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搭地鐵玩香港
定價:29.00元
售價:21.2元,便宜7.8元,摺扣73
作者:彭欣喬,林育妃 等
齣版社:中國旅遊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503237263
字數:
頁碼:135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241kg
《搭地鐵玩香港》:
新購物天堂-尖沙咀·旺角·九龍
特色時尚商場-中環·金鍾·銅鑼灣
吮指地道港味-上環·灣仔·油塘
電影懷舊風華-油麻地·北角·黃大仙
無敵海港樂園-迪士尼·昂坪360·海洋公園
人氣遊點特搜
超詳盡·22站周邊遊玩景點完整收錄!
必玩時尚名所、傳統老街,必嘗米其林港粵美食、異國大餐,必逛精品商城、風格小鋪。必賞海港夜景、宗廟古祠,網羅4大地鐵綫230處潮流所在,迅速掌握玩樂香港的關鍵地帶!
行傢貼心導覽
超安心,29幅領路地圖深入導遊!
收錄地鐵車站周邊詳細地圖、記者親自齣站步行指引,完整提供全書景點準確位置,讓你一書在手,穿梭香港大街小巷超輕鬆!
齣遊絕頂設計
超實用,7大齣遊情報一網打盡!
港澳通行證辦理、港幣匯兌、地鐵搭乘、購票說明、撥打電話、精選酒店、四時節慶,輕鬆踏齣玩樂香港的步。
地鐵作為城市的地下脈絡,已成為城市越來越不可分割的部分。由於其覆蓋範圍廣、設置站點的密度大,加上行車速度快、往返班次多,便利性十足而備受當地居民青睞, “搭地鐵”不僅意味著一種交通工具的使用,更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同時也成為旅遊者融入當地文化的捷徑。而這些地鐵發達的城市,也經常是人文薈萃、景緻豐富的熱門旅遊勝地,每一年都有成韆上萬的遊客進齣, 作為一個來自外地的遊客,如果有足夠的時間, 搭著地鐵,跟著當地人上車、下車,一站站探訪旅遊指南上的景點,品嘗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選購風味彆具的紀念品。甚至步入市場、公園、學校、便利商店……無疑是一種深入感受異地風貌的旅行方式。而且。在這個講求旅行“質地”更重於“數量”的年代,也的的確確有許多人,是如此在計劃或者實踐著他們的“地鐵之旅”。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港島綫灣仔站下車,齣A1齣口走人行天橋往港灣方嚮,步行約15分鍾 可達。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在香港曆史中占有極其重要的角色,1997年香港迴 歸的幾項重要儀式,包括政權交接儀式、特區成立、特區行政長官宣誓就 職儀式與煙花會演等,均在此地舉行,而這裏也是亞洲首屈一指的商展及 會議場地。 擴建後的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外形仿若一隻展翅飛翔的海鷗,呈現振 翅高飛的勁力與均衡之美,流綫形的屋頂是整座建築物的焦點。館內共有6 傢餐廳,坐在維港咖啡閣中,可以270度的視野觀賞維港的萬種風情;金紫 荊粵菜廳則是香港的食府,曾榮獲港發局主辦的“美食之大賞”多 項高榮譽及金奬。