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物种战争之潜伏
定价:39.0元
售价:26.5元,便宜12.5元,折扣67
作者:杨红珍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6-01
ISBN:9787508749112
字数:20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杨红珍、李竹、黄满荣、倪永明、张昌盛等编著的《物种战争之潜伏》从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中的身边事说起,很自然地引出椰心叶甲、桉树枝瘿姬小蜂、秋英、太湖新银鱼、小叶冷水花、松材线虫、巨藻、麦穗鱼、烟粉虱、紫茉莉的入侵事件,并以此为主线,条分缕析,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事例,将这些外来物种的起源与分布、主要生物学特征、传播与扩散途径、对土著物种的威胁、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以及人类对其进行防控的策略和方法等科学知识娓娓道来。同时,还将公众应对外来物种入侵所应具备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生态道德融入其中,使公众既能站在高处看待问题,又能实际操作解决问题。对于一些比较难懂的学术概念和名词,则采用“知识点”的形式,简明扼要地予以注释,使本书的可读性更强。 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图片、插图非常丰富,其篇幅超过了全书的1/2,且绝大多数是创作者实地拍摄或亲手制作的。这些图片与行文关系密切,相互依存,相互映照,生动有趣,画龙点睛,真正做到了图文并茂,让读者能够在轻松愉悦中长知识,潜移默化地受教育。
内容提要
《物种战争之潜伏》由杨红珍、李竹、黄满荣、 倪永明、张昌盛等编著。
说起潜伏,许多人会想到古希腊神话中的木马计 。勇士们藏在木马的肚子里,静静地等待时机。当敌 人放松警惕,打开城门迎接时,等待他们的却是一次 “完美”的突袭。这在人类的战争中已被演绎得淋漓 尽致,而物种之间爆发的战争,叉赋予了它新的意义 。
有些外来物种(如桉树枝瘿姬小蜂、椰心叶甲、 松材线虫等)大多数时间都潜伏在寄主体内,等人们 发现它的危害时,已损失惨重:而在人类主导的反击 战中,一批批潜伏高手——善于寄生在敌害体内的战 士(如寄生蜂等)则成了奋兵。战争并未尘埃落定, 有些外来物种(如紫茉莉、秋英、巨藻等)尚未被人 们所熟识。它们是在潜伏吗?时间会来证明。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双蜂出击 由于椰心叶甲是外来入侵物种,在海南岛未发现 自然天敌,因此对它的危害首先是采用化学防治的办 法。不过,以人工爬树挂药包和靠天降雨淋溶药粉灭 虫,在旱季的半年时间里效果甚微,难以根治。
于是,人们还是把目光转向了生物防治。生物防 治除了可杀死目标害虫外,更重要的是能建立起有益 的生物种群,可以发挥长期制约外来入侵物种的作用 ,恢复由于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生态剧烈动荡。据国 外报道,椰心叶甲的重要天敌有5种,包括3种卯寄生 蜂、1种幼虫寄生蜂和1种蛹寄生蜂。卵寄生蜂为赤眼 蜂科的椰心叶甲赤眼蜂、爪哇分索赤眼蜂和跳小蜂科 的1种卵跳小蜂,幼虫寄生蜂为姬小蜂科的椰甲截脉 姬小蜂,蛹寄生蜂为姬小蜂科的椰心叶甲啮小蜂。
经过专家慎重研究,海南岛从2004年开始,分别 从台湾省引进了椰心叶甲的蛹寄生性天敌——椰心叶 甲啮小蜂,从越南引进了椰心叶甲的幼虫寄生性天敌 ——椰甲截脉姬小蜂,经过一段时问的大棚放养实验 后,正式在野外放飞。这批被秘密训练的杀手,要凭 着嗜血的本能去追杀“椰子虫”。
椰心叶甲啮小蜂原产于印度尼西亚,是椰心叶甲 蛹的专性寄生蜂,可以寄生在椰心叶甲的老熟幼虫和 蛹体内。它的*佳适应温度为24~28℃,在此温度下 ,椰心叶甲啮小蜂发育历期较短,寄生能力强,且在 生产上有较高的繁殖量。在28℃时,从产卵到羽化出 蜂一共只需15天左右的时间;16℃下发育则会延长到 50天。椰心叶甲啮小蜂一年发生多代,一头寄主可被 多头寄生蜂寄生,寄主出蜂量大。不过,椰心叶甲啮 小蜂寄生能力受温度影响较大,28℃以下寄生率随温 度下降而下降。
在海南岛释放的椰心叶甲啮小蜂,在田间椰心叶 甲蛹的寄生率可达85%左右,每一代(约20天)能扩 散1000米,扩散高度达12米,防治效果较好。经多次 释放后,椰心叶甲啮小蜂在椰林可以建立种群,不仅 有良好的控害作用,而且对其他有益昆虫也很安全。
