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动物图鉴 9787553759425

哺乳动物图鉴 9787553759425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壹号图编辑部 著
图书标签:
  • 哺乳动物
  • 动物
  • 图鉴
  • 自然
  • 科普
  • 生物
  • 动物学
  • 野生动物
  • 博物学
  • 科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学精华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3759425
商品编码:29624676190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7-04-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哺乳动物图鉴

:32.80元

售价:23.9元,便宜8.9元,折扣72

作者:壹号图编辑部

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553759425

字数

页码:2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哺乳动物图鉴》采用图文并茂的编写风格,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151种哺乳动物,对其进行详细介绍,包括科属、别名、怀孕期、社群单元、采食、特征、分布、大小和保护现状等信息,并且还为每个动物配多幅栩栩如生的高清彩色图片,从不同角度展现哺乳动物的各部位特征,以方便读者辨认。除此之外,对书中的一些专用术语进行了明确的定义。


目录


作者介绍

壹号图编辑部

n

所辖壹号图库网目前签约摄影师数百人,现存图片数十万张。壹号图编辑部策划编辑的一系列图书,既保证了图书易懂、易学、易操作,又保证了知识的专业性、准确性,受到市场一致好评。

n



文摘

什么是哺乳动物

n

哺乳动物是指脊椎动物亚门下的哺乳纲,它们属于用肺呼吸空气的温血脊椎动物,因其通过分泌的乳汁哺乳幼体而得名。它是动物发展史上高级的阶段,也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为熟知的动物类群之一。很多家养的宠物和动物都属于哺乳动物。人类也是哺乳动物,具备这一类动物所有的典型特征,其中猿和猴与人类有近的亲缘关系。

n

共同特征

n

哺乳动物与其他动物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哺乳动物大多数身体被毛,即使是外表光滑的鲸科动物,其身体的某些部位也有少量毛发。毛发是它们的保护层,起到遮挡风雨和隔绝冷热的作用,有时也可以防止蚊虫叮咬。第二,哺乳动物是温血动物。它们依靠身体内部产生的热量来维持恒定体温,一般保持在25~37℃。无论外界的环境温度怎么变化,哺乳动物都可以使身体维持在这个恒定的体温,减少了身体对环境的依赖。第三,哺乳动物多数是胎生,除单孔类外。它们主要依靠腺体产生的乳汁哺育后代,哺乳动物的类群名称也是依此而来,以这样的方式哺育后代,保证了较高的成活率。第四,经过漫长时间的分化演变,哺乳动物的牙齿分化出了门齿、犬齿和颊齿。牙齿的分化使它们可以利用口腔咀嚼,不仅有利于食物的消化,而且大大提高了动物身体对能量的摄取。第五,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官。这使得它们在日常活动中能够协调复杂的机体活动和适应多变的气候条件。

n

类群

n

虽然大多数哺乳动物以胎生的方式繁育后代,但仍然有少数哺乳动物采取其他的方式繁育后代。根据繁殖方式的不同,哺乳动物可以分为3个类群:类是单孔类和卵生的哺乳动物。雌性能够产生卵,经过长时间孵化出幼体。这一类的哺乳动物仅分布在大洋洲,主要包括针鼹和鸭嘴兽。第二类是有袋类,母体一般具有育儿袋。这一类的哺乳动物虽然也采取胎生的方式繁育后代,但幼体在母体内发育的时间很短,发育早期幼仔就出生。刚出生的幼体极小,既看不见也听不见,且四肢发育不完善,没有毛发。幼体出生后便会进入母体的育儿袋进行二次发育,在育儿袋中依靠乳汁继续生长。第三类是胎盘类,这一类是哺乳动物的主体。幼体在母体内通过胎盘吸收营养,发育到较高程度,出生时已经是一个健全的个体了。

n

特化的哺乳动物

n

哺乳动物中的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但也有一些生存在其他环境中。这些哺乳动物的身体形态和四肢结构为了适应特定的环境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比如鸟状哺乳动物和鱼状哺乳动物。鸟状哺乳动物为了适应飞翔生活,特化出主要用于飞行的羽毛,这些羽毛形成严密的防风外壳,使鸟体呈现出流线型的轮廓,对于飞翔和平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蝙蝠是鸟状哺乳动物中较为特别的一类。蝙蝠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和飞翔,它的前肢已经特化为翼状,长长的指骨之间有薄而富有弹性的翼膜,虽与其他鸟类的羽毛有所不同,但是却具有相同的作用。而鱼状哺乳动物,如鲸、海豚等为了适应水中的游泳生活,身体日趋向鱼类靠近,演化出流线型的形状。它们的前肢已经特化为鳍状肢,身体的后部也特化为鳍状尾。

