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戈壁天港:走進載人航天發射場
定價:38.00元
售價:27.7元,便宜10.3元,摺扣72
作者:周鳳廣
齣版社:中國宇航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6-01
ISBN:9787802184411
字數:
頁碼:17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00kg
編輯推薦
《戈壁天港:走進載人航天發射場》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圖文並茂的形式,讀者“走進”載人航天發射場,嚮讀者介紹發射場的發展曆史、選址依據、布局特點、設施設備和技術支持體係,詮釋具有中國特色的載人航天測試發射技術,展示飛船發射準備和發射盛況,並對國外航天發射場進行概括介紹,對航天發射場的發展前景進行預測。
內容提要
《戈壁天港:走進載人航天發射場》主要介紹:中國載人航天發射場的發展曆史、場址選擇、硬件設施、軟件係統、測試技術、發射流程等內容,並簡要介紹瞭國外航天發射場的概況和航天發射場的發展展望。
n 《戈壁天港:走進載人航天發射場》既有對發射技術的科學解讀,又有對發射盛況的場景描繪,還有對相關知識的無縫鏈接,力求做到深入淺齣、通俗易懂、圖文並茂、語言生動,適閤相關專業科技人員、管理人員和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航天愛好者閱讀。
目錄
章 人類飛天的起航點——載人航天發射場選址與要求
n1 航天發射與航天發射場
n2 航天發射場如何選址
n3 對載人航天發射場的要求
n4 我國的載人航天發射場
n第二章 初識廬山真麵目——中國載人航天發射場巡禮
n1 地理上的五大區域
n2 功能上的五大係統
n3 載人航天測試發射流程
n4 “三垂一遠”的測試發射模式
n第三章 神舟號飛船的體檢中心——飛船總裝測試廠房和加注扣罩廠房
n1 飛船廠房進行總裝測試
n2 高新技術創造優越條件
n3 啓程前為飛船“加滿油”
n4 齣徵前為飛船“穿上防護衣”
n第四章 嗬護箭船的巨型搖籃
n——垂直總裝測試廠房
n1 亞洲高的單層建築
n2 火箭的水平轉運與起竪對接
n3 火箭和飛船、逃逸塔對接
n4 人、船、箭聯閤測試
n5 開啓“亞洲門”
n6 箭船組閤體垂直轉運
n第五章 托舉神箭的鋼鐵巨人
n——載人航天發射塔
n1 雄偉壯觀的發射塔
n2 雙麵不對稱導流槽
n3 發射階段航天員的逃逸救生
n4 張弓搭箭話瞄準
n第六章 承載夢想的大腦中樞
n——發射場組織指揮與通信係統
n1 科學高效的決策指揮機製
n2 遠距離測試發射控製方式
n3 數字化測試發射指揮監控係統
n4 場區信息高速路
n第七章 飛嚮太空的加油站
n——發射場加注供氣係統
n1 運載火箭的推進劑
n2 推進劑的加注
n3 推進劑的化驗、貯存與運輸
n4 發射場特種用氣與保障
n5 廢氣、廢水的産生和治理
n第八章 拱衛航天的保護神
n——發射場技術勤務係統
n1 氣象預報係統
n2 計量係統
n3 供配電與接地係統
n4 消防報警係統
n5 大地測量係統
n第九章 走進神秘的問天閣
n——航天員在發射場的生活和訓練
n1 探秘問天閣
n2 航天員在發射場的生活
n3 航天員在發射場的訓練
n4 航天員齣徵儀式
n第十章 圓夢的日子
n——發射程序全記錄
n1 確定發射窗口
n2 製定應急預案
n3 啓動發射程序
n4 神七發射實況
n第十一章 他山之石
n——國外航天發射場集萃
n1 俄羅斯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
n2 美國的肯尼迪航天中心
n3 法國及歐空局的圭亞那航天中心
n4 日本的種子島航天中心
n5 印度的薩迪什·達萬航天中心
n第十二章 暢想未來
n——航天發射場發展展望
n1 場址選擇優化
n2 功能開發綜閤化
n3 箭地測試一體化
n4 加注箭地一體化
n5 指揮係統信息化
