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天传奇系列科普丛书:无止境——航空史“次” 9787512420113

空天传奇系列科普丛书:无止境——航空史“次” 9787512420113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钟强 著
图书标签:
  • 航空史
  • 航空科普
  • 飞行器
  • 空战
  • 军事科技
  • 航空工程
  • 历史
  • 科普读物
  • 科技
  • 无止境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影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12420113
商品编码:29624241136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6-06-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空天传奇系列科普丛书:无止境——航空史“次”

定价:28.00元

作者:王钟强

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51242011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人类关于航空航天的梦想源远流长,航空航天之魅更是无与伦比,无数人为之痴迷,为之奋斗,不惜牺牲生命;航空航天不仅是神秘的高科技领域,而且是一个艰苦卓绝、考验人类智力与冒险极限的领域,更是一个妙趣横生的领域。在这里,你可以一睹翱翔蓝天和遨游太空的惊险瞬间和精彩人生,飘在天空的独特感受,太空漫步的奇妙体验,耳聋的航天先驱,独眼的飞行大师……

内容提要


万事开头难。敢于开创一项新事业的人,无论成功与否,他们的业绩都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在航空发展史上,有很多开创性的“*次”。这些“*次”的创造者不仅有让人敬仰的勇气和智慧,还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有的甚至付出了包括生命在内的沉重代价。他们的事迹成为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航空人前赴后继,勇往直前。本书选取航空史上诸多*次涉及的事件、人物,讲述创造*次的英雄们的传奇故事,弘扬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人类不断自我、挑战自我的奋斗精神,为后人增添继续探索、不断攀登新高峰的勇气。

目录


章石破天惊

空中飞人 2

谁是? 8

巴西杜蒙 16

东方莱特 22

庞然大物 28

第二章无止境

冒死上天 38

掌控飞行 44

环球飞行 50

世界巡航 56

孤胆雄鹰 62

独眼飞人 68

永无止境 72

第三章战火洗礼

初生牛犊 80

空战英雄 86

海空联姻 92

轰炸东京 98

飞越驼峰 104

“燕子”传奇 112

第四章创新无限

动力革命 120

超过声速 128

垂直起落 134

文武双全 140

三驾马车 146

客机王朝 154

作者介绍


王钟强,编审。曾在中国航空信息中心工作,《中国航空报》副总编。主要著作有《航空航天博物馆》、《世界航展集粹》、《航空精英》、《灿烂群星——世界航空人物》等,并在各种报纸和刊物上发表文章数百篇。