n

哺乳动物的种类

n

哺乳动物隶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它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有多种划分方式,根据生育方式的不同可划分为单孔目、有袋类、胎盘类,根据生活习性的不同可划分为草原哺乳动物、荒漠哺乳动物、森林哺乳动物、水生哺乳动物、高原和极地哺乳动物,还可综合外形、头骨、牙齿、附肢和生育方式等划分,将其分为原兽亚纲、后兽亚纲、真兽亚纲3个亚纲,现存28个目4000多种动物。

n

草原哺乳动物

n

在陆地上,草原占据了大概1/4的面积,经常与热带和带的灌木丛和稀疏的大树相互融合,形成多样性的环境。开阔的生态环境使草原上的动物大多以聚居的方式生存,并且有很快的奔跑速度和坚韧的毅力,以保证能够捕捉到食物和躲避危险。草原还是一些小型哺乳动物,如啮齿动物等地下生活者活动的场所。

n

荒漠哺乳动物

n

荒漠稀疏的植被和严苛的生存条件限制了生物的多样性,但是在这里依然有多种不同种类的动物,这些动物大多数具有极强的耐热抗暑能力以及各具特色储存水分的方式。食草性动物从进食的草中获取水分,或者从岩石和植物表面凝结的露水中获取水分。为了减少水分的流失,荒漠中的哺乳动物排出的粪便通常都很干燥,尿液也是经过高度浓缩之后再排出。有“沙漠之舟”称呼的骆驼在水草丰富的地方会大量进食,把吸收的水分和能量储存在驼峰之内,之后的很多天都可以不进食。

n

为了抵抗炎热,荒漠中大型的哺乳动物一般会在夜间活动,从一个地点移动到另一个地点,并且边走边咀嚼食物。而一些小型的哺乳动物则会白天躲在洞里休憩,清爽的早晨和黄昏是它们活动取食的时间。在荒漠中生存的哺乳动物需要具备长途跋涉的能力,因为一些大型的哺乳动物对水汽有非常灵敏的嗅觉,它们会根据降水的方位而进行迁移,从而带动其他动物一起迁移。

n

森林哺乳动物

n

森林为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赖以生存的环境,使得这里有着极其丰富的哺乳动物类群。这些动物或在树间穿梭生活,或在地面生活。很多树栖的哺乳动物如猿、猴等以其长长的尾巴和强健有力的四肢在树间生活,避免来自地面的危险。地面的腐叶和掉落的果实又为小型哺乳动物提供了食物。

n

森林中的哺乳动物的毛发通常呈现出深浅不一的颜色,与四周的环境相互协调,在遇到危险时有很好的伪装作用。甚至有一些猫科哺乳动物身上的斑点与树枝之间斑驳的影子相互混杂。

n

水生哺乳动物

n

水生哺乳动物为了适应水中的生活,经过漫长的演变,已和初的四肢爬行动物有了很大的不同。为了能够在水中快速滑行,大多数水生哺乳动物演化出了有利于推动前进的尾鳍和控制方向的鳍状肢,以及光滑而流畅的线条状身体,很少有毛发,但也有例外。海豹为了能够保持陆地上的生活,仍保留着厚厚的毛发,但其四肢也进化成了鳍状。这些鳍状肢使动物在水中活动时起到控制方向和平衡的作用,避免发生翻转。

n

为了减少热量散失,在水中保持恒温,这些水生的哺乳动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大都体型较大且有厚厚的脂肪,起到了很好的御寒作用,而突出的器官也减少了热量的散失。在水中生活的哺乳动物用肺呼吸,它们要定时到水面上呼吸新鲜的空气,以获得足够的氧气。

n

高原和极地哺乳动物

n

极地和高原地区因为气候寒冷,常年被冰雪覆盖,很多动物在这里很难生存下来,于是也形成了较低的竞争压力。生活在这里的哺乳动物为了适应严酷的环境和保持活动能力,经过演变发展已经进化出了各种不同的功能。

