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和田玉:总第6辑
定价:60.00元
作者:池宝嘉
出版社: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51400662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今日视界、人物、名家名品、业内话题、琳琅心语、玉缘会所、他山之美、古玉探幽、市场行情。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特别喜欢这本书中对和田玉文化内涵的挖掘。它不仅仅是关于玉石本身的物理属性和鉴赏技巧,更深入地探讨了和田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象征意义。书中关于“君子比德于玉”的阐述,以及在古代礼仪、艺术、宗教中的应用,都让我对这块古老的石头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当我看到一些古代玉器在历史长河中的流转故事,或者它们所承载的家族传承、权力象征时,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阅读一本关于玉石的书,更是在穿越时空的对话。这种文化层面的解读,让这本书超越了单纯的鉴赏指南,成为了一本充满人文情怀的读物。
评分这本《中国和田玉:总第6辑》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人,温润的玉石质感透过书页仿佛就能触摸到。从我接触到的几本关于玉石的收藏鉴赏类书籍来看,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都相当用心。翻开扉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精美的和田玉作品高清图片,那些细腻的纹理、温润的光泽,以及巧夺天工的雕刻技艺,让人不禁赞叹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艺。虽然我不是专业的玉石鉴定师,但通过书中这些高质量的展示,我能直观地感受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和田玉的独特魅力。尤其是一些对作品细节的特写,更是将玉石的“色、工、形、质”展现得淋漓尽致。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安排得相当系统,从入门的基础知识,到进阶的鉴赏技巧,再到一些专题的深入探讨,循序渐进,逻辑清晰。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如何鉴别和田玉真伪的章节,虽然不能完全替代专家的眼光,但书中提供的鉴别要点和一些常见误区,对于像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无疑是宝贵的指导。比如关于“料性”的解释,以及如何通过观察玉石的“绺裂”、“棉”、“杂质”来判断其品质,都让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而且,书中配有大量的图例,直观易懂,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评分作为一个对传统工艺美术有着浓厚兴趣的人,这本书无疑满足了我对和田玉的探索欲。书中不仅展示了和田玉本身的美,更通过对精美玉雕作品的介绍,展现了中国传统雕刻艺术的博大精深。那些栩栩如生的动物造型、精致的人物肖像、以及富有象征意义的吉祥图案,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和智慧。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不同雕刻流派和技法的介绍感到着迷,从写实到写意,从圆雕到浮雕,每一种技法都展现了玉石不同的美感。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和田玉作为一种物质载体,如何承载和传播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价值观。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非常厚重,不仅仅是纸张的厚度,更是内容上的充实感。我之前对和田玉的了解仅限于一些泛泛的科普,而这本书显然在细节上做了很多深入的探讨。虽然我还没有完全读完,但仅仅浏览目录和一些章节的开头,就能感觉到编者在梳理和田玉的历史脉络、分类鉴赏、产地考证等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那些关于不同产区玉石特性的描述,比如“戈壁料”的独特风貌、“俄料”的颜色变化等,都让我对和田玉的认识有了更清晰的划分。同时,书中也涉及了一些市场流通和收藏价值的分析,虽然我只是一个普通爱好者,但这些信息也为我了解这个领域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