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秀丽江山 壹
定价:25.00元
作者:李歆
出版社:朝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9-01
ISBN:978750541754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人人都说《独步》豪情万千,金戈铁马论英雄;且看《秀丽》婉约如水,暗潮汹涌。
人人都说《独步》荡气回肠,为他起一念,十年终不改;请看《秀丽》缠绵温婉。
人人都说《独步》是英雄爱美女;但看《秀丽》中美女如何爱英雄。
《独步》和《秀丽》,一武一文,一张一弛。看《独步》,情之所在,虽云散,但碧海青天,畅快不已;读《秀丽江山》,虽年华老去,物是人非,但唇齿流香,恍然如昨。
——方陵一散人
爱恋之缠绵,凋落之红颜,历史之磅礴,唯美之画卷,此为秀丽江山。阿歆的高明在于如何让读者痛,巧妙的细节描写让痛酣畅淋漓,甚至有点身临其境的感觉。我不免为被伤得体无完肤的配角们而惋惜,碰上阿歆算你们倒霉,这个“巫婆”手中的魔棒吸引着无数人来一次又一次被它勾起伤心的回忆。不禁把酒同饮,相约来生绝不再落入阿歆之手!
——吉林一回味
内容提要
这是一部女性华丽穿越的浪漫言情故事,描述了两千多年前王莽改朝称帝时期的历史传奇。一个现代女子突然介入已是定局的历史,直面宿命的安排,她能适应自己的新身份吗?她会如何对待刘秀的感情攻势?她在短暂的余生里会引发何等别样传奇?
大学跆拳社高手管丽华在一次观看流行雨时恰遇紫薇横空,穿越到两千多年前的王莽改朝称帝时期。被穿越灵魂附身的汉代富家千金阴丽华个性爽朗,思想睿智,与之前截然不同。推翻新莽、匡复汉室的战争爆发后,汉军与绿林军结盟,在错综复杂的局势中,阴丽华与刘秀并肩作战,她坚韧的个性、过人的胆识与才学渐渐占据了刘秀的心。两人从此开始一段千古流传、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
兵荒马乱的年代,一个寻常农夫如何登上帝位?巍巍汉宫内有着怎样的权力与爱情角逐?而千年一见的帝后深情结局又将如何?阴谋、政治、爱情、亲情交织描绘出一副秀丽的江山美景和一个至真至美的历史爱情故事。
目录
作者介绍
李歆,江苏常州人。一个痴迷于武侠小说的懒惰小女子,有一点点执著,又有一点点天真。2002年底开始在网络上编织自己的武侠梦想。2003年起陆续有小说发表于《今古武侠版》《武侠小说》《武侠故事》等杂志。著有《独步天下》,获网“作家杯”第二届原创大赛第四期冠军。
文摘
序言
我通常对篇幅过长的历史题材会抱持谨慎态度,总担心后期会陷入情节重复或人物扁平化的俗套。然而,这部作品的结构设置非常巧妙,它没有采用线性时间推进的单一模式,而是穿插了大量的“前传”和“后记”式的叙事碎片,这些碎片像散落的宝石,你需要自己去拼凑出完整的图景。这种阅读挑战性,恰恰是吸引我的地方。它要求读者积极参与到故事的建构中去,而不是被动接受信息。不同人物的视角切换得非常自然流畅,比如上一章还在高层密谋,下一章马上就切换到了边境线上一个普通士兵的视角,两者看似无关,但作者总能以一个巧妙的事件或信物将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宏观与微观的辩证关系。这种多层次、非线性的叙事结构,使得即便是读到后段,依旧能保持强烈的新鲜感和探索欲。它拒绝给予读者任何“安全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转折点会在哪里出现,这种持续的悬念感,才是真正的高级叙事手法。
