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形形的科学”趣味科普丛书:1、2、3!三步搞定物理波动学
定价:39.80元
售价:23.9元,便宜15.9元,折扣60
作者:(日)桑子研;李梅译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日期:2016-04-01
ISBN:978703031884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早会
不擅长物理的人可分为两种类型
随处可见的波动
本书的特色
节课 课波的表示方法及其五大性质
写在前面的话
所谓的波是什么呢?
表示波的两种坐标图(y-x坐标图,y-t坐标图)
表示波的符号
①y-x坐标图
②y-t坐标图
什么是振动频率
与波有关的重要公式
两种类型的波
用横波表示纵波
纵波之1,2,3
波的五大性质
波的性质①圆形波
波的性质②反射
①无变化反射(自由端反射)
②颠倒后反射(固定端反射)
波的性质③折射
波的性质④干涉
波的性质⑤反射 干涉;驻波
总结
练习题1纵波与驻波
解答
节 课内容总结①
节 课内容总结②
第2节课 课乐器的构造弦与空气柱的振动
写在前面的话
声波的真面目
声音的速度
声音的高低
声音的大小
弦的振动与驻波
沿着弦传递的波长
沿着弦传递的波速
f与L成反比例
f与T成正比例
f与ρ成反比例
振动方式与振动频率
空气柱的振动
开管
开管振动的方式与声音的高低
闭管
闭管的振动方式与声音的高低
管口校正
练习题2 弦与空气柱
解答
第2节 课内容总结
第3节课 救护车声音的秘密多普勒效应
写在前面的话
水面上波的传播方式
声音的传播方式
声源发生变动时会怎么样呢?
多普勒效应产生的原因
使用公式表示多普勒效应
声源静止时的声波波长
A声源逐渐靠近
B声源逐渐远离
即使观测者处于运动状态也会产生多普勒效应
C观测者逐渐靠近声源
D观测者逐渐远离声源
救护车与观测者都处于运动状态时
声源与观测者互相靠近时
声源与观测者互相远离时
多普勒效应之1,2,3
多普勒效应之应用篇
A有墙壁时
拍振现象
B声源从斜方向传过来时
C有风时
练习题3多普勒效应1
解答
练习题4多普勒效应2
解答
第3节 课内容总结
第4节课 耀眼的光 光的干涉
写在前面的话
光的基础知识
光也会变慢?折射率就是缩小率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
折射的公式
光是粒子?还是波?
二维干涉
光具有波的性质
登山就可以明白的干涉相长的公式
位置P1为什么会发生干涉相长现象呢?
位置P2为什么会发生干涉相长现象呢?
位置P3为什么会发生干涉相长现象呢?
登山路线与干涉相长的条件式
干涉相消的条件与整数m的关系
位置P1'为什么会发生干涉相消现象呢?
位置P2'为什么会发生干涉相消现象呢?
托马斯·杨的实验
托马斯·杨的实验与路程差
路程差的使用方法
五种路程差
衍射光栅
衍射光栅的路程差
薄膜干涉
薄膜的路程差
光程差
光的自由端反射与固定端反射
在脑海中留下自由与固定的形象
薄膜干涉
薄膜干涉条件式所表示的内容
组建干涉条件式的方法之1,2,3
楔形干涉
牛顿环
应用如果从下方观测牛顿环,条件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练习题⑤ 衍射光栅
解答
练习题⑥ 托马斯·杨的实验
解答
练习题⑦ 楔形干涉
解答
第4节 课内容总结
补充讲义 从0开始组建波动方程
写在前面的话
正弦·余弦是指什么
正弦·余弦与波的关系
角度与弧度
波的四种类型
y-x坐标图与波数k
y-x坐标图与角速度ω
如何组建运动中波的波动方程
波动方程所表示的内容
波动方程之1,2,3
波动方程的变形
“2π方程”的推导
“2π方程”的使用方法
练习题8波动方程
解答
补充讲义 内容总结
下课
小测试与附赠 习题·综合问题·附录
习题·综合问题
习题·解答篇
附录① 全反射
附录② sinθ=tanθ之谜
附录③ 反射波的波动方程
附录④ 波动领域的公式
附录⑤ 物理之1,2,3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听到《形形的科学》趣味科普丛书中有关于物理波动学的篇章,我的兴趣一下就被点燃了。过去在学习物理时,波动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难”印象,各种抽象的概念和公式总是让人难以捉摸。然而,我对科学探索的热情从未减退,我一直相信,只要方法得当,再难的知识也能被有趣地呈现和理解。这套书的“趣味科普”定位,以及“三步搞定”的宣传语,让我对它寄予厚望。我设想,这本书可能会采用大量生动形象的比喻,或者引入一些引人入胜的科学故事,来解释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波动现象。我期待它能够打破传统教科书的刻板印象,让波动学的学习过程充满惊喜和发现。我渴望这本书能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揭示波动学在自然界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激发我更深入地探索和学习的动力。