n

在极地和高原寒冷的环境中,许多哺乳动物拥有厚重的毛发,这些厚重的毛发主要起到伪装、防水、防雪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起到保暖的作用。除了身体上的毛发,有一些哺乳动物甚至连脚掌上都有浓密的毛发。这使得它们在悬崖峭壁上捕捉食物时有良好的防滑能力。在极地和高原活动的哺乳动物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们的毛发会随着季节和环境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以便于遇到危险时实施伪装。甚至为了减少身体热量的散失,一些哺乳动物经过演化,身体变得短小,避免了体表大面积受寒。

n

哺乳动物的身体构造

n

皮肤系统

n

哺乳动物的皮肤紧密、结构完善,有良好的抗透水性和敏锐的感觉功能,可控制体温,起到保护身体的作用。其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n

,结构完善,哺乳动物的皮肤由表皮和真皮组成。表皮由角质层和生发层构成,且有许多衍生物,如各种腺体以及毛、角、爪、甲、蹄等;真皮由胶原纤维及弹性纤维的结缔组织构成,两种纤维交错排列,其间分布有各种结缔组织细胞、感觉器官、运动神经末梢及血管、淋巴等;真皮下发达的蜂窝组织可以贮藏脂肪,故又称皮下脂肪细胞层。

n

第二,衍生物多样,包括皮肤腺、毛、角、爪、甲、蹄等。皮肤腺根据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汗腺、皮脂腺、气味腺等。为哺乳动物所特有的腺体,能分泌含有丰富营养物质的乳汁,哺育幼仔;汗腺的主要功能是散热及排出部分代谢物;皮脂腺的分泌物含油,有润滑皮肤的作用;气味腺的主要功能是标记领域、传递信息、自卫防护。毛为表皮角化的产物,主要功能是绝热、保温,通常每年有一两次周期性换毛,一般夏毛短稀,绝热力差,冬毛长且密,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角是哺乳动物头部表皮及真皮特化的产物,可分为洞角、实角、叉角羚角、长颈鹿角、表皮角等。爪、甲和蹄都是皮肤的衍生物,是指(趾)端表皮角质层的变形物。

n

骨骼系统

n

哺乳动物的骨骼系统发达,主要由中轴骨骼和附肢骨骼两大部分组成。中轴骨骼包括颅骨、脊柱、胸骨及肋骨;附肢骨骼包括肩带、腰带、前肢骨、后肢骨。这些骨骼具有支撑、保护和运动的功能,主要特点是:头骨有较大的特化,具有两个枕骨髁,下颌由单一齿骨构成,牙齿异型;脊柱分区明显,颈椎7枚,结构坚实而灵活;四肢下移至腹面,将躯体撑起,以适应陆地的快速运动。

n

肌肉系统

n

哺乳动物肌肉系统的主要特征是四肢及躯干的肌肉具有高度可塑性,为适应不同的运动方式,出现了不同的肌肉模式。

n

消化系统

n

哺乳动物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主要特点是:消化管分化程度较高,出现了口腔消化,且消化腺发达。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消化腺除3对唾液腺外,在横膈后面和小肠附近还有和胰脏,可分别分泌胆汁和胰液,除分泌胆汁外,还可贮存糖原、调节血糖,使多余的氨基酸脱氧,形成尿液及其他化合物,并将某些有毒物质转变为无毒物质,合成血浆蛋白质。

n

排泄系统

n

哺乳动物的排泄系统完善,包括、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此外,皮肤也是哺乳动物特有的排泄器官。排泄系统的主要功能:将细胞代谢的废物排出体外,以及保持细胞生存所依赖的内环境相对稳定。

n

呼吸系统

n

哺乳动物的呼吸系统十分发达,空气经外鼻孔、鼻腔、喉、气管进入肺,主要的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气管、肺和胸腔。

n

循环系统

n

哺乳动物的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心脏、血管及淋巴系统,使身体能够维快速循环,以保证有足够的氧气和养料来维持身体体温的恒定。哺乳动物的血液与其他脊椎动物不同:红细胞无核,呈两凹扁圆盘状,在哺乳动物中仅骆驼科和长颈鹿科的红细胞呈椭圆形;红细胞体积与其他纲的脊椎动物相比要小;红细胞的数量较其他脊椎动物多;这些特征增加了红细胞的表面积,并提高了其与氧气的结合能力。哺乳动物的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的心包腔内,腔内有少量液体,可减少心脏搏动时的摩擦。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淋巴系统也十分发达,这可能与动脉、静脉内血管压力较大以及组织液难以直接经静脉回心有关。

