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走进可怕的未来
定价:25.80元
售价:18.8元,便宜7.0元,折扣72
作者:于芳译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6-01
ISBN:978751122392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遥远的未来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我们现在作出的决策将会对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后人产生深远影响。因此环保组织会要求我们在对生活方式作出选择的时候,多考虑考虑未来。
本书探讨了关于未来的一些重大问题,精彩阐释了由科技和全球化带来的巨大变化将如何影响未来的生活、工作方式以及整个世界,讲述了许多令人神往的、能改变人们生活的想法:智能机器人、火星地球化、能将垃圾重新粉碎成可重复利用的原子的纳米机器等。同时书中还提醒我们每一个人,今天我们所做的事必将对未来产生影响,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关心和探索未来。
通过阅读本书:决策者将了解到关于未来的重大问题;企业经营者将掌握未来商业的变化 和机遇;各类管理者将认清未来管理者将掌握未来商业的变化和机遇;各类管理者将认清未来管理的新要求;科研工作者将发现未来科学发展趋势,明确*前沿的研究方向;人文学者将洞悉到人类社会未来所面临的全新问题;而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关于自身发展和职业规划的有效建议。
本书探讨了关于未来的一些重大问题,阐释了由科技和全球化带来的巨大变化将影响未来的生活、工作方式以及整个世界,讲述了许多令人神往的、能改变人们生活的想法:智能机器人、火星地球化、能将垃圾重新粉碎成可重复利用的原子的纳米机器等。同时,还提醒我们每一个人,今天我们所做事必将对未来产生影响,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关心和探索未来。
1、 如何预知未来
对未来的研究
到底什么是未来
2、危险的未来
温室效应
物种灭绝
3、人口爆炸
如何避免人口爆炸
控制出生率
4、能源危机
未来的能源状况
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
模拟太阳能
黑洞能为人所用吗
5、食物危机
生物技术
素食和自由生活的家禽
新奇的食物
变废为宝
食物机器
6、人类能否避开未来的危险
回归原始的生活方式
我们能共同分享财富吗
零增长
可持续发展
我们能做些什么
7、世界大同
全球化
地球村
国家不得存在了吗
欧洲的统一国家
世界国家
未来的战争与和平
8、信息与物质传输
30亿辆汽车太多了
超级飞机和超级火车
将信息数字化
远程办公
电子货币
未来的移动电话
9、到处都是电脑
智能房屋
人的第二个大脑
会学习的电脑程序
会思考的电脑程序
人造生命
10、安乐国
机器人干人们不愿干的活
机器人的普遍使用
未来机器人的外形
机器人的社会
家用机器人
智能机器人
11、微型机器人
如何制造纳米机器
纳米机器的功用
机器
12、未来的医学
攻克大众疾病
未来的家庭医生
远距离外科手术
机器人医生
生物器官移植
机械器官移植
13、预订孩子
新植物和新动物
基因图
克隆
身定做的基因
14、延长生命的措施
为什么细胞会死亡
没有老年人的社会
为何人总有一死
高科技下的灵魂转移
15、宇宙研究不断进步
环绕地球轨道的城市
去太空度假
重返月球
下一个目标——火星
太空中的机器人
16、到宇宙中定居
宇宙中的资源
在其他行星上定居
人类能够创造自己的世界
外星环境地球化
17、星际人
代达罗斯
宇宙方舟
太空中的喷气发动机
与光同行
种子飞船
18、圣诞老人机器
复制器应该在哪应用
太空中的复制器
整个太阳系的容器
用复制器研究银河系
19、梦想
起居室里的梦工厂
虚拟技术
超级虚拟世界
20、遥远的未来
冰河时代再次来临
智人可能灭绝
如果太阳不复存在
重新计算时间
宇宙有限的生命
21写给生活在未来的你
附录一 未来时间表
时间表1:环境灾难
时间表2:技术不断发展
时间表3:回归自然
附录二 未来词典