评分这部书的语言风格,给我的感觉是极其考究且富有音乐性的。它不像某些通俗小说那样追求直白或夸张的戏剧冲突,而是倾向于使用一种略带古典韵味的、工整的句式,读起来有一种潺潺流水般的韵律感。尤其在描绘自然景物与人物心境交融的部分,作者的笔力简直可以用“神来之笔”形容。例如,对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的描写,雨点击打在不同材质的屋顶上发出的声响,被量化成了不同的音符,而主人公在屋内听雨时的心境波动,也与这“交响乐”形成了完美的对应。这种细腻到近乎苛刻的感官描写,构建了一个极其沉浸式的阅读环境。此外,书中对古代礼仪、器物、乃至食物的描述,都透露着一股不容置疑的专业性,让人在阅读快感之外,还能获得一种知识上的满足感。我甚至为此特地去查阅了书中提到的一些古代的特定工艺流程,这种引发求知欲的阅读体验,是很多作品所不具备的。
评分坦率地说,我一开始是被它的封面设计吸引的,那种古典与现代审美巧妙融合的风格,在众多同类题材中显得尤为别致。然而,真正让我沉浸进去的,是作者对于“权谋”二字的精妙解构。这不是那种脸谱化的、主角光环过剩的宫斗或朝堂争斗。这里的每一次博弈,都像是高手之间的太极推手,看似四两拨千斤,实则暗流涌动,步步惊心。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对几位核心幕僚的刻画,他们各有各的坚持和底线,即便是最阴鸷的一位,其狠辣背后也藏着一份对某种理想的近乎偏执的忠诚。作者没有简单地将他们塑造成“好人”或“坏人”,而是展现了他们在特定历史语境下,为了达成目标所付出的道德代价。尤其是几场重大的谈判场景,对话极少有冗余,每一个词语的选择、停顿的时机,都充满了试探与反制。读起来,我需要全神贯注,甚至会忍不住在脑海中复盘:“如果我是他,我该如何应对?” 这种高强度的智力参与感,让阅读体验变得异常充实和令人满足。它不仅仅是在讲述一个故事,更像是在进行一场关于人性、关于决策的深度沙盘推演。
评分这部作品的叙事节奏把握得相当老辣。不同于一些历史小说喜欢用大段的史实堆砌来营造厚重感,它似乎更偏爱于通过“小切口”来展现“大变革”。比如,它会花大篇幅去描绘某个偏远小镇的集市生活,那里人们对新政令的窃窃私语、对即将到来的税收改革的焦虑,这些细节的描摹,精准地还原了一个时代的脉搏。这种从宏大叙事中抽离出来,聚焦于个体命运的写法,反而让历史的重量感更真实地压在了读者的心头。我尤其喜欢作者在人物内心独白的处理上,那份对“时代变迁不可逆转性”的感叹,是那种历经沧桑后的淡然,而非激烈的控诉。读到某一章,主人公面对昔日伙伴的巨大转变,心中涌现出的那种“物是人非”的惆怅,让我停笔良久,联想自身经历。它成功地将读者从纯粹的“看故事”拉升到“体验历史”的层面,仿佛你不是在读别人的故事,而是亲眼目睹了历史车轮碾过自己熟悉的生活轨迹。
评分这本厚厚的精装书,拿到手里就有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光是封面那种泛着微光的深色调,就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初翻开来,映入眼帘的是繁复而细腻的插图,线条流畅,人物的服饰、建筑的飞檐斗拱都描绘得一丝不苟,看得出作者和画师在考据上下了极大的功夫。故事的开篇,总是在晨雾缭绕的山水间铺陈,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个宏大却又充满烟火气的时代背景。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群体情绪的捕捉,那种乱世之中,小人物在大时代洪流下的挣扎与选择,被刻画得入木三分。比如,书中对某个重要战役前夜,士兵们的心态描写,不是激昂的口号,而是对家乡的思念、对未知的恐惧,以及那份强撑的镇定,读来让人心头一紧,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硝烟味和泥土的潮湿气息。更难得的是,情节推进中,作者并未急于抛出所有谜底,而是像一位高明的棋手,每一步都深思熟虑,伏笔埋藏得极深,常常是读到后半部分,才恍然大悟前面某个看似不起眼的对话,竟是推动整个局势发展的关键。那种抽丝剥茧的阅读快感,简直让人欲罢不能,常常一不留神就读到了深夜,眼睛酸涩,却舍不得放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