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就懂的世界地理 9787504850836

一看就懂的世界地理 9787504850836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新农村人文普及读本编写组 著
图书标签:
  • 地理
  • 世界地理
  • 地图
  • 科普
  • 教育
  • 青少年
  • 入门
  • 图文
  • 知识
  • 一看就懂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影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农村读物出版社
ISBN:9787504850836
商品编码:29658107132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7-1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一看就懂的世界地理

定价:39.80元

售价:27.1元,便宜12.7元,折扣68

作者:新农村人文普及读本编写组

出版社:农村读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1-01

ISBN:9787504850836

字数:

页码:2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22kg

编辑推荐


特产丰富的亚洲,交通发达的欧洲,热带大陆非洲,大洋环绕的大洋洲生物资源丰富的南美洲,冰雪大本营南极洲……《一看就懂的世界地理》能够帮助您实现地理知识的启蒙教育,让您做一个巡视世界地理的漫游者,踏遍五大洲,游遍四大洋,饱览全球的锦绣江山,了解地质环境的变迁,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从中开阔视野,增强对地理知识的了解,加深对地球及各国环境和人文的认识。

内容提要


《一看就懂的世界地理》语言表述生动流畅、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一方面力图用简明生动的语言包含大的地理知识含量,提供翔实可靠的地理资料;另一方面精心挑选、插入了数百幅精美的图片和地图,而且每幅图都配有生动丰富的注解,既可以加深读者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印象,同时又能给广大读者带来视觉上的审美感,增加阅读兴趣。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表面有水陆之分的惟有地球。在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占总面积的70.8%,包括岛屿在内的陆地面积仅占地球表面积的29.2%。简略地说: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为“七三开”(即约七成是海洋,三成是陆地)。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是很不均匀的。
由于全球陆地面积还不及海洋面积的一半,所以在任何一个半球上,海洋面积都比陆地面积要大。比较起来,从东、西半球看,东半球拥有的陆地面积大于西半球的陆地面积;从南、北半球来分,北半球的陆地多于南半球的陆地。尽管如此,但是在东半球上,陆地面积还只是占东半球面积的41%左右;在西半球,陆地面积仅占18%。在北半球,海洋面积占61%,南半球上海洋面积比例高达81%。根据以上数据,人们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东半球和北半球的海陆面积比例相近,约是“六四开”,即约60%是海洋,40%是陆地;西半球的海陆面积比例又和南半球的海陆面积比例相近,大致是“八二开”,即约八成是海洋,二成是陆地。于是,人们就根据海陆面积比例在一个半球内的悬殊程度。又把地球分为水半球和陆半球两个半球。人们把海洋面积比例达到大、陆地面积比例小的那个半球叫做水半球;陆地面积比例达到大的那个半球叫做陆半球。分割地球表面为水半球和陆半球的大圆,既非经线圈,又非纬线圈,而是人们测算出来的与地心共面地球表面的一个大圆。地球水半球的“顶点”或者说表面中心约在经度180。和南纬47度交点处的南太平洋新西兰以东的安蒂波德斯群岛附近。在水半球上,海洋面积约占表面积的90.5%,陆地面积比例只有9.5%。水半球的海洋面积占了全球海洋面积的74%,包括太平洋的绝大部分、印度洋的南部和大西洋的一小部分。孤立于海洋上的陆地主要包括南极洲、大洋洲以及南回归线以南的南美洲和亚洲的马来群岛等。我国南海诸岛的部分岛礁和海域均位于水半球上。
陆半球的“”或者表面中心大致在法国西部大西洋沿岸卢瓦尔河河口附近,地处本初子午线和北纬47度交点处。陆半球上集中了全球陆地面积的80%多,相当于水半球上陆地面积的四倍多,包括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以及南美洲的北半部。然而就在这个陆地集中的半球上,海洋面积仍然大于陆地面积。陆半球的表面积,海洋约占53%,陆地只占47%。陆半球的海洋,包括北冰洋、大西洋的绝大部分、印度洋的北部和北纬40度以北的太平洋海域。
海洋水是咸水,目前人类不能直接利用。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储量只占全球水体总量的2.53%。其中固体冰川I又占了全球淡水总储量的68.7%。位于水半球的南极洲“冰天雪地”,它拥有全球冰川资源的90%,因而成为地球上六的固体淡水库。水半球不仅拥有全球多的咸水,还拥有全球多的淡水资源,真是名不虚传。占全球淡水资源总量60%多的南极洲冰川既是控制全球气候的一大因素,又是人娄未来的一大财富。
目前,世界上有60多亿人口,分布在2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述的陆半球上就占了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挤着世界约95%的人口。

