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通用电子元器件选用与检测600个怎么办(双色)
定价:39.80元
作者:孙徐凯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1-01
ISBN:978712115196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0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以问答的方式全面系统地对电子电路中常用电子元器件的选用与检测的实际问题及处理方法作了全面深入的讲解。涵盖了电阻元件,电容元件,电感器和变压器,半导体二极管,半导体三极管,场效应晶体管,晶闸管,集成电路,稳压电路,显示器件等方面的知识原理和检测应用。这些内容均是电子工作人员在实际选择与检测电子元器件工作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因此本书具有“一学就会、即学速用”的特点。
本书资料翔实、分类明确、结构合理、通俗易懂,是电子技术人员随身携带的数据资料速查手册。
本书可作为中等电子职业学校相关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参考书,还可供电子初学者、电子技术从业人员、产品开发及生产设计人员和广大电子爱好者阅读。
目录
章 电阻元件的选用与检测
1.1电阻元件选用与检测的知识
1.2电阻元件的选用方法
1.3电阻元件的检测方法
第2章 电容元件的选用与检测
2.1电容元件选用与检测的知识
2.2电容元件的选用方法
2.3电容元件的检测方法
第3章 电感元件的选用与检测
3.1电感元件选用与检测的知识
3.2电感元件的选用方法
3.3电感元件的检测方法
第4章 半导体二极管的选用与检测
4 1半导体二极管选用与检测的知识
4.2半导体二极管的选用方法
4.3半导体二极管的检测方法
第5章 半导体三极管的选用与检测
01半导体三极管选用与检测的知识
5.2半导体三极管的选用方法
5.3半导体三极管的检测方法
第6章 场效应晶体管和单结晶体管的选用与检测.
6.1场效应晶体管和单结晶体管选用与检测的知识
6.2场效应晶体管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选用方法
6.3场效应晶体管和单结晶体管的检测方法
第7章 晶闸管的选用与检测
7.1晶闸管选用与检测的知识
7.2晶闸管与晶闸管模块的选用方法
7.3晶闸管的检测方法
第8章 集成电路的选用与检测
8.1集成电路选用与检测的知识
8.2集成电路的选用方法
8.3集成电路的检测方法
第9章 稳压集成电路的选用与检测
9.1稳压集成电路选用与检测的知识
9.2稳压集成电路的选用方法
9.3稳压集成电路的检测方法
0章 显示器件的选用与检测
10.1显示器件选用与检测的知识
10.2显示器件的选用方法
10.3显示器件的检测方法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第四段: 拿到《通用电子元器件选用与检测600个》这本书,我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体系化”的学习体验。它不像很多书籍那样零散地介绍一些元器件,而是以一种非常有逻辑的方式,将600个常用元器件按照类别进行梳理,并且对每个元器件的“来龙去脉”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我之前在学习电子技术时,常常会遇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对于某些元器件的参数和特性,只是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面。而这本书,通过大量的图示和通俗易懂的解释,帮助我真正理解了这些参数背后的物理原理和工程意义。例如,它在讲解半导体器件时,会详细阐述PN结的形成和工作原理,以及不同掺杂浓度对器件性能的影响,这让我对半导体器件的认识更加深刻。在“选用”方面,这本书不仅仅是告诉你“选什么”,更重要的是教会你“怎么选”,它会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给出合理的选型建议,并且分析不同选型的优劣势,这对于我进行电路设计和产品开发非常有指导意义。而在“检测”方面,它更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供了多种实用的检测技巧和故障判断方法,这些方法都非常贴近实际工作,能够帮助我快速准确地判断元器件的好坏,提高维修和排查问题的效率。总的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方法,是提升电子元器件掌握水平的绝佳读物。
评分第三段: 我通常对技术类的书籍要求比较高,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我的工作效率和产出质量。而《通用电子元器件选用与检测600个》这本书,可以说是在我的期待之上。它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实用性”和“全面性”。它没有空泛的理论,而是紧紧围绕着“选用”和“检测”这两个核心点,提供了600个具有代表性的元器件的详细介绍。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拿到一个电路图,或者需要维修一个设备,需要确定使用什么规格的元器件,或者需要判断一个元器件是否损坏。这本书就成为了我手边最得力的工具。它不仅列出了各个元器件的基本参数,更重要的是,它会详细讲解这些参数的含义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例如,它会告诉你为什么某个应用场景下必须选用低ESR的电容,或者为什么某个晶体管的击穿电压要留有足够的余量。在“检测”方面,这本书更是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启发。它提供了各种实用的检测方法,并且针对常见的元器件失效情况,给出了相应的判断依据。我曾经因为对某个元器件的检测方法不熟悉而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这本书的出现,让我能够更快速、更准确地定位问题。而且,书中对于一些冷门但又在特定领域非常关键的元器件也有涉及,这使得它的“全面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几乎涵盖了我工作中所能遇到的绝大多数情况。