椰心叶甲啮小蜂卵、幼虫、蛹都在寄主体内生活 ,当羽化为成虫后,便从椰心叶甲体内钻出。它通常 选择椰心叶甲蛹腹部腹面第3~6节,体壁*薄的地方 ,伸出尖利的上颚啃咬,将椰心叶甲蛹的体壁一点一 点地咬掉,接着它先伸出触角,并继续啃咬寄主蛹体 壁,直至头部可以伸出洞口时才停止,稍事休息几秒 钟,调整一下姿势后,便把头和一只前足先伸出洞外 ,再把自己的胸部拉出来,中、后足也紧跟着出来, 此时腹部和翅也就都很轻松地出来了。
椰心叶甲啮小蜂羽化不久即能。雄蜂一生能 多次,雌蜂通常也有几次。雄蜂十分活跃, 在寄主周围来回爬动,搜索配偶,在与其他同类相遇 时,两者的触角便相互接触、叩击,进行信号交流。
当确认对方为雌蜂后,雄蜂就迅速爬到雌蜂的背上, 而雌蜂则会继续向前爬行,因而有时其背上的雄蜂会 被甩下来。当雌蜂不动时,雄蜂两翅平伸略向下倾, 以协助保持平衡,完成过程。当多对成虫在一起 时,雄蜂之间有明显的竞争行为,正在的雄 蜂会受到其他雄蜂的干扰,雌蜂则会爬行躲避,因而 部分过程会因此受到干扰或中断。
后的雌蜂搜索到新的寄主后,就在寄主身体 上爬动,对寄主进行选择。它在合适的寄主身体上爬 行一会儿后,通常选择在寄主的第2~5腹节产卵。它 的腹部紧贴在椰心叶甲蛹的体壁上,腹部上下摆动, 然后迅速将产卵器插人蛹体,此时寄主蛹会有反抗行 为,但已无济于事。产卵时,雌蜂的产卵器与蛹成直 角,经过一定时间的静止,完成产卵过程。整个产卵 过程需要5~10分钟。每头寄主身上可有多头椰心叶 甲啮小蜂同时进行产卵,每头雌蜂也可以在不同寄主 上产卵。椰心叶甲啮小蜂的卵被产于寄主表皮下的脂 肪体组织内,多粒卵集中在一起。被寄生的椰心叶甲 5龄幼虫或蛹在第4天后即死亡,以后渐渐变成僵尸状 。椰心叶甲啮小蜂雌蜂在未经情况下也可以进行 孤雌生殖,但其后代均为雄蜂,这种情况叫作孤雌产 雄生殖。
椰甲截脉姬小蜂的攻击手段与椰心叶甲啮小蜂类 似,针对性都特别强,原产于萨摩亚和巴布亚新几内 亚,是另外一种控制椰心叶甲的有效寄生性天敌。它 是椰心叶甲4龄幼虫寄生蜂,和椰心叶甲啮小蜂在防 治椰心叶甲的利用上有互补性。它的发育历期较短, 一年发生多代。一头寄主可被多头寄生蜂寄生,寄主 出蜂量大。释放的椰甲截脉姬小蜂在海南岛各地均已 经定殖。
椰甲截脉姬小蜂在温度为22~26℃时,卵期平均 为2.8天,幼虫期6.7天,蛹期(含预蛹期)7.5天。
成虫在没有营养补充的情况下,平均存活2.5天,雌 蜂平均怀卵量为43粒,产卵高峰期在后12小时内 。时雌蜂静止不动,雄蜂则把身体紧贴在雌蜂的 背部,用前、中足紧抱雌蜂的胸部,两后足则整理雌 蜂的翅及腹部,雌蜂身体不动,只摆动触角,雄蜂边 摆动触角边把腹部压向雌蜂腹部的后外侧,并用力把 腹部弯曲,绕过雌蜂的腹侧(通常是右侧),这时雌 蜂也开始扭动腹部略做配合,便完成。整个过程 需要1~3分钟。后的雌蜂搜索到合适的寄主后, 在寄主的身体上爬行,进行寄主的选择,4~5分钟后 迅速将产卵器插人椰心叶甲幼虫体内,这时寄主幼虫 会有所反抗。产卵时,雌蜂的腹部与寄主幼虫成直角 ,经过一定的静止时间,完成产卵过程。每头寄主上 可有多头寄生蜂同时进行产卵,每头雌蜂也可以在不 同寄主上产卵。发育完全的椰甲截脉姬小蜂成虫用口 器咬破寄主体壁,形成圆形出蜂孔,直径略大于成虫 的头宽,触角先探出,然后头部和前足,*后整个身 体钻出。
利用寄生蜂防治椰心叶甲有两种放蜂方法。一是 从外面打压,即释放寄生蜂成虫,把刚羽化的寄生蜂 接入指形管内,用5%的蜜糖水饲喂后,直接将装有 寄生蜂的指形管固定于椰心叶甲寄主的叶鞘处,打开 指形管放蜂即可。放蜂时间应选择晴天,温度在25~ 30℃之间,无雨,阵风5级以下,可以每周放蜂1次, 连续释放3~4次,后期再根据棕榈植物危害情况适当 补充。二是从内部瓦解,即释放被寄生蜂寄生的椰心 叶甲幼虫或蛹,这种方法通常要制作专门的放蜂器。
释放寄生蜂的数量和次数,需根据椰心叶甲的虫口密 度而定,通常需要持续放蜂6个月后才会有防治效果 。放蜂点要求选在棕榈植物密度较高,而且椰心叶甲 危害较重的地方,这样有利于寄生蜂自然种群的培育 。放蜂点生态环境应具备较多的蜜源植物,长年有开 花植物的地方更佳,这样有利于寄生蜂在找到寄主寄 生之前有营养进行补充。*好选在椰林的上风口释放 ,这样有利于寄生蜂的扩散。
海南岛自2005年开始大规模利用椰心叶甲啮小蜂 和椰甲截脉姬小蜂来防治椰心叶甲,每年的寄生蜂产 量可达5亿头左右。经过几年来大规模的野外释放, 受害椰子树、槟榔等棕榈植物长势得到了恢复,取得 了明显的防治效果。这两种寄生蜂分别寄生于椰心叶 甲的不同发育阶段,已经形成了对椰心叶甲防治过程 中的两道封锁线,椰心叶甲的危害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
……P10-15
序言