文摘





序言



《探索天空的边界:航空发展史上的那些“未竟之地”》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飞翔的梦想从未熄灭,它驱动着一代又一代的探索者,将目光投向浩瀚的苍穹。从最初的模仿飞鸟,到蒸汽时代的轰鸣,再到喷气时代的速度与激情,航空史如同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记录着人类不断突破极限的辉煌篇章。然而,在这部光辉的史诗背后,还隐藏着无数引人遐思的“未竟之地”——那些曾经被设想、被尝试,却因技术瓶颈、时代局限或战略抉择而未能完全实现的伟大构想。 本书并非要重复讲述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成就,例如莱特兄弟的首次飞行、协和式超音速客机的优雅滑翔,或是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壮丽远征。相反,它将带领读者潜入航空发展的幽深水道,挖掘那些被历史洪流稍稍冲刷,却依然闪烁着智慧与勇气的“次”要脉络。我们将一同探寻那些被尘封的蓝图、被搁置的实验,以及那些在激烈的竞争与权衡中,遗憾未能最终翱翔于蓝天的先进概念。 一、 巨兽的低语:超大型飞机的未竟之路 在航空发展的早期,尤其是二战前后,航空工程师们曾对“巨型飞机”有着近乎狂热的追求。他们认为,更大的机身意味着更远的航程、更强的载荷,甚至可能成为移动的城市或战略武器平台。 休斯H-4大力神(Hughes H-4 Hercules):尽管“大力神”确实起飞并短暂飞行了一次,但它标志着一种设计的终极探索。这架木质巨鸟的设计初衷是为了跨越大西洋运输军用物资,躲避德国潜艇的威胁。其巨大的翼展和全木质结构的尝试,在当时是一个大胆的创新,也体现了对材料科学的极致追求。然而,战争的结束、技术的进步以及高昂的维护成本,使得“大力神”最终只停留在了一个象征性的存在,留下了关于巨型航空器可行性的无尽讨论。我们将在书中深入分析其设计理念、技术挑战以及它所代表的“超大型”航空器时代的一种极端尝试。 “空中航母”的构想:除了运输,一些设想更进一步,希望飞机能成为搭载小型战斗机的“空中母舰”。例如,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类似“巨型侦察机”的设想,其腹部可以携带数架小型飞机,用于侦察或攻击任务。尽管后来被直接的舰载机和航空母舰所取代,但这种试图将空中力量集结于一体的思路,至今仍在无人机母舰等概念中有所体现。本书将考证这些早期“空中航母”的设计蓝图,探讨其面临的技术障碍,例如如何实现小型飞机的起降、如何保证主机的稳定飞行以及如何有效进行空中指挥。 二、 速度的极限:超音速民航的曲折探索 协和式客机的出现,无疑是人类在速度上的一次辉煌胜利。但在此之前,以及协和式退役之后,关于超音速民航的探索从未停止。 “超音速客机”的竞赛:在上世纪60年代,英法联手打造的协和式客机与苏联的图-144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然而,市场对超音速客机的接受度、高昂的运营成本、以及环保问题(如音爆)成为了它们发展的巨大阻碍。本书将不仅仅聚焦于协和式的成功,更会回溯那些未能实现的同代或前代超音速客机计划,例如美国波音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末开发的波音2707。这款飞机曾被寄予厚望,计划采用可变后掠翼设计,能够实现更高的速度和更好的灵活性,但最终因成本过高和技术难题而下马。我们将分析波音2707的设计特点,其对当时航空技术的挑战,以及为何最终选择放弃。 “静音超音速”的梦想:协和式的音爆问题,使得超音速民航在陆地上空飞行受到严格限制。因此,如何实现“静音超音速”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尽管本书不涉及当前正在研发的低音爆超音速客机(如Boom Supersonic),但我们将回顾历史上为了解决音爆问题所做的各种理论探索和初步实验,例如对飞机外形进行优化,减少激波的产生,以及探索新的推进方式。这些早期的努力,虽然未能直接转化为成熟的产品,但为后来的技术突破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 空间的交错:多用途与概念飞机的想象 航空器的发展,不仅仅是追求速度和载荷,更在于其功能的拓展和设计的创新。许多概念性的设计,虽然未曾大规模生产,却深刻影响了后来的航空器发展。 垂直起降(VTOL)技术的早期探索:在喷气式飞机普及的年代,垂直起降技术就已经成为一个令人神往的领域。它承诺让飞机能够像直升机一样起降,大大拓展了使用场地。我们不会过多讲述成功的垂直起降飞机(如鹞式战斗机),而是会深入挖掘那些早期的、更具实验性质的VTOL构想。例如,一些试图在机翼或机身上集成大量风扇或喷气发动机,以产生足够升力的设计。这些设计往往面临着巨大的复杂性、效率低下和结构强度等问题。本书将展示这些充满想象力的图纸和模型,分析它们所面临的技术瓶颈,以及为何最终走向了不同的技术路径。 “变形金刚”式的飞机:一些大胆的设计师甚至设想过能够改变形态以适应不同飞行环境的飞机。例如,在空中飞行时展开大翼以获得更好的升力,在高速飞行时收缩机翼以减少阻力。虽然这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但在航空发展的早期,确实有过类似的研究。本书将探究这些“变形”飞机的设计原理,它们试图解决的核心问题,以及在材料、控制和结构动力学方面所遇到的巨大挑战。 四、 动力与材料的边界:颠覆性技术的尝试 每一次航空技术的飞跃,都离不开动力系统和新材料的突破。在航空史上,同样存在着一些试图颠覆传统,却因各种原因未能普及的动力技术和材料应用。 反重力与奇特推进方式的设想:虽然反重力至今仍是科幻的领域,但在航空发展的某些时期,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也曾对一些非传统的推进方式进行过理论上的探讨。本书将涉及一些早期对“零升力”飞行、电磁推进等设想的梳理。这些设想可能基于对物理学原理的独特理解,或是对未来科技的超前预判。我们将分析这些设想的科学依据(即便可能存在争议),以及它们在当时面临的理论与技术障碍。 极端材料的实验:除了巨型飞机对木材的极致应用,历史上也曾有过对其他极端材料用于航空器制造的尝试。例如,在材料科学尚不发达的年代,如何找到轻便、坚固且能承受极端载荷的材料,一直是工程师们绞尽脑汁的问题。本书将回顾一些关于新型合金、复合材料乃至非传统材料在飞机设计中的早期应用案例,分析其优劣,以及最终被更成熟的技术所替代的原因。 《探索天空的边界:航空发展史上的那些“未竟之地”》,将是一次穿越历史的深度挖掘。我们并非要贬低任何一项成就,而是希望通过审视那些“未竟之地”,来更深刻地理解航空发展的复杂性、偶然性与必然性。这些被遗忘的梦想,虽然未能载入史册的辉煌篇章,却在技术探索的道路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它们是航空史上宝贵的“次”要财富,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理解,并从中汲取智慧,照亮未来的探索之路。本书将以严谨的考证、生动的叙述,为读者呈现一个更加全面、多元的航空发展图景,让那些曾经闪耀却黯淡的光芒,重新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带我走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航空世界,与其说是“科普”,不如说是一场荡气回肠的史诗。从最初那些笨拙的、充满着冒险精神的早期飞行尝试,到如今能够穿越音障、触及星辰的先进航天器,每一页都充满了令人惊叹的智慧和不懈的探索。作者似乎拥有洞察历史脉络的超能力,将那些早已尘封的瞬间一一呈现在我眼前。我仿佛能听到发动机低沉的轰鸣,感受到翅膀扇动空气的阻力,甚至能想象到飞行员们面对未知时眼中闪烁的坚定光芒。书中对那些关键性时刻的描绘尤为生动,比如莱特兄弟那划破天际的一飞,以及后来那些挑战极限的飞行员们,他们的故事不仅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人类勇气和梦想的颂歌。读到那些关于设计理念、材料革新以及空气动力学原理的部分,虽然涉及专业知识,但作者却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以阐释,让我这个非专业读者也能窥探到其中的奥妙,不禁感叹人类智慧的伟大。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述“航空史”,它更是在刻画人类对于天空的渴望,对于极限的挑战,以及那种永不满足、不断追求“无止境”的精神。它让我重新认识了“飞翔”这件事,不仅仅是简单的物理运动,更是一种文明的跃迁,一种精神的升华。

