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前必讀】:
本店銷售的書籍品相可能因為存放時間長短關係會有成色不等,請放心選購。
付款後,不缺貨的情況下,48小時內發貨,如有缺貨的情況下,我們會及時在聊天窗口給您留言告知。
發貨地北京,一般情況下發貨後同城次日可以到達,省外具體以快遞公司運輸為準。
望每位讀者在收貨的時候要驗貨,有什麼意外可以拒簽,這是對您們權益的保護。
注意:節假日全體放假,請自助下單;如需幫助請及時與我們聯係。祝您購物愉快!商傢熱綫:010-57272736
基本信息
書名:信息簡史
定價:69.00元
作者:(美)格雷剋
齣版社:人民郵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12-01
ISBN:978711533180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7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人類與信息遭遇的曆史由來已久。詹姆斯格雷剋筆下的這段曆史齣人意料地從非洲的鼓語講起(章)。非洲土著部落曾用隻有高低兩個音的鼓聲來傳遞復雜的訊息,但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後續章節進而講述瞭這段曆史上幾個影響深遠的關鍵事件,包括文字的發明(第2章)、羅伯特考德裏的本英語詞典(第3章)、查爾斯巴貝奇的差分機與愛達拜倫的程序(第4章)、沙普兄弟的信號塔與摩爾斯電碼(第5章)。
但人類開始自覺地理解和利用信息始於剋勞德香農於1948年創立的信息論(第6、7章)。香農的信息論不僅大大推動瞭信息技術的發展,也引發瞭其他許多學科的信息轉嚮(第8章),改變瞭人們對於諸如麥剋斯韋妖(第9章)、生命的編碼(0章)、模因(1章)、性(2章)、量子信息論(3章)等的理解。部分科學傢甚至認為,構成世界的基礎不是物質,不是能量,而是信息。正如物理學傢約翰惠勒所說,“萬物源自比特”。
現如今,信息如洪流般淹沒瞭我們,使我們深陷信息焦慮、信息過載、信息疲勞的睏擾。但迴顧曆史,這並不是件新鮮事,人們也總是能想齣應對手段。維基百科(4章)、Google(5章)便是我們的應對之一。無論對於信息的未來持何態度,有一點是確定無疑的,即我們人類是信息的造物。
作為《混沌》、《費曼傳》、《越來越快》、《牛頓傳》等暢銷書的作者,格雷剋不僅在書中細緻還原瞭曆史細節,通俗解釋瞭各種理論,還生動刻畫瞭幾位不為大眾所熟知的人物:可編程計算機先驅、時代的查爾斯巴貝奇,位程序員、詩人拜倫之女愛達拜倫,計算機科學之父、天妒英纔的阿蘭圖靈,以及全書的主人公、信息論之父剋勞德香農。
目錄
作者介紹
詹姆斯格雷剋(JamesGleick),生於1954年,本科畢業於哈佛學院,曾長期在《紐約時報》擔任記者和編輯,並多年為《時代》周刊撰寫技術專欄。1987年,他的首部作品《混沌:開創新科學》入圍瞭美國國傢圖書奬和普利策奬的決賽,並成為暢銷書,使得“混沌”、“蝴蝶效應”的說法傢喻戶曉,現已銷售超過百萬冊。其後他又陸續齣版瞭《費曼傳:1000年纔齣一個的科學鬼纔》(1992)、《越來越快:飛奔的時代飛奔的一切》(1999)、《牛頓傳》(2003)等書,它們相繼被翻譯成瞭二十多種語言。
他是早一批投入互聯網創業熱潮的人。1993年11月,他與閤作者聯閤推齣瞭Pipeline互聯網接入服務,率先提供瞭用戶友好的圖形界麵。十四個月後,Pipeline以一韆萬美元股票的價格齣售。
高博,1983年生,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目前在EMC中國研發集團任首席工程師,在信息科學和工程領域有近15年實踐和研究經驗。酷愛讀書和寫作,業餘研究興趣涉獵廣泛。譯著包括圖靈奬作者高德納的《研究之美》和布魯剋斯的《設計原本》,以及Jolt大奬作品《基元設計模式》等。近年來,齣版翻譯作品近百萬字。
譯者:
新浪微博:@但以理_高博
微信公眾平颱:高博的世界
網站:>gao.bo
郵箱: href='#'>feedback@gaobo.org
文摘
序言
我一直對知識的傳播和演化過程感到好奇,尤其是在沒有現代科技的時代,人們是如何獲取和分享信息的?這本書的書名,讓我立刻聯想到那些古老的智慧,那些從口口相傳的傳說,到刻在石頭上的文字,再到成冊的書籍,每一個時代的記錄方式都代錶著一種進步。格雷剋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充滿瞭學者氣質,我想他一定對信息在人類文明史上的發展有著深入的研究。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讓我瞭解到,信息在古代社會是如何被保存和傳遞的,比如,文字的齣現是如何改變瞭教育和社會結構的?手抄本的時代,知識的傳播又是如何受到限製的?印刷術的發明,對當時的社會産生瞭怎樣的衝擊?而到瞭近代,報紙、雜誌的興起,又如何塑造瞭公眾輿論?這本書似乎在講述一個宏大的故事,關於人類如何一步步地掌握瞭信息的力量,並用它來構建自己的世界。我希望這本書能給我帶來一種穿越時空的感覺,讓我仿佛親眼見證瞭信息傳播的每一步足跡。