n6 發射方式多樣化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仿佛是一扇窗,透過它,我看到瞭一個我從未真正觸及過的世界。書的開篇,並非直接鋪陳那些冰冷的技術術語,而是以一種更為人性化的視角,描繪瞭戈壁灘上那片神奇的土地。它不是荒涼的代名詞,而是孕育著偉大夢想的沃土。讀著文字,我仿佛能感受到陣陣熱浪,看到一望無際的黃沙在陽光下閃耀,耳邊似乎還迴蕩著遠古的風聲。然而,在這片看似古老而寂靜的土地上,卻矗立著人類智慧的結晶——一個載人航天發射場。書的語言流暢而富有畫麵感,作者並沒有迴避其中的艱辛,反而將那些無數個日夜的汗水、對未知挑戰的恐懼、以及剋服睏難後的喜悅,都娓娓道來。我被那些鮮活的細節深深吸引,想象著工程師們嚴謹的目光,科學傢們閃爍的靈感,以及每一次發射前那種令人窒息的緊張與期待。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在那些光鮮亮麗的航天成就背後,是無數普通人默默的付齣和不懈的追求,他們是這片戈壁灘上最動人的風景。
評分閱讀這本書,就像走進瞭一個由科技、夢想與現實交織而成的壯闊畫捲。我被作者對戈壁灘上載人航天發射場獨特魅力的描繪深深吸引。它不是尋常的旅遊景點,而是一個充滿神秘感和英雄主義色彩的地方。書中對發射場內外景物的描寫,既有宏大的格局,又不失細膩的筆觸。我仿佛能看到那片廣袤的沙漠在晨曦中蘇醒,看到巨大的火箭靜靜矗立在發射架上,蓄勢待發。作者在講述發射過程時,運用瞭大量生動形象的比喻,讓那些復雜的技術細節變得引人入勝。我能感受到火箭發射瞬間那種毀天滅地的力量,也能體會到飛船衝破大氣層那一刻的激動人心。書中還穿插瞭許多關於航天員選拔、訓練以及發射背後不為人知的艱辛故事,這些故事讓我看到瞭這個偉大事業背後,那些普通卻偉大的個體。他們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為人類的星際夢想鋪就瞭堅實的基石。這本書讓我對中國航天事業的快速發展感到無比自豪,並對未來充滿瞭期待。
評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與其說是在翻閱一本說明書,不如說是在聆聽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進行一次沉浸式的探索。作者的敘事方式非常有層次感,從宏觀的場景描繪,到微觀的細節呈現,都恰到好處。我被書中對發射場內部運作的描述所震撼。它並非是單調的工業化流程,而是充滿瞭智慧、協作與無數次精密的計算。那些關於火箭組裝、燃料加注、以及發射前一係列復雜程序的描寫,雖然專業,但卻因為作者的生動解讀而變得易於理解。我仿佛親身站在瞭發射塔架邊,感受著那股強大的力量即將爆發前的壓迫感。書中還穿插瞭不少幕後故事,有技術攻關的艱難,有團隊協作的默契,也有普通航天人對夢想的執著。這些故事,讓冰冷的機器與高精尖的科技,瞬間有瞭溫度和人情味。我仿佛看到瞭工程師們在電腦前反復推演的場景,聽到瞭他們在會議室裏激烈討論的聲音,也體會到瞭他們在成功發射後那壓抑不住的激動與自豪。這本書讓我對“中國製造”的航天實力有瞭更深層次的認識和由衷的欽佩。
評分這本書讓我仿佛經曆瞭一場心靈的洗禮,它不僅僅是關於航天技術,更是關於夢想、勇氣與奉獻。我被書中對戈壁灘上航天發射場周邊生活和工作場景的細緻刻畫所打動。它不是一個冰冷的技術場所,而是生活著一群擁有共同夢想和堅定信念的人們。作者描繪瞭他們如何在這片艱苦的環境中,用汗水澆灌著科技之花。我看到瞭他們對傢人的思念,對職業的熱愛,以及在麵對睏難時那種堅韌不拔的精神。書中關於發射過程的描寫,充滿瞭震撼人心的力量。我能感受到每一次發射前那莊嚴而又充滿期待的氣氛,仿佛整個世界都屏住瞭呼吸,注視著那即將衝破束縛的鋼鐵巨龍。作者用細膩的筆觸,將那些無畏的探索者們的心路曆程展現得淋灕盡緻。我被他們的犧牲精神所感動,被他們的專業素養所摺服,更被他們身上那種永不言敗的航天精神所鼓舞。這本書讓我對“中國航天”這四個字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和發自內心的敬意。
評分這並非一本簡單的科普讀物,它更像是一部關於人類探索未知、挑戰極限的史詩。我被書中描繪的航天發射場的氣魄所摺服。它不僅僅是一個地理坐標,更是一個象徵,是人類衝破地球引力束縛、邁嚮星辰大海的起點。作者用飽含情感的筆觸,為我們展現瞭這個宏偉的工程。我能夠想象到,在廣袤的戈壁灘上,一座座高聳的建築拔地而起,一條條管道縱橫交錯,匯聚著無數科研人員的心血與智慧。書中對於發射流程的描述,充滿瞭史詩般的張力。從倒計時開始,到火箭騰空而起,再到烈焰劃破天際,每一個環節都充滿瞭令人屏息的戲劇性。作者通過詳實的細節,讓我得以窺見這場“與天對話”的壯麗過程。我仿佛聽到瞭引擎的轟鳴,感受到瞭地麵的震動,看到瞭那團耀眼的火光直衝雲霄。這本書不僅讓我瞭解瞭航天發射的科學原理,更讓我感受到瞭人類挑戰極限的勇氣與決心,以及對宇宙奧秘的無限嚮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