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一看就懂的世界地理
:39.80元
售價:27.1元,便宜12.7元,摺扣68
作者:新農村人文普及讀本編寫組
齣版社:農村讀物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11-01
ISBN:9787504850836
字數:
頁碼:20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22kg
特産豐富的亞洲,交通發達的歐洲,熱帶大陸非洲,大洋環繞的大洋洲生物資源豐富的南美洲,冰雪大本營南極洲……《一看就懂的世界地理》能夠幫助您實現地理知識的啓濛教育,讓您做一個巡視世界地理的漫遊者,踏遍五大洲,遊遍四大洋,飽覽全球的錦綉江山,瞭解地質環境的變遷,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從中開闊視野,增強對地理知識的瞭解,加深對地球及各國環境和人文的認識。
《一看就懂的世界地理》語言錶述生動流暢、圖文並茂、通俗易懂。一方麵力圖用簡明生動的語言包含大的地理知識含量,提供翔實可靠的地理資料;另一方麵精心挑選、插入瞭數百幅精美的圖片和地圖,而且每幅圖都配有生動豐富的注解,既可以加深讀者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印象,同時又能給廣大讀者帶來視覺上的審美感,增加閱讀興趣。
在太陽係九大行星中,錶麵有水陸之分的惟有地球。在地球錶麵,海洋麵積占總麵積的70.8%,包括島嶼在內的陸地麵積僅占地球錶麵積的29.2%。簡略地說:地球錶麵海陸麵積比例為“七三開”(即約七成是海洋,三成是陸地)。海洋和陸地的分布是很不均勻的。
由於全球陸地麵積還不及海洋麵積的一半,所以在任何一個半球上,海洋麵積都比陸地麵積要大。比較起來,從東、西半球看,東半球擁有的陸地麵積大於西半球的陸地麵積;從南、北半球來分,北半球的陸地多於南半球的陸地。盡管如此,但是在東半球上,陸地麵積還隻是占東半球麵積的41%左右;在西半球,陸地麵積僅占18%。在北半球,海洋麵積占61%,南半球上海洋麵積比例高達81%。根據以上數據,人們不難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東半球和北半球的海陸麵積比例相近,約是“六四開”,即約60%是海洋,40%是陸地;西半球的海陸麵積比例又和南半球的海陸麵積比例相近,大緻是“八二開”,即約八成是海洋,二成是陸地。於是,人們就根據海陸麵積比例在一個半球內的懸殊程度。又把地球分為水半球和陸半球兩個半球。人們把海洋麵積比例達到大、陸地麵積比例小的那個半球叫做水半球;陸地麵積比例達到大的那個半球叫做陸半球。分割地球錶麵為水半球和陸半球的大圓,既非經綫圈,又非緯綫圈,而是人們測算齣來的與地心共麵地球錶麵的一個大圓。地球水半球的“頂點”或者說錶麵中心約在經度180。和南緯47度交點處的南太平洋新西蘭以東的安蒂波德斯群島附近。在水半球上,海洋麵積約占錶麵積的90.5%,陸地麵積比例隻有9.5%。水半球的海洋麵積占瞭全球海洋麵積的74%,包括太平洋的絕大部分、印度洋的南部和大西洋的一小部分。孤立於海洋上的陸地主要包括南極洲、大洋洲以及南迴歸綫以南的南美洲和亞洲的馬來群島等。我國南海諸島的部分島礁和海域均位於水半球上。
陸半球的“”或者錶麵中心大緻在法國西部大西洋沿岸盧瓦爾河河口附近,地處本初子午綫和北緯47度交點處。陸半球上集中瞭全球陸地麵積的80%多,相當於水半球上陸地麵積的四倍多,包括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以及南美洲的北半部。然而就在這個陸地集中的半球上,海洋麵積仍然大於陸地麵積。陸半球的錶麵積,海洋約占53%,陸地隻占47%。陸半球的海洋,包括北冰洋、大西洋的絕大部分、印度洋的北部和北緯40度以北的太平洋海域。
海洋水是鹹水,目前人類不能直接利用。通常說的水資源主要是指陸地上的淡水資源。陸地上的淡水資源儲量隻占全球水體總量的2.53%。其中固體冰川I又占瞭全球淡水總儲量的68.7%。位於水半球的南極洲“冰天雪地”,它擁有全球冰川資源的90%,因而成為地球上六的固體淡水庫。水半球不僅擁有全球多的鹹水,還擁有全球多的淡水資源,真是名不虛傳。占全球淡水資源總量60%多的南極洲冰川既是控製全球氣候的一大因素,又是人婁未來的一大財富。
目前,世界上有60多億人口,分布在220多個國傢和地區。上述的陸半球上就占瞭190多個國傢和地區,擁擠著世界約95%的人口。
我一直覺得,瞭解世界地理,就是瞭解人類文明的根基。這本《一看就懂的世界地理》恰恰滿足瞭我這種需求。它不僅僅是地圖和地名,而是將地理知識與人文曆史緊密結閤,讓我看到瞭地理環境是如何塑造人類文明的。比如,書中在介紹“地緣政治”的時候,就詳細分析瞭地形、河流、海岸綫等地理因素如何影響國傢的邊界劃分、資源爭奪以及軍事策略,讓我對國際關係有瞭更深刻的理解。而且,它還觸及瞭一些我之前從未思考過的地理議題,比如“全球變暖”對極端氣候事件的影響,或者“水資源短缺”對未來社會可能造成的挑戰,這些內容都讓我對我們所處的時代有瞭更深刻的認識。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文化地理”的闡釋,它解釋瞭不同地理環境如何孕育齣獨特的風俗習慣、語言和宗教信仰,讓我感受到瞭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總而言之,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地理讀物,更是一本關於我們星球和人類未來的思考之書,讓我受益匪淺。
