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身边科技大透视 军舰 |
| 作者 | 张顺燕 |
| 定价 | 29.90元 |
| 出版社 |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ISBN | 9787557826437 |
| 出版日期 | 2017-08-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然而战争一如既往地残酷,唯有决定战争方式的兵器,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不断改头换面,体现着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本书介绍了军舰与潜艇的历史、起因、发展、战例,以及各种类型的驱逐舰的性能指标、武器装备以及在各国舰队中的地位。本书文字深入浅出,数据信息可靠,图片丰富,图文并茂。 |
| 作者简介 | |
| 张顺燕,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1936年生,河北石家庄人。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并于同年留校任教。研究方向是复分析。1994年访问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华盛顿大学和伊利诺斯大学,从事数学与研究工作。1990年至1991年任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复分析学术活动年组委会秘书长,并多次出任国际复分析学术会议组委会秘书长。 |
| 目录 | |
| 10 军舰和潜艇的发展史20 “俾斯麦号”战列舰24 “大和号”战列舰28 “哥萨克人号”驱逐舰33 “弗莱彻号”驱逐舰36 “德弗林格号”巡洋舰40 “鲁伊特尔号”巡洋舰44 “塔拉瓦号”两栖攻击舰49 “无敌号”航空母舰52 “望加锡”级两栖舰57 日本6500深海潜水器60 “决心号”潜艇64 “德意志号”潜艇68 “俄亥俄”级核潜艇73 “特拉法尔加号”核潜艇76 英国“机敏”级潜艇 |
| 编辑推荐 | |
| “身边科技大透视”系列图书,内容涵盖面广泛、知识量丰富、图文并茂,无论在内容编排上还是在版面的创新上,都有着独到之处。科技是人类所积累的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知识体系,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强大驱动力,希望这样一套详解科技发展、科技原理的图书,能为青少读者的世界观带来启发,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生活,认识自我。图书耗费巨资邀请专业的绘画艺术家进行手绘,创作过程历时多年,同时由北大教授联合各领域科学专家联合编写,保证内容质量;本套图书共分10册,涵盖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众多科技概念,让小读者全方位、立体化理解人与科技、人与生活的关系,从多个角度为小读者解读科技的意义;本套图书在解释科技之外,搭配了每种科技的发展历史,从生产力、历史进程的角度为科技赋予了人文含义,使图书内容更为厚重。 |
| 文摘 | |
| |
| 序言 | |
对于《身边科技大透视 军舰》这本书,我抱着一种探究“科技边界”的心态去阅读的。我总觉得,人类的科技发展,尤其是那些代表国家实力和战略高度的尖端科技,总是在不断地突破我们既有的认知界限。这本书以“军舰”这个具体而宏大的载体,来展现科技的“大透视”,让我充满了期待。我希望它能揭示一些关于军事科技发展趋势的普遍规律,比如人工智能在决策和控制中的作用,或者新能源技术如何改变装备的能效比,以及信息通信技术如何构建起现代化的作战体系。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理解,这些高精尖科技的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并且这些技术的迭代和发展,往往也伴随着对人类文明进程的深刻思考。它不应仅仅是技术的罗列,更应该是一种对科技发展方向和伦理边界的探讨。
评分读完《身边科技大透视 军舰》的几章后,我感觉作者在选题和叙述上都非常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书中并没有直接铺陈大量的技术参数和晦涩的理论,而是通过一些有趣的案例和引人入胜的叙事,将科技知识巧妙地融入其中。我尤其被书中关于材料科学在舰船建造中的应用所吸引,原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某些材料,经过特殊的处理和设计,就能在极端环境下展现出惊人的性能。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科技并非是遥不可及的神秘力量,而是渗透在方方面面的实际应用,并且是不断演进和相互促进的。即便“军舰”是其中的一个主题,但它所展现出的工程学、材料学、信息技术等方面的进步,都与我们日常接触到的科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促使我去思考,当我们在享受更轻便的手机、更快的网络时,是不是也受益于这些在更严苛环境中验证过的技术成果?
评分《身边科技大透视 军舰》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在知识的呈现上,并非那种枯燥乏味的教科书式讲解,而是试图用一种更加生动、更贴近生活的方式来阐述复杂的科技概念。我一直对军事装备,尤其是海军力量充满兴趣,但通常接触到的都是一些浅显的介绍。这本书的“军舰”标签,让我猜测它可能会在某些方面,深入浅出地剖析现代军舰设计中的科技含量,比如舰体材料的革新、动力系统的演进、武器系统的智能化,以及信息化的指挥控制等等。我非常好奇,这些在军事领域代表着顶尖科技的成就,究竟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其中又有哪些原理是可以通过类比或者简化来让非专业人士理解的。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穿越层层技术迷雾,去发现那些隐藏在钢铁巨兽背后的智慧结晶,并思考这些前沿科技对未来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而不只是停留在“哇,好厉害”的层面。
评分拿到《身边科技大透视 军舰》这本厚实的书,我首先感受到的是它试图连接宏大叙事与个体体验的雄心。我们常常在新闻中看到关于新型军舰的新闻,它们代表着国家力量和科技水平,但对普通读者而言,这些庞然大物的具体构成和运行逻辑却显得十分神秘。这本书的“大透视”意图,让我相信它会尝试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用一种更加平易近人的方式来解读。我个人对科技发展的社会影响非常关注,因此,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介绍技术本身,更能引导我去思考这些技术是如何被应用于特定领域,以及它们对社会结构、国际关系乃至我们每个人生活方式可能产生的连锁反应。比如,当军事科技的某些突破性进展,最终转化为民用技术时,会对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这本书能否提供一些有趣的洞察,让我得以从一个更加广阔的视角来审视科技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与意义?
评分刚拿到这本《身边科技大透视 军舰》,还没来得及深入翻阅,但从封面和目录来看,就已经勾起了我对科技发展与日常生活的连接产生了极大的好奇。我一直认为,我们身边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科技产品,小到智能手机、家用电器,大到交通工具、通讯设备,它们默默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甚至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模式。这本书以“身边科技”为切入点,无疑提供了一个观察和理解这些变化的绝佳视角。特别是“军舰”这个副标题,更是让我联想到,那些曾经只存在于军事新闻报道中的庞然大物,其背后蕴含的先进技术,是否也悄悄地渗透到了我们的民用科技中?又或者,当我们享受着便捷的生活时,是否也在不知不觉中被某些技术所塑造?这本书似乎在邀请我进行一场对“科技如何塑造我们”的深度探索,我期待它能揭示那些隐藏在日常生活表象之下的科技奥秘,让我在惊叹于科技进步的同时,也能更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在科技时代的位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