n

神经系统

n

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其大脑和小脑体积增大,并发展了新脑皮,脑表面形成了复杂皱褶(沟和回),形成高级神经活动中枢。哺乳动物的大脑皮层空前发达,故智力高于其他非哺乳动物。

n

感官系统

n

哺乳动物的感官系统高度发达,它们靠发达的感官系统发现食物、躲避敌害及寻找合适的栖息环境,同时其感官系统也是种群间进行通信联系和一系列行为反应的器官。

n



序言

9什么是哺乳动物

n

11哺乳动物的种类

n

13哺乳动物的身体构造

n

15哺乳动物的繁殖

n

16哺乳动物的生活习性

n

18人类与哺乳动物

n

章草原哺乳动物

n

22羚牛

n

23马鹿

n

24长颈鹿

n

26美洲野牛

n

28野马

n

29瞪羚

n

30斑马

n

32角马

n

33非洲疣猪

n

34狼

n

36狞猫

n

37豹猫

n

38非洲狮

n

40非洲象

n

42猞猁

n

43狒狒

n

44白犀

n

45小食蚁兽

n

46大食蚁兽

n

48花豹

n

50猎豹

n

52草原狐

n

53灰狐

n

54旱獭

n

55土豚

n

56袋鼠

n

58南美貘

n

59狍子

n

60野兔

n

60跳兔

n

61马来貘

n

61土狼

n

62小犰狳

n

62穿山甲

n

63美洲旱獭

n

63黄鼠

n

64澳洲野狗

n

65亚洲胡狼

n

66非洲野犬

n

68棕鬣狗

n

69跳羚

n

70非洲水牛

n

第二章荒漠哺乳动物

n

74野驴

n

75獴

n

76沙狐

n

77胡狼

n

78猫鼬

n

79驼

n

80单峰驼

n

82蝙蝠

n

83大耳狐

n

84大羚羊

n

85子午沙鼠

n

86跳鼠

n

87斑鬣狗

n

88绿狒狒

n

89地松鼠

n

90耳廓狐

n

91兔狲

n

第三章森林哺乳动物

n

94日本猕猴

n

95长臂猿

n

96黑猩猩

n

98美洲狮

n

100松鼠

n

102鼯鼠

n

103美洲豹

n

104野猪

n

106大熊猫

n

108孟加拉虎

n

109犰狳

n

110马来熊

n

112貂熊

n

113驼鹿

n

114白鼬

n

115棕熊

n

116西伯利亚虎

n

116树懒

n

117树熊猴

n

117眼镜猴

n

118针鼹

n

119袋熊

n

120树袋熊

n

121蜘蛛猴

n

122卷尾猴

n

123环尾狐猴

n

124亚洲象

n

126蜜獾

n

127猩猩

n

128浣熊

n

130夜猴

n

131毛犰狳

n

132松鼠猴

n

134山地大猩猩

n

136美洲黑熊

n

137南浣熊

n

138臭鼬

n

140熊狸

n

142云豹

n

144长鼻猴

n

145黄喉貂

n

146大灵猫

n

147蜂猴

n

第四章高原和极地哺乳动物

n

150雪豹

n

151羊驼

n

152牦牛

n

154藏獒

n

156长尾叶猴

n

156麝牛

n

157高原鼠兔

n

157石貂

n

158小熊猫

n

160原驼

n

162眼镜熊

n

163豚鼠

n

164骆马

n

165岩羊

n

166驯鹿

n

168川金丝猴

n

169北极狼

n

170野生龙猫

n

172滇金丝猴

n

172盘羊

n

173大羊驼

n

173黑足雪貂

n

174北极兔

n

175北极狐

n

176北极熊

n

177灰熊

n

第五章水生哺乳动物

n

180僧海豹

n

181斑海豹

n

182海豹

n

184海獭

n

185海狗

n

186水獭

n

188象海豹

n

189大西洋黑白海豚

n

190宽吻海豚

n

191河狸

n

192海狮

n

194河马

n

196虎鲸

n

198白鲸

n

200一角鲸

n

201抹香鲸

n

202灰鲸

n

203蓝鲸

n

204座头鲸

n

205江豚

n

205海象

n

206长须鲸

n

206北美水貂

n

207附录拼音索引

n