序言



《世界地理:一张地图,一场环球旅行》 内容简介 本书并非一本枯燥的地图册,也不是艰涩的学术专著,它是一场别开生面的世界地理探索之旅,一次让你“一看就懂”的环球冒险。我们摒弃了传统地理书籍的繁复,以直观、生动、有趣的方式,带领读者跨越七大洲,走进四大洋,领略地球的壮丽与神奇。 从宏观到微观,世界在你眼前展开 我们从地球这个巨大的蓝色星球出发,首先构建起宏观的认识框架。你将看到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如何塑造了昼夜交替与四季更迭,感受到赤道地区的炎热与两极的严寒,理解大气环流如何将气候的触角延伸至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从板块构造的宏伟叙事,到山脉、高原、平原、盆地的多样地貌,本书都将以精美的插图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为你一一揭示地球母亲创造的鬼斧神工。 七大洲的独特风情,等你来品味 亚洲:古老文明的东方画卷 我们将从东方古国开始,深入探寻亚洲大陆的多元魅力。从喜马拉雅山脉的巍峨,到撒哈拉沙漠的广袤,再到东南亚的热带雨林,你将感受到不同地理环境孕育出的独特文化。了解黄河、长江、印度河、恒河的生命之源,探寻丝绸之路的千年传奇,品味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的各异风情。我们将聚焦人口稠密的东亚,追溯古代文明的辉煌;深入探究拥有最多宗教信仰的南亚,感受其文化碰撞的张力;漫步于石油王国西亚,了解地缘政治的微妙;领略中亚的草原风光,感受其作为古代交通枢纽的历史厚重。 欧洲:历史与艺术的浪漫摇篮 告别亚洲的壮丽,我们飞往历史悠久的欧洲。阿尔卑斯山的雪峰,地中海的碧波,北欧的峡湾,共同勾勒出欧洲独特的地理画卷。从古罗马的辉煌,到文艺复兴的璀璨,再到工业革命的浪潮,地理环境如何影响了欧洲文明的发展?我们将沿着莱茵河、多瑙河的脉络,感受欧洲心脏地带的活力;探寻英伦三岛的独特风貌,理解其海上霸权的地理优势;体验南欧的热情奔放,感受地中海文明的魅力;领略北欧的宁静与壮美,了解其如何适应严酷的自然环境。 非洲:生命的原始脉搏 奔赴赤道的召唤,我们将踏上充满野性与神秘的非洲大陆。横跨整个大陆的撒哈拉沙漠,孕育生命奇迹的东非大裂谷,以及滋养无数生灵的刚果盆地,都将一一呈现在你眼前。了解尼罗河的千年恩泽,探寻维多利亚瀑布的磅礴气势,感受非洲草原的生机勃勃。我们将深入探究非洲大陆多样性的地理条件如何孕育了丰富的人文景观,以及地理因素在非洲现代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 北美洲:新大陆的广阔天地 穿越大西洋,我们来到了充满活力与机遇的北美洲。落基山脉的雄浑,大平原的辽阔,密西西比河的奔腾,共同构成了北美洲的壮丽景观。从北极圈的冰封之地,到加勒比海的碧海蓝天,北美洲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地理多样性。我们将聚焦美国与加拿大的地理特色,理解其工业、农业、科技发展的地理基础;探寻墨西哥的地貌与文化,感受其独特的地理人文融合;并初步触及中美洲与加勒比地区的独特风情。 南美洲:亚马逊的神秘呼吸 告别北美,我们抵达充满热带风情与原始力量的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险峻,亚马逊雨林的神秘,巴塔哥尼亚高原的辽阔,共同谱写着南美洲的壮丽篇章。了解亚马逊河的浩瀚,探寻伊瓜苏瀑布的震撼,感受印加文明的古老遗迹。我们将深入了解亚马逊雨林在全球生态中的重要作用,探寻南美洲丰富矿产资源的地理成因,并感受不同地域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紧密联系。 大洋洲:岛屿的诗意栖居 跳跃至地球的南半球,我们将沉醉于大洋洲的岛屿风情。广袤的太平洋上,散落着无数星罗棋布的岛屿,从澳大利亚的红土大陆,到新西兰的湖光山色,再到太平洋岛国的热带风光,共同勾勒出这片独特的地理版图。我们将聚焦澳大利亚独特的动植物生态,探究新西兰的火山地貌与冰川遗迹,并初步感受太平洋岛国独特的海洋文明。 南极洲:冰封大陆的严酷之美 最后,我们踏上地球最南端的冰封大陆——南极洲。这里是地球上最寒冷、最干燥、风力最强的地区,却也蕴藏着令人敬畏的严酷之美。我们将了解南极洲的冰川地貌,探讨其在地球气候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并初步了解人类在这一特殊区域的探索与研究。 