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地球禁地之旅——發現與探索
定價:39.00元
作者:秀娥,張翅著
齣版社:21世紀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05-01
ISBN:978753915565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99kg
編輯推薦
本書內容豐富,知識性強,覆蓋麵大,富於啓發精神和探索意味;視角獨特,態度嚴謹認真,文筆生動活潑,並配有大量精美的珍貴圖片,使其圖文並茂,相得益彰。在探索人類文明之謎的同時,也可使讀者瞭解不少饒有趣味的世界曆史知識、民族文化知識和文化遺址的軼聞趣事,相信這也是廣大讀者喜聞樂見的。
內容提要
在人類文明尚未開放前,究竟是誰在南極地區進行縝密的地理勘探?是誰能如此自信地將百萬噸的巨石玩弄於股掌間?“《》之謎”、“七萬年前人類的滅頂之災”、“失蹤的蛇頸龍”、“兩韆年前的計算機”等等,這些是否意味著一個已經淹沒的高度文明,曾在遠古時代呼風喚雨,將一筆科學遺産留給後世?
本書涉獵世界自然史、人類史前文化,地質學、氣象學、考古學等多項科學,全景式展示瞭地球上尚未破譯的神秘畫捲,*稱得上是一次賞心悅目的探索之旅。
目錄
01 探險者的禁地
宇宙如何從“無”中生有
驚天大撞擊
從太空看地球
阿開通往地球曆史的大門
我們從哪裏來
寒武紀一生命的爆發
恐屯時代
“智人”脫穎而齣
石油的形成
認識世界
古代的遠洋探險傢——腓尼基人到過美洲嗎
大航海時代的先驅者——達·伽馬
人類曆史上次環球航行的壯舉
公元前的水手——腓尼基人的遠航
《山海經》中的美洲
“誇父逐日”——中國先民移居美洲的曆程
武王伐紂留下的
慧琛和尚遠遊“扶桑國”
北歐海盜先發現瞭美洲
海盜地圖
龍頭船駛嚮“未知的大陸”
誰在遠古時代測量過地球
準發現瞭“地球上大的天然冰庫”
準在6000年前探訪瞭南極洲
尋找太空中“地圖繪製者”
02 海洋中的奧妙
失落的大陸——亞特蘭蒂斯
地球上的黑洞
大海深處的秘密
03 宗教的溯源
史前大洪水的記憶
尋找挪亞方舟
《》之謎
04 自然界的奇特
大戈壁中的“魔鬼城”
火山口上留下的神秘足跡
7萬年前,人類的祖先差點滅絕
海嘯之後的”水落石齣”
突然升起的島嶼
迷幻異域——五彩城
5000萬年前的“巨人堤”
6000萬年前留下的“變色獨石”
從何而來的石球
“定時炸彈”與遠古生命
宇宙來客留下的足跡
誰鑄造瞭“根龍”
05 生命的尋蹤
“小矮人”
人類早已失散的遠親
尼安德特人還活著嗎
”驢頭狼”是史前動物的子遺嗎
”曙猿”是人類的遠祖嗎
”水犀”是一種什麼動物
齣沒無常的“雪人”足跡
追蹤“野人”的新動嚮
馬來西亞驚現“大腳怪”
恐龍還活著嗎
深湖怪獸
失蹤的蛇頸龍
06 失落的故園
“沙漠新娘”——颱德木爾
埃伯拉的圖書館——重新拼接曆史的“七巧闆”
藍天下的龐大博物館
4000年前的地下迴聲
尋找塞姆人的故鄉
阿卡德的故事
帝國的興衰
失落瞭幾韆年的古國
文明始於蘇美爾
蘇美爾文字的起源
解讀楔形文字
峭壁頂上的銘文
尋找尼尼徽
崛起的波斯帝國
“馬拉鬆”的來曆——希臘人與波斯人馬拉鬆之戰
波斯帝國後的輝煌——是誰焚毀瞭百柱殿、萬國門
帝國王宮被焚之謎
發現烏爾城
在悅耳的竪琴聲中走嚮墳墓
蘇美爾的餘暉
遠古時代神秘文明的“證據”
公元前陶罐上的秘密
2000多年前的計算機
水晶人頭之謎
印第安人的“飛機模型”
奧爾悔剋人的“羅盤”
8000多年前的水泥圓柱
南太平洋上的“謎之島”
在高空中給誰欣賞的“圖案”
古人留下的巨大”問號”
太平洋的“謎之島”
神秘的“鳥人’儀式
誰是巨石人像製造者
“長耳人”大戰“短耳人”
無法破譯的“朗戈朗戈”
“世界的肚臍”
07 遠古的部落
於爾居普鎮
沒有居民的石城——津巴布韋
印度古城的毀滅
古印度的飛行器——戰神之車
沙漠中的奇畫——世界上大的史前岩畫博物館
布蘭德山脈中的“白貴婦”
失落在叢林中的聖殿
太空中觀看的“地畫”
08 巨石的痕跡
巨石魔輪之謎
馬耳他孤島上的巨石神廟
世界上難破解的謎
09 古文明的探索
尋找“黃金國”
瑪雅文化之謎
奧爾梅剋文化
眾神之城——特奧蒂瓦坎
馬丘比丘——印加帝國後的城堡
神秘山城——蒂瓦納科
謎中之謎——太陽門
10 天象的映照
多貢人星空的秘密
探尋“奧納斯”
11 天外求客的寫意
三葉蟲上的皮鞋印
尋找外星生命
飛碟之謎
第三類接觸
世界之謎的猜測
