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我与这个世界的距离
定价:88.00元
作者:薇薇安·迈尔/约翰·马卢夫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51084876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谁是薇薇安·迈尔?
这个隐没于公众视野之外近60年的神秘摄影师,自曝光以来,总被人们这样问起。
这本自拍摄影集《我与这个世界的距离》,精选近100张薇薇安·迈尔的黑白和彩色自拍照片,拍摄年代从1950s到1986年,记录了迈尔从20多岁到60岁的年华。这些自拍里的她,常常出现在反光物体表面或者玻璃上,大多形单影只,寥寥几张里,和孩子在一起,想必是她在工作时拍下的。看这些自拍,她眼中的自己,你会全面深入地认识一个更丰满的薇薇安·迈尔。
该摄影集为中文版引进。
目录
作者介绍
薇薇安·迈尔(1926.2.1-2009.4.21)
20世纪神秘也有意思的摄影师之一。
目前,人们对薇薇安·迈尔仍所知甚少。据了解到的,1926年出生于纽约的她,生前是一位保姆。似乎也没有成过家。后,是她曾带大的那些孩子,照料着迈尔的迟暮之年。一生里,她拍过150000余张照片,但几乎没人见过。
2007年,当地历史学家约翰·马卢夫发现了她的大量底片并开始整理。2010年,迈尔的作品开始在芝加哥展出,顿时成为摄影圈中的热议人物,被认可为美国当代重要的街头摄影师之一。
文摘
序言
这本书,让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共鸣,感觉作者就像是一位知心的朋友,在静静地诉说着一些只有我们才懂的心事。《我与这个世界的距离》,九州出版社的出品,果然不负众望。它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刻意的煽情,却用最朴实的语言,触及了最深沉的情感。我曾以为,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是因为我们各自忙碌,各自有了自己的生活轨迹。但读完这本书,我才发现,原来那种“距离”更是一种内在的体验,是我们内心深处,对世界的一种感知方式。它让我反思,自己是否也在这“距离”之中?我与家人、朋友、同事,甚至与我所处的这个城市,是否存在着一道无形的墙?这本书,就是一束光,照亮了这些曾经被我忽略的角落,让我开始审视,开始尝试去弥合那些潜在的隔阂。它没有给我明确的答案,但它引导我走向了思考,走向了探索,这是我最看重的一点。
评分在阅读《我与这个世界的距离》的过程中,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它赋予了那些日常琐碎以一种别样的诗意。九州出版社一直以其精良的出版品质而著称,而这本书,无疑是这种品质的又一次体现。它没有试图去定义“距离”的含义,也没有给出任何标准答案,而是邀请读者自己去感受,去体会。那些细腻的观察,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描绘,都让我仿佛置身其中,与书中人物一同经历着他们的喜怒哀乐。有时,我会因为一个句子而驻足良久,反复咀嚼其中的意味;有时,我会因为一个场景而眼眶湿润,被其中蕴含的深情所打动。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力,它不会咄咄逼人,却能深入人心,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它让我意识到,即便身处喧嚣之中,我们依然可以保持内心的宁静,依然可以在平凡的生活中,寻觅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光。
评分《我与这个世界的距离》,这本书给我的冲击,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九州出版社在选择这类作品时,总是那么精准,仿佛能捕捉到时代脉搏中最敏感的跳动。我很少在阅读时产生一种想要停下来,去思考,去对话的冲动,但这本书做到了。它不是那种能让你瞬间获得某种“顿悟”的读物,而是像一杯温水,慢慢地浸润你的心田。它让你重新审视自己与周遭的关系,那些曾经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联系,是否真的牢固?那些我们以为自己已经理解了的人和事,是否真的如我们所想?它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个体与世界之间的“距离”,并非总是由外在的客观条件决定,更多时候,是源于我们内心的藩篱,是我们不愿去跨越的界限。这本书,就是一本邀请你去打破这些藩篱,去尝试理解,去拥抱不确定的“距离”的指南。
评分这本《我与这个世界的距离》,在我看来,是一次对“存在”本身进行的深情凝视。它不回避生活中的阴影,不刻意美化现实的粗粝,而是以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渺小与坚韧。九州出版社的选择,我猜想也是看中了作者文字中那种朴素却深刻的力量。我曾以为,距离是一种物理概念,是地理上的远近,是空间上的分隔。但读完这本书,我才明白,真正的距离,更多时候是一种心灵上的隔阂,是理解的缺失,是情感的疏离。那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叹息,那种“近在咫尺却远如天涯”的无奈,都被作者不动声色地捕捉到了。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内心深处那些不为人知的角落,那些我们试图掩饰,却又无处遁形的脆弱。我常常会在深夜,捧着这本书,思绪万千。书中的人物,也许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缩影,在各自的世界里,努力地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坐标,与他人,与世界,建立起某种形式的联系。
评分读完《我与这个世界的距离》,一种久违的、被触动的柔软涌上心头。九州出版社的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厚重感和对文字的敬意。我一直认为,书籍不只是信息的载体,更是情感的共鸣器,而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没有宏大的叙事,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只是像一位老友,娓娓道来,将那些藏匿于日常角落里的微小确幸、无力挣扎,以及那些无法言说的孤独,一点点剥开,呈现眼前。每当我合上书页,抬眼望向窗外,都会觉得眼前的世界似乎变得不一样了,那些曾经被我忽略的细节,那些匆匆掠过的身影,都仿佛有了温度,有了故事。这是一种奇妙的体验,仿佛我的心灵与这个广阔而疏离的世界,在书的字里行间,找到了一个温柔的交汇点。它让我反思自己与周围人事物的关系,是亲近,还是疏远?是理解,还是隔阂?这种内省式的探索,虽然有时会带来一丝丝的疼痛,但更多的是一种释然和成长的欣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