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太极拳养生与实战——解读太极劲 姜有奎 | 作者 | 姜有奎 |
| 定价 | 18.00元 | 出版社 | 人民体育出版社 |
| ISBN | 9787500949916 | 出版日期 | 2017-02-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32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目录结构设计得非常合理,逻辑性很强,从基础的理论框架搭建,到身体的准备工作(如站桩和呼吸法),再到劲力的具体分类和应用,层层递进,知识点衔接自然。我个人非常喜欢作者在讲解“引劲落点”时的那种精确度。他似乎在尝试为太极拳建立一套可量化的标准,而不是仅仅依靠感觉。例如,书中提到在推手练习中,如何通过对方来力的大小,来调整自己身体的接触点,以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这种描述极其具有操作性。我曾尝试在日常练习中应用书中提到的一种“中定”的调整方法,发现它确实能显著提高对抗时的稳定性,不容易被轻易“带偏”。虽然书中的图示对于一些复杂的立体空间动作解释得略显吃力,需要读者自己在线下找陪练进行验证,但这恰恰证明了作者的诚意——他明白真正的武术精髓,是无法完全被印刷品所替代的。这本书更像是一个高明的教练在你身边,用书本的形式给你提供了一个清晰、深入的思维框架,让你带着正确的方法去训练,而不是仅仅提供了一堆招式的照片。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挺有意思的,那种水墨晕染的效果,一下子就把人带入了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拿到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就知道内容肯定扎实。我本来对太极拳的了解还停留在那种慢悠悠、看起来很优雅的阶段,想着可能更偏向于老年人日常保健。但翻开目录,看到一些关于“劲力”和“实战”的章节标题,心里咯噔一下,原来这不仅仅是老年人的“广播体操”,背后还有这么深的学问和技击内涵。作者似乎没有急着灌输那些晦涩的理论,而是从一个比较贴近初学者的角度,把太极拳的精髓慢慢剥开。我特别欣赏它在讲解招式时,不只是告诉你“怎么做”,更重要的是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比如对于“沉肩坠肘”这种基础要求,书中用了好几页篇幅去解释它如何影响身体的重心和蓄劲能力,这种深入浅出的剖析,让我对平日里随随便便做出的动作,突然有了“醍醐灌顶”的感觉。那些插图虽然不算特别高清,但配合文字的描述,大致的动作要领还是能捕捉到的,只是对于那些极其细微的关节角度,可能还需要结合视频或者现场指导才能完全领会。总体来说,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这是一本兼顾了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的入门好书,它没有把太极拳神化,而是用一种非常务实和科学的态度去解构这项传统技艺。
评分说实话,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期望值并没有那么高,市面上关于传统武术的书籍太多了,很多都充斥着大量不着边际的玄学描述,读起来让人云里雾里,抓不住重点。但这本书的行文风格非常“硬核”,作者的遣词造句中透着一股对武术本质的执着。他似乎对每一个动作的受力点、运动轨迹都有着非常清晰的数学和物理层面的理解,这一点非常吸引我这个理性思考的人。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关于“听劲”和“化劲”的部分,文字描述极为精炼,没有一句废话。作者用了一种非常直观的比喻,将人体的各个关节比作精密的机械联动装置,一旦哪个环节卡住或多余用力,整体的“效能”就会大打折扣。我尝试按照书中提示的几种基础桩功练习了一会儿,虽然只是几分钟,但肩膀和腰胯部位传来的那种微妙的张力和放松感,是以前我单纯模仿招式时体会不到的。这种感觉很奇妙,就像你突然找到了一个开关,明白了为什么高手们看似不动声色,却能产生巨大的爆发力。如果说这本书有什么不足,那就是对完全没有武术基础的人来说,某些术语的解释可能还需要反复研读,它更像是给已经有一定武术底子,想往深处钻研的人准备的“进阶指南”。
评分作为一名对传统文化抱有浓厚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我发现这本书的学术严谨性是它最大的亮点之一。作者在论述过程中,似乎参考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武术流派的特点,尽管他主要聚焦于自己的理解和体系,但那种博采众长的态度令人敬佩。我尤其欣赏它对太极拳不同阶段“内功”发展顺序的划分,非常清晰地指明了练习者在不同阶段应该侧重解决的问题。比如,初级阶段强调的是身体结构的建立和放松,中期则转向内劲的培养和感知力的训练,后期才是如何将这些内劲应用于实际的接触中。这种循序渐进的路线图,避免了许多人因为急于求成而走火入魔的误区。书中对“松”的解析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不仅仅是肌肉的松弛,更上升到了精神层面的“松弛有度”,即在保持警觉的前提下,避免不必要的精神紧张。这本书的文字风格偏向于严肃的学术探讨,阅读起来需要保持较高的专注度,但一旦跟上作者的思路,你会发现自己对太极拳的理解被极大地拓宽了,不再局限于套路招式的记忆,而是开始关注内在的运行机制。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中规中矩,属于那种非常典型的教材类书籍,没有花里胡哨的彩色印刷,主要依靠黑白文字和线条图示来传达信息。但这反而让我更专注于内容本身,少了些许浮躁。我发现作者在引用前人经典论述时,处理得非常得体,他不会生搬硬套,而是将古老的智慧放在现代的语境下进行重新阐释,这一点非常考验作者的功力。最让我觉得受益匪浅的是他对“用意不用力”的解读。以前我总觉得这是个矛盾的说法,到底是要用力还是要不用力?这本书通过对比不同阶段的练习者,阐明了“不用力”指的是摒弃肌肉的僵硬和对抗性的蛮力,而“用意”则是对神经系统的精准调控和对整体结构的整合。书中有一段话形容劲力像水流一样,必须找到河道才能顺畅,如果堵塞,水就成了死潭。这个比喻我记住了,它让我对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持身体的“流动性”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把一个看似虚无缥缈的概念,用清晰的逻辑链条给勾勒了出来,适合那些喜欢刨根问底的读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