从书名《物种战争之潜伏》中,我嗅到了一股浓浓的科幻与悬疑的气息。这类题材往往会涉及一些宏大的设定,比如地球面临的危机,或者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而“潜伏”二字,则为故事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戏剧性。我猜测,故事的主角可能并非是正义的化身,或者说,他(她)的身份和目的本身就充满了矛盾和争议。这种模糊的界限,往往能塑造出更加立体和令人难忘的角色。我喜欢那种需要读者自己去解读和推测的情节,而不是所有信息都一股脑地呈现在眼前。如果这本书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它无疑会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作品。我期待作者能够构建一个逻辑严谨、细节丰富的世界观,让故事的展开既合情合理,又充满了惊奇。同时也希望角色的塑造能够深入人心,他们的选择和命运能够牵动读者的情绪。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吸引人,深邃的背景色调,隐约可见的城市剪影,以及中央那张眼神锐利、带着一丝不安的面孔,都瞬间抓住了我的眼球。那种扑面而来的悬疑感和紧张感,让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隐藏在这张面孔背后的故事。我尤其喜欢封面上微妙的光影处理,仿佛预示着隐藏在光明之下的黑暗,以及人物内心深处的挣扎。虽然还没有翻开书页,但仅凭这视觉上的冲击力,我就已经对作者想要构建的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猜想,这或许是一个关于身份认同、生存危机,甚至是跨越界限的博弈故事。封面上的人物表情,让我联想到一些经典科幻或惊悚电影的海报,它们总是能用最精炼的视觉语言,传达出最核心的戏剧冲突。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来同样震撼的阅读体验,让我沉浸其中,跟随主角一同经历未知的挑战,揭开层层迷雾。
评分我通常会被那些能够构建出复杂且引人入胜情节的书籍所吸引。这本书的书名,尤其是“战争”和“潜伏”这两个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联想到许多跌宕起伏的故事可能性。我猜想,这其中可能涉及到身份的伪装、联盟的建立与破裂,以及一场关于生存的殊死搏斗。我不确定这种“物种战争”是以何种形式展开,是身体上的对抗,还是意识层面的较量,抑或是某种更加巧妙的策略运用。我更偏爱那种充满悬念和反转的情节,让读者始终保持好奇心,不断猜测下一步会发生什么。如果这本书能够在情节设计上独具匠心,并且在人物塑造上也下足功夫,那么它必定能够成为一部令人难忘的作品。我期待作者能够用其独特的叙事方式,为我呈现一个既宏大又细致入微的世界。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探讨人类与自然,或者说,不同“物种”之间关系的题材情有独钟。这类故事往往能够触及到我们内心深处最原始的恐惧和最宏大的想象。我很好奇作者将如何描绘这种“战争”,它会是血腥的厮杀,还是更为隐晦的对抗?“潜伏”这个词又暗示了怎样的策略和阴谋?是隐藏身份的特工,还是基因改造的产物,又或者是来自另一个维度的入侵者?我脑海中已经浮现出无数种可能性,而每一种都充满了戏剧张力。我相信,一部优秀的作品,不仅仅是讲述一个故事,更是能够引发读者对于自身、对于社会、对于未知世界的思考。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去审视我们所处的现实,以及那些潜藏在我们身边的,我们可能从未察觉的力量。希望作者能够用精彩的笔触,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震撼与启迪。
评分一本好书,就像一次奇妙的旅行,能够带我们去往未知的远方,体验别样的人生。而《物种战争之潜伏》这个书名,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的邀请函,让我想要踏上这段旅程。我脑海中已经勾勒出一些画面:都市的霓虹闪烁,却掩盖不了暗流涌动的危险;主角在人群中穿梭,却无人知晓他(她)真实的身份;一场不为人知的战争,在人类文明的边缘悄然展开。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肾上腺素飙升的刺激感,同时也能在文字中品味出深刻的哲思。我喜欢那些能够让我放下书本后,依旧回味无穷的故事,它们会在我的脑海中久久萦绕,引发我更多的思考。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是一部既有娱乐性,又有思想性的作品,让我在享受阅读的同时,也能有所收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