评分第五段: 拿到《通用电子元器件选用与检测600个》这本书,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专业性”和“指导性”。这本书的内容非常扎实,600个元器件的选取也很有代表性,几乎涵盖了电子工程领域中最常用、最核心的元器件。我特别欣赏它在讲解每个元器件时,并没有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到其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和关键参数的解析。比如,在介绍集成电路时,它会详细阐述不同逻辑功能的芯片是如何通过晶体管组合实现的,并且还会提及一些重要的性能指标,如功耗、速度、噪声容限等。这对于我理解复杂电路的工作原理非常有帮助。在“选用”部分,它提供了一套非常系统化的选型指南,不仅列出了不同元器件的详细规格,更重要的是,它会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给出详细的选型建议和注意事项。例如,在选择电源管理芯片时,它会详细介绍不同类型的降压、升压转换器,以及它们的效率、纹波、瞬态响应等关键参数,并且会给出如何根据负载需求进行选择的指导。在“检测”方面,这本书同样做得非常出色,它提供了多种实用的检测方法,并且针对各种常见的元器件故障,给出了清晰的判断依据。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一些特殊元器件的检测方法时,提供了一些我之前从未接触过的技巧,这些技巧大大提高了我的检测效率和准确性。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完美结合的典范,对于任何从事电子设计、维修和开发的人来说,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评分第一段: 拿到这本《通用电子元器件选用与检测600个》,说实话,一开始我只是抱着一种姑且看看的态度。毕竟市面上关于元器件的书籍实在太多了,有些写得过于理论化,有些又过于浅显,很难找到一本真正契合我需求的。但翻开第一页,我就被它朴实无华的排版和清晰明了的图文吸引住了。书中并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介绍,而是直接切入了主题,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娓娓道来。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每一个元器件时,都配有详尽的实物图片,甚至是一些不同型号、不同封装的对比图,这对于我这种动手能力稍弱的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而且,它并没有仅仅停留在“这是什么”的层面,而是花了相当大的篇幅去讲解“为什么是这样”。比如,在介绍某个电阻时,它会分析不同材质的电阻在性能上的差异,以及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应该如何选择,这让我感觉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当然,书中提及的600个元器件,涵盖的范围确实很广,从最基础的电阻、电容,到一些常用的集成电路,几乎囊括了我日常维修和设计中会遇到的绝大多数情况。我尤其欣赏它在“检测”部分的讲解,不仅给出了标准的检测方法,还提到了很多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和容易出错的地方,这能极大地提高我的动手效率,避免走弯路。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非常务实、非常接地气的书,对于想要系统学习或巩固电子元器件知识的读者来说,绝对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评分第二段: 这本《通用电子元器件选用与检测600个》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细致”。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元器件的参数和规格,而是深入到了每个元器件的“性格”里。比如说,当它讲到电容时,它会把不同种类的电容——陶瓷电容、电解电容、钽电容等等——一一列举,并且详细对比它们的ESR(等效串联电阻)、漏电流、频率特性等关键指标,还会用生动的语言解释这些参数在实际电路中会对性能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之前在设计电路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奇怪的现象,怀疑是电容选型不当,但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这本书就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参考框架,让我知道在选择电容时,除了容量和耐压,还有哪些更深层次的要素需要考虑。同样,对于二极管和三极管,书中也花了大量的篇幅去讲解它们的PN结特性、导通压降、电流放大系数等,并且给出了非常直观的图示,即使是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参数,也能通过图解的方式理解。我最喜欢的是它在“检测”部分,不仅仅是告诉你用万用表怎么测,还列举了很多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失效模式,比如电解电容鼓包、漏液,二极管击穿,三极管虚焊等等,并且给出了相应的检测技巧。这让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经验的分享,是一本可以伴随我解决实际问题的“宝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