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貨幣戰爭()
定價:38.00元
售價:25.8元,便宜12.2元,摺扣67
作者:宋鴻兵
齣版社:中信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06-01
ISBN:978750860868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81kg
破譯世界財富密碼,揭秘國際金融局
不為人知的曆史真相,網絡超百萬人氣點擊
誰是真正的世界首富?誰擁有美聯儲?誰在“妖魔化”黃金?
星鬥棋盤,波雲詭譎的政治風波與經濟危機中,誰在翻雲覆雨?
以史為鑒,逐步與國際接軌的中國金融市場,應該怎樣迎敵?
為什麼你不知道美聯儲是私有的中央銀行?
為什麼華爾街風險資本會選中希特勒作為“投資”對象?
為什麼美國總統遇刺的比例高於美軍諾曼底登陸一綫部隊的傷亡率?
自1694年英格蘭銀行成立以來的300年間,幾乎每一場世界重大變故背後,都能看到國際金融資本勢力的身影。他們通過左右一國的經濟命脈掌握國傢的政治命運,通過煽動政治事件、誘發經濟危機,控製著世界財富的流嚮與分配。可以說,一部世界金融史,就是一部謀求主宰人類財富的陰謀史。
通過描摹國際金融集團及其代言人在世界金融史上翻雲覆雨的過程,本書揭示瞭對金錢的角逐如何主導著西方曆史的發展與國傢財富的分配,通過再現統治世界的精英俱樂部在政治與經濟領域不斷掀起金融戰役的手段與結果,本書旨在告誡人們警惕潛在的金融打擊,為迎接一場“不流血”的戰爭做好準備。
隨著中國金融的全麵開放,國際銀行傢將大舉深入中國的金融腹地。昨天發生在西方的故事,今天會在中國重演嗎?
前言 起航的中國經濟航母,會一帆風順嗎?
章 羅斯切爾德傢族:“大道無形”的世界首富
拿破侖的滑鐵盧與羅斯切爾德的凱鏇門
羅斯切爾德起傢的時代背景
老羅斯切爾德的桶金
內森主宰倫敦金融城
傑姆斯徵服法蘭西
所羅門問鼎奧地利
羅斯切爾德盾徽下的德國和意大利
羅斯切爾德金融帝國
第二章 國際銀行傢和美國總統的百年戰爭
刺殺林肯總統
貨幣發行權與美國獨立戰爭
國際銀行傢的次戰役: 美國銀行(1791-1811)
國際銀行傢捲土重來:美國第二銀行(1816-1832)
“銀行想要殺瞭我,但我將殺死銀行”
新的戰綫:“獨立財政係統”
國際銀行傢再度齣手造成 “1857年恐慌”
美戰的起因源於歐洲的國際金融勢力
林肯的貨幣新政
林肯的俄國同盟者
誰是刺殺林肯的?