不是謎底的謎底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文案,讓我聯想到瞭一些經典的探險小說,那種在未知領域中尋覓真相的勇氣和魄力。我希望這本書不會僅僅停留在“到此一遊”式的記錄,而是能夠深入地挖掘那些“禁地”背後隱藏的故事。比如,是否有一些關於這些地方的古老傳說,或者是關於過去探險者留下的未解之謎?我期待作者能夠分享一些他在探索過程中,通過某種契機,偶然發現瞭一些意想不到的綫索,這些綫索可能指嚮瞭某些失落的文明,或者是某種古老的地理現象。這種“尋寶”式的探索過程,會非常吸引人。我還在思考,作者是如何在現代科技的輔助下,同時又保持著一份純粹的探索精神的?他是否會提及一些他使用的先進設備,以及這些設備是如何幫助他突破地理上的限製?但同時,我也希望看到,在科技之外,他依然依靠著自己的智慧、毅力和對大自然的敬畏,去完成他的發現。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它不僅僅是關於地理上的“禁地”,更是一種精神上的召喚。作者在序言中提到的“挑戰人類認知邊界”這句話,讓我覺得非常振奮。我猜測,書中可能包含瞭一些關於作者在探索過程中遇到的哲學思考,或者是在極端環境下對生命意義的重新審視。我希望看到作者能夠分享一些他在旅途中遇到的,那些鮮為人知卻又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少數民族,他們是如何在這片土地上世代繁衍,又是如何與自然和諧共處。他們的生活方式、信仰習俗,以及他們對這片土地的獨特理解,一定是非常寶貴的精神財富。同時,我也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在這種極端孤獨和危險的環境中,保持內心的平靜和堅韌的。這種心理上的探索,往往比物理上的跋涉更加艱辛,也更加引人入勝。這本書或許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如何麵對恐懼、如何尋找內心力量的啓示,這對於在現代社會中感到迷茫和壓力的人們來說,無疑是一劑良藥。
評分我一直對那些人類文明尚未完全觸及的區域充滿瞭嚮往,那些地方仿佛是地球留給我們的最後一塊純淨的畫布,等待著有勇氣和智慧的人去描繪。這本書的標題“地球禁地之旅——發現與探索”,簡直就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具體去瞭哪些“禁地”?是南極洲那片冰封的王國,還是亞馬遜深處那些被原始森林吞噬的古老文明遺跡?亦或是人跡罕至的深海峽榖,那裏可能隱藏著我們從未見過的奇特生物?我特彆希望作者能夠分享他在這些地方遇到的獨特動植物,如果能附帶一些清晰的照片或者手繪圖,那就太完美瞭。我想象著,在那些極端惡劣的環境中,生命是如何頑強地生存繁衍,又是如何演化齣令人驚嘆的適應性。書中會不會提及一些關於這些禁地形成的地理學或地質學知識?比如,某個火山島是如何從海底噴發而成的,某個峽榖是如何被億萬年的河流侵蝕而成,這些科學性的內容,能夠讓我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增長知識,這正是我閱讀這類書籍最期待的。
評分哇,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太吸引人瞭!那種深邃的藍色調,加上若隱若現的山脈剪影,還有一點點神秘的光暈,瞬間就勾起瞭我對未知的好奇心。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就迫不及待地翻開瞭第一頁,雖然我還沒來得及深入閱讀,但從序言的筆觸來看,作者似乎是一位非常有經驗的探險傢,或者是一位對自然有著深刻洞察力的地理學者。他使用的詞語,比如“古老的低語”、“被遺忘的角落”、“生命最後的淨土”,都充滿瞭詩意和畫麵感,讓我仿佛能感受到那種撲麵而來的原始氣息。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描繪齣那些鮮為人知、甚至被人類活動遺忘的地貌,比如隱藏在雨林深處的瀑布,或是被冰川環繞的高原湖泊,能夠有詳盡的地理特徵描述,甚至是一些關於這些地方如何形成的科學推測,那就更棒瞭。我還在猜測,作者會不會分享一些他獨自一人在極端環境下剋服睏難的經曆,那種孤獨卻又充滿力量的時刻,往往最能打動人心。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旅行記錄,更像是一場與地球原始靈魂的對話,充滿瞭敬畏與探索的精神。
評分從封麵和標題來看,這本書應該是一本充滿冒險精神的讀物,但我不確定作者是否會深入探討一些科學研究方麵的內容。我更偏嚮於那些帶有豐富人文關懷和個人體驗的記錄。我希望書中能夠描繪齣作者在那些孤寂之地,與大自然零距離接觸時的細膩感受。比如,他在寂靜的沙漠裏聆聽風的低語,在漆黑的星空下仰望璀璨的銀河,或者是在暴風雨來臨前,感受大自然磅礴的力量。這些感性的描寫,能夠讓我身臨其境,仿佛我也一同經曆瞭這場旅程。我還在期待,作者會不會在書中分享一些關於他與當地居民交流的經曆,他們之間可能存在著語言和文化的隔閡,但或許通過一些肢體語言、眼神交流,也能傳遞齣珍貴的情感和故事。這種跨越障礙的理解,往往比單純的風景描寫更能打動人心。這本書或許能夠幫助我們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係,讓我們意識到,我們也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它的徵服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