哺乳动物图鉴:生命的奇迹与演化之歌 在浩瀚的生物界,哺乳动物以其多样的形态、复杂的行为和令人惊叹的适应能力,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从神秘的深海巨兽到翱翔天际的蝙蝠,从敏捷的陆地掠食者到温顺的草食动物,无不展现着生命演化的鬼斧神工。这本《哺乳动物图鉴》旨在带领读者一同踏上一场跨越时空的探索之旅,深入了解这个迷人的动物家族。 一、 定义与特征:生命的温暖脉搏 哺乳动物,顾名思义,最显著的特征是雌性能够分泌乳汁哺育幼崽。这一独特的生殖策略,不仅保障了后代的成活率,更奠定了哺乳动物在演化史上的成功基石。除此之外,它们还拥有一系列共有的生理和形态特征: 恒温性(温血动物): 哺乳动物能够自主调节体温,维持一个相对恒定的内部温度,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这使得它们能够活跃在各种气候条件下,从极地的严寒到赤道的酷暑,都能找到它们的踪迹。体内的高效新陈代谢是维持恒温的关键,这需要持续稳定的能量供应。 有毛发或皮毛: 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体表覆盖着毛发,这些毛发在保温、伪装、感觉甚至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毛发的密度、长度和颜色因物种和栖息地而异,是适应环境的重要表现。例如,北极熊的厚重白色皮毛能够提供极佳的保暖和伪装效果,而沙漠中的哺乳动物则可能拥有稀疏的毛发以利于散热。 胎生(绝大多数): 哺乳动物的胚胎在母体内发育,通过胎盘获取营养,并最终产下活体幼崽。这种“母体内孵化”的方式,为胚胎提供了相对稳定和安全的生长环境,极大地提高了繁殖的成功率。只有少数例外,如单孔目动物(鸭嘴兽、针鼹)是卵生。 呼吸系统: 哺乳动物拥有发达的肺,通过横膈膜的运动进行呼吸,能够高效地从空气中获取氧气。肺泡结构大大增加了气体交换的表面积,保证了身体对氧气的充足需求。 循环系统: 哺乳动物拥有四腔心,能够将含氧血和缺氧血完全分开,提高氧气输送效率,支持其高代谢水平。 神经系统: 哺乳动物的大脑高度发达,尤其是新皮层,这使得它们能够发展出复杂的学习、记忆、情感和社会行为。高度发达的感官系统,如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也帮助它们在环境中导航、捕食和躲避天敌。 牙齿: 哺乳动物的牙齿通常分化为门齿、犬齿、前臼齿和臼齿,适应于不同的食物类型,如切割、撕裂、研磨等。牙齿的形态是区分不同哺乳动物食性和演化关系的重要依据。 二、 分类与多样性:生命谱系的壮丽画卷 哺乳动物大家族极其庞大,根据其演化关系和主要特征,通常被划分为几个大类,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多样性。 单孔目(Monotremes): 这是哺乳动物中最古老、最原始的一类,仅分布于澳大利亚及其附近岛屿,包括鸭嘴兽和针鼹。它们最独特的特征是卵生,这是哺乳动物中极少数的例外。尽管如此,它们仍然具有分泌乳汁哺育幼崽的特点,但乳汁并非通过乳头,而是从腹部的皮肤腺体分泌出来。 有袋目(Marsupials): 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和美洲,如袋鼠、考拉、负鼠等。有袋动物的幼崽在出生时发育非常不完全,出生后会爬入母体的育儿袋中继续发育,并在那里接受哺乳。这种“提前出生,袋中发育”的策略,让它们能够在资源匮乏的环境中生存。 有胎盘目(Placentals): 这是哺乳动物中最为庞大、最为繁盛的一类,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哺乳动物物种。它们通过高度发达的胎盘,在母体内为胎儿提供营养和氧气,并在出生时拥有相对成熟的身体。有胎盘目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众多目,如: 食肉目(Carnivora): 包括猫科(狮子、老虎、家猫)、犬科(狼、狐狸、家犬)、熊科、海豹科等。它们通常拥有锐利的牙齿和爪子,适应于捕食其他动物。 偶蹄目(Artiodactyla): 包括猪、河马、长颈鹿、鹿、牛、羊等。它们的脚趾数量为偶数(二趾或四趾),许多种类具有反刍的消化系统,能够高效地消化植物纤维。 奇蹄目(Perissodactyla): 包括马、斑马、犀牛、貘等。它们的脚趾数量为奇数(一趾或三趾),没有反刍能力。 灵长目(Primates): 包括猴子、猿和人类。它们通常拥有发达的大脑、灵活的双手和直立的姿势,适应于树栖或地面生活。 啮齿目(Rodentia): 这是哺乳动物中物种数量最多的目,包括老鼠、松鼠、兔子、豪猪等。它们最显著的特征是门齿终生生长,需要不断啃咬以磨损。 鲸偶蹄目(Cetartiodactyla): 这是近年来演化分类上的一个重要调整,将鲸目(Whales)和偶蹄目合并。研究表明,鲸类实际上是从偶蹄类动物演化而来,其演化路径充满了令人着迷的适应性变化。 翼手目(Chiroptera): 即蝙蝠。它们是唯一能够真正飞行的哺乳动物,其前肢特化为翼,能够适应夜行性生活,许多种类通过回声定位来导航和捕食。 鲸目(Cetacea): 包括鲸鱼、海豚和鼠海豚。它们是完全水生的哺乳动物,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从陆地动物回归海洋,身体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适应性变化。 海牛目(Sirenia): 包括海牛和儒艮。它们是完全水生的草食性哺乳动物,体型庞大,行动缓慢,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海岸水域。 