緻命的妥協:1863年國傢銀行法
第三章 美聯儲:私有的中央銀行
神秘的哲基爾島
華爾街七巨頭:美聯儲的幕後推手
策立美聯儲的前哨戰:1907年銀行危機
從金本位到法定貨幣(Fiat Money):銀行傢世界觀的大轉變
1912年大選烽煙
B計劃
美聯儲法案過關,銀行傢美夢成真
誰擁有美聯儲
美聯儲屆董事會
不為人所知的聯邦谘詢委員會
第四章 戰爭與大衰退:國際銀行傢的“豐收時節”
沒有美聯儲,就沒有次世界大戰
戰爭中的美聯儲
“為瞭民主和道德原則”,威爾遜走入戰爭
美國戰時的重要人物
凡爾賽和約:一份為期20年的休戰書
“剪羊毛”與美國1921年農業衰退
國際銀行傢的1927年密謀
1929年泡沫破裂: 又一次“剪羊毛”行動
策劃大衰退的真正圖謀
第五章 廉價債務貨幣的“新政”
凱恩斯的 “廉價貨幣”
1932年總統大選
誰是富蘭剋林. 德蘭諾.羅斯福
廢除金本位:銀行傢賦予羅斯福的曆史使命
“風險投資”選中瞭希特勒
華爾街資助下的德國
昂貴的戰爭與廉價的貨幣
第六章 統治世界的精英俱樂部
“精神教父”豪斯上校與“外交協會”
國際清算銀行:中央銀行傢的銀行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與世界銀行
統治世界的精英集團
彼爾德伯格俱樂部
三邊委員會
第七章 誠實貨幣的後抗爭
總統令11110號: 肯尼迪的死亡證書
白銀美元的的曆史地位
銀本位的終結
“黃金互助基金”
特彆權
廢除黃金貨幣的總攻
“經濟刺客”與石油美元迴流
裏根:離心髒僅一毫米的子彈打碎瞭金本位的後希望
第八章 不宣而戰的貨幣戰爭
1973年中東戰爭: 美元反擊戰
保羅.沃爾剋:世界經濟“有控製地解體”
世界環保銀行: 要圈地球30%的陸地
金融核彈:目標東京
索羅斯:國際銀行傢的金融黑客
狙擊歐洲貨幣的“危機弧形帶”
亞洲貨幣絞殺戰
中國未來的寓言
第九章 美元死穴與黃金一陽指
部分儲備金體係: 通貨膨脹的策源地
債務美元是怎樣“煉成”的
美國的“債務懸河”與亞洲人民的“白條”
金融衍生品市場的“霸盤生意”
房利美和房地美: “第二美聯儲”
黃金:被軟禁的貨幣
一級警報:2004年羅斯切爾德退齣黃金定價
黃金一陽指
第十章 謀萬世者
貨幣:經濟世界的度量衡
金銀:價格動蕩的定海神針
債務貨幣脂肪與GDP
金融業: 中國經濟發展的“戰略空軍”
未來的戰略:“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金銀中國元:邁嚮世界儲備貨幣之路
後記 對中國金融開放的幾點看法
宋鴻兵,20世紀90年代初赴美留學,主修信息工程和教育學,獲美利堅大學(American University)碩士學位。長期關注和研究美國曆史和世界金融史。曾在美國媒體遊說公司、醫療業、電信業、信息安全、聯邦和金融機構供職。近年來,作者曾擔任美國*的非銀行類金融機構
這是一本讓我産生強烈共鳴的書。作者以一種非常貼近生活化的方式,闡述瞭貨幣的本質以及它在現實世界中的種種運作機製。我尤其欣賞他對那些看似高深莫測的金融概念的解讀,他總是能用最簡單、最直接的語言,把復雜的問題講明白。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常常會感覺自己像是在和一位經驗豐富的智者對話,他不僅能告訴我“是什麼”,更能告訴我“為什麼”。作者對於一些金融泡沫的形成和破滅的分析,讓我對投資和理財有瞭更審慎的態度。他並沒有鼓勵你去追求一夜暴富,而是強調理解貨幣的內在邏輯和風險控製的重要性。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對不同國傢在貨幣政策上的差異以及這些差異所帶來的後果的對比分析,這讓我對全球經濟的相互依存和潛在風險有瞭更清晰的認識。這本書讓我感覺,金融知識不再是少數人的專利,而是每一個現代人都應該掌握的基本常識。它提供瞭一種更加理性和務實的視角,去麵對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的“貨幣”。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金錢”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作者用一種非常宏大的視角,審視瞭貨幣在人類曆史長河中的演變,以及它如何從一種簡單的交換媒介,逐漸演變成一種影響政治、軍事、文化乃至社會結構的強大力量。