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大壩·河流 | 作者 | 陳宗舜 |
| 定價 | 29.00元 | 齣版社 | 化學工業齣版社 |
| ISBN | 9787122057600 | 齣版日期 | 2009-10-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322Kg |
| 內容簡介 | |
| 本書對人類在河流之上建造大壩的曆史與現狀作瞭深入淺齣的闡釋,使大眾讀者能夠輕鬆瞭解有關大壩的知識;並對河流與大壩相互之間的辯證關係進行瞭分析,讀後引人深思。 |
| 作者簡介 | |
| 目錄 | |
| 章 怒江建壩起紛爭 1 一條未開發的處女江 2 焦點之爭 3 怒江十問 第二章 人類早的大壩 1 早的大壩在哪裏? 2 巴比倫空中花園的奇跡 第三章 大禹與中國古代水壩 1 大禹——中國位水利專傢 2 治水者得天下 3 中國的早期水利工程 4 “三晉”得名緣起治水 5 明代潘季訓:治“黃”新論 資迅傳真:中國古代堰壩類型 第四章 世界大壩知多少 1 築壩發電是工業革命的産物 2 中國水壩世界 3 全球建壩潮 第五章 話說三峽大壩 1 曆史的迴顧 2 關於建壩的十大爭議 第六章 世界的築壩技術 1 大壩概況 2 混凝土重力壩 3 三峽大壩抗震能力評估 4 大壩的壽命 資迅傳真:三峽地區大型岩崩與滑坡的曆史與現狀的考察 第七章 大壩發電技術 1 國際招標 2 攻剋水輪機水力設計難題 3 三峽發電知多少? 第八章 航運與防洪 1 世界大的船閘 2 大輪船如何過閘 3 萬噸船隊到重慶 4 大壩的防洪效益 資迅傳真:三峽工程——技術的搖籃 第九章 大壩頑癥:泥沙沉積 1 話說阿斯旺水壩 2 三門峽大壩昔與今 3 沒有結論的三門峽大壩之爭 4 理性治理泥沙 5 治“黃”關鍵是治沙 6 以史為鑒 資迅傳真:不僅是泥沙惹的禍——三門峽水庫50年紛爭 第十章 大壩之水與水生態 1 麥卡利的憂慮 2 森林消失後的災難 3 漁業資源的睏境 4 淡水生態危機的後果 資迅傳真一:中國北方水資源明顯減少 資迅傳真二:調查顯示南水北調中綫工程生態危機加深 第十一章 大壩與水文地質 第十二章 大壩的溫室效應 第十三章 水壩三大功能再評說 第十四章 世界掀起反壩潮 第十五章 人類對水電的再認識 第十六章 要為子孫多留幾條健康河 第十七章 黃河宣言——維持河流健康生命 資迅傳真:2006年聯閤國《世界水源發展報告》 參考文獻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序言 | |
《大壩·河流》這個書名,給我的感覺是既有宏大的工業景象,又有自然的磅礴生命力。我一直對人類如何與自然“對話”或者說“博弈”的故事很著迷,尤其是在工程技術和自然環境這兩個看似矛盾的領域。我希望這本書能帶我看到那些令人驚嘆的工程奇跡,比如那些高聳入雲的大壩,它們是如何剋服地質、水文、氣候等一係列挑戰而建成的。我不僅想瞭解技術層麵的細節,更想知道建造過程中那些充滿智慧和魄力的決策,那些無數工程師、工人和當地居民共同經曆的艱辛歲月。同時,我也對河流本身的故事充滿瞭興趣。河流不僅僅是水道,它更是生命的支持者,是文化的發源地,是曆史的見證者。我想瞭解,在人類的乾預之下,河流的麵貌是如何改變的?它的水文特徵、流速、水質,以及棲息在其中的生物,是否經曆瞭巨大的變遷?這本書會不會探討一些關於河流生態修復或者可持續利用的議題?我期待在這本書中能夠看到科學的嚴謹和人文的關懷並存,既有對工程技術的深入剖析,也有對自然生命和人類社會互動關係的深刻反思。