評分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信息”的書,更是一部關於人類如何記錄、傳遞和理解世界的故事。我一直覺得,信息是連接人與人、人與世界的橋梁。從最早的結繩記事,到書寫符號的誕生,再到知識的積纍和傳播,每一個環節都充滿瞭智慧和挑戰。這本書的作者,格雷剋,這個名字本身就給我一種可靠的感覺,仿佛他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將帶領我穿越漫長的時間隧道,去探尋信息的起源和演變。我尤其好奇的是,在信息傳播的過程中,有哪些重大的技術突破和思想變革?例如,古希臘的哲學思辨如何通過口頭和文字得以流傳?中世紀的抄寫員如何一絲不苟地保存知識?文藝復興時期,印刷術的普及又如何點燃瞭人們對知識的渴望?而到瞭近代,電報、電話的發明,又如何縮小瞭時空的界限?這本書的書名“正版文信息簡史”暗示瞭它可能要從“正版”這個概念齣發,這或許會引申齣很多關於知識版權、信息真實性等方麵的討論,這在我看來是非常有價值的。我相信,通過閱讀這本書,我能對信息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有一個更深刻的理解,並從中獲得一些啓發。
評分這本書的內容相當豐富,從書名就能感受到它在講述信息傳播的漫長曆史。我個人一直對信息如何從最初的口頭傳播,到文字、印刷術,再到後來的廣播、電視,直到如今的互聯網和數字信息時代,整個演變過程非常著迷。這本書恰好滿足瞭我對這方麵的好奇心,我期待它能為我打開一扇瞭解信息傳播發展脈絡的窗戶。想象一下,從古老的洞穴壁畫到紙莎草,再到活字印刷術的革命性突破,每一步都代錶著人類智慧的飛躍,也深刻地改變瞭社會結構和文化形態。格雷剋這位作者,名字聽起來就很學術,我想他一定對這段曆史有深入的研究,能夠梳理齣其中的邏輯和關鍵節點。我特彆想知道,在信息傳播的每一個關鍵時期,是如何影響瞭當時的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比如,文字的齣現是如何統一文字,促進文明交流的?印刷術的發明又如何推動瞭宗教改革和科學革命?而互聯網的齣現,更是對信息傳播方式和速度産生瞭顛覆性的影響,這其中的細節和背後的故事,都是我渴望瞭解的。總的來說,這本書似乎提供瞭一個宏大的視角,讓我能夠站在信息的曆史長河中,去審視人類文明的進步。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正版文信息簡史”吸引瞭我,因為“正版”這個詞本身就帶有一些意味深長的信息。我一直認為,信息是構成我們認知世界的基礎,而信息的“正版”與否,直接關係到我們獲取知識的質量和準確性。這本書似乎是一次關於信息傳播曆史的梳理,從最初的口頭敘事,到文字的創造,再到印刷術的革命,直到如今的數字時代。格雷剋這個作者的名字,聽起來就有一種曆史的厚重感,我猜測他一定對信息傳播的曆史有著係統性的研究。我特彆想瞭解的是,在信息傳播的漫長過程中,有哪些關鍵的節點和技術突破?例如,象形文字的齣現是如何幫助人類記錄更復雜的信息?紙張的發明又如何降低瞭知識傳播的門檻?而印刷術的發明,更是徹底改變瞭信息的傳播方式,這其中的故事一定非常精彩。我期待這本書能為我揭示信息在人類文明進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正版”信息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評分我一直認為,人類文明的每一次重大飛躍,都與信息傳播方式的變革息息相關。這本書的書名,特彆是“信息簡史”這幾個字,讓我對它充滿瞭期待。格雷剋這個作者的名字,雖然我不太熟悉,但從書名來看,他一定是對信息傳播的曆史有著深入研究的學者。我非常好奇,在人類曆史的長河中,信息是如何從最初的零散的個體經驗,逐漸匯聚成知識的海洋?口頭傳播的局限性是什麼?文字的齣現又是如何剋服這些局限的?印刷術的發明,是否就像一個開關,一下子打開瞭知識傳播的大門?而到瞭近代,電報、電話、廣播、電視,又如何一步步地加速瞭信息的流動?我想這本書會帶領我穿越時空,去探尋這些問題的答案,讓我更深刻地理解信息在人類文明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它如何塑造瞭我們的世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