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戈壁天港:走進載人航天發射場
定價:38.00元
作者:周鳳廣
齣版社:中國宇航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6-01
ISBN:978780218441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00kg
編輯推薦
《中國載人航天科普叢書》是我國首套全方位、立體化展示載人航天成就、介紹載人航天科技知識的大型科普叢書。作為國傢重點圖書齣版規劃項目,該《叢書》經過上百位一綫科學傢曆時五年精心打造,將以其鮮明的係統性和集成性、廣泛的知識性和普及性、高度的科學性和性而在中國科普齣版史上寫下濃重一筆。《叢書》開創瞭由行業一綫科學傢集體為廣大讀者撰寫前沿科普的先河。中國宇航齣版有限責任公司鄧寜豐總經理說,該套《叢書》是中國宇航齣版有限責任公司在大眾科普方麵*重要的齣版項目之一,體現瞭中國載人航天科普的**水平。
內容提要
2003年10月,航天英雄實現瞭中華民族韆年飛天夢,之後,我國又實現瞭多人多天飛行和航天員齣艙活動,中國人在世界航天發展史冊上銘刻下瞭輝煌印記,在人類和平利用太空的徵程中樹立瞭不朽豐碑。載人航天工程作為我國航天發展史上規模*、係統構成復雜、可靠性安全性要求高,同時也是全社會為關注的*高科技工程,取得瞭成就,極大地增強瞭中華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激發瞭社會大眾對載人航天科技知識的興趣。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是如何運行的,運用瞭哪些科學技術,取得瞭哪些科技成果,未來發展前景如何,這些問題一直受到公眾的熱切關注。
作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總體管理機構,中國載人航天辦公室從工程伊始就認識到,將載人航天工程取得的成就和載人航天知識全麵、係統、準確地介紹給社會大眾,特彆是吸引和鼓勵更多的青少年熱愛航天科學、投身航天事業,具有重要意義。從2006年開始,組織載人航天科研生産一綫的科學傢和工程師,編寫瞭這套《叢書》,曆時五年打造,幾經修改完善,終將齣版發行。
全套《叢書》共分7捲,即總體捲《夢圓天路——縱覽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捲《飛天英雄——追蹤航天員飛天足跡》,空間應用捲《探秘太空——淺析空間資源開發與利用》,載人飛船捲《巡天神舟——揭秘載人航天器》,運載火箭捲《通天神箭——解讀載人運載火箭》,發射場捲《戈壁天港——走進載人航天發射場》和測控通信與著陸場捲《碧空天鏈——探究測控通信與搜索救援》。其中,總體捲由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總體室組織編寫,其餘各捲由各係統主要研發單位組織編寫。
這套《叢書》與一般航天科普圖書相比,有以下突齣特點:
性強。載人航天工程首任總設計師王永誌、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王文寶、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袁傢軍擔任《叢書》總主編,各捲主編由各係統總指揮、總設計師擔任,5名院士直接參與瞭創作,所有編寫人員都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組織者和實施者,直接參與人員上百人。正如總裝備部常萬長在序中指齣,這是一套反映國傢水平的、的中國載人航天高級科普讀物。
係統性強。《叢書》按照載人航天工程總體與七個係統布局,既體現總體設計的係統工程思想,又按照係統獨立成捲,具體解讀各自的特點,並注重各係統之間的銜接。各捲規模相當,風格一緻,體例統一,成為一個有機整體。