評分這本《一看就懂的世界地理》對我這樣平時不太接觸專業性書籍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它最大的優點就是“易懂”,這一點真的做到瞭。完全沒有那種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取而代之的是生動形象的比喻和通俗易懂的語言。比如,在講解“地形”的時候,它會把山脈比作地球隆起的“皺紋”,把平原比作“被撫平的桌麵”,這種形象的比喻一下子就讓抽象的地形概念變得鮮活起來。而且,書中不僅僅介紹“是什麼”,更著重講解“為什麼”。例如,為什麼亞馬遜雨林如此濕熱,為什麼撒哈拉沙漠如此乾旱,書中都會給齣詳細的解釋,讓我能從根本上理解這些地理現象。我最喜歡的部分是關於“火山”的介紹,它不僅僅描述瞭火山爆發的壯觀景象,更詳細地解釋瞭火山的形成原因、噴發過程以及對周圍環境的影響,還穿插瞭一些關於火山的神話傳說,讓整個閱讀過程充滿瞭探索的樂趣。這本書讓我感覺,學地理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而是一次充滿驚喜的發現之旅。
評分這本書的編排邏輯非常清晰,完全符閤我這種想要快速掌握重點的學習習慣。它不是那種堆砌文字的書,而是通過大量的圖錶、示意圖和精美的照片,將地理信息直觀地呈現齣來。我尤其喜歡它關於“地理與人類活動”的章節,它非常深入地探討瞭地理環境是如何影響人類文明的發展,比如,為什麼古文明大多發源於大河流域,為什麼有些國傢擁有豐富的礦産資源而另一些國傢則相對貧乏。它並沒有簡單地陳述事實,而是引導讀者去思考地理因素在曆史進程中的作用。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一些“冷門”的地理現象也有涉及,比如“喀斯特地貌”的形成過程,或者“冰川作用”對地貌的改變,這些內容在其他入門書籍中是很難見到的,卻被作者用極其淺顯易懂的方式解釋清楚,讓我不禁感嘆作者的專業功底和教學能力。我常常會在閱讀的過程中,一邊對照著地圖,一邊在腦海中構建齣立體化的地理空間,這種學習體驗是前所未有的。它讓我明白,地理學並非是孤立的學科,而是與曆史、文化、經濟等方方麵麵都息息相關的。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像是環遊瞭整個地球!最讓我驚喜的是,它並沒有局限於介紹一些“著名”的地理景點,而是深入到瞭一些我之前從未關注過的角落,讓我大開眼界。比如,在介紹氣候帶時,它不僅僅羅列瞭幾個主要的類型,而是詳細講解瞭不同氣候帶下的植被、動物以及人類的生存方式,甚至還觸及瞭不同氣候對文化形成的影響。我這纔明白,為什麼有些地方是綠洲,有些地方是荒漠,而有些地方又是冰天雪地。書中的案例分析也做得非常到位,通過具體的例子來闡述地理原理,比如,在講解洋流對氣候的影響時,它就詳細對比瞭墨西哥灣暖流對歐洲氣候的溫和作用,以及秘魯寒流對南美洲西部沿海沙漠形成的影響。這種循循善誘的講解方式,讓我能夠融會貫通,而不是死記硬背。更讓我欣喜的是,書中還穿插瞭一些關於地理的趣聞軼事,比如某個極端地貌的形成原因,或者某個地理奇觀背後的傳說故事,這些都為枯燥的地理知識增添瞭許多趣味性,讓閱讀過程變得輕鬆愉快。我感覺這本書不僅提升瞭我的地理知識,更培養瞭我對地理學的興趣,讓我願意去主動瞭解更多關於這個星球的秘密。
評分這套書簡直就是一本行走的百科全書!我一直對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地理地貌都充滿瞭好奇,但苦於沒有一個係統性的入門渠道。市麵上的地理書籍要麼過於專業,術語一大堆,看得人雲裏霧裏;要麼過於淺顯,隻能蜻蜓點水,滿足不瞭深入瞭解的欲望。當我偶然翻到這本《一看就懂的世界地理》時,真的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書中的插圖精美絕倫,色彩飽滿,仿佛把我帶到瞭每一個地方。那些曾經隻在地圖上見過的山川河流、沙漠綠洲,都被描繪得栩栩如生。更重要的是,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接地氣,沒有那些枯燥的理論名詞,而是用講故事的方式,把復雜的地理知識化繁為簡,讓我這個地理“小白”也能輕鬆get到核心內容。比如,在介紹闆塊構造時,它不是簡單地堆砌物理概念,而是用生動的比喻,把地球看作一塊塊巨大的“拼圖”,然後解釋它們是如何碰撞、分離,最終形成我們今天看到的壯麗地貌。這種“化繁為簡”的能力,真的是太棒瞭!我常常會一邊看書,一邊在腦海中勾勒齣那些地理景觀的畫麵,甚至會想象自己就站在那裏,感受著風,呼吸著那裏的空氣。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扇窗,讓我看到瞭一個無比精彩和多元的世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