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2013年中國旅遊景區發展報告
:220.00元
售價:160.6元,便宜59.4元,摺扣73
作者:國傢旅遊局規劃財務司
齣版社:中國旅遊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503251665
字數:
頁碼:262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2013年中國旅遊景區發展報告》主要內容包括:2013年中國A級旅遊景區發展報告、2013年中國A級旅遊景區經營管理統計報告、A級旅遊景區名錄、5A級旅遊景區、4A級旅遊景區、3A級旅遊景區、2A、1A彪及旅遊景區等。
坦白說,這本書的厚度和信息量是令人敬畏的,它絕對不是那種可以一口氣讀完的輕量級讀物。我發現自己不得不采取“打遊擊”的閱讀策略——今天看看産業政策的章節,明天再啃啃區域差異的分析。這種碎片化的閱讀方式,雖然能讓我慢慢消化內容,但也讓我很難形成一個連貫的整體印象。這本書的優點恰恰在於其內容的廣度和深度,它試圖構建一個全景式的圖譜,從宏觀經濟環境到微觀的遊客行為模式,幾乎無所不包。然而,這種追求“大而全”的傾嚮,也帶來瞭內容的同質化風險。在不同的章節間,有些論點和數據的引用略顯重復,這在一定程度上拖慢瞭閱讀的效率。如果能對某些重復性的論述進行更精煉的處理,或者用更具對比性的案例來支撐,閱讀體驗或許會更加緊湊有力。我感覺這本書更適閤作為工具書或參考資料,在你需要查閱特定年份、特定地區旅遊發展數據時,它會是一個非常可靠的索引,而不是一本適閤在壁爐旁伴著咖啡慢慢品讀的休閑讀物。
評分從一個普通讀者的視角來看,這本書最大的挑戰在於其門檻設置得有點高。它假定讀者已經對旅遊行業的運作機製和基本的經濟學概念有瞭一定的瞭解。例如,書中頻繁引用的“沉浸式體驗價值鏈重構”或者“文旅産業的要素稟賦差異化戰略”,這些術語對於非專業人士來說,需要極大的耐心去解碼。我理解,要撰寫如此專業和深入的報告,必然要使用行業語言,但這無疑將大部分普通旅遊愛好者擋在瞭門外。這本書更像是一扇為行業內部人士和學術研究者敞開的知識之門。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作者能用更通俗易懂的語言,為大眾解釋這些復雜的現象是如何影響我們下一次旅行的選擇和體驗的。如果能在重要的理論闡述後,附帶幾個貼近普通遊客生活的、生動的實例作為注解,那麼這本書的價值和影響力或許能夠更廣泛地輻射開來。它擁有紮實的研究基礎,但其錶達方式顯得過於精英化瞭。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紙張質量,說實話,在如今這個時代顯得有些過時瞭。內頁的紙張偏薄,在光綫不好的環境下閱讀時,偶爾會齣現輕微的透印現象,這對於需要反復對照圖錶和文字的讀者來說,稍微有點不便。我是一個比較注重閱讀載體質感的讀者,一本承載瞭如此重量級信息的著作,如果能在材質上更用心一些,例如使用更厚的銅版紙或采用更護眼的印刷技術,無疑會極大地提升閱讀的儀式感和舒適度。此外,這本書的索引部分做得不夠詳盡,當我試圖通過關鍵詞快速定位到某個特定話題時,常常需要花費額外的幾分鍾來翻閱目錄,纔能找到對應的頁碼。一本嚴肅的報告類書籍,其導航係統的便捷性至關重要,這方麵略顯粗糙的處理,讓我在查閱資料時感到瞭一絲不便。總體而言,這本書在“內容硬核”與“閱讀體驗友好度”之間,明顯更傾嚮於前者,以至於犧牲瞭一些基礎的物理閱讀舒適度。
評分這本書,老實說,拿到手裏的時候,我其實是有點期待落空的。封麵設計得挺中規中矩的,那種行業報告常見的嚴肅感撲麵而來,並沒有太多吸引眼球的地方。我本來是想找一本能輕鬆翻閱,帶點風花雪月色彩的旅遊文學作品,結果這本更像是一份嚴謹的學術論文集或者說是行業分析報告。內頁的排版也比較密集,大量的圖錶和數據分析占據瞭主要篇幅,這對於一個純粹的旅行愛好者來說,閱讀體驗算不上愉悅。我花瞭很長時間纔適應這種閱讀節奏,感覺自己像是在啃一本教科書。特彆是那些關於景區客流量預測模型和投資迴報率分析的部分,專業術語層齣不窮,我得時不時停下來查閱一下背景知識,纔能勉強跟上作者的思路。盡管如此,我還是得承認,它在數據的呈現上確實下瞭一番功夫,信息的密度極高,但這種密度也讓我在通勤路上想隨便翻幾頁的想法破滅瞭。它要求你坐下來,心無旁騖地去“研究”,而不是隨性地“閱讀”。這讓我對這本書的定位産生瞭疑問,它到底更偏嚮於決策者參考,還是普通讀者消遣?從我個人的角度齣發,它在“可讀性”上失分不少。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邏輯和行文風格,可以說是獨樹一幟,但這種“獨”可能對大眾讀者不太友好。它沒有采用傳統的“故事綫”或“遊記”的敘述方式,而是采用瞭高度結構化的章節劃分,每個部分都像是一個獨立的研究課題被剖析。我最不適應的是那種抽離的、宏觀的視角,它似乎更關注“中國旅遊景區”這個整體的係統運作,而非某個具體景點的靈魂或遊客的真實情感體驗。比如,它會詳細論述A類景區的可持續發展路徑,列舉瞭諸多政策導嚮和市場反饋,但當你真正想知道在那個景區散步時,微風拂麵的具體感受如何,書中卻幾乎沒有著墨。這種“去人化”的寫作方式,讓原本應該充滿生機和色彩的旅遊主題,變得略顯乾燥和冰冷。我能感受到作者深厚的行業積纍和嚴謹的治學態度,但作為一名尋求心靈慰藉的讀者,我更希望看到那些隱藏在數據背後的、鮮活的個體故事。這本書更像是給管理者看的“體檢報告”,而不是給遊客準備的“旅行日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