位於中心外的金紫荊廣場上矗立著象徵香港迴歸紀念 的金紫荊雕塑,以及“香港迴歸祖國紀念碑”,金紫荊廣場同時也是香港 每逢重要節慶舉行升旗典禮的場所,遊客若想觀賞升旗儀式,可於每日 7:50~8:03觀看一般型儀式;而每月的1、11、21日7:45~8:03,則有加強 型儀式,屆時會有15名身穿禮服的警員主持升旗禮,警察風笛隊還會在儀 式後進行10分鍾錶演。 洪聖古廟 港島綫灣仔站下率,齣A3齣口右轉莊士敦道,遇大王東街左轉,再右 轉皇後大道東可抵,步行約15分鍾可達。 洪聖古廟祀奉的是洪聖大王,與天後娘娘同為漁民敬重的神明,是 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 古廟建於1847年以前,廟前的石欄石級已有數百年曆史,門額上還鎸 刻有“鹹豐十年重修”、“同治六年重修”的楹聯,訴說著其時光流轉的 滄桑曆史。由於廟堂依山而築,因此還可看到巨石街樓的獨特建造模式。 灣仔民間生活館 港島綫灣仔站下車,齣A3齣口右轉莊士敦道方嚮直行至太原街左轉後 即達,步行約15分鍾可達。 藍屋是灣仔具代錶性的老屋,初興建於19世紀下半葉,被當成醫 院使用,後來一度成為供奉神醫華佗的廟宇。落成後經過半個世紀的時間 ,原本兩層樓高的它遭到拆除,重建瞭一棟四層樓高的建築,也就是我們 今日所稱的藍屋,而藍屋之所以漆成藍色,是因為當年修葺曆史建築的政 府利用的是水務署剩餘的藍油漆。如今,1樓位於轉角處的武館取代瞭昔日 的華佗廟,是黃飛鴻的徒弟林世榮的侄兒所開,後來又被改成醫館。而 2007年創立的灣仔生活館也位於1樓,空間不大的它展齣的是昔日灣仔民間 的生活用品。 金鳳茶餐廳 港島綫灣仔站下車,齣A3齣口右轉莊士敦道。遇春園街左轉可抵,步 行約10分鍾可達。 金鳳茶餐廳曾有2個小時內賣齣200杯凍奶茶的紀錄,在香港茶餐廳界 的地位相當於鏞記酒傢,具有的標誌性。餐廳雖不大,人氣卻非 常旺,無論何時總是人潮絡繹不絕,連香港知名美食傢蔡瀾都極力推薦該 店的凍奶茶及菠蘿包。此外,店內還有公仔麵(內地的方便麵)和各式意大 利通心粉,是極受香港人喜愛的茶餐廳。 橋底辣蟹 港島綫灣仔站下車,齣C齣口,直走步行5分鍾即可抵達。 隨著香港停止發齣大排檔牌照,香港的大排檔愈來愈少,昔日名 氣響亮的大排檔,紛紛設立,以全新麵貌繼續服務舊雨新知,像是目 前已有4傢的橋底辣蟹,便以昔日大排檔所在地與招牌菜命名,將炒辣 蟹、油鹽水煮蜆等菜品精緻化,用餐環境也更舒適,讓想試試大排檔豪邁 滋味的人得以一償夙願。 永華麵傢 港島綫灣仔站下車,齣A2齣口。右轉直走即達。 位於灣仔地鐵站內的永華麵傢以傳統竹升壓麵團著稱,製成的麵條加 上雲吞,成為該店的招牌雲吞麵。竹升壓麵團利用杠杆平衡的原理,將混 閤瞭鹹蛋白的高筋麵粉先搓成麵團後,由師傅坐在竹升上對麵團進行全麵 性的研磨,經過多次摺疊為麵團增加彈性,後纔以機器切齣一條條的細 麵。店內除瞭雲吞麵、牛筋河粉、炸醬麵和撈麵之外,甜品也是一大特色 ,其中加入陳皮熬煮的紅豆沙綿密香濃,據說是全香港好吃的紅豆沙, 還有加入一整粒水煮蛋的銀腐竹雞蛋,完全顛覆瞭以為雞蛋隻能鹹食的人 的昧覺。 Bo Innovatio港島綫灣仔站下車,齣A3齣口右轉莊士敦道。遇船街左轉可抵。步行 約5分鍾可達。 近年來分子美食學在飲食界掀起一陣風潮,許多米其林星級主廚躍躍 欲試,紛紛投入這項嶄新的創意之中。所謂的分子美食學指的是將食物的 分子結構重組,它們通常呈現水狀膠質物或顆粒狀,打破瞭食物原本的麵 貌,卻保留瞭食材更濃鬱的味道,而這種將化學物理原理利用在烹調方麵 的技術,一般多齣現在西餐製作中,不過Bo Innovation卻是其中罕見的中 式分子美食餐廳。 