评分

对于我这样对科技史略知一二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航空领域的演进。它没有局限于那些耳熟能详的伟大成就,而是深入到那些“次”级的、往往被人们忽视的领域,比如某些被遗忘的发明家、被淘汰的设计方案,甚至是那些影响了技术走向的社会思潮。我惊喜地发现,许多伟大的发明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探索过程。书中对那些“差点就成功”的设想的描绘,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的存在,也更加理解了科学进步的非线性特征。作者的文笔流畅且充满人文关怀,他不仅仅在谈论冰冷的机器和数据,更是在讲述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他们的坚持、他们的困惑、他们的梦想,都随着文字跃然纸上。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失败的创新”的讨论印象深刻,它揭示了创新并非总是线性上升的,有时,一次看似失败的尝试,反而可能为未来的突破播下种子。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真正的“传奇”并非只有光鲜的一面,其背后往往隐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努力和牺牲。

评分

我一直认为,航空史就是一部关于速度和高度的竞赛,但读完这本书,我的看法彻底改变了。作者以一种极为精妙的笔触,将那些“次”要的、却又至关重要的细节串联起来,展现了一个更加丰富多彩、充满人情味的航空发展图景。我尤其被书中对于“设计哲学”的探讨所吸引,它不仅仅是关于如何制造出能够飞行的机器,更是关于人类如何理解自然、改造自然,以及如何将自己的梦想具象化的过程。书中的例子非常具有启发性,它们让我看到了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设计师们,是如何在有限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迸发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创造力。我曾一度认为,科学的发展是线性的,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其迂回曲折、充满偶然的一面。那些曾经被忽视的发明、被淘汰的设计,在作者的笔下重新焕发了生机,它们并非是技术上的“死路一条”,而是探索道路上的重要节点。这本书不仅满足了我对航空史的好奇,更让我对人类的创造力、对“探索”本身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我本来以为这会是一本枯燥的技术指南,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忧是多余的。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它没有按照时间顺序一本正经地梳理,而是巧妙地将一些“次要”的、却又至关重要的细节放大,从而勾勒出航空史更为丰富立体的图景。我特别喜欢那些关于“失败”的章节,它们并非是为了展示技术上的不足,而是深刻地揭示了每一次失败背后所蕴含的宝贵经验,以及那些伟大的发明家和工程师是如何从挫折中汲取力量,最终走向成功的。作者对历史事件的解读角度非常新颖,他并没有回避那些被主流叙事所忽略的角落,而是深入挖掘,展现了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联系和影响。例如,书中对某些在当时看来微不足道的技术改进,如何在日后引发了颠覆性的变革,这种“蝴蝶效应”般的洞察力,让我对整个航空发展史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阅读的过程就像是在解开一个巨大的谜题,每一个看似碎片化的信息,最终都能汇聚成一条清晰的逻辑线,揭示出隐藏在表面之下的深刻含义。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次思维的探险,它挑战着我既有的认知,也激发了我探索未知的兴趣。

评分

这本书就像一本打开的潘多拉魔盒,里面充满了关于天空的各种奇思妙想和令人惊叹的现实。我一直对飞行器充满好奇,但从未想过能够从如此独特的角度去了解它的历史。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具有感染力,他能够将那些复杂的工程原理,以及那些发生在遥远年代的故事,娓娓道来,让我这个门外汉也听得津津有味。我特别喜欢书中对那些“边缘”技术和理论的探索,比如那些在当时被认为异想天开的飞行器设计,以及那些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科学猜想。这些内容非但没有让我感到乏味,反而让我对人类探索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让我明白,即使是那些看似“次要”的尝试,也可能蕴含着巨大的能量,推动着整个领域向前发展。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像一个独立的小故事,却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航空发展画卷。我从书中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我感受到了那种永不满足、不断突破的精神,这是一种超越时代的精神力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