象形目(Proboscidea): 仅存的代表是亚洲象和非洲象,它们是现存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拥有标志性的长鼻和象牙。 食虫目(Insectivora): 包括刺猬、鼹鼠、鼩鼱等。它们通常体型较小,以昆虫为食,拥有尖锐的吻部和灵活的爪子。 翼手目(Chiroptera):即蝙蝠。它们是唯一能够真正飞行的哺乳动物,其前肢特化为翼,能够适应夜行性生活,许多种类通过回声定位来导航和捕食。 其他类群:除了以上列举的,哺乳动物还包括如兔形目(Lagomorpha)、鳞甲目(Pholidota,即穿山甲)等。 三、 行为与生态:生命交织的智慧 哺乳动物的生存不仅仅依赖于生理上的适应,更体现在其复杂多样的行为和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 社会行为: 许多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社会结构,形成群体、家族或族群。群体生活能够提供保护、提高捕食效率、方便抚养后代,同时也可能引发内部的竞争和冲突。例如,狼群的协同捕猎、大象家族的紧密联系、猴群的等级制度,都体现了社会行为的重要性。 繁殖策略: 哺乳动物的繁殖策略多种多样,从一夫一妻制到多夫多妻制,从一次产下大量幼崽到每次只产一两只,都与它们的生存环境、寿命和资源可获得性紧密相关。亲代抚育对于哺乳动物的后代成长至关重要,包括哺乳、保护、教育和训练等。 迁徙与季节性活动: 为了寻找食物、繁殖地或避开恶劣环境,许多哺乳动物会进行长距离的迁徙。例如,角鹿的季节性迁徙、鲸类的远洋洄游、以及许多小型哺乳动物的季节性活动模式,都展现了它们对环境变化的敏感和适应。 食性与生态位: 哺乳动物的食性极其广泛,从食草动物到食肉动物,从食虫动物到杂食动物,甚至还有专门以特定食物为生的特化者(如食蚁兽)。它们在食物链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控制着其他物种的数量,影响着植被的生长,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与人类的关系: 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复杂而深刻。从远古时期就被人类驯化为家畜(如牛、羊、猪、狗),提供食物、劳动力和伴侣;到作为野生动物受到人类的狩猎和保护;再到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帮助我们理解生命演化和生理机制。然而,人类活动也对许多哺乳动物的生存造成了威胁,导致物种数量下降甚至灭绝。 四、 演化与未来:生命长河中的回响 哺乳动物的演化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它们从恐龙时代的微小哺乳动物,在恐龙灭绝后迅速崛起,占据了地球的各个角落。它们的演化历程充满了惊人的适应性变化,例如,从陆地回归海洋的鲸类,能够飞行的蝙蝠,以及我们人类自身的出现。 如今,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栖息地丧失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许多哺乳动物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保护这些珍贵的生命,维护生物多样性,不仅是对自然的责任,也是对我们人类自身未来的一种投资。 这本《哺乳动物图鉴》希望通过系统而详实的介绍,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哺乳动物这个大家族,感受它们生命的奇迹,体会演化的魅力,并激发保护这些宝贵生命的意识。让我们一同走进哺乳动物的世界,倾听它们在地球生命长河中的悠扬回响。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觉得,每一种生物都有它独特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往往隐藏在它们的外形、习性和生存环境之中。我尤其喜欢那些生活在极端环境下的生物,它们能够在常人无法想象的条件下生存下来,这本身就是一种生命的奇迹,一种对大自然的敬畏。我非常期待在这本书中,能够看到那些生活在沙漠、极地、或者深海的生物。它们是如何抵御严寒或酷暑的?它们又是如何在地表之下寻找食物和水源的?它们的身体构造又有哪些特别之处,能够让它们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繁衍后代?我希望书中的文字能够像一位耐心的向导,带领我走进这些生物的世界,让我能够感受到它们顽强的生命力,以及它们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和谐。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引发我对生命韧性的思考,以及对环境保护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

