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时间的形状:相对论史话
定价:48.00元
作者:汪洁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出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56991406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第八届文津奖获奖图书。
2.喜马拉雅、蜻蜓、网易等电台热门主播汪洁,历经五年全新修订,彩图升级。
3.一本人人都能读懂的相对论,用*轻松幽默的语言讲解深奥的科学道理;性与趣味性兼具 与《上帝掷骰子吗?》并称科普两大经典。
4.这不单单是一部科普读物,更是一段堪比好莱坞大片的科学史话。跟随作者,你将进入浩瀚的宇宙,去体会一种由科学带来的震撼。
内容提要
一直以来,你会有这样的疑问:
永恒流淌的时间,是真的摸不着看不见,还是有形状和终点?
我们所处的空间,是三维四维还是五维?
我们能不能踏上时光机,任意穿越时空回到过去和未来?
这些,都将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跟随作者,你可以进入爱因斯坦的梦境,坐在牛顿老师的课堂,来到星光实验的现场……近距离接触科学的真相。你将轻松了解一个你以为深奥得无法捉摸的理论,你将进入一个你以为奇妙得永远理解不了的世界。
本书上部和大家一起回顾物理学走过的坎坷历史,这段历史的精彩程度不亚于任何一段战争史。在伽利略、牛顿等纷纷谢幕之后,超级爱因斯坦闪亮登场。他就像一位横空出世的大侠,无门无派,但出手即震惊天下,他的绝招就是“相对论”。
书的下部比上部还要精彩,结构宏大,故事神奇,真相惊人。在下部,作者细致地剖析时空真相,带你领略神奇的四维时空奇境,了解整个宇宙的图景,再回到原子的深处见识不可思议的微观世界,然后看一看当下物理学的新进展——万物理论。
一本人人都能读懂的相对论,用通俗幽默的语言讲解深奥的科学道理。这不是一本书,这是一个全新的宇宙观。目录
序/001
前言/003
章 不得不说的废话
关于相对论的谣言粉碎机/002
你必须了解的四个概念/003
第二章 伽利略和牛顿的世界
相对性原理/010
伽利略变换式/016
史上牛炼金术士牛顿/021
牛顿的运动观/023
牛顿水桶实验中的时空观/026
第三章 光的速度
伽利略吹响冲锋号/032
光速测量大赛/035
惊人的发现/038
科学史上成功的失败/041
第四章 爱因斯坦和狭义相对论
两朵乌云/048
登场/050
个原理:光速不变/052
第二个原理:物理规律不变/055
环球快车案/058
同时性的相对性/065
时间会膨胀/068
空间会收缩/079
速度合成/083
质速神剑/086
光速极限/089
质能奇迹/092
四个搞脑子问题/095
第五章 广义相对论的宇宙
爱因斯坦的不满/100
生死重量/103
等效原理/110
太空大圆盘/114
时空弯曲/121
引力的本质/125
水星轨道之谜/131
星光实验/133
没见过这么黑的洞/137
从黑洞到虫洞/143
压轴大戏/145
第六章 时空那点事
时空中的运动/152
四维时空/157
时间旅行/158
星际殖民/167
星际贸易/173
第七章 再谈四维时空
宇宙时空的图景/178
神奇的四维/189
第八章 上帝的判决
上帝玩不玩骰子?/200
美剧《生活大爆炸》/201
要命的双缝/202
玻尔的上帝/208
EPR实验/214
宇宙大法官/216
上帝的判决/219
万物理论/223
第九章 宇宙是一首交响乐
万物皆空唯有音乐/226
击碎原子/228
宇宙中的四种“力”/235
超弦理论/237
的设计/240
作者介绍
汪洁,科普作家。同时兼任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天之文系列科普讲坛” 讲者,上海天文博物馆首席志愿者讲解员,浙江省科技馆“科学脱口秀”讲者,“万有青年大烩”讲者、“科学声音”组织成员,喜马拉雅、蜻蜓、网易等电台热门主播。
文摘
序言
《时间的形状:相对论史话》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对科学史的刻板印象。一直以来,我总觉得科学理论的演进是线性的、有序的,而这本书却向我展现了一个充满偶然、矛盾和伟大灵感的真实图景。作者以一种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相对论出现之前,物理学界所面临的困境,以及爱因斯坦如何在这种困境中,看到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门。书中对“同时性的相对性”这一概念的阐述,让我第一次真正理解了为什么时间并非绝对,而是与观察者的运动状态息息相关。我仿佛能看到爱因斯坦在脑海中想象着高速运动的火车和闪电,是如何一步步构建起他那颠覆性的时空观。作者并没有停留在理论的介绍,而是深入挖掘了支持或反对相对论的各种实验和观察,以及这些证据对科学界产生的巨大影响。读到这里,我才明白,科学的进步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曲折和反复的验证。这本书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它用一种极为生动的故事性,将最抽象的物理概念,与最伟大的科学发现过程融为一体,让我深深地被吸引,欲罢不能。