知識性強。《叢書》以普及載人航天科技知識為主要目標,麵嚮社會大眾對載人航天工程的瞭解需求,通過科技知識的介紹,培育科學精神,啓迪係統思維,增強創新意識。科學傢和工程師們結閤多年研究與實踐的經驗,重點介紹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組成、原理、試驗、方法、意義與成就等相關內容。
可讀性強。該套《叢書》從工程重要的、大眾關心的兩方麵內容入手,用簡潔而準確的語言介紹載人航天科技知識,筆法細膩;同時配有大量的實景照片和實物圖、結構圖、原理圖,圖文並茂,使高科技內容更加生動具體,方便閱讀,易於理解。
目錄
章 人類飛天的起航點——載人航天發射場選址與要求 1.航天發射與航天發射場 2.航天發射場如何選址 3.對載人航天發射場的要求 4.我國的載人航天發射場第二章 初識廬山真麵目——中國載人航天發射場巡禮 1.地理上的五大區域 2.功能上的五大係統 3.載人航天測試發射流程 4. “三垂一遠”的測試發射模式第三章 神舟號飛船的體檢中心——飛船總裝測試廠房和加注扣罩廠房 1.飛船廠房進行總裝測試 2.高新技術創造優越條件 3.啓程前為飛船“加滿油” 4.齣徵前為飛船“穿上防護衣”第四章 嗬護箭船的巨型搖籃 ——垂直總裝測試廠房 1.亞洲高的單層建築 2.火箭的水平轉運與起竪對接 3.火箭和飛船、逃逸塔對接 4.人、船、箭聯閤測試 5.開啓“亞洲門” 6.箭船組閤體垂直轉運第五章 托舉神箭的鋼鐵巨人 ——載人航天發射塔 1.雄偉壯觀的發射塔 2.雙麵不對稱導流槽 3.發射階段航天員的逃逸救生 4.張弓搭箭話瞄準第六章 承載夢想的大腦中樞 ——發射場組織指揮與通信係統 1.科學高效的決策指揮機製 2.遠距離測試發射控製方式 3.數字化測試發射指揮監控係統 4.場區信息高速路第七章 飛嚮太空的加油站 ——發射場加注供氣係統 1.運載火箭的推進劑 2.推進劑的加注 3.推進劑的化驗、貯存與運輸 4.發射場特種用氣與保障 5.廢氣、廢水的産生和治理第八章 拱衛航天的保護神 ——發射場技術勤務係統 1.氣象預報係統 2.計量係統 3.供配電與接地係統 4.消防報警係統 5.大地測量係統第九章 走進神秘的問天閣 ——航天員在發射場的生活和訓練 1.探秘問天閣 2.航天員在發射場的生活 3.航天員在發射場的訓練 4.航天員齣徵儀式第十章 圓夢的日子 ——發射程序全記錄 1.確定發射窗口 2.製定應急預案 3.啓動發射程序 4.神七發射實況第十一章 他山之石 ——國外航天發射場集萃 1.俄羅斯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 2.美國的肯尼迪航天中心 3.法國及歐空局的圭亞那航天中心 4.日本的種子島航天中心 5.印度的薩迪什·達萬航天中心第十二章 暢想未來 ——航天發射場發展展望 1.場址選擇優化 2.功能開發綜閤化 3.箭地測試一體化 4.加注箭地一體化 5.指揮係統信息化 6.發射方式多樣化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光影效果著實令人驚嘆,作者仿佛用畫筆描繪齣瞭一幅幅壯麗的圖景。翻開書頁,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片浩瀚無垠的戈壁,天空藍得如同寶石,純淨得沒有一絲雜質。陽光穿透稀薄的空氣,將沙丘的輪廓勾勒得格外分明,金黃色的沙粒在光綫下閃耀,仿佛蘊藏著韆年的秘密。我仿佛能聽到風吹過荒原的聲音,那種遼闊與寂寥交織的感覺,瞬間將我帶入瞭一個神秘而遙遠的世界。接著,畫麵一轉,那些高聳入雲的建築拔地而起,它們在藍天的映襯下顯得格外莊嚴而神聖,仿佛是通往星辰大海的巨型階梯。每一個細節都被捕捉得淋灕盡緻,從金屬錶麵的反光,到支撐結構的精巧設計,都展現齣一種工業文明的雄渾之美。尤其是夜幕降臨,那些點點星光映襯著發射塔的燈火,構成瞭一幅賽博朋剋般的科幻畫捲,讓人不禁屏息凝視,心中湧起一股對未知宇宙的無限遐想。作者對於光影的把握,不僅僅是技術上的精湛,更是情感上的傳遞,他讓讀者看到瞭這片土地的蒼茫,也看到瞭人類挑戰極限的勇氣與智慧,這是一種視覺與心靈的雙重震撼。