评分这套《形形的科学》趣味科普丛书,光听名字就充满了吸引力。我一直觉得物理波动学是科学中最奇妙也最令人着迷的部分之一,但它也常常是很多人望而却步的难关。看介绍说这套书能“三步搞定”,我真的非常期待!尤其是“1、2、3!”这种简洁明了的标题,感觉就预示着学习过程也会是清晰易懂的。我一直认为,好的科普书不应该只是堆砌专业术语,更重要的是能够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读者产生共鸣。想象一下,通过日常生活的例子,或者是一些有趣的实验演示,就能理解波的叠加、衍射、干涉,甚至到更深层次的量子波动,该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事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摆脱对波动学的恐惧,真正领略到它蕴含的美妙规律。尤其是考虑到是日文原著,并有中文译本,我很好奇译者是如何在保留原意的基础上,使其更贴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和理解方式的,这本身也是一门学问。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打开一扇新的科学大门,让我看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物理世界。
评分我对“形形的科学”这套丛书的另一大期待,在于它能否真正做到“趣味科普”。科学的魅力在于探索未知,而学习的过程本身也可以充满乐趣。我总觉得,很多时候我们对科学的畏难情绪,并非源于科学本身的复杂,而是源于教学方式的枯燥。如果这本书能够像它的名字一样,以“形形”俱到的方式,展现物理波动学的多样性和魅力,那就太棒了。我设想,它可能会通过一些意想不到的类比,比如将声波比作涟漪,将光波比作跳跃的精灵,又或者通过一些巧妙的设计,让读者动手去体验波动的生成和传播。我希望它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能够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甚至引发他们自己去观察、去思考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毕竟,科学就隐藏在我们身边,只是需要一双发现的眼睛。而好的科普书,就是那双眼睛的放大镜,帮助我们看得更清楚,更透彻。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带给我这样的阅读体验,让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物理波动学的奥秘。
评分“1、2、3!三步搞定物理波动学”这个副标题,虽然听起来颇具挑战性,但同时也充满了诱惑力。作为一名对物理学抱有浓厚兴趣但又常常感到力不从心的读者,我深知理解波动学并非易事。它涉及到的概念,如波长、频率、振幅、相位,以及更复杂的干涉、衍射、共振等,都容易让人感到困惑。我希望这套书能够真正地将复杂的概念分解,以一种循序渐进、逻辑清晰的方式呈现。我期待它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一步一步地穿越波动学的迷宫。也许“三步”指的是三个核心的学习模块,或者三个关键的理解突破点。无论如何,这种“三步搞定”的承诺,对于渴望快速入门但又希望深入理解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吸引。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停留在浅显的解释,而是能够真正帮助我建立起对波动学坚实的基础认知,为我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评分《形形的科学》这套丛书,特别是其中关于物理波动学的内容,听起来就像是为我这样渴望“学有所得”又“学得轻松”的读者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认为,科学学习不应该是一场艰苦的跋涉,而应该是一场充满发现的旅行。而“三步搞定”的承诺,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它意味着这本书有能力将复杂的波动学知识,提炼出核心要点,并以一种易于消化和掌握的方式呈现。我非常好奇,作者将如何设计这“三步”,是逻辑上的递进,还是概念上的突破?我期待它能够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我建立起对波动学概念的直观理解,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公式。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看到波动学如何解释声音的传播、光的折射,甚至更深层次的量子现象,并能用我自己的语言去复述和理解。这不仅仅是关于知识的获取,更是关于学习方法的革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