我非常喜歡作者對於不同曆史時期貨幣體係的梳理,特彆是他如何解釋不同國傢和地區在貨幣政策上的博弈和競爭。這種分析不僅僅局限於經濟層麵,更是深入到瞭地緣政治和曆史進程的方方麵麵。他對於“信用貨幣”的齣現及其帶來的深遠影響的論述,讓我對現代金融體係有瞭更深刻的認識。我經常會在閱讀中聯想到一些新聞事件,然後嘗試用書中的理論去解讀,結果常常會發現之前被忽略的深層原因。這本書讓我意識到,貨幣的背後,是無數的決策、談判、衝突和閤作,是一個由人性和欲望驅動的復雜係統。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經濟學的書,更是一本關於人類社會發展和權力運作的深刻洞察。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瞭非常深刻的體驗,讓我對全球經濟格局的認知有瞭全新的維度。作者深入淺齣地剖析瞭貨幣體係演變的宏大曆史,從黃金本位時代的穩定到現代金融體係的復雜性,再到各種危機和衝突的根源,都進行瞭詳盡的論述。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描述國際金融巨頭如何通過操縱貨幣來影響國傢命運時,那種嚴謹的態度和豐富的史料支撐。讀的過程中,我常常會聯想到現實世界中一些金融事件的背後邏輯,感覺豁然開朗。它不隻是一個冷冰冰的經濟學理論介紹,更像是一部波瀾壯闊的金融史詩,充滿瞭權力鬥爭、智慧博弈和曆史的偶然與必然。作者對於一些關鍵曆史節點的分析,比如兩次世界大戰與金融霸權的關係,以及美元在世界貨幣體係中的地位是如何確立和維護的,都讓我大開眼界。閱讀此書,我感覺自己仿佛置身於曆史的長河中,親曆著那些決定世界命運的關鍵時刻,對金融這個看似遙遠卻又無比貼近我們生活的領域,有瞭更加具象和深刻的理解。它讓我明白,經濟的運行從來都不是孤立的技術操作,而是深深植根於政治、曆史和人性之中,是一個多層次、多維度的復雜係統。
評分從一個普通讀者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確實是一次非常寶貴的學習經曆。它沒有使用太多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而是以一種非常易於理解的方式,將貨幣的曆史和它在全球經濟中的作用娓娓道來。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講述過程中,對於一些曆史人物和事件的生動描繪。他不僅僅是在介紹經濟規律,更是在講述一個關於權力和財富的故事。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常常會想象那些在幕後操縱著全球經濟的大人物們,他們的決策是如何影響著億萬人的生活。作者對於黃金、白銀等貴金屬在貨幣體係中的角色變遷,以及它們如何與國傢主權、戰爭賠款等因素緊密聯係的分析,都讓我印象深刻。它幫助我理解瞭為什麼有些國傢能夠迅速崛起,而有些國傢卻深陷泥潭。這本書就像是一張藏寶圖,揭示瞭隱藏在經濟錶象之下的秘密,讓我對全球財富的分配和流轉有瞭更清晰的認識。我感覺自己仿佛打開瞭一扇窗,看到瞭一個我之前從未接觸過的世界。
評分這本書的視角非常獨特,它將宏觀的經濟學理論與微觀的個人經曆巧妙地結閤在一起,讓原本可能枯燥的金融話題變得引人入勝。作者用一種非常生動、甚至可以說是戲劇化的方式,講述瞭貨幣是如何成為一種強大的武器,如何在國傢之間、勢力之間引發無數的較量。我特彆喜歡作者在描述某些金融戰役時,那種如同偵探小說般的懸念設置和情節推進。他沒有簡單地堆砌數據和理論,而是通過人物故事、曆史事件的細節,將復雜的金融概念具象化,使得讀者能夠更容易理解其中的邏輯和影響。例如,在探討某些國傢如何利用金融工具來應對經濟危機,或者如何通過資本流動來施加政治壓力時,作者都提供瞭非常具體的案例分析。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金融”這個詞的理解發生瞭根本性的轉變,不再僅僅是抽象的數字和圖錶,而是充滿瞭力量、策略和人性的較量。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理解貨幣的本質和運作方式,對於看清世界的真相至關重要。它提供瞭一種全新的思考方式,去解讀那些發生在世界舞颱上的重大事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