齣生於倫敦、畢業於加拿大、現職為噪聲工程師的梁經綸(AlviLeung)憑藉著對美食的熱愛,十幾歲時便開始自己動手研發烹調,在無師 自通的情況下,2005年時“”在中環開設瞭傢Bo Innovation,為 香港的中餐界帶來瞭嶄新的體驗,並在2008年的米其林評鑒中,贏得瞭兩 顆星的評價。 由於是在中國人居住的地方開餐廳,這位“廚藝魔術師”雖然希望做 中國菜卻不想落人俗套,於是以他獨特的創意為中國菜帶來瞭全新的詮釋 ,他的“冷式菜色”讓用餐者無不充滿驚喜。 盡管每個月更換菜單,然而在“廚藝魔術師”纍積至今將近500道的 Master Menu中,臘味飯和蟹肉舒芙蕾幾乎可說是他不變的招牌菜。臘味飯 是一粒粒鍋巴般的脆餅,被稱為“臘昧雪糕”的它其實是將臘味飯的材料 打成汁後,加上零下180℃的液化蛋急速冷卻而成,後再撒上磨成粉狀的 燒鴨肉,吃進口中洋溢著濃鬱的臘味飯香味和奇妙的香脆口感。蟹肉舒芙 蕾讓舒芙蕾成為瞭一道鹹食,香濃的蟹肉和蟹黃包裹於鬆軟的舒芙蕾中, 在甜醋的提味下,搭配清爽的柚子肉和楊桃沙拉,感覺既濃鬱又清爽。 Bo Innovation提供Tasting Menu和Chef Menu兩種菜單,前者包括4道 前菜、3道主菜和甜點,另外可額外付費選搭其他3道主菜;至於Chef Menu ,則包括12道菜色,囊括瞭“廚藝魔術師”充滿創意的精緻菜款,非常 值得一試!P84-86
城市導讀
搭上地鐵·暢遊香港
香港地鐵概況
車票購買與營運時間
地鐵旅行貼心叮嚀
荃灣綫
半島南端的黃金商業區
廟街古惑仔的香港印象
傳統與現代交融之地
駢肩雜遝的舊批發市集
工廠改建的寜靜住宅區
港島綫
老派香港乘載懷舊風味
高樓比鄰的經貿交通重偵
殖民中心躥升經貿重鎮
邂逅蘇絲黃泡洋人夜吧
香港的購物美食百樂園
深入香港仔的日常生活
搜集老香港的市井氣息
觀塘綫
轉乘東鐵的銜接要站
衙門宅院百年曆史遺跡
有求必應港人信仰聖地
宏偉唐風建築靈秀之地
昔日的工業大樓據點
前往鯉魚門大啖海鮮
東湧綫
新興購物商業熱門據點
跨海大橋成就世界極鬃
迪士尼樂園魅力蔓延中
昂坪纜車為觀光新勢力
香港四時節慶
香港旅遊實用信息
當地交通
香港住宿精選
這本關於香港的指南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我最近剛計劃瞭一次說走就走的香港之旅,本來還在為行程安排焦頭爛額,到處搜尋各種零散信息,什麼交通換乘、景點推薦、美食打卡,簡直是信息過載。拿到這本書後,我感覺像是找到瞭一個全能的嚮導。它的排版非常清晰,色彩搭配也很吸引人,光是翻閱的過程就充滿瞭期待。特彆是它對不同區域的劃分和介紹,邏輯性很強,讓你一眼就能看齣A區和B區有什麼主要的區彆和特色。我特彆欣賞它在介紹公共交通時那種事無巨細的講解,對於一個初次踏足香港,對復雜地鐵係統感到畏懼的人來說,這簡直是救命稻草。它不僅告訴你怎麼坐車,還貼心地提醒瞭像八達通的使用技巧、高峰時段的注意事項等等,這些都是普通旅遊網站上不太會詳細提及的“乾貨”。這本書讓我對這次旅行的信心大增,感覺我已經不用再大海撈針般地搜索碎片信息瞭,這本書整閤瞭所有我需要知道的精髓,讓我的準備工作效率倍增。光是看到那些精美的插圖和地圖,就已經讓人忍不住想立刻打包行李齣發瞭。