我一直以来都对那些会飞翔的生物情有独钟,总觉得它们身上带着一种自由不羁的灵魂,能够翱翔于蓝天,俯瞰大地,这本身就是一种极致的浪漫。虽然我手上已经有不少关于飞行动物的书籍,但每次看到一本新的,我还是会忍不住好奇它的内容。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那些我从未见过的、亦或是了解甚少的飞行动物,它们有着怎样的翅膀构造?它们是如何在空中保持平衡的?它们的鸣叫声又有着怎样的意义?我期待书中的插图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现它们的形态,捕捉它们在天空翱翔的瞬间,让我能感受到那份轻盈与力量。同时,我也希望文字部分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鸟类学家那样,娓娓道来,既有科学的严谨性,又不失趣味性,让我能够轻松地理解那些复杂的生物学知识。如果这本书还能介绍一些濒危的飞行动物,并且呼吁大家保护它们,那就更好了,毕竟,生命的奇迹需要我们共同守护。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生活在丛林深处的神秘生物充满了向往,总觉得那里隐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等待着我们去发现。我喜欢那些充满野性与力量的生物,它们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地生活,展现着生命的本真。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满足了我对丛林生物的探索欲望。我非常期待能够在这本书中,看到那些我从未见过的、或者只在纪录片中惊鸿一瞥的丛林生物。我希望书中的插图能够生动地展现它们矫健的身姿,捕捉它们在密林中穿梭、捕食、休憩的瞬间,让我仿佛置身其中。同时,我也希望能了解到它们的生活习性,它们如何在复杂的丛林生态系统中生存,它们又有哪些独特的生存策略。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对大自然产生更深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保护原始森林和生物多样性的紧迫感,毕竟,这片绿色的宝藏,承载着地球的未来。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生活在水下世界的生物充满了好奇,它们生活在一个与我们截然不同的维度,神秘而又迷人。我特别喜欢那些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海洋生物,它们就像是大海派来的使者,向我们展示着这个蓝色星球的无穷魅力。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海底世界的大门。我期待能够在这本书中看到那些我梦寐以求的海底生物,比如优雅的海豚,巨大的鲸鱼,还有那些在珊瑚礁中穿梭的五彩缤纷的鱼类。我希望书中的图片能够清晰地展现它们的每一个细节,从它们鳞片的纹理到它们鳍的形状,都能被捕捉得一清二楚。同时,我也希望能了解到它们的生活习性,它们是如何在海洋中生存的,它们之间又有着怎样的互动。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意识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人了解海洋生物面临的威胁,并积极参与到保护行动中来。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我了,沉甸甸的纸张,还有那种柔和的光泽,一看就知道是印刷质量上乘的书。我一直对自然界的生物非常着迷,尤其是那些毛茸茸、会动的可爱家伙们。想象一下,捧着这样一本厚重的图鉴,周末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书页上,我沉浸在其中,细细品味每一页的细节,仿佛就能听到森林里鸟儿的鸣叫,闻到青草的芬芳,甚至感受到微风拂过皮毛的触感。书的开本大小也恰到好处,既能容纳精美的插图,又方便拿在手里翻阅。我尤其喜欢封面上的那种,好像能跃然纸上的立体感,让人忍不住想去触摸。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我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世界,让我对这些陆地上最令人惊叹的生物有更深入的了解,不仅仅是它们的样貌,更是它们的生活习性、栖息地,甚至是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增添了更多的期待和惊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