《走进可怕的未来》这个书名,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在我脑海中勾勒出了一幅幅令人不安却又充满想象力的画面。我一直对那些探讨人类社会在巨大变迁下,个体命运如何沉浮的作品情有独钟。想象一下,当气候变化导致资源极度匮乏,人类为了生存不得不做出艰难的选择,比如“末日配额”下的生存权,或者强制性的优生学政策。再比如,当信息被高度控制和操纵,真相变得模糊不清,个人思想被彻底同化。这本书会不会展现,在这样的背景下,那些曾经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伦理道德,是否还能 stand the test of time?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够构建一个既有逻辑性又不失想象力的未来世界,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种压抑和绝望,同时也能从中看到人类面对困境时,顽强的生命力以及对自由和尊严的永恒追求。
评分这本《走进可怕的未来》听起来就像是把我内心深处对未知世界的焦虑和好奇,用最直接的方式呈现在了书名上。我一直觉得,未来的“可怕”之处,往往不在于宏大的灾难,而在于那些细微之处的侵蚀,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能逐渐剥离我们人性本质的改变。比如,信息茧房的极致化,让我们变得更加孤立和偏执;虚拟现实的过度沉浸,让我们分不清真实与虚幻;或是社会达尔文主义在科技的加持下,变得更加冰冷和残酷。这本书会不会深入描绘这些场景?它是否会展现,当个体在巨大的社会机器面前,如同渺小的尘埃,无力反抗,甚至连反抗的意识都被潜移默化地消磨殆尽的景象?我最害怕的未来,不是机器人统治世界,而是人类自己,在不经意间,成为了自己最可怕的囚徒。我希望这本书能带来一些震撼,一些赤裸裸的真相,让我们不得不面对那些被我们选择性忽略的现实,去思考,去改变。
评分这本书名本身就足够吸引我了,《走进可怕的未来》,光听这名字,就让人忍不住好奇,里面到底会描绘出怎样一副光怪陆离、甚至令人不寒而栗的景象?我是一个对科幻作品情有独钟的读者,尤其偏爱那种能引发深度思考、触及人性黑暗面,又带着一丝希望的作品。很多时候,我们对未来的想象,不仅仅是科技的飞跃,更是社会结构、人类情感、甚至是生存本身的巨大变革。这本书会不会探讨人工智能失控后,人类如何挣扎求存?或者,生物技术的高度发展,模糊了人与非人的界限,带来了全新的伦理困境?亦或是,环境的恶化迫使人类迁移到遥远的星球,但新的家园并非天堂,反而隐藏着更深的危机?我尤其关注作者如何处理这种“可怕”的设定,是纯粹的绝望,还是在绝望中还能寻找到一丝人性闪光,一种不屈的生命力?毕竟,最动人的故事,往往是在最黑暗的角落里,点燃最耀眼的光芒。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不同于当下普遍乐观主义的未来视角,让我们得以预警,得以警醒,甚至得以思考,如何在当下就避免走向那令人不安的未来。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能触及时代痛点,又能引人深思的未来主义作品充满好奇,《走进可怕的未来》这个书名无疑是极具冲击力的。我脑海中浮现的,不一定是传统的末日场景,而是那些更加微妙、更加潜移默化的“可怕”。比如,当算法完全主导我们的生活,从选择伴侣到职业规划,我们是否真的还有自由意志?当社会评价体系完全被量化数据取代,那些无法被量化的情感和价值,又将何去何从?我更关注的是,这本书是否会描绘一个“看似美好”却暗流涌动的未来,一个表面上繁荣昌盛,实则精神枷锁重重的世界。我期待它能像一面镜子,照出我们当下社会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隐患,让我们在被未来的“可怕”所震撼的同时,也能反躬自省,思考如何去规避那些令人窒息的可能。
评分坦白说,看到“可怕的未来”这个标题,我内心是有些抗拒的,但我又无法抑制地被它吸引。我一直认为,真正的“可怕”并非来自于外部的威胁,而是来自于我们内心深处潜藏的黑暗,以及我们为之付出的代价。这本书会不会探索,当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我们是否会失去共情能力?当效率和利益成为唯一的衡量标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是否会被无情地碾碎?我想象着,也许里面会描绘一个高度发达的社会,物质极大丰富,生活无比便捷,但人们的精神世界却贫瘠不堪,情感交流变得功利而稀薄。又或者,为了追求所谓的“完美”,我们开始对人类自身进行基因改造,结果却制造出新的阶层,新的不平等,以及新的痛苦。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引发我对人类自身价值和意义的深刻反思,让我们在追求进步的同时,不忘初心,不迷失自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