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飛秒激光在透明介質中的傳輸與超連續光輻射特性
:79.00元
售價:57.7元,便宜21.3元,摺扣73
作者:宋曉偉,陶海岩,林景全
齣版社:國防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7118115062
字數:
頁碼:163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飛秒激光在透明介質中的傳輸與超連續光輻射特性》介紹瞭飛秒激光超連續輻射的研究進展和物理機製以及著者近年來在飛秒激光超連續輻射領域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其中包括飛秒激光大氣及低壓氮氣填充毛細管中超連續輻射,飛秒激光在銅溶液以及水摻雜納米銀粒子液體中産生超連續輻射,石英玻璃及氟化鋇晶體中飛秒激光成絲及超連續輻射,同時也對飛秒超連續輻射對PIN探測器工作性能影響效果進行瞭闡述。
《飛秒激光在透明介質中的傳輸與超連續光輻射特性》可供從事與光學學科相關專業的師生以及科研人員學習和參考,也可作為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和應用物理專業本科生的教材。
宋曉偉,博士、副教授。1996—2000年在高功率半導體激光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工作。2001—2005年曾經在日本築波大學物理係以及日本産業技術綜閤研究所金剛石研究中心從事半導體激光技術的研究工作。2008年9月迴國到長春理工大學理學院任教並在超快光學實驗室開展研究工作。現從事飛秒激光應用方麵的研究,主要開展瞭飛秒激光成絲及其超連續輻射,飛秒激光材料錶麵功能性微納結構的製備等實驗研究工作。近五年來,發錶學術論文10餘篇,參與或承擔國傢科技部973項目子課題、國傢自然科學基金以及省級科研項目等6項。
這本書的結構安排非常清晰,邏輯鏈條嚴密得像一個精密的儀器。從光場的産生、傳播特性到最終在介質中激發齣的各種非綫性效應,層層遞進,構建瞭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我尤其欣賞作者們在討論實驗結果時,總是能迅速地將其置於更宏大的理論框架之下進行檢驗和解釋,這使得書中的內容極具說服力。雖然我無法完全掌握所有高深莫測的方程,但那種對科學探索過程的尊重和對真理不懈追求的精神,是跨越專業壁壘也能感受到的。它不是一本能讓你快速入門的書,而更像是一份需要你長期去“研讀”和“消解”的寶貴資料,每讀一遍都會有新的體會和領悟,特彆是當你結閤其他新的研究進展再迴來看時,會發現書中許多早期的預言或模型,如今已在實驗中得到瞭印證,這種曆時性的對比閱讀體驗,非常奇妙。
評分這本書,光是書名就帶著一種深邃的科技感,讓我這個非專業人士也忍不住好奇。我一直覺得,光與物質的相互作用是科學領域裏最迷人的課題之一,而“飛秒激光”這個詞匯,本身就代錶瞭時間尺度的極限和能量密度的巔峰。我購買它並非是想成為一名激光物理學傢,而是希望能夠一窺前沿研究的冰山一角。當我翻開這本書的目錄時,撲麵而來的是一連串復雜的數學公式和物理模型,這確實對我這樣的業餘愛好者構成瞭不小的挑戰。我尤其關注那些關於“超連續光輻射”的部分,這聽起來就像是科幻小說裏的情節,把一束光變成彩虹般的全光譜。雖然我可能無法完全理解其中每一個推導過程的精妙,但那種探索未知、試圖將自然界最精細的現象捕捉並量化的努力,本身就非常令人振奮。這本書顯然是為專業領域人士準備的深度參考書,它不僅僅是在描述現象,更是在構建一個解釋這些現象的理論框架。那種嚴謹的學術態度和對細節的把握,從裝幀的質感上就能略微感受到。它讓我意識到,任何看似簡單的光學現象背後,都隱藏著如此浩瀚的理論體係。
評分拿到這本磚頭一樣的書,第一個感受就是內容的紮實程度。它不是那種泛泛而談的科普讀物,而是一部沉甸甸的學術專著。我本來是帶著學習如何操作相關設備的期望來翻閱的,結果發現重點完全放在瞭理論模型的建立和驗證上。書中對激光與介質相互作用的非綫性效應的描述極其詳盡,特彆是涉及到高強度脈衝光在介質中産生的新現象,例如自聚焦、色散管理等等,這些術語對我來說既陌生又充滿吸引力。我記得我花瞭整整一個下午,試圖理解其中關於剋爾效應和拉曼散射耦閤的數學錶述,雖然最終隻是略知皮毛,但那種挑戰思維極限的感覺是其他讀物難以給予的。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其深度和廣度,它似乎涵蓋瞭該領域從基礎理論到實驗驗證的每一個關鍵節點,對於想在這個領域深耕的讀者來說,它無疑是一本案頭的“聖經”。即便是那些看似枯燥的數值模擬和參數分析部分,也透露齣作者們對實驗細節的極緻追求。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圖錶設計,雖然是典型的學術風格,但不得不說,它極大地輔助瞭對復雜物理過程的理解。那些用以闡述光脈衝在介質中傳輸演化過程的動態圖和截麵圖,雖然是靜態的印刷品,卻能讓人在腦海中構建齣那個微小尺度上發生的劇烈能量交換場景。我特彆欣賞其中對“介質損傷閾值”和“光孤子”等前沿概念的論述,這部分內容不僅具有理論指導意義,更直接關係到實際應用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雖然我不是直接從事相關研究的,但通過閱讀,我能感受到作者們在試圖解決實際工程難題時的那種審慎和精確。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剋製和客觀,每一個結論的提齣都有堅實的理論基礎支撐,很少有誇張或煽情的描述,這反而更增加瞭其權威性。對於希望瞭解當前該領域研究前沿的工程師或研究生來說,這本著作無疑是極佳的資源。
評分我注意到這本書在引用文獻方麵做得非常全麵和細緻,這讓我對作者團隊的研究背景和學術積纍有瞭更深的認識。它似乎是以一種“承前啓後”的姿態存在的,既總結瞭經典理論的精髓,又著力於探討最新觀測到的非綫性現象。其中關於“光縴中的超連續譜産生”的章節,我反復看瞭幾遍,那種光子能量如何在時域和頻域之間進行復雜的映射和轉換,實在是令人拍案叫絕。這種對光與物質作用機理的深刻洞察,需要長年纍月的積纍和無數次的實驗驗證。坦白說,這本書的閱讀門檻確實很高,它要求讀者不僅要有紮實的數學基礎,還需要對量子光學和非綫性物理有初步的瞭解。但對於那些願意投入時間去啃“硬骨頭”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的迴報是巨大的,它提供瞭一種看待激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的全新的、更深層次的視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