四大洋的深邃奥秘,等你来探索 太平洋:最广阔的蓝色疆域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连接着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我们将探寻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之谜,感受太平洋岛屿的温婉与美丽,理解太平洋环流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并了解其作为重要航运通道的战略意义。 大西洋:连接欧美的桥梁 横贯东西,大西洋连接着欧洲、非洲和南北美洲。我们将了解大西洋的洋流系统,探讨其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探寻百慕大三角的神秘传说,并理解其在历史上的贸易与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印度洋:温暖的东方之海 以其相对温暖的海水和季风气候而闻名,印度洋连接着亚洲、非洲和大洋洲。我们将了解印度洋季风的威力,探寻其丰富的海洋资源,并理解其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组成部分的战略地位。 北冰洋:极地的白色王国 被冰雪覆盖的北冰洋,是地球上最寒冷的海洋。我们将了解北极地区的独特生态,探讨全球变暖对其造成的影响,并初步感受这片极地海洋的神秘与脆弱。 地理与人文的深度互动,为你打开新视角 本书并非简单地罗列地理知识,而是着重于地理环境如何塑造人类文明,以及人类活动又如何反过来影响地理环境。我们探讨了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地形对城市选址的制约,河流对文明兴衰的作用,矿产资源对国家力量的塑造。同时,我们也关注了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交流,以及我们共同面临的气候变化挑战。 特色亮点: 直观图解: 大量精美的地图、示意图、实景照片,让抽象的地理概念变得一目了然。 通俗易懂: 避免使用艰涩的专业术语,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讲述地球的故事。 故事化叙述: 将地理知识融入引人入胜的故事和案例中,让阅读充满乐趣。 视角多元: 不仅关注自然地理,更深入探讨地理与人文、历史、经济、政治的互动关系。 思维导图式呈现: 结构清晰,脉络分明,帮助读者构建完整的世界地理认知体系。 《世界地理:一张地图,一场环球旅行》将是你探索地球、理解世界的最佳伙伴。无论你是学生、旅行爱好者,还是对世界充满好奇的读者,这本书都将为你打开一扇通往广阔天地的大门,让你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发现世界的无限精彩。准备好了吗?系好安全带,我们即刻启程!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我这样平时对地理不太感冒的人来说,这本书简直就是“救星”!我一直觉得地理就像一堆枯燥的数字和名词,但这本书让我发现,地理也可以如此有趣和充满故事性。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灵活,时而幽默风趣,时而引人深思,让我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兴趣。它并没有试图一次性塞给我所有的地理知识,而是通过一个个精心设计的“小窗口”,让我窥探到世界地理的精彩之处。例如,它会从一个有趣的地理现象讲起,然后引申到相关的地理知识,再穿插一些历史故事或人文趣闻,这种“跳跃式”的叙述方式,反而让知识点更容易被记住。我特别喜欢它关于“地理与资源”的章节,它没有简单地罗列矿产和能源的分布,而是深入分析了这些资源的分布如何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国际关系,甚至引发了历史上的冲突。这种宏观的视角,让我对世界的运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书中的图片和图表也是非常出色的,它们并不是简单的装饰,而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辅助作用,帮助我更直观地理解那些复杂的地理概念。我尤其喜欢它关于“地理奇观”的介绍,那些令人惊叹的自然景观,如巨大的峡谷、神秘的火山,以及它们背后的形成原因,都让我对地球的鬼斧神工充满了赞叹。这本书让我觉得,地理不仅仅是地图上的坐标,更是构成我们世界万千变化的底层逻辑,理解地理,就是理解世界。