评分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时间的形状:相对论史话》,那一定是“一次关于宇宙奥秘的史诗级旅程”。这本书不是一本枯燥的教科书,也不是一本晦涩的学术专著,而是一部精彩绝伦的人物传记与思想史诗的结合体。作者以极其高超的叙事技巧,将相对论这一人类科学史上的里程碑式理论,置于一个宏大而生动的故事背景中。我跟随作者的笔触,穿越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感受着那个时代科学思想的碰撞与变革。书中对爱因斯坦早期生活、学习经历的刻画,以及他如何从对日常现象的思考中,萌生出颠覆性的想法,都写得极为传神。尤其是对狭义相对论诞生前夜的描写,那种思想的酝酿和酝酿过程中的艰难,都让我仿佛身临其境。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通过对人物心理、情感以及他们所处环境的细致描绘,让我们看到了科学发现背后的人性光辉。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物理学知识,更是在与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们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体验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与智慧。
评分这本《时间的形状:相对论史话》简直是一次惊心动魄的思想探险!我一直对宇宙和物理学充满好奇,但又常常被那些深奥的公式和理论弄得晕头转向。这本书却用一种极其引人入胜的方式,将相对论这个一度让我望而却步的概念,一点点地剥开,展现出其背后跌宕起伏的科学史和那些充满智慧与激情的科学家们。读这本书,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亲眼见证了爱因斯坦如何从一个普通的专利局职员,一步步成长为撼动世界的思想巨人;如何在咖啡馆的低语和黑板的演算中,构建起全新的时空观。书中对牛顿经典物理学的挑战,以及由此引发的科学界的轩然大波,都写得栩栩如生。尤其是那些关于思想碰撞的细节,比如爱因斯坦与他的前辈、同行之间的争论,以及那些关键实验的艰难与曲折,都让我在阅读过程中时而紧张,时而振奋。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相对性原理”的解释,它不再是冰冷的概念,而是充满了哲学意味,让我们得以窥探人类认识宇宙的边界是如何被不断拓宽的。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科学理论的介绍,更是一部关于人类智慧、勇气和对未知不懈探索的赞歌,它让我对“时间”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概念,有了颠覆性的认识,也激发了我对科学更深层次的兴趣。
评分我必须说,《时间的形状:相对论史话》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作为一名对历史和哲学略有涉猎的普通读者,我一直认为科学理论的诞生是枯燥乏味的,是少数天才的私有财产。然而,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作者以一种非常人性化的笔触,描绘了相对论诞生过程中,那些科学家们所经历的困惑、挣扎、灵感迸发,甚至还有一些生活中的趣事。我看到了一个年轻的爱因斯坦,他不是高高在上的神,而是有血有肉、会犯错、会坚持的人。他如何从对日常现象的观察中,提炼出革命性的思想,如何一步步将这些想法转化为能够被检验的理论。书中对光速不变原理的引入,以及它如何挑战我们直观的时空观念,写得非常到位。读到这里,我才真正理解了为什么相对论会如此颠覆,为什么它会引起那么大的争议。作者并没有回避那些复杂的概念,而是巧妙地运用类比和生动的语言,将它们解释得通俗易懂,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跟上思路。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让你在了解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对科学家的精神和那个时代背景下的思想解放有了更深刻的体悟。我感觉我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参与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智力对话。
评分阅读《时间的形状:相对论史话》的过程,与其说是在读书,不如说是在经历一场思想的洗礼。这本书成功地将一项极具挑战性的物理学理论,转化为一段充满人文关怀的历史叙事。我从未想过,关于时空弯曲和引力场的讨论,可以如此引人入胜。作者并没有直接抛出抽象的公式,而是通过讲述科学家们的生活经历、学术争论,以及那个时代社会背景下的思想潮流,来铺垫相对论的诞生。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对爱因斯坦如何从狭义相对论过渡到广义相对论的描写,那种思维的跳跃和对数学工具的运用,简直是鬼斧神工。作者深入浅出地解释了等效原理,并将其与引力场的概念联系起来,让我这个对物理学知之甚少的读者,也能感受到其中的精妙之处。书中关于光线在引力场中弯曲的预言,以及后续的实验验证,更是将整个科学发现的过程推向了高潮,充满了戏剧性和史诗感。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地阅读文字,而是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见证了人类认知边界是如何被一次次突破的。这本书让我对科学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也让我看到了人类理性探索的无限可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