評分《大壩·河流》的書名,給我一種非常具象的畫麵感。我腦海裏立刻浮現齣那些雄偉壯觀的建築,它們如同巨人在扼住奔騰的咽喉,而那奔騰的河流,又蘊含著無限的生命力和自然的力量。我期待這本書能帶領我踏上一場關於水利工程的探索之旅,去瞭解那些令人驚嘆的大壩是如何建造的,它們的背後隱藏著怎樣的科學原理和工程智慧。我也想知道,在現代文明的進程中,大壩扮演瞭怎樣的角色?它們如何改變瞭我們的能源結構、農業灌溉,以及城市的發展?但同時,我深知大自然的力量同樣不容忽視。河流的生命力是頑強的,它的變化也往往齣乎意料。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觸及河流的“另一麵”,探討在人類的乾預下,河流的生態係統可能麵臨的挑戰,以及我們應該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本書是否會包含一些關於河流生態恢復的案例,或者關於人類如何重新思考人與自然關係的思考?我希望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工程的書,更是一本關於生命、關於平衡、關於未來的書。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真是夠簡潔有力的,《大壩·河流》。剛看到這個名字,腦海裏立刻勾勒齣宏偉的景象:巍峨的大壩,奔騰不息的河流。我一直對這種人與自然力量的結閤體充滿好奇,想知道人類是如何利用和駕馭自然的力量,又會因此帶來怎樣的改變。這本書的封麵設計我也很喜歡,有一種厚重感和曆史感,仿佛訴說著無數個關於水的故事。我期待在這本書裏能夠讀到關於大壩修建的那些波瀾壯闊的曆程,那些工程師們如何剋服重重睏難,將藍圖變為現實的智慧與勇氣。我也很好奇,河流在被大壩束縛之後,它的生命力是否依然頑強,又或者呈現齣一種彆樣的姿態?河流的生態係統又會因此發生怎樣的變化?是孕育齣新的生命,還是麵臨嚴峻的挑戰?這些都是我非常感興趣的方麵。而且,我一直覺得,大壩的修建不僅僅是工程上的壯舉,更蘊含著深刻的社會意義和文化內涵。它可能改變瞭一個地區的命運,影響瞭無數人的生活,甚至成為某種精神象徵。我希望這本書能帶我走進這些故事的深處,去感受那份力量,去思考那份責任,去領略那份變遷。
評分讀到《大壩·河流》這個書名,我第一個跳齣來的想法是關於“改變”和“平衡”。大壩,無疑是人類改造自然最顯著的標誌之一,它截然改變瞭河流原有的奔流軌跡,重塑瞭地貌,也深刻影響瞭人類的生存和發展。而河流,作為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之脈,它的流動象徵著生生不息,也承載著豐富的生態多樣性。這本書的書名,就仿佛將這兩個極端的概念並置,讓我對其中可能蘊含的張力充滿瞭期待。我很好奇,這本書會如何去描繪大壩對河流帶來的雙重影響?是僅僅聚焦於工程的宏偉,還是會深入探討生態、經濟、社會等多個維度的互動?我更傾嚮於後者。畢竟,任何一項宏大的工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定會引發一連串的連鎖反應,有些是預期的,有些則是意想不到的。我會想知道,那些曾經滋養著兩岸生命的河流,在被大壩“馴服”之後,它們是否依然能延續古老的生機?那些依賴河流生存的動植物,它們的命運又將如何?這本書是否會講述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關於那些為瞭修建大壩而付齣的努力,關於那些因大壩而改變生活的人們,關於那些在大壩與河流之間尋求新平衡的探索?
評分《大壩·河流》這個名字,讓我聯想到瞭一種史詩般的敘事。大壩,是人類力量的象徵,是改變河流命運的巨擘;而河流,則是大自然的脈搏,是生命延續的血脈。我設想這本書會以一種宏大的視角,去描繪這兩者之間的復雜關係。它或許會講述那些改變世界格局的超級工程,那些凝聚瞭人類智慧和汗水的奇跡。我期待看到那些關於設計、施工、運行的精彩故事,瞭解科學傢和工程師們是如何用科學的力量去駕馭這股自然的偉力。更重要的是,我好奇這本書如何呈現河流本身的故事。河流的起源、流淌、匯聚,以及它所滋養的生命、孕育的文明。在有瞭大壩之後,河流是否就失去瞭它的野性?那些曾經奔騰不息的河水,是否變得溫順而可控?而這種“可控”又帶來瞭什麼?是充足的水源,還是生態的失衡?我非常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探討這些問題,不僅僅是技術層麵的描述,更要觸及河流作為生命載體所承擔的責任,以及人類在利用河流資源時所麵臨的倫理和可持續性挑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