评分

我一直对地理的认识停留在“世界地图上有哪些国家”的层面,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不仅仅是关于地理知识的普及,更是一次关于世界观察方式的启蒙。作者在书中巧妙地将地理要素与人文、历史、经济等多个维度相结合,展现了一个立体、多面的世界。我最欣赏的一点是,它能够从一个非常小的切入点,比如我们餐桌上的一道菜,或者我们身上的一件衣服,追溯到它背后的地理成因和全球联系。这让我觉得,地理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蕴含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书中的许多案例都非常引人深思,例如,它会探讨为什么某些地区盛产某种作物,为什么某些地方会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以及这些地理条件如何塑造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特色。作者的文笔非常流畅,而且充满了智慧,他不会用生硬的理论去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案例,引导读者自己去发现地理规律。我尤其喜欢它关于“地理的‘秘密’力量”这一部分的描述,它揭示了地理环境如何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类的命运,包括思维方式、社会结构,甚至是历史进程。这本书让我学会了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看待世界,去理解不同地域之间存在的差异和联系,也让我对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星球有了更深的敬畏之情。

评分

我一直认为,地理知识的获取应该是循序渐进、引人入胜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通过巧妙的叙事方式,将宏大的地理概念拆解成一个个易于理解的“小故事”。我尤其欣赏它在介绍气候带时,并没有直接罗列各种气候类型的特征,而是通过描绘不同气候带下动植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当地居民的衣食住行,来展现气候对生活的影响。例如,在讲述热带雨林气候时,它描述了参天大树、各种奇特的动植物,以及当地居民如何利用自然资源生活。而在介绍寒带气候时,则呈现了冰雪覆盖、驯鹿迁徙等景象,以及当地居民如何适应严寒的环境。这种“情境式”的学习方式,让我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身临其境,仿佛置身于那些遥远的地方。书中的数据和信息也并非简单堆砌,而是与实际案例相结合,让知识变得更有说服力。比如,在讲到人口分布时,它会结合城市化的进程、资源的分布等因素进行分析,而不是简单地说“这里人多,那里人少”。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它关于地质构造和自然灾害的介绍,作者用了非常形象的比喻来解释地震、火山爆发等现象的成因,让我这个地理小白也能轻松理解。而且,它还强调了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比如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让我深刻意识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这本书让我觉得,学习地理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更好地认识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以及我们在其中的位置。

评分

说实话,我当初买这本书,纯粹是看中了它“一看就懂”的宣传语,因为我一直对地理有些“阴影”,总觉得它太抽象、太遥远。但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不是那种一本正经地教你背地图、记地名的书,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旅行家,带着你穿越五湖四海,体验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作者的叙述风格非常个人化,常常穿插着一些有趣的轶事和个人感受,让我觉得在和一个老朋友聊天一样。比如,在讲到某个国家时,他会分享自己在那里的旅行经历,或者讲述当地一些鲜为人知的风俗习惯,这些细节让书本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也更容易让人记住。我特别喜欢它关于“地理与文化”的探讨,比如为什么某些地区会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为什么某些地方的音乐会带有忧伤的旋律,这些问题的背后都蕴含着深厚的地理信息。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去发现其中的联系。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可视化”能力,即使是那些非常抽象的概念,比如洋流的形成、季风的原理,作者都能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精美的插图,把它描绘得淋漓尽致。我尤其对关于“地球的脉搏”——也就是地壳运动的章节印象深刻,作者用“地球在呼吸”、“大地在舞蹈”这样的比喻,让我感受到了地球强大的生命力。这本书让我明白,地理知识并不是僵化的,而是充满动态和变化的,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与人类文明的演进密不可分。

评分

这本书真的太棒了!我一直对世界地理充满好奇,但又觉得很多书籍都写得过于枯燥乏味,充斥着密密麻麻的数字和专业术语,让人望而却步。直到我偶然发现了这本书,简直像发现了新大陆!书名就非常吸引人,“一看就懂”,这正是我苦苦寻找的!翻开第一页,我就被它独具匠心的编排方式深深吸引。它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复杂的概念,而是从我们最熟悉的生活出发,比如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从哪里来,我们使用的电子产品里的矿产来自哪个国家,这些接地气的问题瞬间拉近了我和世界地理的距离。作者用非常生动形象的比喻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将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地理知识变得鲜活起来。举个例子,讲到板块运动的时候,作者不像教科书那样生硬地描述,而是用“地球就像一个巨大的拼图,各块陆地在慢慢移动”来比喻,瞬间就勾勒出了一个画面感。而且,书中大量的插图和地图,更是画龙点睛之笔,它们不是那种死板的示意图,而是充满了艺术感和趣味性,让我能够轻松地将文字信息和地理位置对应起来。我尤其喜欢它关于不同国家文化和地理环境如何相互影响的章节,比如亚马逊雨林如何影响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原住民的生活方式,或者高纬度地区的漫长冬季如何塑造了北欧人民坚韧的性格。这些内容让我觉得,地理不仅仅是地图上的线条和名字,更是与人类生活、文化息息相关的生动故事。这本书让我不再害怕那些复杂的地理术语,反而激发了我探索世界的更大热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