評分這本書所營造齣的那種宏大敘事感,是其他許多作品難以企及的。作者的文字仿佛是一架強大的攝像機,將我的視角引領到一片廣袤而充滿力量的土地。他描繪的不僅僅是地理上的空間,更是人類在挑戰未知時所展現齣的精神高度。我仿佛看到,在這片曾經荒涼的土地上,人類如何憑藉智慧和勇氣,搭建起一座通往宇宙的橋梁。那些巍峨的發射塔,如同擎天之柱,承載著無數人的夢想和希望。作者對於曆史進程的梳理,讓我在感受當下震撼的同時,也迴顧瞭這段輝煌的曆程。從最初的構想到最終的實現,每一步都充滿瞭艱辛與不易,而這一切,都凝聚在這片土地上。我能感受到那種時代精神的召喚,那種集體主義的力量,以及那種為國奮鬥的無畏情懷。這本書讓我明白,載人航天不僅僅是一項科學技術,更是一種國傢意誌的體現,是一種民族精神的象徵。它所帶來的,是一種跨越時空的震撼,一種對人類文明進步的深深贊嘆。
評分這本書在細節的呈現上,可謂是做到瞭極緻的考究。作者似乎擁有著一雙能夠穿透物質的眼睛,他將那些平日裏我們鮮少接觸到的機械裝置,用一種近乎於科普的方式,進行瞭生動而形象的描繪。那些復雜的管道係統,那些龐大的燃料罐,那些精密的控製麵闆,都被他分解開來,用一種易於理解的語言進行瞭解釋。我仿佛看到瞭一輛精密得如同生命體般的火箭,它內部的每一個零件,每一個連接,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者並沒有停留於錶麵的描述,而是深入到這些機械背後的原理,用一種循序漸進的方式,將科學的嚴謹性與藝術的感染力巧妙地結閤在一起。我從中學習到瞭許多關於火箭發射的基本知識,這些知識並非枯燥的理論,而是與那些震撼人心的畫麵緊密相連,讓我在驚嘆之餘,也增長瞭見識。這種對技術細節的深入挖掘,不僅展現瞭作者的專業素養,更讓這本書擁有瞭超越一般讀物的深度和價值,成為瞭一本充滿智慧的讀物。
評分這本書就像是一次沉浸式的體驗,我從未想過,通過文字,竟然能如此真切地感受到那種緊張而又充滿期待的氛圍。作者的敘事方式非常獨特,他沒有選擇宏大敘事的開篇,而是將我拉入瞭一個充滿細節的日常場景。我能清晰地“聽”到指揮中心內此起彼伏的指令聲,那些專業術語如同密碼,充滿瞭力量和決心。我能“聞”到空氣中彌漫著的那種混閤著金屬、燃料和汗水的特殊氣味,這是屬於一個特殊職業的氣息。當我跟隨作者的筆觸,一步步“走”進那些龐大的設施,那些精密儀器的嗡嗡聲,那些工作人員忙碌的身影,都讓我感覺自己就置身於那個激動人心的時刻。每一次倒計時,每一次按鈕按下,都牽動著我的心弦,仿佛我就是那個參與其中的一員,共同承擔著那份沉甸甸的責任。作者對人物心理的刻畫也相當細膩,那些工程師臉上凝重的錶情,那些技術人員眼中的專注,甚至是一些細微的肢體語言,都傳遞齣他們內心的波瀾。這種“身臨其境”的閱讀體驗,讓我對這項偉大的事業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也對那些幕後英雄們緻以最崇高的敬意。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感受,可以用“觸動靈魂”來形容。作者的筆觸,帶著一種深沉的情感,他不僅僅是在記錄一項偉大的事業,更是在描繪一群偉大的人。我看到瞭那些在艱苦環境中默默奉獻的科研人員,他們將青春和熱血都傾注在瞭這片土地上。我看到瞭那些懷揣著飛天夢想的航天員,他們的眼神中閃爍著堅毅與渴望。作者通過那些平凡卻又感人的故事,讓我看到瞭這些“天港”背後,每一個鮮活的生命。他們的執著,他們的犧牲,他們的喜悅,都如同涓涓細流,匯聚成瞭奔騰不息的時代洪流。我在這本書中,感受到瞭人類對探索未知的永恒追求,感受到瞭為瞭共同目標而團結奮鬥的力量,更感受到瞭那些個體身上所閃耀齣的不屈光芒。這種情感上的共鳴,是任何冰冷的科技數據都無法比擬的。它讓我更加珍惜當下和平美好的生活,也讓我對未來充滿瞭希望,相信人類的腳步,終將走嚮更遠的星辰大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