評分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就被它那種濃鬱的生活氣息給吸引住瞭。這本書的書寫風格非常接地氣,完全不是那種冷冰冰的官方介紹,更像是鄰傢那位熱愛生活、對香港瞭如指掌的朋友在跟你分享她的“獨傢秘笈”。作者顯然是花瞭大量時間在香港的街頭巷尾“遊蕩”過,她對那些隱藏在深處的寶藏小店的描述,簡直是活靈活現,讓人讀著都能聞到食物的香氣。我尤其喜歡它對“體驗式旅行”的推崇,而不是單純地打卡著名景點。比如,書中對某個老式茶餐廳的早茶文化、某個周末市集的獨特氛圍,都有非常細膩的筆墨。它推薦的路綫安排也很有意思,不是那種走馬觀花的趕路,而是鼓勵你放慢腳步,去感受香港的節奏。讀完這部分,我立刻把之前列好的“必去景點清單”做瞭一次大調整,加入瞭許多之前完全沒聽說過,但聽起來超級有意思的本地化體驗項目。這本書的魅力就在於,它讓你不隻是一個過客,而是試著去做一個暫時的“香港人”。
評分這本書的編排邏輯,真的展現瞭齣版方對目標讀者的深刻理解。它似乎完全洞悉瞭現代都市人旅行的痛點:時間有限,信息爆炸,亟需高效的決策工具。這本書沒有過多渲染那些人盡皆知的宏大敘事,而是專注於解決“如何高效地玩轉這個城市”的核心問題。我特彆贊賞它為不同主題設計的“快速參考卡片”或者“一頁攻略”。比如“一小時快速購物指南”或者“下雨天備選室內活動清單”,這些都是在實際旅行中極易發生的場景,有瞭這些預設好的方案,可以極大地減少臨場決策的壓力。而且,它對不同預算的旅行者都提供瞭非常友好的建議。無論是想體驗奢華酒店的讀者,還是主打“窮遊”背包客,書中都有相應的推薦和避坑指南。這種全麵覆蓋的策略,使得這本書的適用人群範圍非常廣,真正做到瞭“一本通吃”的效果,買它絕對是物超所值的投資。
評分我必須說,這本書在實用性方麵做得極其齣色,達到瞭教科書級彆的嚴謹度,但閱讀起來卻絲毫沒有枯燥感。它在處理細節信息時的那種一絲不苟,非常對我的胃口。舉個例子,關於入境手續和海關提示的部分,它把不同國傢和地區的遊客可能遇到的問題都考慮進去瞭,甚至連手機卡的選擇和網絡覆蓋範圍都有詳細的對比分析。再說說貨幣兌換,它不僅列齣瞭不同地點的匯率差異,還分析瞭攜帶現金和使用電子支付的利弊,這在很多其他旅遊書裏是絕對看不到的深度。我個人對曆史文化背景也有一定的興趣,這本書在這方麵的平衡做得非常好。它不會把曆史講得過於冗長,而是巧妙地將曆史故事融入到對某個具體地標的介紹中,讓你在瞭解“怎麼去”的同時,也知道瞭“它為什麼在這裏”。這種知識的有機結閤,讓每一次閱讀都有新的發現,絕不是那種讀完就扔的速食指南。
評分這本書的視覺設計簡直是一場盛宴,它用圖片和地圖語言講述故事的能力,遠遠超過瞭文字本身。我通常不喜歡那種照片堆砌的旅遊書,但這本書的圖片選擇非常講究,每張照片都像是一張精心構圖的明信片,準確地捕捉瞭香港那種光怪陸離的都市氣質和獨特的市井人情味。作者對光影的運用把握得極好,讓人對那些“機位點”充滿好奇,躍躍欲試。更棒的是,它的地圖設計非常創新,它不是那種傳統意義上死闆的行政地圖,而是結閤瞭興趣點、步行路綫和垂直交通(比如上山扶梯、纜車)的特色地圖。這對於像我這樣不習慣依賴手機導航,更喜歡拿著紙質地圖探索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地圖清晰到連小巷的名字都標齣來瞭,讓我感覺自己拿著的不是一本指南,而是一張通往城市秘密的藏寶圖。每一次翻閱,都能帶來視覺上的愉悅和對未知的探索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