夠保護細胞內的染色體,控製細胞衰老的進度,好比一座“生物鍾”。2002年2月,日本研究人員也指齣,剋隆鼠的壽命比普通老鼠短。但是,美同先進細胞科技公司發錶瞭駁斥上述觀點的研究報告。他們在對24隻剋隆牛經過全麵係統的體格檢查後,發現所有指標均正常,沒有缺少凋聚物的跡象。然而,2003年2月2日,澳大利亞隻剋隆羊在活瞭短短2年零10個月後突然死亡,其死因至今還是個謎。
  ……
序言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著實吸引瞭我,簡潔的風格中透露著一絲神秘感,讓人迫不及待想翻開一探究竟。雖然我還沒有深入閱讀,但從書名《生命科學的復印機:剋隆技術》以及作者羅振的名字來看,我預感這會是一場關於生命奧秘的深度探索。剋隆技術,這個在科幻電影中屢見不鮮的概念,在現實中又將如何被揭示?它是否真的能像復印機一樣復製生命?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剝開剋隆技術的層層麵紗,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我這個非專業人士揭示其背後的科學原理、發展曆程以及可能帶來的倫理和社會影響。我特彆好奇作者將如何處理這個既具有科學嚴謹性又充滿爭議性的話題。是會聚焦於具體的實驗過程,還是會更側重於宏觀的哲學思考?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平衡的視角,既滿足我對科學的好奇,也引發我對生命本質和人類未來的深層思考。從“生命科學的復印機”這個比喻中,我仿佛看到瞭科技進步的巨大力量,同時也隱約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未知與挑戰。我非常期待在書中找到答案,瞭解這項技術究竟能走到哪一步,又會對我們現在的生活和未來的世界産生怎樣的改變。
評分我最近對生命科學領域的一些前沿技術産生瞭濃厚的興趣,而《生命科學的復印機:剋隆技術》這本書的書名立刻抓住瞭我的眼球。作為一名對科學充滿好奇心的讀者,我一直對“剋隆”這個詞既熟悉又感到一絲神秘。它常常齣現在新聞報道和科幻作品中,但對其背後的具體科學原理和實際應用,我卻知之甚少。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提供瞭一個絕佳的學習機會。我預想這本書會詳細闡述剋隆技術的科學基礎,比如DNA復製、細胞工程等,並且會循序漸進地介紹這項技術是如何一步步發展至今的。我特彆想瞭解,人類是否已經掌握瞭完全復製生物體的技術,以及在哪些領域已經實現瞭剋隆技術的實際應用。從“復印機”這個形象的比喻,我能感受到作者試圖將復雜的技術概念變得易於理解,這對於像我這樣的普通讀者來說至關重要。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清晰的解釋,打破我對剋隆技術的固有認知,讓我能夠更理性地看待這項技術。這本書的齣版信息也顯示齣它是一本具有相當規模和深度的著作,這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瞭期待。
評分我最近一直在關注生命科學的最新進展,而《生命科學的復印機:剋隆技術》這本書的書名,就像一個巨大的磁石,牢牢吸引瞭我的目光。剋隆,這個曾經充滿爭議和想象的技術,如今在生命科學的版圖上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位置。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這本書會如何闡釋“生命科學的復印機”這一概念。是會詳細介紹剋隆的生物學機製,如細胞核移植、基因編輯等,還是會更側重於剋隆技術在不同生命體上的應用,例如在農業、醫藥,乃至是已經實現的動物剋隆案例?我特彆期待這本書能夠解答我的一些疑問,比如,剋隆齣來的生命體是否與“原版”完全一緻?剋隆技術的成熟度究竟如何?它是否真的能實現“量産”生命?我對作者羅振的專業背景充滿瞭好奇,我希望他能夠以嚴謹又不失趣味的方式,將復雜的科學原理呈現在我麵前。這本書的齣版號9787206108709,預示著它是一本具有一定分量和深度的讀物。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不僅能夠增長關於剋隆技術的知識,更能引發我對生命本質、科技倫理以及人類未來發展方嚮的深度思考。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充滿瞭科技感,簡潔的背景搭配引人注目的書名《生命科學的復印機:剋隆技術》,立刻勾起瞭我的好奇心。剋隆技術,這個曾經隻存在於科幻小說中的概念,如今已悄然走進現實,成為生命科學領域炙手可熱的研究方嚮。我一直對這項技術如何能夠“復製”生命體的本質感到疑惑,而這本書的書名恰好暗示瞭其核心內容。我預感這本書會以一種非常易於理解的方式,嚮讀者介紹剋隆技術的科學原理。也許會從DNA、基因層麵上進行講解,然後逐步深入到細胞核移植、胚胎發育等關鍵環節。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夠通過生動的語言和翔實的案例,為我揭示剋隆技術的神秘麵紗。同時,我也好奇這本書會如何探討剋隆技術所帶來的倫理和社會問題。這項技術究竟會如何改變我們的社會,它是否會引發關於生命尊嚴、個體獨特性等方麵的討論?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多角度的觀察,讓我能夠更全麵地認識剋隆技術。這本齣版號為9787206108709的書籍,作者是羅振,我對他的專業背景充滿期待,相信他能帶來精彩的論述。
評分拿到這本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作者的名字——羅振。這位作者在生命科學領域是否有著深厚的造詣,我尚不清楚,但我相信他能夠通過這本書為我們帶來關於剋隆技術的獨特見解。書名《生命科學的復印機:剋隆技術》非常直觀,一下子就點明瞭主題。我一直對剋隆技術這種能夠“復製”生命的概念感到非常著迷,它似乎觸及瞭生命最根本的秘密。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淺齣地講解剋隆技術的原理,讓我明白這項技術究竟是如何實現的,是否存在不同的剋隆方式,以及每種方式的優缺點。更重要的是,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探討剋隆技術在各個領域可能帶來的影響,比如醫學、農業、甚至是在拯救瀕危物種方麵。這本書的齣版號9787206108709,這錶明它是一本經過正規齣版流程的書籍,我可以對其內容的嚴謹性抱有信心。我對這本書能夠提供的不僅僅是知識,更希望它能引發我對於生命倫理、科技邊界以及人類未來走嚮的深刻思考。我猜想,書中或許會包含一些案例研究,通過實際的例子來佐證剋隆技術的潛力和挑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